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代道路交通发展概述
userphoto

2022.11.02 山东

关注

      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第二年,继任者周平王为“避尤戎难,东徙锥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因秦襄公护卫东迁雏邑之功,周平王始封秦为诸侯。自立国至公元前206年王朝灭亡,秦国柞绵延560多年。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为标志,其可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和一统天下的秦王朝两段。

       秦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诸侯国,直到战国初期,秦国仍是个偏隅一方的弱国。但战国后期,他便能争雄七国,结束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一统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主义王朝。自古以来后人对于秦实现统一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以及思想文化传统等诸种缘由进行了颇多探索,也不乏深刻见解。但不可忽视秦有着不断发展的交通事业这一历史事实,也是秦国由弱变强,一统六国的重要原因,

      据史书记载,秦祖先多是交通史上著称的人物。殷封王重臣蜚镰,也以“善走”著称于世。后来“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的非子,因为周王室“主马于沂渭之间”,“马大蕃息”功绩卓著,被周孝王予以重用。秦人立国,也直接与护卫周平王东迁雏邑这一重要的交通活动有关。由此观之,夏商周三代,早期秦人就有着发展交通的优良传统。

      经过夏、商、西周三代在交通上的继续建树,进入春秋战国时代,交通已逐渐趋于发达。从频繁的会盟,不时的战争,发达的商业,普遍使用的车辆、马匹等方面都可看出此时我国道路已初具规模,交通活动也甚为活跃。列国政府也都十分重视路政,对各地道路馆舍等交通设施是否修整,已成为检测政府行政效能的标尺之一。交通道路的建设与维护愈来愈为列国所重视,秦亦不例外。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道路交通也不断的开拓发展。自西周灭亡之后,秦国在西部地区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对我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做出了贡献。较之西周在政权建立后,逐步以“成周”为天下之中不同,秦自始至终都是以关中为立国之本的。在秦国迁都咸阳后,不遗余力的以都城为中心开辟道路,以咸阳为中心初步建立起通达四方的便利、快捷的交通网。

      秦击灭东方列国后,北击匈奴,南下百越,疆域迅速扩展。秦朝把过去错杂的交通路线加以整修和连接,“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根据“车同轨”的要求修筑了全国交通干线。为了控制广阔的国土,秦始皇修建了“东穷燕齐,南极吴楚”,由首都咸阳通到全国各地的驰道,为了加强北方的防务,又“堑山埋谷千八百里”修筑直道。在西南地区,还修筑了五尺道。

      在水路方面,秦积极开拓黄渭水道,鲸吞巴蜀之后,又加强了对江汉水道的开发利用。为南进百越,秦凿通灵渠,连接起了长江、珠江水系。从最先构建起黄渭、江汉水道,进而凿通灵渠连接起珠江、长江水系,实现了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水系的沟通。并且在战争运输过程中,秦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沿水道建立粮仓、转运粮草的方法和制度,初步奠定了后世的漕运制度。

秦道路交通发展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通,已经相当发达。彼此间的军事活动、朝聘会盟、宦学交游,商旅贸易往来频繁。各国对内对外日渐增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需求,不断地推动道路交通发展。但在这些影响交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秦交通发展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即存在浓厚的军事色彩。

      “东进”虽是秦国一贯的国策方针,但秦国并未拘泥于此不加变通,相反在国之四方均有作为,自秦穆公以来,西北击灭戎翟,西南攻取巴蜀,北方阻击匈奴,并不断蚕食东南西南领土,远交而近攻。将武力作为交通开拓的重要手段,为日后席卷天下不断谋求战略主动。同时,“且夫秦之所以不出甲于函谷关十五年以攻诸侯者,阴谋有吞天下之心也。”秦国立足本位,协调内外交通发展,以攻代守,以守谋攻,有攻有守,相得益彰。一方面不断壮大国力,对中原各国保持军事优势,另一方面保有对交通要道的占据,形成“进攻性防御”的有利态势。

      在发展模式上,秦以军事化主导交通发展。在春秋时期,列国交往频繁,秦国由于地处西北一隅却被排挤在外,直至战国“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秦国作为偏隅一方的小国,诸侯国仍夷狄视之,不与会盟,往来稀疏。更加之函谷关、武关、黄河水道等交通要道为周边列国所控制,秦国交通条件显然劣于“诸侯四通,调达辐犊”的中原各国。面对东方诸侯国的蔑视,秦国并未固步自封,而是积极接受中原文化,谋求交往中取得主动。

      因此采取了不同于东方列国的交通发展模式,一方面,其以战争开拓来改变交通落后局面。秦国道路交通的发展实质上成为了争人争地的交通战。另一面,如齐国“景公筑路寝之台,三年未息;又为长康之役,二年未息;又为邹之长途。晏子谏曰:“百姓之力勤矣!公不息乎?”秦国不断对外用兵,秦王朝建立后也征调大量民力建驰道、直道、长城等大规模的交通工程却少见劝谏。由之可见在交通发展上秦国君臣战略明晰,政策认识高度一致。同时这些宏大工程的兴建易于树立个人权威,体现了中央集权的高效,也推进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

