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
柳河县 驼腰岭镇学校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
教学设计
课题
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
对象
三(1)班
授课教师
李长梅
案例
《我还说不得你了?》
日期
2021年6月21日
听课人数
28人
教学 目标
1、通过《父母课堂》里《我还说不得你了?》中的案例,让家长们认识并体会到进行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2、 引导家长了解与孩子亲子沟通无效的原因。
3、通过家长之间的研讨交流,让家长掌握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的方法。
案例  来源
《父母课堂》2017 年 10 月刊 《我还说不得你了?》
教     学     过     程
(一)
案   例    展   示
(一)引言
师:欢迎各位家长来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活动。很多家长都有这样一个认知:孩子大了,与自己沟通越来越少了。家长常常不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有时更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到吃惊,感到束手无策。家长总认为原因在于孩子长大了,想独立了,所以听不进大人的话,也不愿意同大人讲话了,问题真就是这样吗?其实孩子与家长无话可讲,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亲子之间的交流沟通的欠缺或失当,造成了孩子与家长的离心。所以,亲子能进行有效沟通非常重要。各位家长,怎样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呢?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共同来探讨这个话题。(出示《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
(二)出示案例
1、师:我们来分享一个案例,让我们边听案例,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案例中,小迪的爸爸妈妈和小迪沟通的好不好?
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听案例。
2、 案例呈现(文字+录音)
假期,爸爸妈妈带小迪到博物馆参观。小迪看到了一把精致的小壶,忍不住拿起来观察一下。妈妈看到十分紧张地对他说:“快把壶放回去!小孩子手上不知道轻重,别把壶摔碎了!”
说话间,小迪一个没拿稳,壶盖向地面摔了下去。还好爸爸眼疾手快,迅速接住了壶盖,爸爸生气地呵斥道:“你看看你!刚才你妈妈是怎么说的,让你放回去!你为什么不听话?你知不知道自己差点儿闯了大祸!”小迪吓了一跳,他一边小声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一边委屈地掉下了眼泪。
爸爸见小迪哭了就更生气了,怒气冲冲地对他喊道:“你哭什么!说你两句还不行了?闯的祸居然还有脸哭。我生你养你,还说不得你了?”
①案例中,小迪的爸爸妈妈和小迪沟通得好不好?
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mins)
(二)
案   例   分   析
(一)师:听完这个案例,你觉得小迪的爸爸妈妈和小迪沟通得好不好?
(二)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的沟通不好呢?大家想一想。(家长交流分享)
预设:1、小迪妈妈的语气不好,不信任孩子。
2、小迪的爸爸做的也不对,没有尊重孩子,提前没有和孩子说清楚注意的事项。
3、没有平等的交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三)小结: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小迪的爸爸妈妈和小迪的沟通是不够好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够尊重孩子,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有的只是训斥、责骂,觉得自己是爸爸,对孩子怎么说都行。那么,这样的沟通长期下去,会怎样呢?(不愿意跟爸爸妈妈沟通。)他们的亲子关系会越来越紧张,而亲子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4mins)
(三)组   织   反   思
(一)导语:我们班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情况怎样呢?我们来看看前段时间做的问卷调查结果。
(二)出示调查问卷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调查问卷一:“亲子沟通”调查问卷(家长篇)
小结:(逐一出示统计图)从这个统计图看出我们班绝大多数的家长还是很重视与孩子沟通的, 但是能做到和孩子积极沟通的只有 57%的家长,而另一部分的家长可能是敷衍推脱,看来我们的亲子沟通还是存在一定的障碍的。再来看这个统计图,我们班53%的家长能做到和孩子像朋友一样敞开心扉无话不谈,而另一部分的家长可能和孩子沟通的话题就是学习,甚至有的就是教育他、责骂他。那我们的孩子又是怎 么想的呢?我们来看第二个调查问卷情况。
调查问卷一:“亲子沟通”调查问卷(孩子篇)
小结:(逐一出示统计图)我们班有54%的孩子喜欢和爸爸妈妈倾述聊天,另一部分就不太喜欢甚至是不和爸爸妈妈倾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就是在和爸爸妈妈倾述时,爸爸妈妈总是高高在上,他们的意志决定一切,他们说的算,说了也没用,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了。看来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不是太理想啊。
