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伟:介入呼吸病学在危重症医学中的应用

介入呼吸病学是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侵入性治疗操作的一门科学和艺术。


上海长海医院
张伟 副教授

现代的危重症医学,已超越了传统的内外科概念,是多学科综合协作的成果。由于在多脏器功能损伤中,肺是最易受损的脏器之一,故呼吸内科医生具有天然的从事危重症专业的优势。目前美国危重症监护医生中,2/3是内科医生,其中90%是呼吸内科医生。因此,应鼓励更多的呼吸内科医生从事危重症医学专业,促进呼吸内科向呼吸与危重症监护科的转变,实现呼吸内科与危重症监护专业的捆绑式发展。

介入呼吸病学又可分为诊断性应用和治疗性应用两大类,有的技术在诊断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治疗。在诊断性应用的技术中,主要包括支气管镜检查气道、收集痰液进行病原微生物学检验、确认气管插管是否在位以及ARDS的辅助诊断。在治疗性应用技术中,主要包括痰液引流、大气道阻塞治疗、取出异物、经皮气管切开术、严重气道烧伤/ 吸入性损伤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处理和脓胸的处理等。

危重症中的焦点ARDS,目前无论根据欧美联席会议标准,还是柏林标准,其诊断均存在一定误差。而P. A.Bulpa等发现,通过在机械通气下进行BAL/TBLB检查,可明显提高ARDS的诊断阳性率,同时也并未增加患者死亡率。

在危重患者的治疗中,介入呼吸病学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应用,显著降低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并明显缩短气管切开的时间,目前在国内多数ICU中,已成为气管切开的首选方法。对于因气道良、恶性疾病导致的大气道狭窄而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气道内支架置入,可取得较好效果(图1)。在严重气道烧伤抢救患者中,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气道起了决定性作用。对于因难治性气胸或支气管胸膜瘘导致的脱机困难,经支气管镜腔内微创治疗可起到主要的作用。


图1复发性多软骨炎气道狭窄呼吸衰竭患者,气道暂时性金属支架治疗后结合激素冲击治疗成功脱机(来源医师报)

转载自公众号: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医史(39):介入肺脏病学
江湖再现'超级玛丽':呼吸科介入治疗
青年男性活动后气促2年---支气管淀粉样变
少见病:巨大气管支气管症,一个被忽略的疾病
【健康】支气管镜检查痛苦吗?带你了解一下
他的气管里“养”了一窝蛆虫……原来是这样爬进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