      在交通体系上,秦初步建立起了畅通的国家交通网。出于急迫的军事需求,秦国不遗余力的以都城为中心开辟道路,进而以便利的交通为前提,征战四方。在秦王朝建立之后,秦按不同因素主导地域交通,政治军事中心附近的区域,其交通开辟发展的军事因素就强,如旨在拱卫关中的直道、长城的修筑,反之则军事因素色彩则淡化一些。但不断远离都城的区域,并非全然不受秦军事因素制约,其交通发展之军事因素更多体现在粮草后勤物资的供应上。修驰道、凿水渠,实行“车同轨”的制度。

      秦帝国虽然只统治了短短15年(公元前221年一公元前206年)便被推翻,但却给继起的西汉王朝留下了一份雄厚的遗产。通过汉王朝的进一步推进,秦汉交通为我国之后两千多年的交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

陆路发展的军事因素研究

      陆路承载了古代绝大多数的交通活动,是各国尤其是内陆国家最重要的交通形式。秦统一六国后,为打击六国贵族的复辟活动,抵御匈奴的骚扰,还修建了驰道及直道。秦都城与长城的战略规划也直接影响到了交通发展,使秦交通在宏观层面展现出了新的格局。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僻处西北,在东周迁都锥邑后,秦国在西部交通上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自秦穆公以来,面对与邻近诸国的频繁战争,秦国四面出击,在东方扼住晴函通道并巩固东北、东南方向道路,同时,还相继打通了西北、西南的交通。

东方大道:

      秦国与东方诸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联系紧密。但是因为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秦国与各国之间虽然纵贯南北,绵延千里,横贯东西的陆路干线却只有三条:蜻函通道;晋南、豫北通道;商洛、南阳通道。由于战国时秦国不断向外开拓,这三条通行已久的道路被赋予了新的战略意义。在被秦国据有后,秦国为守关中,凭藉蜻函、黄河、少习山的险要地势,在这三条通道修建了函谷关、临晋关和武关,三关相守唇齿相依,“一方不戒,三险俱失”作为一个整体有机战略防御体系,来阻挡敌军的入侵。

蜻函通道

      蜻函通道又名豫西通道,其西出长安,起于撞关,过秦函谷关,经陕州,过狭石关、雁岭关到今新安县东,出汉函谷关到洛阳,全长约400华里。为长安和洛阳之间的一条天然的交通通道,是秦国东出关中最重要、最便捷的道路。由于自然地理原因,长安、洛阳两地之间,只有这里狭窄修长,地势平缓,适合往来。作为长安与洛阳之间的一切流通必经之地,对一直全力东进的秦国而言自然也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军事意义。

      蜻函通道山路狭窄,高崖陡峭,“函谷关城,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其中劣通,东西十五里,绝岸壁立,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天日。”险要的地势使其便于设置险关要塞且易守难攻。尤其矗立在此的锁钥之地一函谷关 (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弘农河畔),成为了一直以来阻遏秦国势力东进的军事要冲。

      春秋时期,函谷关为晋国要塞,时称“桃林塞”。晋国通过桃林塞控制着穿行蜻山北麓的东西向军事通道。并在晋文公时驻兵坚守,“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以期阻断秦国东出的军事行动,不使秦人'结外援,东西图己”。秦国虽不断抗争,几百年间桃林塞还是遏制了秦国东进的既定战略。直到秦献公时,秦国相继与晋、魏战于石门、少梁并获得胜利,方才占据此地。据有桃林塞,不仅将秦国势力嵌进中原地区,而且面对东方诸国,秦国达到了其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意图。

      秦在占领桃林塞之后,便置函谷关,并以军事化构筑和管理来防御关东诸侯。秦将关城置于山涧之西,“西攻者以车战之师前来叩关,下行至河谷后,无论是一路逐队,或者借枯水冰封季节横阵前进,则庞大高显得战车,正好成为其克星强弩射杀的目标。”并且秦法规定,进关的人要办理入关通行证一布帛,进出城门必须严格办理手续,“终军入关得布列帛”,为的是能以“半帛合符为信也”。同时加强关城守备,“日入则闭,鸡鸣则开,秦法也。”孟尝君鸡鸣过关,一事也足以说明函谷关守备之森严。

      秦国对函谷关的军事性防御设置也取得了显著的战果。从战国时期开始,函谷关战争逐渐增多,关东诸国先后多次大规模并力攻秦。最终也多以失败告终,究其缘由,失败固然有这几国不能团结所招致,但也说明秦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价值。在战国时期,秦人在阻击各诸侯国进攻的同时也经常东出此关,穿越晴函通道进军中原。秦国不管是用兵还是恫吓,常常享受诸侯的割地;但当敌人偶尔攻入函谷关的时候,如:公元前298年,齐、韩、魏联兵攻秦,历经三年战争,攻破函谷关。面对函谷关的失守,秦却也不能不忍痛屈服,割地讲和。

