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典诗词鉴赏题答题纠错

古典诗词鉴赏题答题纠错







示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3分)
【缺陷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觅食,躲避天敌,戏耍花丛的活动。

【错误分析】学生答案中的素蝶觅食于诗中无根据,属于无中生有;而诗中的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参差叶际飞在答案中没有呈现出来,属于漏掉重要信息点。

【缺陷答案2】诗歌通过蜂、雀、日、风、花、叶等参照物,描写了素蝶在树丛中的生活习性、游玩活动景象,忽现忽灭,美妙绝伦。

【错误分析】学生答案中对于素蝶的活动概括过于笼统,答非所问。

【缺陷答案3】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生活的规律,随蜜蜂绕绿蕙,采花粉,避开雀鸟的捕杀,隐藏在青薇中,日出而起,日落而归,在花丛中嬉戏。

【错误分析】学生答案中的日出而起,日落而归是对诗歌内容的错误理解。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错误类型1】在解答有关诗歌内容方面的考题时,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答非所问、漏掉重要信息点、概括笼统、理解错误。

【解决对策】审清命题要求,一定要根据命题的具体要求来作答,问什么答什么,绝对不能任意发挥,写些与设题无关的内容。

示例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缺陷答案1】凄凉的夜色伴随着悠然的笛声,给人以悲凉之感,诗人走在幽暗的路上,不禁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和故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却又不得不面对物是人非的事实,表现了远在他方的忧伤与无奈。

【错误分析】学生答案中只体现了无奈客思家的心情,没有表现诗人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的心情,属于漏掉重要信息点,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关注注释当中的背景材料。而面对物是人非的事实是对诗歌主题的把握不准确。

【缺陷答案2】表现了作者被贬之后,情绪低落,对不能为国家出力而感到无奈,同时又对国家表示担忧。

【错误分析】学生答案中对国家表示担忧是对该首诗的主题分析过了头。

【缺陷答案3】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悲凉、思家的心情。

【错误分析】学生的答案概括笼统,没有分析。

【错误类型2】在解答有关诗歌主题方面的考题时,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漏掉重要信息点、对诗歌主题的把握不准确、概括笼统没有分析。

【参考答案】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解决对策】读诗要读标题、读注释,它们对作品内容有提示或概括的作用,有时也会对理解全诗有着导向性的作用。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示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错误分析】

【错误类型3】判断失误,不做具体分析,答题不完整。

【参考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解决对策】

教学环节3:总结规律

1、读诗要读标题、读注释

2、审清命题要求

3、抓住关键字句,筛选重要信息

4、熟悉答题步骤:默读全诗-找出诗中写景、写物、写人的词语,弄清大致内容-找出诗中反映诗人情感态度的词语-看标题或注解的提示-细心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全面思考,斟酌答题。

5、准确简明地书写答案

教学环节4:做练习,分析答案,提高答题的能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 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 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2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案1: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解析: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

答案2: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解析: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教学环节5: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2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3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常见失误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1、(2011·肇庆模拟)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注释: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1)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上阕。(4)

2)下阕描绘了怎样的农村景致?(3)

答案:(1)春天来了,白色的荠菜花开满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逢春雨,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诗人万种思绪染白了头发,即使春天的美景也无法排解愁苦,只能借(赊)酒浇愁(1分)。作者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1分,乐景写哀情必有),恬静而又生机勃勃的农村景象,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愁苦和无可奈何的情绪,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分)。(景象1分,手法1分,情感2分)

2)村民悠闲自在,生活过得井然有序,牛栏左右的空地上种满了桑麻(1分)。春耕刚完,新蚕刚生,春播未及,不知谁家的年轻媳妇,穿着白衣青裙,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走娘家(1分)。写出了农村的清新、恬静、闲适(1分)。(分析解说2分,特点概括1分)

2、(2011·佛山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德祐二年岁旦(其二)

郑思肖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

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

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注】郑思肖,南宋遗民。本诗作于元军占领下的苏州,此时南宋已濒于灭亡。

1)简析“暂”“只”二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2)“荒城梅又春”是对本诗主题的形象概括,试加以分析。(3分) 

答案:(1)“暂”是“短暂、暂时”之意,是说元军占领苏州必不能长久,(1分)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轻蔑之情。(1分)“只”为“仅”“只是”之意,(1分)强调了诗人对宋朝忠贞、坚定的态度。(1分)

