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理念到落地:关于「非功利学习」的全面阐释

导言:这篇文章写法比较特别,既不像很多文章那样,一篇文章只阐述一个观点,也不同于我之前写的日记,任由思绪飞扬,写到哪儿算哪儿。在写作这篇文章之前,我已经酝酿了很多想法,当这些想法不断碰撞并发酵到一定程度之后,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诞生了。「非功利学习」看上去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但深入研究之后,却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这篇文章,就像一张「旅行地图」,把其中比较关键的「景点」都给标注出来啦,并连成一体。如果有兴趣深入了解,建议把所有的「景点」都看一遍,然后,闭上眼,让这些点在大脑中充分连接,一副全新的「图景」将会出现。如果觉得本文实在太长太长,随便挑出几个感兴趣的小点读读就好,若有所得,实乃我幸。

第一部分:「非功利学习」与「知识教」

1、什么叫「非功利学习」?

「非功利」不等于「无好处」,只是说,「学习的好处」不能用「功利」的标准衡量,就算最后不小心获得了「功利」,也只能算是「额外收获」。我们反对把「学习」当成获得「功利」的「手段」。

如果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获得幸福」,我们不否认,「功名利禄」可以通往「幸福」,但「追求知识」同样可以通往「幸福」,这是两条彼此独立的路径,不要把二者绑在一起。

2、「功利化学习」的遗毒为何如此强大?

当我提出「非功利学习」,很多人一定是认同的,但还是隐隐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也许只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但事实可能比这个更严重,「功利化学习」早已写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

大家如果认真思考「科举制」的话,会发现,「科举制」绝对是政治上的伟大创新,却对「学习」这件事伤害至深。「好好读书,将来可以当官」这个逻辑并不是天经地义的,天经地义的逻辑是「贵族永远是贵族,平民永远是平民,和读不读书没有任何关系」。平民可以不爽,却没有任何作用,但有一个人不爽作用可就大啦,这个人就是皇帝,如果贵族永远是贵族,势力代代积累,皇帝就被架空了。在权力的游戏中,第一条规则就是「制衡」,为了制衡贵族,皇帝就要从平民中挑出一批人来,以分化贵族的权力。皇帝想到的办法,就是大家一起读书,然后考试,择优录取。所以说,「读书可以当官」这个逻辑应该反过来,是皇帝需要找到人当官,才采用了读书这种方式选拔。如果当初皇帝选择了「抓阄当官」的方式,「读书」和「当官」就没什么关系啦。不过,也不好说,春秋无科举,但大学问家孔子他老人家还是「周游列国」,希望找个官当,不知道儒家后来成为了正统,是不是与这种「积极当官」的态度有点关系。

相比之下,西方人一直把这两件事分得挺清楚的,有个关于欧几里得的故事可以非常形象地说明这一点:有个年轻人向欧几里得学习几何学,刚学了一个命题,就问欧几里得学了几何学有什么用处,欧几里得吩咐仆人说:“给这个学生三个钱币,让他走, 他竟然想从几何学中得到好处。”可能就是因为西方人把二者分得太清楚啦,所以,没有搞出「科举制」,但是,西方文明孕育出了「科学」。

可能有人觉得,「当官」可以看成「读书」的「激励措施」,按理说,有了「激励措施」,效果应该更好才对,如果有问题,可能是「选拔标准」出问题啦。但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二者本来就是彼此独立的,非要捏在一起,必然「不兼容」。学问大不一定能考中,考中了不一定当大官,如果老是出现「辛辛苦苦读书,最后扑了个空」的情况,会造成「心理扭曲」的。

这里引入一组小概念,叫「体验自我」与「叙事自我」。本来,「体验自我」觉得读书这事儿挺开心的,结果,到了「叙事自我」这儿,由于结果不理想(没考中),于是把过程也给扭曲啦,非说自己当年苦不堪言,并因此悲愤不已。就这么悲愤来悲愤去,这件观念就写入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基因:要是不能达到「功利化目的」,这书就白读啦。关于拼命渲染「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就不说了,谁要是这么读书还能读出效果就怪了。「扭曲」如此,令人发指。

但恐怕没有几个人对此感到震惊,很多人现在不还在说「好好读书,就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就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能找到好媳妇,最后就能获得人生幸福」吗?而且,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刻苦努力」,有一丁点儿长进吗?就算嘴上不说了,骨子里的遗毒能排干净吗?这就导致我们读书时如果不能获得一些「功利化的好处」,就浑身不舒服。

3、把「学习」和「功利」划清界限之后(不是不沾边,而是明确彼此独立的地位),用户到底能得到什么?