附:问卷调查 (一)
“亲子沟通”调查问卷(家长篇)
1、与孩子沟通时,您的反应是( )
A 很在意且态度积极   B 懵懂状态、有点敷衍   C 委婉拒绝、推脱
2、与孩子沟通时( )
A 主要是教育他   B 主要是听他说   C 觉得他不对时会骂他
(二)“亲子沟通”调查问卷(孩子篇)
1、你有高兴或难受的事,比较倾向于找( )倾述
A 好朋友   B 父母   C 班主任   D 谁都不说
2、当你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通常是( )。
A 父母说了算   B 你说了算   C 共同商量解决
(三)听听孩子的心声
师:其实孩子们不愿意跟父母沟通是有原因的,下面我们来听听孩子们的心里话。 (家长拿出孩子给自己写的信,读一读)
师:你看了孩子们的信,有什么感受呢?(家长交流分享)
预设:1、对孩子关心少,精力多用在二胎。
2、总感觉孩子小,说他几句无所谓,对孩子没有耐心,易发火。
3、工作、玩手机,没有陪伴孩子。
师:听了家长们的心里话,我很感动。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去和别的孩子一样优秀。孩子不愿意和我们沟通,我们不能把原因都归于孩子身上,很多时候,可能真的是自己出了问题,所以我们父母要反思一下自己,从我们家长身上找找原因。
(四)反思自我:
师:下面我们进入自我反思,分组讨论:
1、想想我们与孩子沟通时有什么问题?
2、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现在,就请家长们小组内交流讨论吧。
3、讨论交流。
4、 家长分享。
预设:a、对待孩子不平等,缺乏耐心
b、急躁,脾气不好
c 、忙于工作,忽略与孩子沟通
d 、不能就事论事,翻旧账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调查结果、听孩子心声、反思自我、互动分享,感受到父母如果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的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愿意与我们说心里话,就真的要 从我们自身找原因。经过家长们的积极讨论、交流,我把大家的发言归纳了一下,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家长不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不关心孩子内心的想法;批评多表扬少;对孩子提各种要求,自己却做不到。
PPT 显示:
1、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家长不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教训口吻说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家长产生畏惧或抵触的心理)
2、不关心孩子内心的想法。(有的时候孩子可能想同父母沟通,但是做父母的不关心孩子的内心,没有耐心甚至听不懂孩子说什么,从而武断的认为是孩子在无理取闹。而孩子又不知道父母到底在想什么,到底要他们怎么做,但是,孩子不是一个傀儡,也有自己的思想,结果常常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
3、批评多,表扬少 (当孩子犯错,还没等他说明情况,父母不分青红皂白,一概用严厉的惩罚处置。而当孩子有了点滴进步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动于衷。)
4、对孩子提各种要求,自己却做不到。(这种现象在相当大的一部分父母当中都是非常常见的,有的时候自己做不到,却一味的要求孩子,似乎在他们的眼里,孩子本来就应该听父母的。)
师:看了这些问题,觉得我们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18mins)
教     学     过     程
(一)导语:亲爱的家长们,上面列举的问题是我们在亲子沟通中最容易犯的错误, 如果我们能及时避免这些问题,就一定能和我们的孩子们愉快的沟通交流。那么实际的生活中,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
(二)出示三个情境
情境一(出示图片)
明明放学回到家,看到爸爸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电视,走到爸爸跟前,跟爸爸抱怨说:“爸爸,今天小军打我了,所以,我也打了他。”如果你是这位父亲,听到孩子的话,你会怎样和孩子沟通呢?(讨论分享)
师:有时候, 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当孩子给你说一件事的时候,放下手机、离开电视、停下家务,认真听,用全神贯注的倾听来代替心不在焉。只有让孩子知道家长在真正的听他说,他才会更愿意把自己的困难、感受告诉家长。
情境二(视频):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催促儿子快点起床去上学,然后好去练车,第二天就要考科三了。我心急火燎,却发现儿子把牙刷咬在嘴里,站在玩具架前玩磁力棒。
师:如果你是情境中的家长,你会怎么做呢?(分组讨论)
小结: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耐心倾听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会发现,回报你的,一定是像“太阳花”一般温暖幸福的爱和惊喜。刚才通过我们的有效沟通,我们了解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增进了亲子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小品,看看你是这位妈妈,你又会怎样处理呢?
