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极拳的“逆思维”格斗训练(续十)
训练方法是丑是俊,到实战中照镜子
  
  徒手打斗,最终是要靠猛烈的踢打解决的。戳眼抓裆仅属于个例。格斗中,有人善于运用灵活的身法和多变的打法,不过灵活与多变所要达成的目的,也仍然是为了制造踢打的机会。而且踢打如果缺乏力度,再灵活多变的身法和打法也就丧失了意义(灵活的躲闪仅能暂时自保)。所以,天底下无论中国拳还是外国拳,都把发力视为重中之重。
  就我们看到的现象来说,有些拳术的发力总能击中对手,而有些拳术的发力十有八九要落空。
  无用的发力在流行的老拳里最普遍,它们不是打不着对手就是力度大打折扣;与之相比,拳击、泰拳、散打的发力,击中和重击对手的比例远远高于流行的老拳。
  两种现象的对比告诉我们:流行老拳的发力是无用的,拳击泰拳散打的发力是有用的。
  面对如此尴尬的事实,我们无法不反躬自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是不同的训练方法导致的。我们常说“实战是训练的一面镜子”。别人在镜子里的模样漂亮,是因为人家长得好。你一照镜子就看到个丑八怪,原因只有一个:你长得太丑。流行的老拳倘若嫌自己在“实战镜子”中的形象太差,惨不忍睹,也只能在自身找原因。功夫好坏是训练造成的,丑功夫是“丑的训练方法”带来的,如同“胎里带”。除此没有别的解释。
  没错,镜子里的形象丑俊,反映的是丑俊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而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练习发力,取决于你从什么角度来看待发力。
  
  发力训练=发力的空练+发力的使用训练
  
  发力包含两个部分,即:发力的空练和发力的使用。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懂得的。
  发力的空练需要反复的锤炼,譬如大家为练八极掼耳和形意、大成的崩拳,都投入了极大的精力。需要强调的是,发力的使用,掼耳和崩拳怎么才能打着人,同样离不开大量的练习。
  如果说“发力的空练”是一个人的事,你找个没人的地方下功夫就可以了。那么,“发力的使用”必须在两个人之间练习,在对抗中熟悉,一个人练掌握不了发力的使用。
  我所以唠叨这些看似是“吃饱了不饿”的大实话,是因为在我们的武林中,有很多人,他们的发力训练,譬如练掼耳、崩拳,只限于在空练上下工夫;而对于发力的使用——怎么用掼耳、崩拳打人,则没有最起码的重视。
  在不少人的脑子里,以为发力的空练才是重头戏,是值得下苦功的,而发力的使用训练是次要的,可以在空发力之后水到渠成,不必由浅入深地一步步操练。具体反应到流行的八极、形意、大成练法里,就是认为“掼耳和崩拳的使用训练不如空练重要”。
  另有人认为,发力的使用训练就是喂手拆招,教拳人也普遍热衷这些,用拆招说手来教演示,而从不安排发力的使用训练。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说:不同的发力观会导致不同的训练方法,道理也就在这。大家回想一下,整天把“空发说手拳论掌故”挂在嘴边的人,他所谓的训练方法,是不是就是让你整天松胯、沉坠肩肘、上下撑拔、练神练意练整什么的。他们在无限夸大“空发力”的同时,又都有意无意地回避“发力的使用训练”问题,即使偶尔提几句,也是浮皮潦草而过,说说手而已。
  由“空发说手拳论掌故”的角度看待发力,其引申出的训练方法,必然是围绕着什么“四稍、六合、神意气感、提肛吊顶、垂肩坠肘——”展开,因为大多数的拳谱拳书就这么讲的,拳谱拳书满篇充斥的就是这些。
  拳谱拳书当然也讲打法,讲格斗要领什么的。不过拳书的创作者们大概都是诗人或散文家,不爱用说明文,一落笔就是文学,绘声绘色,汪洋恣肆,比喻夸张形容等文学手段无一遗漏,把打法包括发力说得天花乱坠五彩缤纷上天入地。看的人呢,不知不觉掉进去,像吸了白粉,飘然间以为武术能造就孙悟空、楚霸王——借用文学手段就是让你做梦的。
  对于打法和格斗要领,拳谱拳书还有一个总的规律,就是:告诉你打斗准则和状态,却不告诉你具体的训练程序和内容(程序+内容=训练方法)。这就耐人寻味了,讲开头讲结尾,就是不讲从开头练到结尾的具体环节,把中间的过渡段漏掉了。而拳谱拳书,最应该记述的,恰恰就是这套程序和内容——谁把这套程序和内容认真训练了,他就能练出功夫。否则白费力气。
  他们这么做是因为什么。说他们缺乏表述能力吧?看他们通篇的文字,分明表现出诗人或散文家的文字功底,这点小事不应该难住他们;说他们忘了写?可是,一个人忘了八个人忘了,怎么所有的人一赶上该写这段,就个个都睡着了、都忘了写呢?
  咳,我也别损他们了。这种最重要的“拳论文字”当然要忘了写,不然,拳术的秘密泄露出去,谁还给他这一门磕头啊?假设,是假设,真有这么一本真谱流传下来,谁得到了他也不会给大伙看。别说外人,就是他自己的徒弟,也得等到他临死时。当老师的人都贼精,明白徒弟们照书操练起来有了功夫,就没有人十年二十年地追随自己了。而一旦不在乎公开拳谱,而且是各门各派纷纷公开敞开了给天下人看。解释也只有一个,不怕你从书里练出功夫。所以武林里才拳谱满天飞。
  就因为拳谱都漏掉了中间部分(训练程序和内容),所以由“拳论掌故空发说手”衍生出来的训练方法,便也只有开头和结尾,不见从开头到结尾之间的过渡训练(拳谱里没有嘛)。具体到发力训练,便是年复一年用细节纠正空发力,同时渲染此力在实战中的神奇表现。至于过渡段——该发力的使用训练,对不起,不提(更大的可能是,他本人根本不知道)。
  