(1)学习是通往幸福的「捷径」。这里用到的就是「心流」理论,我们不否认赚钱也能获得心流体验,但是,通过学习来获得心流,频率更高,质量也更高,成本却低得多。

(2)通过不断学习,我们虽然不保证你在「功利世界」获得成功,但是可以给你上一道「保险」。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没有人知道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当你掌握了大量多学科知识,在未来用上的概率就会比较高。同时,我们认为,学习还有一个效应,就是表面上看,你学的都是一些简单的知识,但当这些知识规模足够大并形成一个系统之后,就会「涌现」出更高级的智能。换句话说,你变成了一个远比现在的你更厉害的人,未来人生中面临的大量难题都不在话下啦。

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预设你为了实现某个功利性目的而学习,当你的能力达到更高的水平,你对世界的理解都会发生变化,你过去关心的那些东西,可能不再重要啦。你要做的,就是随时随地享受学习带来的「心流体验」,并期待那个更美好的自己自然呈现。

4、关于打造「知识教」的畅想

上面所说的内容,说起来简单,但其实非常关键,如果我们不能把「功利化学习」这种观念给扭转过来,这件事根本做不大。现在,我们服务的多是本来就热爱学习的人,一旦扩展到更大群体,一定会「水土不服」。

所以,我非常希望全行业联合起来,把「非功利学习」理念推广出去。我甚至想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阐述这种理念,让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宗教性质,才能真正影响无数人。这种宗教,可以称为「学习教」或者「知识教」。

很多人说,罗振宇和樊登搞的就是「拜知识教」,这种话多有讽刺意味。这些人对宗教的理解太浅薄啦,宗教并不是用几个简单的信条给信徒洗脑,而是有着一套庞大的逻辑自洽的观念体系。

相比于其他宗教,「知识教」最大的特点是:任何宗教都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知识教」专门侵犯「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很显然,「知识教」的信徒,是不会迷信任何权威的,并有着极强的批判精神,「挑战并超越前人」是「致敬前人」最好的方式,而不是按照前人的指导生活。

5、关于「非功利学习」的一点补充

我认为,「非功利学习」目前只适合在「后学校市场」推广,而不要侵入「学校教育」的领地。

所谓「后学校市场」,主要解决的是「人们从学校毕业之后如何学习」的问题,「在校大学生」如果愿意接受这种教育,我们是热烈欢迎的,但是,「高中及以下学生」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考虑到大学生已经成年,所以,我们的教育也可以看成「针对成年人的教育」。

为什么不做未成年人市场呢?首先,我不敢确定,我们设想的全新的教育方式就是正确的,所以,不敢拿未成年人做试验。更重要的是,我认为,学校教育本质上不是为了个人成长,而是为社会培养「顺民」,从这个角度看,目前的教育恰恰没有问题。

为什么「后学校市场」可以做?首先,成年人有能力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这种教育模式经得起反复「试错」。其次,由于「后学校教育」处于国家不管的空缺状态,恰恰可以自由发挥。如果我们很幸运,探索出一条道路,将来也许可以倒逼学校教育改革。

第二部分:「教育的本质」与「思维系统」

1、关于教育,表述得最好的一句话是: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在这里,我们要破除关于学习最大的偏见,那就是:学习反人性。

学习不反人性,好奇心和探索欲是人类的天性,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问和不断求索的过程,并不断获得心流体验。那么,什么反人性呢?灌输反人性,人都有逆反心理,你把你的想法强加给我,还打着对我好的名义让我吸收,我就算表面上不反抗,内心一定恨极啦。

整个知识付费行业有一个倾向,就是想办法给知识装上「糖衣」,连哄带骗给用户「灌」下去,以减少这种抵抗。表面上看,用户获得了求知的快感,但可能离真知越来越远。

事实上,我们应该告诉用户真相,求知的道路一定充满挑战,但正因为有挑战才会有「心流」体验。我们要做的首要工作,不是帮用户把学习难度降下来,而是点燃用户学习的热情,人类天生有强大的学习能力,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

不过,这里我还是要补充一点:「灌输」不完全是坏的。学习这件事是有门槛的,一个正常人,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真正爱上学习。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做成年人市场而放弃未成年人市场:成年人是可以讲道理的,而且,成年人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而非一张白纸,多激发激发就能创造出东西,而对于未成年人,将不得不使用一些「灌输」手段。并非我不屑于这样做,而是我不擅长「灌输」。所以,我非常尊重那些做「认知设计」的人,他们兼顾了知识的质量和孩子的感受,而那些使用强制手段「灌输」知识的人,我对他们保持长期的谴责。就算他们短时间内提升了孩子的成绩,但是,摧毁了孩子学习的热情,甚至造成「终身厌学」,将是莫大的罪过。

2、关于教育,表述得第二好的观点是: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

忘掉的肯定是具体的知识,那么,剩下的,到底是什么?这才是关键问题。这就引出了一个概念,叫「思维系统」,与之对应的,叫「知识系统」。

(1)「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的区别

「知识系统」本来应该叫「知识库」,主要解决「知识如何分门别类存储以方便调取」的问题,之所以最后还是称之为「系统」,是因为我希望「知识与知识之间能够充分联系并产生涌现效应」。

决定「知识系统」打造方式和运行规则的,是另外一套更高级的系统,叫「思维系统」,这套系统直接作用的对象,不是知识,而是我们的头脑。「思维系统」是大量「知识处理程序」的集合,但不是这些程序的直接相加,而是所有程序共同作用产生的「涌现效应」。即使对于单个程序,也有「高下优劣」之分。