晋南、豫北通道

      此道主要位于秦国的东北方向。按史念海先生描述,此道“由咸阳循渭水东行,经过栋阳和大荔王城……秦已取得蒲坂,而魏国又献安邑……这条道路已经伸入魏境。其后,被顶太原,设太原郡,这条道路更溯汾水北上,抵达太原郡。”这条道路被晋陕边界的黄河天险一分为二,对秦国军事战略意义最大的是黄河以西段。所以秦对晋南、豫北通道的争夺开拓,最主要体现在与魏国的河西地区之争。公元前419年,魏文侯任用吴起为大将军,于公元前408年侵占了秦国的河西地区,建立河西郡。秦丧失与魏相隔的黄河天险,嵌入河西地区的魏国军队成为秦国东进的心腹大患。为收复河西地区,秦国耗时近四十年(公元前366年一公元前329年),历经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三位君主,秦方全有河西之地。

      至此秦完全掌握了黄河天险,控制了此条要道,并在此筑起了临晋关和长城,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奠定了进军中原的基础。但是此条道路因为跨越黄河,在当时而言,大军要渡过黄河作战是相当困难的,纵使架桥、造船也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再加之秦国在此置有临晋关和长城,使山东诸国不愿走此道伐秦。“事实上,自公元前330年秦收复河西失地之后,三晋或诸侯联军没有一次敢于从蒲津、夏阳或龙门强渡黄河来向秦讨战的。所以这条也不是秦的主要防御方向。”

商洛、南阳通道

      此道又名武关道,位于秦国东南方向。“由咸阳东南行,经过商于和丹阳,可以达到宛、攘。”此道连接长安,途经蓝田、商州,至河南内乡、邓州之间,深入荆襄地区,是连接关中地区与江汉地区的重要道路。最初是商末时楚族人由中原而入江汉平原,辗转迁徙过程中开辟出来的。春秋战国时期楚、秦两国先后崛起,商洛、南阳通道在两国时而亲善时而攻伐过程中,得以进一步开拓并初具规模。由于秦、楚战争频发,武关道上狼烟四起,兵戈常见,于是武关道作为一条战略要道,其战略地位及其军事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为此秦、楚两国在此道上先后设置关塞防御对方入侵,秦孝公时在丹江上游地区建了“商城塞”,而在商鞍变法之后秦国势力迅速崛起,对楚国地域虎视眺耽,楚国为御秦军南下不得已也建置了少习关,即武关。

      武关(位于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武关乡),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三秦要塞”之称。楚国初建时称少习关,位于少习山下。然秦取商砖地区后,改位于该地的少习关为武关,秦国得以独占武关之险,同时武关成为攻楚的重要进出门户。

      秦国向外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东面和南面,所以函谷关之外,武关也一直受秦国重视。战国中后期,秦国先后三次过武关对楚国发动大规模战争,借助武关这一重要战略基地,秦国屡败楚军,夺得了楚国大片领土。

西北方向

      春秋时期,义渠戎国发展为大国,“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成为秦国称霸西北地区的主要障碍和对手,其与秦国的战争长期不休,先后抗衡了近二百年。

      《史记·秦本记》记载,秦穆公时,义渠戎王曾派由余出使秦国,穆公惜由余治国之才,使反间计留为己用。战国后期渭河上游完全归属秦国版图。但自秦厉公再伐义渠俘虏义渠王后,到秦躁公十三年,义渠经过休养生息,反扑秦国,不仅收复了失地,“侵秦至渭阳”侵入了秦的腹地渭水流域。秦惠公时又趁义渠骄纵自满,国力衰退之际大败义渠,占其部分土地。两年之后,义渠趁秦国受中原五国讨伐之危急时刻,起兵袭秦,“败秦师于李伯”此后,秦交替使用武力与怀柔手段。

       史念海先生解释为:这样的情况多有存在,有很多地方交通道路不见经传,但不能因此说没有史籍证明,就不存在。结合秦始皇的第一次出巡,便是西北行,“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我们可以得知,秦国在三郡与都城咸阳间不仅确实存在道路,而且实施着有效政治统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武王之后的秦国可以随意出入周地,为何不趁机吞并周朝呢?
关中山河形势图
战国变法多,魏国成超级强国,秦国笑到最后,韩国为何却半途而废
晋国的攻灭战, 秦国的函谷关, 还有春秋战国的合纵连横
古代关中地区为什么被称为四塞之地呢?赞叹
秦国:被各国轻视的「差等生」,如何在群雄角逐中「屌丝逆袭」,一统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