  “突出空发力”会使武术得癌症
  
  因为由“拳论掌故空发说手”衍生的训练方法只重视开头。所以,围绕着开头部分(即空发力),便衍生出一个庞大臃肿的训练系统——不这么搞,如何显示空发力的重要?于是,那本属于开头部分的发力,如八极撑捶、掼耳,和形意大成的劈崩钻炮横,便上升为这一庞大系统的顶尖。既然是顶尖了,那么,就必然要给空发力添造一套“所谓的基础训练”。
  这套“基础训练”,各家略有不同,比如流行的八极拳,在发力前要打小架(有的还有加练两仪桩)、没完没了地找劲;形意拳要先通过三体式和五行拳;大成拳有种类繁多的桩功、试力和摩擦步等着耗你。
  这套“基础训练”最磨人的倒不是程序多,而是如前面所述,要领多得烦死人,比碎嘴婆都令人头疼,它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无一遗漏,头、颈、肩、肘、手、脊、腰、胯、膝、足,甚至连舌头、牙齿、肛门和下巴颏摆放的位置,都不放过,都有特殊要求(这些特殊要求,如:膝盖顶的同时还要有提劲,手前撑时莫忘回劲,等等,我就不一一举例了)。这仅指看得见的形体,看不见的内脏也难逃此劫,横膈膜啦,肝啦肺啦,经络啦,气血啦,呼吸啦,要求所遍及的范围、难度,一点不比对外形小。
  至于为什么非要搞这些,说拳述理的书也都有解释,而且理论一套套的底气十足,没有他们讲不通的理儿。瞅他们那份自信,仿佛他们的理论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高明,比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更有水平——这不难理解,少了理论靠山,他们如何自圆其说?又怎么去糊弄人呢?
  美妙的理论只能起望梅止渴的作用。不真解渴。瞧你绝望了,就拿拳论掌故给你提神,勾搭你,让你爬起来继续献身于要领繁多的桩功、架子,试力、找劲。
  天下没有几个爱好者能从无边苦海似的“基础训练”里熬出头,我有两个以前练大成拳的学生,练了五六年,竟然没练到发力这一层。原因不说大家也能猜到,教他们的人认为他们基础的东西还不过关。五六年都过不了关,不知十年二十年能否过关?他们俩也并非偷懒,一天要练一、两个小时——在我看来属于铁杆爱好者,但教他们的人不然,反叹息他们不下功夫——好象他多负责任似的。他也不想一想,谁有时间一天练三个小时?还一熬就十年八年的。人家不上班啦?不搞对象啦?不跟朋友同事吃个饭啦?老婆孩子不管啦?爹妈丈母娘大姨小侄外甥女这些亲戚都不来往啦?
  即便如此,照你的要求做一个混蛋,什么都不要了,把身献给武术,他们就能练出来吗?不是照样练一身瞅着像回事、一动手就挨揍的功夫吗?这样的人我不是没见过,老一辈的有,中年的也有。
  在我的学生里,还有练其它拳练了几年、十年、二十年没学会打人的。这笔帐该算在谁身上?难道怨他们自己吗?谁敢这么说他们就敢骂谁,我也要替他们骂。
  我经常跟人说:“练武术要练树根树干的功夫,别练树枝树叶的功夫。”
  什么是树根树干的功夫今天不说了。我只说,像上述那些“基础功夫”,就属于武术的树枝树叶部分。对于一棵树来说,剪掉树枝树叶它照样活得好好的,只要树根树干在,不愁长不出枝叶。而掘了根锯了干,再枝繁叶茂的树它也死翘翘。武术也一样,那些“基础功夫”所以练不出功夫,道理就在颠倒了“树根树干与树枝树叶之间的关系”,一门心思修枝整叶呢。
  谁想修枝整叶,把拳架练得好看点,练出所谓的神韵,也应该在下足了“树根树干的功夫”之后,即先主要后次要。瞅大师说手,别迷信红花绿叶,要看“大师关在庭院内秘练些什么”(赵道新语)。背着外人练的才是真东西,即树根树干的功夫,即拳谱故意漏掉不写的部分。
  (责编:高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韩起谈拳实录(转)
咏春拳拳谱
寿关顺谈形意-站桩
形意拳正宗传人崔杰利的函授教材
内家功夫修炼快速提高出拳威力气功,健身
动画版八极拳谱,收起来慢慢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