比如说,大家最熟悉的「记忆程序」,至少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叫「复制粘贴」,也就是「死记硬背」,我们往「知识库」里装了一堆东西,大大增加存储负担,却在调取的时候极为吃力,这就是糟糕的程序带来的恶果,甚至都不配称为程序。

第二种模式,叫「压缩解压」,就是我只提取关键的东西存入知识库,调取的时候,只要将其还原就行了,负担大大减轻。但是,这套程序怎么才能保证,存储信息最少、调取速度最快、还原的时候不失真,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

第三种模式,叫「编码解码」,就是说,我的大脑运行一套自己专用的高级语言,所有信息进来的时候,不是简单地「压缩」,而是「转换」成我的高级语言,输出的时候,再「翻译」成其他人可以理解的信息。这个前期工作量比较大,就是你需要专门开发一套语言,但是,一旦开发成功,以后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啦。

越往后越发现,这早已不是单纯的「记忆程序」在起作用啦,在这个时代,单纯地记住一个东西,越来越没有意义,而是要和「理解程序」、「多向连接程序」、「二次加工程序」结合在一起,最后,你提取的东西,要比当初存入的东西价值更高才行,至少也得做到,存入一个知识点,结果提取出一串知识。

这就是「思维系统」的神奇作用,如果没有这么一套高效的「思维系统」,是没法灵活运用知识的。我们一直批评的「高分低能」现象,往往是「思维系统」出了问题。也就是说,这些人学习的时候,只学到了「形」也就是具体的知识,却没有学到「神」也就是知识背后的整套运行机制。

当一个人有了「思维系统」,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易如反掌。事实上,「知识系统」本来就应该是自己亲手搭的,而不是别人教的,因为,所有的知识进来的时候,都被「思维系统」加工过,和「原始知识」早就不一样啦。

(2)「系统」有一个典型特征,叫「兼容性」

打造系统并不容易,但我们至少应该记住一个最基本的规则,那就是:无论是装一个具体的知识(完善「知识系统」)还是装一套程序(完善「思维系统」),都要有一个必然的步骤,叫「兼容性测试」。

有一句话说的是「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头脑中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而并行不悖」,这句话的意思好像是:我们要容忍矛盾并允许不兼容的东西共处。如果真要这么理解的话,脑袋一定会混乱的。所以,正确的理解是: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所有理论都是有边界的,所以,你脑子里不能只有一种理论,要同时保存多种理论,那么,让这些看似矛盾的理论和谐共处的方法,就是找到彼此的边界,有些条件下用A,有些条件下用B,这样才是灵活的人。

但是,这种「灵活」的能力不是自动获取的,而是在东西装到脑袋里之前,就已经测试过了,用的时候,自然就顺畅了。而那些不经过「兼容性测试」就把所有东西一股脑塞进脑袋的人,一定会出问题。

3、我们到底要教什么?

如果把前面两个观点结合在一起,我们就知道:最好的教育,到底要教什么?

第一步,点燃火焰,消除用户对学习的恐惧。不用怕,你们讨厌的,是过去那种灌输式学习,你们天性热爱学习,且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困难的知识只会激发你们的斗志,每一次成功的挑战,都将给带给你无与伦比的心流体验。

第二步,引导用户发现「知识系统」的打造方式和运行规则,也就是「思维系统」。事实上,到这一步,老师的任务就结束啦。

至于如何打造「知识系统」,就是学生自己的事啦。打造「知识系统」需要输入大量的「知识素材」,而为了检验自己的「知识系统」是否牢固,需要不断「提取并输出知识」(这里再次强调一个观点:「输出」是最好的学习形式),每个人都是「既有输入又有输出」,那么,这就是一个「循环系统」,学生之间就可以搞起来啦。

一定是「老师教的东西特别少,绝大多数东西,都是学生之间的自循环」,这套模式才能真正玩起来,如果还是老师生产一堆东西,学生被迫接受,将再次背离教育的本质。

4、我不断强调「思维系统」,到底想要什么?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一套非常好的「思维系统」,每个人都能用。如果把每个人的大脑比喻成电脑,那么,人脑也应该有一套「通用操作系统」,如果能把这个东西打造出来,意义将是巨大的。

就算人和人之间硬件有差异,毫不影响共享一套操作系统。更何况,人脑的硬件差异远没有电脑的硬件差异那么大,根本的问题就出在操作系统上。聪明人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绝大多数人却根本没装系统,所以才显得差距那么大。即便是聪明人,如果彼此之间能充分交流,打造出来的操作系统,也会比各自的操作系统强大。

这里面又牵涉到一个理论,就是我认为,一个充分交流市场,一定不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大家一定会相互模仿、相互学习、不断优化、逐渐趋同,最后生成一套「超级方法论」,这套「超级方法论」比所有人单独的方法都好。

