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抱歉!看完这些,恐怕你的书法要上一个台阶了
请点击标题下蓝字:生活与艺术关注

引言:对于书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和说法,见解虽不同,意义却重大。下面就看看各式人等对书法都是怎么说的



金农 《隶书杂记》纸本 1735年作 纵61厘米 横43厘米 扬州博物馆藏


1、创作很重要,创作是每个书家的终极目标;但创作谈何容易,别总是把创作挂在嘴上。


2、与其停留在低级的所谓创作上,还不如来几个实实在在的临摹更有意义。


3、临摹是学习,临摹是汲取,临摹好了,才有可能创作;真正的临摹好了,自然就能创作。


4、临摹之于书法,它是根,是源,是通往大师的不二法门。


5、妄言创作,是无知,大谈创作,是浮躁。


6、有成的书家一定是临的多,创的少。即便是王铎这样的大家,直到晚年大成之际亦是不忘一日临习,一日应索。


7、所谓书法学习,就是书法临摹;创作不是学习。


8、学习过程中的主与次、轻与重,要分清。本末倒置只会越绕越远,结果只会一无所成。


9、不管“破”还是“守”,只要有笔墨功夫在,有清晰的方向在,就会是光明的。


10、绝对的守,也不会有所成;而一味的“破”,也是极端的做法,亦固难成。还是两相结合方为书之正道。



行草团扇 56岁作 23 X 25CM 日本朝日新闻社主办吴昌硕编年书法展作品选


11、不破不立,“只”破不立。破,是需要具备“破开”的力量的,不然,会被“砸”的头破血流。当然,某一阶段有自家之主攻与侧重,则都是通向成功之途。


12、林散老的东西限于水平,不妄加评论,但我不喜欢。一直对他“看中间不看两头”的观点不敢苟同。书法的“点画”,“起、行、收”应是同等重要,是笔法的综合运用和全面体现,怎能抛开“两头”?


书法之线条——若按楷书、篆书、隶书、甚至行书的特点各写一“横画”,然后把这几个不同书体的“横画”的两头给蒙上,只看“中间”,看还能分辨出何为“楷”,何为“篆”,何为“隶”来么?所以,如果只看中间,那就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简单的“线条”罢了,就像“ 刀子一划,拖把一拖”皆能成线一样。书法若是这样,还叫“法”么!


13、关于“技”与“道”,先得解决“技”的问题,才能以精妙的“技”来更好地表现书家的思想(道)。再高深“道”,若是不依附于“技法”的表现,这样的“道”也仅仅是“道”而已,很大程度上与“书艺”关系不大。


14、王米之书为什么成就那么高,无人超越,因为他们的书作是真正的“技”与“道”的完美融合,大抵没人会说王米之书仅仅是停留在“技”的层次吧!所以,林老之类的书家,绝对不是一流书家,或许“道”有了,可“技”没了!缺失!缺失!遗憾!遗憾!


15、一个刚会写字的小学生抓笔写就一张字, 一个自称大师的江湖杂耍胡抡一张作品、、、、、,他们也都有情绪的表达。问题是,这样的表达对于“书艺”而言,有何意义。一个书法大师最后写出来的作品,要是也仅仅是“情绪的表达”,那么跟他们何异!这样的“道”,对于书法而言,我们大声说“不”;这样的“道”,对于书法的真正的高境界而言,我们也照样大声说“宁可不要这样的道”。


16、古代众多的“法帖经典”,为什么能成为“经典”,大家思考过没有!历代书法大师为什么能成“史之大家”,大家思考过没有!技乎?道乎?技与道乎?


17、“浅薄”让我知道学习,朝着进步,所以,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浅薄,绝不要“以艰深来文浅薄”,或是“以虚伪来掩饰浅薄”,自欺、欺人都不会有进步。


18、学习与研究,不能光谈“大宏观”、“大概念”,太笼统的东西没啥意义!如果只抓住“共性”两字,对具体问题将“如何澄清”。


19、赵孟頫云“用笔千古不易”是啥意思,有人说是指“中锋”法则。用笔若只是“中锋”,赵孟頫未免把用笔看得太简单了。他,这样一个大师级的书法大家,可能这么认为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还有人说“不易”是指“不容易”的意思,这个解释就更滑稽了。毋庸置疑,赵孟頫所提出的这句话必有其深意。而这个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一个“易”字,则蕴含了作为书法大师的他,终其一生研究书法所获得的带有总结性的宝贵经验,需要结合实践,去研究解读。


20、我想起了米芾所谓的“八面出锋”,这里的“八面”,岂止是“中锋”!我的理解,简直是“无锋不至”,所以丰富万千,所以“含金量”高!



