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拆掉人生的壁垒:听季羡林讲人生智慧(七)
2012-03-16 08:04:25      阅读2267次
不自作聪明,也不把别人当傻瓜
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作“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自己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自作聪明的人通常都把别人当做傻瓜,所以他自己常常就是傻瓜。这是季老的论断,也是这个世界告诉我们的事实。
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拿王熙凤作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既然是聪明,又怎么能自误呢?这听起来有点儿像个伪命题。其实,说到底,这聪明仅仅是小聪明,自以为是。在这种自己界定的眼界里看到的东西、盘算的逻辑,通常并不具备广泛的适用性。所以,生活中充满了貌似聪明、实则愚蠢的人。就像《三国演义》里盗书的蒋干一样,他的全部聪明才智,在周瑜的智慧面前,不过是使他更完美地扮演了小丑一职。
《士兵突击》里,兰小龙安排了一个跟许三多完全相反的人物角色 成才。许三多有多蠢多笨,成才就有多聪明多机灵。而且,两位当事人都难能可贵地认识到自己的特性,一个觉得自己笨到了家,另一个觉得自己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精。
开始的确如此,蠢笨的许三多在军队中处处碰壁,成才则颇有些如鱼得水的味道。他总是随身带着三种烟,最好的红塔山给连队领导,次点儿的红河给班长,最差的春城给战友。并且他认为这种聪明外交即使不能赢得全连队的认可,至少也能赢得半个连队的支持。结果,当他要离开连队的时候,在大雨中为他送行的只有一个“呆子”许三多。
用北京人的话说,“谁也不会比谁傻两秒”。成才的人生挫折正来自他三种香烟式的小聪明,而许三多的成功,相反来自他既蠢又笨的傻瓜作风。这个世界上,是傻瓜还是聪明人,有时是很难分清楚的,所以轻易不要给别人贴这样那样的标签。免得一不留神,你就成了傻到冒泡的那一个,这种滋味可不好受。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演了一个著名的傻子福克斯.甘,他的妈妈有一句名言,叫做:“stupid is that a stupid does”,意思是做蠢事的人才是蠢人。自以为聪明的人,常常就是在一种自我良好的感觉中去做蠢事的人。但像阿甘这样的人,本分地过自己的人生,他在智商方面低于一般人,但他却一直在做对的事情,做聪明的事情,所以他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这并不是上天垂怜这个弱智者,而是对做对事情的人的奖励。
这部电影,想来导演并不是要我们尊重弱智人士,更不是要我们认为所有弱智人士都有成为百万富翁的潜能。而是告诉我们这些常常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假如我们不去做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事情,或许我们早就成功了。
这个世界,或许根本就不需要那么高的智商。
真正聪明的人,我们必须承认,还是存在的,他们得上天宠幸,获得非同凡响的天赋,就像王安石的老乡仲永一样,没怎么学习就出口成章。但很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学会使用这样的天赋,便“泯然众人矣”了。但总有些人,学会了使用自己的聪慧,没有泯然众人,但他们却常常是一副大智若愚的样子。
一个流行颇广的小故事,说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从小就是一个不爱说话且很怕羞的孩子,所以大家都把他看做傻瓜。镇上的人们闲极无聊,就喜欢捉弄威廉这个傻瓜,他们的方法是将一枚五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丢在地面上,让威廉任意捡一个,而威廉总是去捡那个五分的,于是大家便哄笑他的傻瓜行为,并以此取乐。
某天,一位善良的老妇人看不过去,便偷偷把威廉叫到一边,对他说:“威廉,下次他们再这样干你一定要去捡那个一角的,难道你不知道一角要比五分值钱吗?”可是威廉却说:“我当然知道,只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一角的话,恐怕他们就再也没兴趣扔钱给我了。”
愚蠢常常是聪明最好的保护色,说得文雅一点儿,这叫做锋芒内敛。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句话叫做“早出头的椽子先烂”,藏在后面,有时候反而能够走得更加长远。所以,对于喜欢“中庸”文化的中国人来说,我们承传下来的传统基因更倾向于那些深藏不露的人。