这才是我真正的野心,不是我有一套特别好的「思维系统」,我教会你们,而是,大家都把自己的绝技亮出来,PK一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最后,大家的「思维系统」都比以前强大得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打造「思维系统」,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谁教谁,那么,老师唯一的作用,就是「点燃火焰」,甚至火焰都是大家互相点燃的。这样的话,真正的教育,本质上并不需要严格分成老师和学生,而是「人人为师」,然后,我们一起变得更好。

此外,我们还有一个野心,就是「打通各个学科的边界」。我们相信,一个学科之所以存在,一定是因为这门学科有着巨大魅力,吸引了一大堆牛人为之奋斗,我们即使作为普通人,也有充分领略各路知识风光的权利。

学术圈可能出于自己的考虑严守边界,我们不应该这样,我们就是要畅游知识海洋。我们相信,掌握更多类型的知识,会让我们「涌现」出更高级的智慧。而自由穿梭于各门学科并同时保证不犯任何低级错误,靠的就是这套强大的「思维系统」。

5、关于「思维系统」的补充说明

我们前面说的打造「思维系统」的方法,是把大脑看成一个「黑箱」,我们不停地猜测其工作原理,然后通过反馈进行验证,最后予以强化。但是,如果大脑不是一个黑箱的话,这项工作会变得更加简单。

那么,如何打开「大脑黑箱」呢?认知心理学是一种尝试,脑科学则更加重要。但是,截止到目前,我们对脑科学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我们不能等到脑科学足够发达了,才去着手打造「思维系统」,我们等不起,所以,现在就得摸索,而摸索,就需要更多聪明人一起努力。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一直关注脑科学的进展,并把最新的成果应用到「思维系统」的打造过程中。

6、关于大脑硬件、思维系统、知识系统之间关系的另一种解释

其实,我们之前用过一个「学习三要素论」,分别是:算力、算法和数据。算力取决于智商,这个是先天的,也就是说,是硬件自带的属性;而算法和数据都是后天的,算法是一个个处理知识的程序(严格地讲,算法不是具体的程序,而是抽象出来的基本框架,按照我们后面的解释,「算法」和「思维模型」刚好是吻合的),而数据就是具体的知识。

这里,我们用「思维系统」替换掉「算法」,用「知识系统」替换掉「数据」,是想强调,把程序集合成系统才有意义,具体的知识也应该集合成系统,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程序和知识的「兼容性」,并意识到,系统产生的价值将远大于当初植入的一个个小程序或者具体的知识之和。

我们这套理论还顺带解决了一个有关学习的争论,就是:在学习这件事中,智商和努力,哪个更重要?智商自不必说,至于「努力」,按照学校老师的定义,就是拼命往「知识库」里添加东西,考虑到这些知识不一定「兼容」,所以,一个聪明且努力的孩子,也有可能被老师们玩残。也就是说,智商和努力之间还没分出胜负,这两个因素却有可能同时失效,所以,老师们彻底懵啦。

其实很简单,影响学习的不是两个因素,而是三个因素,且「努力」这个因素还是片面的。而在这三个因素中,「思维系统」才是最关键的,「思维系统」强大,打造「知识系统」易如反掌,反之未必成立。如果所有人都没装「思维系统」,毫无疑问,谁智商高谁学习厉害;但是,如果一个稍微差一点的人,装了「思维系统」,将轻松反超智商更高的那位;而如果都装了「思维系统」,「思维系统」的优劣之分将是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除非「思维系统」差不多,才轮到智商再次站出来说话。不过,在学校老师从来没有提醒过的情况下,能「觉知」到应该装「思维系统」的人,智商一般都不低。所以,我们会看到一项研究成果,那就是:研究了很多科学家发现,智商达到一定程度,智商和学术成就的关系就不大啦,但必须超过一个门槛才行。如果我们能够推广正确的教育理念,那么,这个门槛应该会降低,而如果依然沿用错误的理念,无数聪明且努力的孩子将被毁掉。所以,我说,我们将来也许可以倒逼学校改革,但是现在,他们肯定不愿意承认自己错误。

第三部分:如何打造一座全新的教育大厦

1、新的教育形式,就是我一直推崇的「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 = 线上讲课 + 线下练习。

2、「教育级」线上课程的特点

虽然我坚决主张,老师讲得越少越好,但是,这种做法暂时还不现实。所以,我们讲的还是大量具体的知识,还没到打造「思维系统」这个层面。

但不管怎么说,「线上讲课」解放了老师,我们的课程质量不再依赖于一个老师的临场发挥,而是一个强大的课研小组精诚合作,把课程质量打磨到极致,讲课的老师只是一个表演者罢了。

由于这种课程收费较高(毕竟是教育),相比于之前的纯线上课程(更像是出版),我们可以投入巨大资源,虽然看上去都是线上课程,区别还是很大的。除了质量区别,更主要的一个区别是,出版级线上课程,要尽量浅显易懂,而教育级线上课程,绝不能浅显易懂,如果太简单,就没有线下练习的必要啦。

这并不是说,我们在故意刁难用户,恰恰相反,是「出版级线上课程」为了迎合用户需求,对知识进行了大量「掺水」处理,「教育级线上课程」正是还原知识的本质。每一种知识,都有其最恰当的表述方式,如果用户听不懂,我们要帮助用户提高能力,而不是嚼碎了喂给用户。