于右任 总理遗嘱立轴(西安市文物局提供)


21、不能仅仅以书本的“理论”来谈话题、套问题。人云亦云的理论更不可靠。有的东西是需要结合具体的实践体会来谈,才能谈得“入骨”,谈得“真切”的!


22、纯粹的中锋,就是用笔的简单,极度的简单。的用笔丰富包含了“中锋、侧锋”,包括了“八面出锋”,这个是兼容的、多元的、也是发展的!只认“中锋”一理,犹如“坐井观天”,偏于一隅,是停滞的、倒退的、不可取的!


23、书法,从技术谈起,是“根本”——技术,哪怕是最最简单的技术,别忘了,它既是最简单的,却也是最高级的。抛开“根本”,抛开“基础”而言所谓的“高层次”——就像空中楼阁,一切都无从谈起。


24、蔡邕所谓“令笔心常在画中行”,那也仅仅指行笔的要领而已,他的要领也仅仅“笔心”而已。殊不知“两头”的学问更大,“起收”的要领更多更广、更难。米芾所云“八面出锋”,就是指“两头的起收”而言的,而“八面”,我的理解是“无面不锋”,“面面皆锋”,所以变化无方,丰富莫测。


25、三岁小孩抓起笔随便一划拉,你去看,十有八九“中锋”;而“起收”笔的多样的形态,就未必随便就划拉出来的;有的高难的“起收笔”,很多练书法一辈子的人也写不出来,为什么?“起收”与“行笔”的难易,是不言而喻的!


26、其实,点画的丰富形态,更能体现作者的审美、意趣——性情自在其中矣!这是“功性合一”的完美体现。


27、有人说书法要“淡化点画细节”,淡化”也仅仅是“淡化”而已,而不是“没有”,而不是只剩下“光秃秃的一根线了”——书家最后的“淡化”、“取舍”与“偏重”,更说明了他们开始的“全面训练”,不经过这个开始与过程,怕是成就不了后来的他们!


28、看经典作品,不能只是关注其成功的结果,要想想、要分析“结果”后面的“复杂的艰辛”。


29、所谓技进乎道,我的理解,进乎“道”了,不等于是完全丢弃“技”,剩下纯粹的虚无的“道”。这样的“道”,绝不是由“技”进乎的“道”。书法的“道”,应该是“技”与“思想”的完美结合!


30、有的人学习书法,之所以难以进步,难以成就就是思想偏倚,观念迷信,取法盲目,基本的辨别能力和比较能力都没有。



《怀素自叙帖》题诗 37cmX26cm 高二适纪念馆藏


31、看问题,谈问题,抓不住“根本”,等于不务实,能学有所成才怪!


32、右军书云“存筋藏锋,灭迹隐端”。所谓“存与藏”,更多的是指书写起收笔“丰富的点画形态”的“要领”,这个“存、藏的要领”并不是指丝毫不要“起收的形态”。“灭迹隐端”同理,他是相对“起收形态”而言的一些不必要的多余的东西,都是言“起收笔”的要领,这个“要领”下,是会产生“丰富的形态”的。而有的人竟然把这话简单弱智地理解为“起收笔的形态“存、藏、灭、隐”的无影无踪”。作此简单肤浅的理解是很可笑的。


33、学习东西,要学会辩证地、批判地学习与继承,而不能盲目崇拜,更不能迷信!


34、完整性与完美性才是为历史所浓墨重彩的,才是百世效法的楷模,经典作品就是这样的。我们学习,要向这些看齐,“残缺不全”的东西我们千万不要当个宝来捧,这是硬道理。


35、书写与体育一样,都是人体运动。书法的“一笔一划”,犹如武术中的“一拳一脚”。二者对“力”的要求都很高,都极重视“功力”。而“笔力”与“拳脚之力”的获取原理、要领何其相似。实践训练中,而“顺应人体生理特征”则是起码的基础。


36、从科学的角度,所谓“高执高悬”的训练有利以后的“低执低悬”,简直扯淡,我称之那是舍近求远,越绕越远,绝非“直接、深入”的方法。


37、武术中的发拳有“两点一线”的原理,李小龙对此研究最深。追求的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方式。这对于任何门类的技艺学习,方法上都应如此。


38、现实中,基于原有基础上,去研究“直接切入,深度激发”的方法的人不多,更多的是妄图独辟畦径,想些“偏离正轨的歪道”,以为更高明,实则是“走弯路”。


39、对书法“学习方法”上的探究,则重中之重。有人终年没进步,有人进步飞速当是“方法”决定的。


40、对武术的发力有深切体会的人,当不会怀疑昔者王献之“紧执”,其父背后抽笔不能的故事。提出这点肯定大多数人不能同意。



林散之 《草书横幅》200x400厘米


41、对于“发笔”与“发拳”,其“发力”过程中对“松与紧”的微妙要领,可不是想想就能想出个正确答案的。武术里的“出拳”,在拳头到达目标时,有个至关重要的要领,为使“力量”全盘“渗透”至对方的躯体。而笔锋的“渗透”发力要领一样。书家手中之“笔”,犹武家手握之“剑”。