2)“荒城”写元军对苏州占领后荒芜的景象。“梅又春”写梅树又开花了,也说明时间又过了一年。诗人借不愿看到梅花在元军的铁蹄下开放表现出面临国土沦丧,国家濒于灭亡的悲伤、苦楚和未能为国尽责的惭愧,(1分)表现了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和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1分)还表达了惊醒世人,反抗元军残暴统治的期望。(1分)

3、(2011·巢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朝耕

袁中道

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

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1)映衬(如动静、声色等)是古诗常用手法,试以此诗为例加以分析。(4分)

(2)全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1)①月色皎洁显静,出屋、经过树林有滴水声为动,动静映衬;②雾气露水、东方未亮显静,霞光灿灿、叱牛声、白鹭惊起都为动,动静映衬。③白如素的月色、东方霞光,与农夫叱牛、惊起白鹭声交织在一起,声色互相映衬。【评分提示】意思对即可,共4分。只要各举出一例,答出“动静”、“声色”一个方面即可给2分。

(2)通过迷人的乡村晨景和诗意的叱牛早耕图景,表现了作者对安闲自得的农家、纯朴清新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仰慕、赞美)之情。【评分提示】意思对即可,共4分。“图景”占1分,“思想感情”占3分,图景只要答出一个即可,思想感情如答到“对生活的热爱”之类可给2分。

4、(2011·合肥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王阳明

十里湖光放小舟,谩寻春事及西畴。

江鸥意到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

日暮草香含雨气,九峰晴色散溪流。

吾侪是处皆行乐,何必兰亭说旧游?

[]意到:估计()到近旁。

(1)颔联中“江鸥”的形象有何特征和作用?(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阳明的诗歌常将景、情、理三者融为一体,请结合本诗说明。(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形象特征:活泼可爱与顽皮,充满情趣。(答对人有疑虑,也可)(2)

   作用:写出了景物(环境)的生动特征,衬托出诗人的亲近而不得的失落;表现了诗人对眼前春景的迷恋,对乡村生活的陶醉。(2)

(2)(4)本诗前三联依次描写了湖水、田野、江鸥、野草、山峰、溪流等景物,融入了作者对春景的迷恋,对乡野的热爱。(2)尾联在寻春快乐之际点出对生活的感悟:只要融于自然,快乐到处都有。(2)

5(2011·长沙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全唐诗》录入此诗时,将“落”写作“在”。你认为用哪个字更好?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评家认为这首诗妙在后两句。请结合诗句,试从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落”字更好(1分),将无形的“秋思”形象化、动态化,新颖贴切(1分),仿佛那浓浓的秋思随着银辉洒向人间;而“在”字则平淡寡味,相形见绌多了(1分)。

 (2)诗人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含蓄、情景交融的疑问句式(2分),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把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说:在这“人尽望”的中秋之夜,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2分)

6(2011·永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概括。(4分)

答:这首诗围绕“暮春”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情韵盈然、意境幽美的画面。由白云春光、落花流水、柳树书堂、幽光衣裳等景物构成。

2)“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拟人。既赋予落花以人的动作,又暗示诗人也正在行动之中,从中可以体味出诗人遥想青溪上游一片繁花似锦的神情,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7. 2011·烟台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灞上秋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1)诗歌第二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具体分析。(4分)

答案:(1)描写了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秋雨之后,黄叶片片飘落;寒意阵阵,寄居孤寺的旅人独对孤灯。(2分)表达了作者羁留异地的酸楚的乡思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2分)

2)衬托(反衬)的手法。第五句以动衬静,以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更加细致地写出了作者思潮起伏、长夜无眠的情状;(2分)第六句以有衬无,以有一个绝迹尘世的僧人邻居衬托自己的孤单无依,更加突出了诗人处境的孤单和心境的孤独。(2分)

8.(2011·济宁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徐州①

汪元量

白杨猎猎起悲风,满目黄埃涨太空。

野壁山墙彭祖宅,塺②花粪草项王宫。

古今尽付三杯外,豪杰同归一梦中。

更上层楼见城郭,乱鸦古木夕阳红。

注:①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灭亡,元朝一统之时,诗人来到徐州写下此诗。②塺()是尘埃之意。

1)此诗炼字很有特色,诗歌前两句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3分)

2)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

答案:(1字用得最好(1分),形象地描绘出黄尘由地面向上浮动,好似水涨的状态,以动写静,增添了立体感(2分)。(或:字用得最好,奠定了全篇情感基调,是全诗的诗眼。)(共3分。意思对即可)

