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京大学两份问卷,揭开日本侵华狂热情绪,原子弹下果然无冤魂!

1931年9月18日夜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是夜,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给东北军,随即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可以说,这是日本长期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然而问题就出在“必然”这两个字上,一些言论认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关东军私下行动,并不代表整个日本的“民意”。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日本京都大学讲授教育学的竹内洋教授,在其著作《丸山真男的时代》中,讲述了一个可怕的时代,让人不由的感慨“原子弹下无冤魂”!

东京大学,当时叫东京帝国大学,是日本最高学府,里面都是一些“天之骄子”,与头脑简单、做事冲动、易被鼓动的军人或普通人相比,这些学问高深的学生应该更为理性,眼光更为绵长,而且东京大学爆发过将讲话军人喝倒彩赶下台的情况,那么他们如何看待侵华战争的呢?结论颠覆我们传统认知!

1931年7月,“九·一八事变”的前两个月,日本军方对东京大学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题是“为了满蒙地区而使用武力,是否正当?

令人意外的是,12%的学生认为“不能使用武力”,而88%的东大学生回答了“是”。赞同动用武力的学生中,52%的学生认为“应该立即使用武力”,36%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外交手段用尽之后,再使用武力”。

可见,当时日本最高学府的学生们对侵华战争非常狂热。

“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日本政府的态度是“不扩大方针”。

1931年9月19日,日本政府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南次郎陆军大臣强调这是关东军的自卫行动,但是币原喜重郎外务大臣(男爵)怀疑这是关东军的阴谋,并且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这次事端。

1931年9月24日,内阁会议决定了“不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方针。然而关东军无视政府的决定,以自卫为名,不断扩大战线。

1931年12月11日,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次日,犬养毅任首相兼外相,荒木贞夫任陆军大臣。

按理说,日本政府的“不扩大方针”态度,会对东京大学的学生们有所影响,从而降低东京大学学生们的侵华狂热态度。然而,日本军方又一次的调查结论颠覆认知!

1931年9月30日,距离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小半个月,东京大学举办了一次“国防思想普及演讲会”,随后对854名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上有两个问题。

一,你们认为满蒙地区是日本的生命线吗?

二,你们觉得应该通过军事行动来解决满蒙地区的问题吗?

调查结果与第一次差不多,这一次是90%的学生回答了“是”。

从两次调查结论来看,上世纪30年代日本对满蒙和侵华,国内有着高度一致的狂热。日本最具有批判精神的东京大学都如此,管中窥豹,可见整个日本情绪了。

美国空军退役少将查尔斯·斯韦尼(见上图),两次对日本原子轰炸,直接间接杀死了无数日本人,由此不少日本人质问他有没有后悔,但此君直接反驳根本不后悔,“原子弹下无冤魂”,每一个日本人都是战争罪犯!从九一八事变前后东京大学的这两次问卷调查来看,原子弹下果然无冤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京轰炸的威力、原子弹下无冤魂
为何说原子弹下无冤魂?被禁70年的录像揭开答案,看日本人在干嘛
原子弹下无冤魂 原子弹就这样投到了日本广岛
日本的灭顶之灾,2小时烧死8万人,河水都被烧开!
1945年8月,美国为什么不用原子弹轰炸日本东京?看完你就明白了
如果美国不投原子弹,日本会在本土死扛到底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