这样讲,大智若愚有成为三十六计的嫌疑。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的确喜欢把大智若愚当做一种谋略来看待。比如著名的王翦向秦王索要封赏田地、萧何故意贪污受贿的故事,都把藏智(或“志”)当做一种生存策略。当然,这不失为一条非常有效好用的策略,但这并不是大智若愚的真正意义。
若真的撇开那些聪明不谈,做人就是需要傻一些。傻到像《天下无贼》中的傻根,那我们这个世界就真是“天下无贼”的世界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君主采取的“愚民政策”倒是很智慧的。所谓“愚民”,并不是让大家都变成蠢蛋,而是大家都莫要自作聪明,也不要互相耍小聪明占便宜,一分劳动一分收获,本本分分生活,倒真是一个理想社会。
所以,当你不能成为傻根、阿甘时,并不是你很幸运,或许恰恰相反;既然如此,假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傻根、阿甘这样的人,我们着实该肃然起敬,好好礼遇。如果说,鲁迅先生认为那些敢于留学的硬骨头是我们民族的脊梁,那么这些从不耍小聪明、一心只做对的事情的人,就是我们和谐社会的脊梁。
人生不能没有朋友
人类是社会动物。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在这一场搏斗中,如果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失败者。如果有了朋友,则众志成城,鲜有不胜利者。
朋友,嗯,或许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话题。当人类在丛林中跳来跳去靠捡拾浆果度日的时候,就已经明白,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所以,人类脱离了动物这个属性后,仍旧自称是社会性动物,群居生活,渴望友谊和伙伴,以此度过漫长的一生。
结交朋友,几乎是人的本能。从我们幼年时代,第一个靠近我们的孩子,差不多就是我们的第一个朋友。按照马斯洛的著名理论,人类有五类需求,它们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是比较低级的,空气、水、阳光、食物、衣服,属于生理需求,可以让人活着;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社交需求则包括友谊、爱情及隶属关系需求;尊重需求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而自我实现需求,指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
马斯洛将这五种需求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并且认为在生理需求也就是最低层次的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不会关心任何更高层次的需求;同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实现之前,也不会向更高层次的需求有所窥望。值得注意的是,涉及朋友的社交需求被排列在第三个层次。
当然,没有吃的,或者生命受到威胁,的确很难考虑结交朋友或者追求理想这样的事情,马斯洛的正确性很容易得到证明;但同时,他的不正确性也容易得到证明,当一个人没有饭吃,身处险境时,恰巧需要来自友情的助力或爱情的温暖。
任何时候,无论贫穷富有,无论快乐悲伤,无论幼年垂暮,无论成功失败,我们总是需要朋友的。
如果功利一点儿讲,叫做朋友多了路好走。如果壮怀激烈一点儿,朋友或许就是那个在山穷水尽时仍旧能给你一条路走的人。像季老这样,经历过人生几许浮沉的人,可能对这一点有更为深刻细致的体会。
也许很多人都没有看过温瑞安的《逆水寒》,但这的确是一本比《四大名捕》写得更好的小说(准确讲,它也是《四大名捕》的一部分)。
这是个非常血腥非常过瘾的故事,但也是个非常简单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做戚少商的人如何在朋友帮助下万里逃亡的故事。很多人评论温瑞安写这个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舍得死人,前仆后继,一个接着一个,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真正认识戚少商,但却慷慨赴义。因为他们不是为戚少商这三个字做事,甚至不是为了戚少商这个人做事,他们是为了自己的情义。
武侠小说之所以比言情小说更具可读性,就在于前者始终在宣扬正义、友情这些人类最美好的东西,虽然有时不免老套,但永远令人感动。让读者看了,不会孤单,像戚少商那样,每每九死一生,总有朋友在身边,所以前面的路无论怎样难走,总能走下去。
对这点,古龙的小说里可能写得更加极致。比如经典人物陆小凤、楚留香、小李飞刀,不管他们做什么事情,只要作者写一句“因为他们是朋友”,便可以解释所有看似无法解释的事情。真是妙哉!快哉!
