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羲之尺牍妙迹欣赏,颇有仙气

今天,主编和书法友人一同翻看王羲之作品,见《频有哀祸帖》一股仙气悠然,便想拿来与大家一同分享,聊聊。


与正规的《兰亭序》相比,王羲之的尺犊书法更有“妙处难与君说”之慨。如果说《兰亭序》是“圣”的本色,那么信手拈出的《频有哀祸帖》,却拂拂有仙气(如下)。在我们的心目中,圣贤是端襟危坐、出处合则。而仙人则飘逸洒脱,欹侧揖让,触处成妙:

图/王羲之《频有哀祸帖》,拂拂有仙气


梁武帝论王羲之书是“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李嗣真论王羲之书法是“书之圣也”“草之圣也”,看来与拙论有不尽合辙之处。这也难怪,在儒家纲常维系千载的封建社会里,“圣”是至高无上而“仙”是不食人间烟火,因而与皇权无缘的。李白称“诗仙”,杜甫为“诗圣”,千余年来抑李扬杜,几成定论。由是不禁想到:幸而王羲之被后人指为书之“圣”,遂成就他万世英名。倘若愚钝如我硬要以“仙”谥之,也许会像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李谪仙余生沦落潦倒一样,反误王右军煌煌前程的罢?至少,以唐太宗万人之尊又是一代英主,为之撰记捧场,还不遗余力收罗右军真迹达三千六百纸,完全是冲他的“圣”名而来—圣与皇权是相得益彰的。倘若王右军是散仙,是不服王化、浪迹天涯之人,唐太宗断断不会有此狂热劲头。


虽然这是调侃语,但我想未必无稽。王羲之的确在后世被圣化得太过分了。至使后人一恭闻他的大名即诚惶诚恐,一本《兰亭序》,居然还会引出唐人何延之如此离奇的传闻和宋人桑世昌厚厚一册《兰亭考》,说它是学术研究也可,说它是对圣贤的膜拜也未必不可。但神秘过了头,使后人三跪九叩还来不及,至于亲近感是早就丧失殆尽了的。

图/王羲之尺牍《孔侍中帖》是纯正晋韵

图/《寒切帖》隐现章草意


王羲之尺犊是个珍贵的例外。意不在书法的点画是否精美,也不揣着个大书圣的架子,只是往还投赠乃至柴米油盐、日常起居,圣人自然也就卸下了顶着的光圈,走到平民堆中来。其情也挚,其意也真,信手数行,反使人得见神采焕发,自然有趣。各件尺犊之间的风格跨度颇大,令人叹为观止。虽说尺犊皆是唐摹非书圣原迹,仍可使后人一睹风采。我想起了周星莲《临他管见》有一语,颇移来作此解语:“废纸败笔随意挥洒,往往得心应手一遇精纸佳笔,整襟危坐,公然作书,反不免思遏手蒙。”是以古来大书家不废尺牍小札一则是写来轻松,没有负担也不用考虑是否会被评头论足、月旦减否,二则本身就是日常琐事,也犯不着拿着端庄的身份。且老于书法者还常常会有一种体会:大凡刻意创作,常常是捉襟见肘,顾此失彼,而随手数行,却会精光四射,感叹佳境难再。即如《祭侄稿》《争座位帖》这样的名迹,本来不也就是随便刷扫而成的吗?苏东坡的名言“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我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它虽浅显,但却未必人人皆耳熟能详的。

图/舒畅流动的《初月帖


不知潇洒如王右军,在作《频有哀祸帖》之时,应该是何一场面心情。是尺赎小札的快感占上风,还是《频有哀祸》的文字内容使他沮丧不已?我们且作如是观吧。


提醒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进入官方商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人为何把王羲之称为“书圣”?看到放大版的兰亭集序就明白了
后人为何称王羲之为“书圣”?放大十倍兰亭集序你就会明白
王羲之:为什么后人不能超越我?
精妙绝伦--王羲之尺牍
只知道《兰亭序》,快来看看王羲之的这些尺牍,一个比一个精品!
现代人能否超越王羲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