这里又引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教育,不是迎合,而是引导。

3、有争议的「思维模型」

教育级课程,到底要教什么?很多人认为是查理芒格提倡的「多元思维模型」,我觉得,这个理念非常好,但是,需要进一步探讨。

这里又要引入一句话: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元。

如果问:想打造「思维系统」,什么是基本功?那就是「概念辨析」。「概念辨析」相当于「扎马步」,不管水平有多高,都得天天练。

「思维模型」这个词的问题,就是「概念不清」,我个人对「思维模型」的理解是这样的:

「知识」是「结构化的信息」;「思维」是「处理知识的程序」;「模型」是「简化的结构」;那么,「思维模型」的意思就是说:「处理知识的程序」完整描述出来太复杂啦,我就把最关键的东西提炼出来,变成一个简化的模板。这样,当我再次再看到某类知识, 我就知道该用哪个程序处理啦;这件事对其他人的意义是,如果我把这个模型告诉你,你的大脑就可以基于此开发一个类似的程序,这样,你的「思维系统」就会变得更加完善。从这个角度讲,「思维模型」是一种非常牛的东西,是打造「思维系统」的必备材料,但这个东西一定深入到「大脑的工作原理」层面而非具体的知识。

但是,我没有看到任何人是这样理解「思维模型」的,包括提出这个概念的查理芒格,查理芒格提出的最准确的概念其实是「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查理芒格是一个非常睿智的老人,但他不是神,他并没有深入辨析「多元思维模型」和「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的关系,包括他举例子用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维模型」,这就有可能让盲目崇拜他的人陷入混乱。

接下来,我们还要对「理论」这个概念辨析一番。一套理论的诞生过程,应该包含「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建立模型」、「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等过程,如果验证失败,还要「重新假设」和「重新建模」,所以,研究「理论」是非常有价值的。把一个「重要理论」研究透彻,可以得到三个东西:首先是「结论」,「正确的结论」我们称之为「道理」;其次是「模型」,当然,这里的模型,我们称之为「知识模型」;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深入到理论背后,去探究理论创造者是如何思考的,如果能把思考的过程提炼总结,那么,就变成了前面所说的「思维模型」。

「混沌大学」准确地意识到了「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的价值,「混沌创新院」的课程就是讲这个的,但我们认为,并没有覆盖所有重要学科,讲得「精细度」也不够,尤其是没有把「道理」、「知识模型」和「思维模型」区分清楚,以至于很多学员在用的时候有些混乱。而「得到」,则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他们搞出了48节课程,全部以「XX人格」命名,估计是和一堆牛人聊天,然后把他们的经验总结出来,就成了这样的课程,略微有些草率(这里插入一条消息,罗振宇的《知识就是力量》第一季今日收官,之前我们就说过,他之所以要做这档节目就是因为得到流量下滑,他想通过电视台获客,而之所以草草收官,是因为,发现看节目的还是老客户,既然没达到目的,于是暂停。我不认为是罗振宇本人有意如此,毕竟,罗振宇老师一向以「死磕自己」著称,出现「虎头蛇尾」行为,很可能是资本的压力所致)。

4、我认为,好的课程是什么样子的?

(1)我认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补上一门课,那就是「逻辑学」

大家先不谈任何花里胡哨的理论,而是老老实实把「逻辑学」学好,彼此之间才能开展真正有意义的对话。要不然,经常出现,聊了半天,聊得根本不是一个东西。不过,直接讲「逻辑学」可能有点枯燥,所以,可以考虑,先开一门课,叫「逻辑谬误」,让大家知道,自己活了几十年,竟然一直在犯错而不自知。

当然,真正的「逻辑学」课程还是要开的,但以中国人对逻辑学的忽视程度,估计想找到特别优秀的逻辑学老师并不容易。所以,最好能把所有知名的逻辑学专家学者过一遍,挑出合适的,带着巨大的「使命感」去做这件事情。

(2)我们最好给「逻辑学」搭配一门课程,叫「修辞学」

之所以要搭这么一门看上去更加冷门的课程,是因为,大家日常生活中认为的「逻辑好」的人,大多数情况下,不是逻辑好,而是擅长「修辞」,甚至往往是因为这些人逻辑上不成立,才需要大量的修辞技巧,让你觉得他们说得很有道理。如果不知道修辞学的套路,很多人一定会固执地认为,他们「感觉有道理」就是「有逻辑」,怎么都纠正不过来。

我觉得,大多数用户应该会爱上「修辞学」,因为,「修辞学」本质上并不冷门,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超级好用。很多人又是学演讲、又是学写作、又是学谈判,学来学去始终不得其法,其实很简单,回到这一切的源头,你把「修辞学」学好啦,就变成了怎么说话怎么好听的人啦。

但是,我们真不鼓励用户最终变成「巧舌如簧」之人(当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只要用户能够识别「巧舌如簧」之人的套路就好啦。

对我们来说,「逻辑学」搭配「修辞学」的好处是:如果「逻辑学」报名的人实在太少,「修辞学」应该可以吸引很多人。

(3)接下来就是「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

具体要讲「哪些学科」的「哪些理论」,这里就不再赘述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课研小组,认真讨论:到底要做什么内容?这里仅说两点:

第一点,「数学」是百分之百要讲的,即使很多用户害怕「数学」,也要讲,线上听不懂正好,弄到线下训练,加大训练,绝不放弃。

第二点,一套理论,不讲则已,讲必讲透。

什么叫讲透呢?