情境三(小品形式演绎):
下班回到家,妈妈就准备做饭。正在这时,电话响起。
老师:“喂,你好,请问是妍妍的家长吗?”
妈妈:“是的,李老师,您有什么事吗?”
老师:“您现在有时间吗?我想和您聊聊孩子的事。”
妈妈:“好呀,是不是妍妍在学校又惹事儿了?”
老师:“没有,妍妍在学校一直表现都挺好的。是这样的,今天妍妍在学校和同学闹了点矛盾。一气之下,她把同学的书给撕了。我先来跟你沟通一下。”
妈妈:“好的,老师,我知道啦。”
这时听到开门声,妍妍开心地回来了。
(四)引   导   践   行
师:感谢孩子的精彩表演。如果你是小品中的妈妈,你应该怎么做呢?(讨论交流,请家长上台演一演)
小结方法:看,家长尊重孩子,充分相信孩子,整理好情绪和思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互平等、有效的沟通也使教育更有效果。
3、归纳方法
师:都说沟通是桥梁,做父母的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就要学会如何去跟孩子沟通。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应该怎样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我把大家分享的方法整理了以下几点(出示,针对每一种方法作适当的讲解)
(1)尊重孩子,亲子平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平等。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总是以一副严肃的面孔对孩子,以严厉的语气与孩子讲话,无形中会使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那么长久下去,孩子将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还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且还会阻断和孩子间的沟通,也就人为地形成了代沟了。所以只有平等对话,亲子沟通才能顺利展开。
(2)倾听心声,赞美鼓励
“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这也促进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家长跟孩子交流,有时候并不需要自己说,父母只需作为倾听者,给予孩子关注、尊重和时间,那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缺乏人生经验,更加需要向父母倾诉,从父母那里得到指导。同时家长也应该善待孩子的错误,即使孩子真的犯了错误,父母也要静下心来,以同情与认同的态度,站在孩子的立场让他倾诉,不要打断孩子的说话,加上自己的意见与批评。这样做不但可增进亲子沟通的感情,也可以让孩子明白,当遇到任何烦恼时,回到家里都会得到父母的体谅和支持。
(3)坦诚交心,态度温和
孩子社会经历少,见识少,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时作为父母就应该适当地给予孩子指导,当然方案越具体越好,过于笼统的方法孩子有时并不能理解,更不会付诸于实际行动。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以长者的身份对孩子进行引导,相信一定能帮助孩子圆满地解决问题,父母也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加强了亲子间的感情。
(4)与时俱进,讲究艺术
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孩子是否能够理解,同时还应该选择易于被孩子接受的沟通方式。像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只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聊天、讲故事、做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沟通方式,才更加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而更能够达到沟通的预期效果。家长应该多换位思考,在与孩子交流前,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一种更适合的交流方式,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沟通方式中去领悟更多的人生道理。
(18mins)
(五)课   后   拓   展
1、总结
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沟通真的是一门奇妙的艺术,只要我们做父母的重视,设法与孩子无话不说,相互信赖,相互学习。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进入孩子的世界,和他们有效的沟通。
2、课后拓展
(1)阅读推荐:
《父母课堂》2018 年 3 月刊《孩子认为父母不信任自己怎么办》
《父母课堂》2019 年 5 月刊《孩子总嫌父母唠叨怎么办》
(2)实践体验:结合孩子的一封信,回家和孩子沟通,找出沟通误区,寻找正确的亲子相处模式。
3、 结束语
感谢各位家长认真参与家长学校的学习,祝愿大家能架起心灵的彩虹,耐心聆听,细心照顾,理解宽容,有效沟通。
(2min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0%以上的家庭沟通不顺畅!父母该怎样和孩子沟通?
父母的坏情绪就是一把刀,让孩子时刻生活在恐惧之中
你对孩子做的这6件事,孩子能记一辈子!父母一定要看看
优秀的孩子背后,原来是父母晚上经常对他们说这三句话!
合格的父母须学会和孩子沟通
【成长不烦恼】总是吼完孩子就后悔?家长要懂得“灾后重建”,修复对孩子的伤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