一部《三国演义》,从桃园结义开始,一个卖草鞋的、一个卖绿豆的和一个卖肉的义结金兰,他们用誓约的方式固定他们的朋友关系,然后生死与共。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也向往这样的友谊,而且把这种彼此的友谊进化成情同手足的亲情关系。这是非常聪明的方法。
人从生存需要出发,需要友谊。缺钱的时候,排在可借贷名单上的名字肯定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老板。看过《南征北战》的朋友就会知道对自己的BOSS喊“拉兄弟一把”的后果。相反,朋友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能为友情拿出自己所有,包括生命在内。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个士兵看见自己的好友在战场上倒下,子弹从头顶“嗖嗖”飞过,战壕里的他恳求中尉允许他去“无人区”救回倒下的战友。
中尉说:“你可以去,但你的朋友多半已经牺牲了,而你多半也会为此送掉性命,我认为不值得。”尽管中尉这样说,士兵还是冲出了战壕,他奇迹般地找到战友,在即将跳回战壕的一刻,士兵中弹,两人一起栽进战壕。
中尉发现士兵受了致命伤,活不了几分钟了,于是万分惋惜地说:“我告诉过你,这不值得。你的朋友已经死了。”
士兵却说:“值得,长官!他是死了,但我跑到他身边的时候,他还活着。我听到他说: 查理,我就知道你会来! ”
可歌可泣。
当然,从社会需要出发,我们也离不开友谊。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没有一个队伍,怎么干出一番事业。尤其现在这个社会,是兵团作战的时代,孤胆英雄这种事情只能从电影里看看而已。正如季老所说,一个人得道多助,聚集一帮好朋友、好伙伴,便离成功更近。即使一时倒下,也能继续站起来。有人对中国几个商业大佬儿做过分析,比如陈天桥、马云、马化腾、丁磊、史玉柱,发现他们每个人在创业初期所用的团队几乎都是由同学、亲人、老同事组成的,而他们团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他们企业的成功。原因何在?因为同学、亲人、老同事,比普通招聘雇员拥有更多的朋友基金,而这种基金能够让一个团队在吃泡面、不能按时发工资的情况下,仍旧保持良好的战斗力。所以,季老才说:“在这一场搏斗中,如果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失败者。如果有了朋友,则众志成城,鲜有不胜利者。”我们每天面临的都是搏斗,所以我们永远需要朋友。
朋友在一个人一生当中的位置,无从取代。亲人有时也无法代替朋友的位置。当你失恋了,陪伴你发飙到天亮的通常是朋友,不会是亲人。而当你孤独寂寞,陪你静静喝上一杯的,大约也是朋友。
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离不开朋友,但有时我们却并不完全知道怎样去结交、对待朋友。
在阿拉伯传说中有一个故事,说两个好朋友在沙漠中旅行,为了某件小事他们大吵了一架,一个打了另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那个感觉受到了伤害和侮辱,但如终一言不发,只在沙子上写了一句话: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如此,他们继续向前走,来到一个巨大的绿洲。两个朋友都跳到水里,被打巴掌的一个差点儿淹死,幸亏被打他的朋友救了上来。之后,被救的便用匕首在石头上刻下一句话: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这时,另一个好奇地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却要将我救你刻到石头上?”
被救的人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容易忘的地方;相反,如果被帮助,则要刻在心里最深处。”
显然,阿拉伯人的故事讲得不错,是关于“怎样对待朋友”的绝佳指南。如果采用这个方法,人生就会拥有许许多多的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战感人一幕
值得
生死之交
真正的朋友
双语故事 真正的朋友
Is It Worth It?值得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