「这套理论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最基本的。

「如何推导这套理论」是第二步,但还不够,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出发」「用多种方法」推导这套理论,甚至把相关的东西,该找的都给找齐。我一直认为:掌握一套理论最好的办法,不是应用,而是证明。

第三步,找到理论的边界或适用条件。知道这套理论好用不叫本事,知道这套理论什么情况下失效,才是真的厉害。

第四步非常关键,这里引入一个我常用的词,叫「思考路径」。我们要回到「理论创造者」所在的场景里,去推测「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发现这套理论的」,这时,我们关注的,已经不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上升到思维层面,试图搞明白「这么好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到这一步,才叫讲透。不过,大部分时候,我们猜不出来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所以,能很好地证明这套理论,就是一个基本要求。如果只是把这套理论吹得天花乱坠,就背离了教育的本质。

(4)理论层很重要,应用层也很重要,这里,我要引入一个词,叫「模型思维」

「模型思维」看上去只是把「思维模型」这个词翻转了一下,但意思大不相同。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个,就是「系统思维」和「思维系统」也不是一回事儿。前面我们用了大量篇幅介绍「思维系统」,而「系统思维」解释起来就简单很多,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有整体意识,着眼全局,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至于「模型思维」,同样是以「问题」为中心,我们搭建一个模型,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

但作为「模型思维课程」,重点不是「解决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肯定已经解决过了,才能拿出来当案例。那么,我们真正关注的就是:这个解决问题的「模型」,是怎么搭出来的?

一般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从0到1」搭建,这个就比较难,需要灵感,需要创造力。灵感看上去很玄,但也不是完全无章可循,我们前面拆解「理论」的时候,拆出了「模型」和「道理」,那些「经典模型」总能给我们启发(这里只是启发,而不能直接拿来用,要不然,就不是「从0到1」啦)。但比灵感更重要的是,你每走一步,都要找到一个坚实的「道理」作为支撑。我们学了那么多「道理」,这里就派上用场啦,你必须知道你执行每一步所依据的「道理」,也就是这一步怎么来的。我们前面说了,「模型」必可优化,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来的,到了「优化」这一步就懵了。就这么先搭出一个粗糙的框架,然后,不断优化,一个好模型就出来啦。

另一种情况是「基本模型」的「套用」或「组合」。套用就是直接用,组合就是几个一起用,不再过多解释,这里重点解释「基本模型」。「基本模型」就是那些人们长期摸索出来的适用范围比较广的模型。很多人肯定特别想穷尽这些「基本模型」,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果我们不能把这些模型背后的「道理」弄清楚,生搬硬套,根本发挥不出威力,也没办法进行优化;二是,能直接套用「基本模型」的情况比较少,更多是「组合」使用,谁和谁组合以及怎么组合,这件事并不比「从0到1」搭建模型简单多少。也就是说,「基本模型」的「套用」和「组合」只是让高手更「省时省力」而已,却不能让一个「思维能力比较低」的人一跃成为高手。而那些认为只要记住一些「基本模型」就能使自己变厉害的人,往往是思维上的懒惰,类似于,幻想得到一本「武功秘籍」从此成为「武林高手」,没有这么好的事儿,如果有的话,这件事早被别人做啦。

所以,我们强调「模型思维」,就是说,我们要深入研究「搭建模型」的方法,并不断锤炼这一技能,没有捷径。「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能够给我们重要启发并提供「道理」依据,而「模型思维课程」就是给我们剖析一个个案例。

而想真正掌握这一技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不断寻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搭建一个个模型」进行解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模型思维」并不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思维,绝大多数人解决问题,要么是单纯的模仿,要么是碰运气,很少有人在「道理」的指导下「搭建模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旦碰到新问题就懵,就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真正「解决」过问题。

这就是「模型思维」的意义,让解决问题尤其是新问题,不再只靠运气。至于「模型思维课程」,其实就是案例课。但「线下实践」就有意思啦,用户要面对一个个真实问题,真刀真枪去干。背下来几个「模型」或者「道理」并没有什么作用,灵活运用才是关键,先把问题解决掉,再回过头来评估模型优劣。很多人大概率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就算解决了,让他优化模型,估计也会懵。

5、线下怎么搞?