42、中国的武术,各家各派对“功力”的训练,和对“发力”的要领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发展到现在,借助运动解剖及运动力学等科学手段,更是形成体系。而书法学科上,对“功力、发力”等训练方法的阐述却几尽空白。仅在古代书论中发现片言只语的“略提”:如蔡邕的“令笔锋在点画中行”;如卫夫人的“尽全身之力而送之”、、、、、尽皆浅尝辄止,具体方法秘而不宣。大家就知道“多写、多练”而怎么练怎么写效果最好呢。


43、自习书法来,没少为线条的“挺、实”费脑筋。觉得线能达到“挺劲”,就过了一大关;在此基础上再求“精微”,以期“从心所欲”。实则每走一步都很难。


44、“雄强”而能“活跃”;“秀美”而能“坚挺”———是我所追求的!


45、对于魏晋人的“碑楷”与“行草”,我愈发认为,它们看似水火不容,实则息息相通,无论是用笔的起收转折,还是结字的萧散险峭。


46、有人说,魏碑与行草,二者基本不可能结合,我则以为,理论上没有不可以结合的东西。看你取哪些方面,看你怎么审视与发现。思维一旦定位在“僵死”与“狭隘”的框框里,你将看不见“阳光”,干什么都是越走越窄,死路一条!


47、大体有的人以为,碑楷与行草的融合,就必须是“改头换面”、大异其趣才对。其实,融合的“点”与“面”是多元的,我们应该看到更多、看得更细!


48、学书之路上,我的当前任务是“大力掘进古人碑帖堆里”,深入“盗取”!


49、学东西不在于多,更不可太杂;在于专精,在于深入。赵孟頫云:“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这句话有深意,我们当好好领会。


50、我不时将习作公开展现,或有人说我哗众取宠。我答曰:得到肯定,大概算是“取宠”;遭到批评,大概算作“取笑”。对于落到实处的“肯定”,给我以坚定;对于客观精辟的“批评”,给我以反省。这就是意义所在。



何绍基《行书论书扇》 18×51.5cm 纸本


51、我学王,一直以来:圣教不学,兰亭不学,乃至阁帖刻本统统不学。这些个不学,在很长的时间内应该都不会改变。或有人问,取法何以如此之“窄”?我意“小中见大”耳。


52、古人所谓“善书不择笔”,其实不然。我以为,如果对自家字有高要求高标准的书家,一定是择“纸笔”的;对自家书作没啥要求,当然,抓个扫帚也能挥耍。


53、其实,古人对笔的要求是很严很苛很挑剔的。《笔志》载“:世说赵文敏善用笔,所使笔有婉转如意者,则剖之,取其精毫别贮之。凡萃三管之精,令工总缚一管,终岁任之无弊。选毫如此,斯称善焉”;赵孟頫乃一代大家,其对笔的要求更为挑剔:必得从所购之笔中,剖笔,把婉转如意的精毫选出来,集数支之精者,令笔工再重新做一支,而后能”终岁任之无弊”;东坡也有佳笔难求之叹,并指出“近日鬻笔者,利于易败而多售,惟诸葛高独守旧法,呜呼,良工难遇,而俗手则改笔式以取巧,自宋以来已如此矣”;众所周知的卫夫人著名篇《笔阵图》中对笔的阐述: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对笔要求者如是;再来说说欧阳通:欧阳通到晚年非常珍惜自己的名誉,每次写字都十分慎重,而且非常讲究书法工具。他的笔内用狸毛,外覆兔毛制成,笔管必定用犀牛角或象牙作成,没有这样的书法工具绝不下笔。


54、古人对笔要求如此细微,我的理解,对工具的高要求,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书家对“书法”的认真、细致态度。故柳公权云“心正则笔正”。倘或书家自身都不能认真虔诚地对待,能写好字吗?做任何事都一样道理。


55、执笔高低无所谓,看自己顺手如意否,随心所欲否,关键看书写效果,看笔尖下流淌出的线条。


56、有人说执笔越高就越能练就“稳定、细节”等能力。照此理论,那末,是否需要笔工将笔杆一再加长,以便更好练就这种“能力”?我在试着想,有这必要么?我还试着想,高执笔的练习,是否真能练就更为“精妙”的书写能力?我又试着想,我们写字,一旦采取了适合自己的执笔方式,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去深入锤炼,是否要比那些“高而悬”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有效、实际。对于书法的学习,需要的往里走,而不是往外跑,需要的是不断深化,而不是越走离目标越远,舍近求远,何来效果事半功倍耶!