如果能把「线上讲什么课」想明白,「线下怎么训练」就算不提前思考,慢慢摸索也能摸索出来。当然,我们还是要有一些想法。

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训练形式:

比如说,逻辑学,最好玩的就是「找茬儿」游戏,这个世界上,「逻辑谬误」简直太多了,素材满地都是,所以,「找茬儿大赛」可以无限举办下去,甚至我们的线上课程,也可以成为批判的对象,只要你的批判符合逻辑,就可以加分,分数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升级。

当然,「找茬儿」属于小游戏,大家总会腻,「辩论」就属于级别比较高的玩法,一对一辩论、组团辩论甚至「混战」(也就是,谁想上场谁上场)都行。

但是,我们得重新定义「辩论」。本来,辩论的意思挺明白的,就是你有一个观点,我有一个观点,双方分别陈述理由,然后,指出对方漏洞,最后,双方互相吸取对方意见、弥补自身漏洞并达成共识。但是,很多人肯定不是这样理解的,他们认为,辩论的目的,就是「证明自己正确并说服对方」(「辩论赛」的存在更加深了这种印象),这和「完善自我并最终达成共识」刚好是反的。

所以,我们说的辩论,必然是这种以「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辩论,那么,这种辩论往往不是A打败了B,而是A和B共同贡献了一场精彩的辩论,打败了不精彩的C和D。当然,有时候不精彩是因为双方水平差距太大,那么,也不是A打败了B,而是B自己打败了自己,我们要做的,是给A找个旗鼓相当的选手,让B和一个笨一点的人辩论。

当然,辩论这件事如果只是纯逻辑比拼也不行,逻辑是基础,我们还要看双方能不能综合调动各种各样的知识,调动的知识越多,我们认为,这场辩论越精彩。反正最终评判的标准是:精彩不精彩,而不是谁打败了谁。我们这样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找到「旗鼓相当」的人,永远不要和一个水平比你低的人较量,那种胜利毫无意义。

至于「修辞学」,最好的形式是「演讲」,不过,不是自由发挥,而是所有人拿到同样的东西,就看谁「妙语连珠」,表述得更能打动人。这样,大家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你之所以觉得一个人有道理,并不是因为他的观点更正确,仅仅是因为表述得更好而已。

而测试大家是否掌握了「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做题」是个好办法。当然,不是闭卷考试,而是弄一道难题让大家做,可以单干,可以组团,先 PK 谁能做出结果,再 PK 谁的方法更好。这种做法还同时测试了大家的协作能力,如果一个人搞不定可以组团啊。当然,总是「做题」大家也会腻,所以,用演讲的方式,表述自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也是很好的方法,写文章然后请其他人现场「找茬儿」也是一种方法,甚至想象这些牛人发现重要理论的过程,编成「情景剧」,现场表演出来,也是一种方法。其实,最好的方法还是「自由讨论」,但「自由讨论」需要大家水平相当,刚开始可能有点难。

关于「模型思维」,就更简单啦,直接从学员里面征集困扰已久的问题,看看怎么解决,这节课提出方案,下节课就知道效果啦,不行再优化,不断优化。对其他学员来说是练手,而对于被问题困扰的学员来说,这个方案可能价值连城。说实话,我参加过不少解决问题的会议,有人很真诚地寻求建议,其他人也很真诚地提供观点,但是,我从来没见过,最后能形成方案的,都是乱七八糟的。如果找一家咨询机构弄个方案也不行,因为,你不知道这个方案是怎么打造出来的,万一不能用,你没法优化,而好方案,往往是不断迭代形成的。当然,如果这个挑战太大的话,搞「案例分析」大赛也是不错的,也是很好的训练模式,而且比较可控,但一定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不能以「工具」为中心,这是基本原则,只要以「工具」为中心,基本上都会陷入查理芒格常说的「铁锤人陷阱」。

6、一个极其重要的点:用户分级

前面给了那么多玩法,表面上看,可能是让用户觉得钱花得值,其实,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谁的水平比较高,谁的水平比较次,如果我们能把同一水平的人挑选出来,根本不用这么麻烦,「自由讨论」会是最好的方式。当然,总是「自由讨论」也会腻的,玩点花样还是有必要的。

我们必须搞出一套「评价体系」出来,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积累数据,最后,把一级班、二级班、三级班乃至九级班十级班的标准制定出来。我不认为,分级教学对用户是一种侮辱,同一层次的人在一起玩,真的是幸福的,不同层次的人在一起才是侮辱。还是那句话,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人不甘落后,可以不断升级啊,不敢正视差距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热爱学习。

当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之前的野心,当我们把最牛的人挑选出来,他们来的目的,就不是听课和练习啦,而是共同打造那个「通用思维系统」,然后,大家自由驰骋于各大学科之间,真正享受知识带来的无尽乐趣。这些成果最终会反馈给其他人,大家一起升级。结合我们关于「知识教」的设想,那么,这就是一场「集体修行」。

关于「分级标准」的一个小小补充:

评估一个人能力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关注其思想「高度」、「深度」和「广度」,但我认为,更应该关注「精度」。也就是说,你把他的东西拿过来一字一句评析,发现依然是准确严谨的,甚至会发现,很多地方「雕琢」得非常用心(我们称之为「彩蛋」)才行。很多人所谓的思想深刻,其实是伪装出来的,靠「拽大词儿」和「信息轰炸」唬人,让别人觉得他学识渊博深不可测而已;但是,「精度」是伪装不了的,考虑到大部分人根本没有能力深入到微观层面评估一个东西,只有非常粗糙的感觉,所以,也没有装的必要,那么,重视「精度」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人过不了自己的「审美」这一关。所以说,一般的高手面对普通人可以靠「广博」碾压,而真正的高手对决,细微之处见功力。

7、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

说到这儿,我还是觉得,把学习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幸福来源,可能只适用于少数人。大部分人,最终还是「追求心流体验的学习」和「充满低级欲望的生活」两手抓。

既然如此,就把学习彻底融入他们的生活吧,这件事将来最好能变成,大家每个月从工资里固定支出一部分钱(最好直接和他们的工资卡绑定),交给我们这种「学习型组织」(也可以叫「终身大学」),然后,他们就像「做礼拜」一样每周过来交流学习就行了。当一件事情彻底融入他们的生活,大家都省心啦,他们不会纠结要不要过来,而是哪周不来学习,才会浑身不舒服。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基本判断:人类是一种社群动物,必然有线下交流的强烈诉求。之所以大家在线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实在是因为线下太无聊了,创造出一种「特别爽的线下场景」势在必行。而学习这件事,只要投入进来,是不可能无聊的,还是那句话,无聊是因为挑战太低了,在学习领域,永远不缺挑战。

高段位的人有高段位的玩法,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玩法,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生态。

想明白这一切,我们要做的,就是切切实实把「用户体验」提上去(不是迎合,而是引导用户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东西),让学习融入用户的生活,而一旦融入,用户就回不到过去的状态啦。

8、「新技术」在这件事中,能起什么作用?

很多人一想到「创新」,就想着我一定要用上「新技术」,否则浑身难受。我们前面说的,全是在不使用任何高端技术的前提下实现的「创新」,如果用上「新技术」,确实可以「锦上添花」。

先说打造「思维系统」这件事,由于我过于慎重,所以,并没有展开论述具体的打造方法。一方面,我赞成传授一些基础学科知识,让用户在「忘掉这些知识之后」能够剩下「思维系统」或者触摸到「思维系统之美」,另一方面,我希望找到一些超级大牛,大家一起把这个东西研发出来,同时研究如何把这个传授给普通人。但不管怎么说,这个东西的传授,都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技术,倒是需要脑科学的帮助。

但是,打造「知识系统」这件事情,「新技术」的作用确实可以非常大。我们的主张一直是:老师可以帮助用户培养思维能力,但是,用户思维强大之后,「生产知识」是用户自己的事儿,不需要老师,这就是UGC模式。「知乎模式」是很好的参考,但不是最终模式,因为没有完成闭环,大部分用户还是没有能力「生产知识」,生产知识的只是少数人。

所以,「思维系统」这件事就在线下搞了,因为需要非常严格的训练,而「知识系统」这件事就在线上搞啦,大家在线上输出知识,根据线上积累的数据,把「能力评价和用户分级」的事儿也给解决啦。

这么一个平台,想管理好那么多人的「知识系统」,且这些人大量的时间并不是在「生产知识」,而是调取别人的知识加以学习,那么,怎么管理这些知识并快速让每个人获取想要的东西,背后需要极其强大的「人工智能」,而要进一步提升学习体验,「虚拟现实技术」该用也得用。

这样一来,「线上讲课+线下练习」模式就变成了「线上生产知识+线下优化思维系统」啦,且评级的工作也放到线上完成了(毕竟,思维系统强的人,知识系统不可能弱,没有能力输出的人,能力永远是假的),很显然是一种升级。

所以说,只要有了「新技术」,我们肯定能用上,但我们希望,即使没有「新技术」,我们做的事,依然算得上是「重大改革」。

9、论证一个小观点:做这件事,不应该拿资本的钱

用「公司」的形式做教育,多少有点让人不放心,因为,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而作为教育机构,是不允许「所有者」的存在的,大家共同维护一个「共同体」,没有人有权利把这个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资本就是逐利的,如果有情怀,就把钱「捐赠」给教育机构,如果没有情怀,对不起,这种嗜血的钱,我们不要。

但是,教育机构不做成公司不代表不可以拥有财产,恰恰相反,教育机构必须拥有足够多的财产,多到任何时候都不需要为钱折腰。只要我们的服务足够好,向学员收取高额学费是合理的,接受巨额捐赠也是合理的,钱太多搞个基金到处投资也是可以的。所有为这个教育机构作出过贡献的人,我们可以给他们荣誉,也可以给他们巨额奖励,唯一不给的,就是股份,因为,没有人有资格「拥有」这个机构。

言尽于此,希望这篇文章被更多人看到,拜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逻辑学的2005年
“逻辑课”被中国教育无视数十年2
创新型人才与教育逻辑学的不解之缘
(4)思维方法论之三:逻辑(Logic)
【逻辑学知识】逻辑学知识系统框图
老子05章的四种谜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