57、理论,要切合实际,才更具现实意义、发展意义。


58、实践过程中,如果总想着找捷径,出“歪招”,不是不可以,只怕不科学结果恐怕也是“歪”的效果。


59、悬肘站立写小楷的说法,我觉得近乎荒谬。写字,先要解决的是笔端、手指,因为这是直接送达纸面的“关键点”,这个基本的点没解决好,就满嘴“臂力、腰力、全身之力”等云云,都是扯淡,空中楼阁。到达不了指端末梢,调动再大的全身之力也是白搭。就像练武不得法的人一样:蹬足、转跨、顺腰、送肩——集全身之力一个直拳过去,打在对手身上,自己手腕“折”了,我当年的同学就有这样的,道理一样。



倪元璐《春日郊外马上作五律诗轴》行草书


60、我对笔的要求,一支大小适中的笔,既能写稍大的字,也能写小楷,并能适应各种书体。否则便不是理想的笔。


61、临帖读帖的学问太大了,方法太重要了,可是有多少人在实践过程中去“深入”呢?很多人准确临摹做不到,美其名曰“意临”,自欺欺人,可悲可叹!临不像,你学什么呢?能学到什么呢?


62、意临,是有要求的,是有指标的,绝不是你把临不好的东西随便冠名以“意临”。好的意临,就等同“创作”了;达标的意临,形神兼备。这个基础再谈创作,随手一写,亦足可观。自然而然的事情。


63、我说,我学书,先魏碑,后行草,魏晋以后不学!我说魏晋以后不学,只是相对现阶段的主攻方向而言,不过这个阶段可能会延续很长。不管魏晋,还是唐宋明清,每个时期的精彩作品都不少,倒没有排斥或是贬低魏晋后的意思。


64、每个人都有他的喜好与定位,以及自己的取法范围。而我既然定位在魏晋,常告诫自己要善始克终;或者说魏晋以后不学,同时也是在迫使自己对所学能够“深入”,尽量“吃透”。我认为,学书法,对某时期某家的东西一时半会要想学好、学精,是不太可能的。我们更多的应该高标准地要求自己。于是,学古,我喜欢采取“凿井取水”的方式与干劲。我不想改来换取,一个没学好,就急于改弦更张,换来换去,都头来什么都学不好。


65、古人留下的经典作品,即便是短短十余二十字的小手札,你如果用心去学,都会有穷不尽得感觉,关键看你怎么学,如何去“发现、发掘”。


66、所谓书法的“底子”,没高下之分,都是一种笔墨的基础,有这个基础,加之勤奋,便能够深入古人,即可。


67、学习书法,有笔墨基础在,有清晰的头脑方向在,有远大目标在,加之勤奋,没道理不“猛进”。


68、临帖是每天必须的事,一般不想创作之事。我的体会,只要临帖问题解决好了,进而过渡到高质量的临帖,再谈创作,是随手就有之事,是很轻松,很享受的事情。而不会像有的人,临帖问题都没搞明白,临帖关没过,非得去谈创作,急于创作,结果一件作品,废纸几刀,熬夜几宵,也难有满意的。这是为何,何苦!


69、一个对临摹质量要求高的人,一定会对笔的要求也高;对笔没什么要求的人,一定意义上说明他对自己的字没啥高要求,所以他的水平一般说不会太好!


70、质问天下三大行书何以成“三大”?首先要分析基于哪些方面作为排序理由的。如果仅仅单纯以“技巧”论,这三大恐怕都不能入选,比这三大更好的还有。仅兰亭就不能成为右军作品中首屈一指者。

评选这“三大”行书作品,是以“文字内容、书写技法、抒情功能”这三者的综合方面来恒定的:


兰亭序——想人生无常,不由感慨万千,遂一气呵成而就;


祭侄稿——悲愤慷慨,心绪流露;以文哭,以墨哭,血泪滴于笔,浩气充于文;


寒食诗——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沉郁悲凉,将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之中。


因此,三大行书是以“内容、技巧、抒情”这三者的综合要求来决定的,基于这三者的综合要求,能当选者当“寥寥”。米芾不在圈选之列,情理之中!


71、《天下三大行书》三件作品,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所负载的人文精神,是一般作品难以相比的。


兰亭序成为“雅士超人”的风范;


祭侄稿则成了“圣哲贤达”的典型;


寒食帖更是成为“学士才子”的风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临习要过六关
书法是中锋写好还是侧峰写好,为什
颜真卿草书临习指导之《祭侄稿》
笔法琐谈(八)方圆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大全
王羲之:不会运笔,你就是个垃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