2)用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2分)。表达了诗人故国不在的孤独、凄凉和悲愤之情(2分)。诗人将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融入到对风吹白杨、黄埃满天、荒凉破败景象的描写之中(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9.(2011·郑州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这两首诗的基调有什么不同?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明显不同,一首情景交融,一首仅用白描,却都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答案示例:卢诗格调高昂豪迈,许诗基调凄婉哀伤。

卢诗写戍边将士雪夜准备追敌的壮举,表现将士们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许诗写战士夜战丧生,亲人不知,犹寄家信,表现战争的残酷,寄托对戍边战士以及家属的深刻同情,对战争的谴责。

 (2)答案示例:卢诗情景交融。乌云遮月,一片漆黑,敌军出逃,宿雁惊起,月黑风高的夜晚,为事件设置特定的背景。正当将士准备追敌之时,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刹那间雪花落满弓刀。此景场面宏大,气势不凡,渲染豪迈雄劲的气氛。烘托将士奋勇杀敌的高昂情绪,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许诗仅用白描手法,四句诗纯是叙事,不发议论,不做渲染,而是选择典型事件,简单勾勒:桑乾河北一场夜战,半数将士丧生未归,次日清晨,亲人犹寄家信,告知御寒衣物已经寄出。寥寥几笔,就把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表现出来,平中见奇,耐人寻味。

10、(2011·海南模拟)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

叹疆场    隋代民歌

闻道行人到,妆梳对镜台。

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到家   []刘汲

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

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1)这两首诗所写内容都是喜归,试分析两首诗在表现喜这一情感时的不同之处。(5)

 

(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6)

答案:⑴《叹疆场》通过思妇听到远征的丈夫归来的消息时梳妆打扮与之前以泪洗面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喜不自禁的心情。《到家》通过对归家时的所见、所为、所感的描写,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回家之后的喜悦心情。(答对一点给3分,答对两点给5)

⑵山色依然,写出了喜悦之后的闲适。潇洒是拟人手法,山色潇洒地进入我的居室,写出脱离世俗官场之后的欣慰。两句诗写的不仅是物境,而且是心境,写出了诗人尘劳尽除后,心情由喜悦到安适的转化。(6分,对具体词语的赏析2分,拟人手法2分,对两句诗总体的赏析2)

11.2011·石家庄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①白登②道,胡窥青海

  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解:①下:指出兵。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县东询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这首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整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诗人将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倾斜银光的明月和掠过万里关山的浩荡长风这些物象组合在一起,(2分)描绘出一幅广阔无垠的万里边塞图,(1分)表现出(营造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特点(意境)。(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2)诗人借战士的思乡和家人的思亲,表达了对征人的关切和对和平的向往。(2分)战士望着荒凉的边塞,愁容满面,想像家中的亲人在这清冷的月夜楼头远眺,思念着“我”这个也许不能生还的征人,似乎还听到一声声惆怅的叹息,使得思归之情更浓,关切之意更真,和平之盼更切。(2分)

12、(2011·商丘模拟)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问题。

       柳枝词  郑文宝①

亭亭画舸②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  郑文宝(9521012)字仆贤,宁化人。多才多艺,是宋初一位负有盛名的诗人,风格轻盈柔软。②画舸:彩绘油饰的船,也叫画船。

⑴“春潭”是水,自然无法“系”住,那么画舸到底“系”的是什么?请联系全诗,分析这样写的好处。(5分)

答:                                                                                                   

答案:“系春潭”指船系于春日潭水边的柳树上。古人有折柳送别的风俗,“系”暗含题目“柳枝”的意思,因此船也就与赠别之情“系”在了一起。(3分)画船、柳树、春潭几个意象构成了一幅静谧优美的意境,用外物的静反衬内心的乱,显得诗味隽永,情致深婉。(2分)

⑵“酒半酣”、“烟波与风雨”、“载”对表达诗人的“离恨”什么作用?(6分)

答:                                                                                                                          

答案:“酒半酣”写“行人”与自己酒兴未尽,还有许多话要倾诉,而画舸就要解缆,不由得令人生怨,显出难分难舍之情;(2分)“烟波与风雨”写行人航程浩渺,路多艰难,表现诗人对朋友前途的关切;(2分)“载”字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离恨成了可载之物,写出了心头离愁的沉重,形象可感,富有创意。(2分)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做诗歌鉴赏题的时候,出现的错误有很大的相似性,现总结如下,旨在希望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第一,从注释破解难点。对诗歌鉴赏题给出的注释,学生关注不够,在答题的时候没有把它考虑在其中。

 

    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田荐其为工部侍郎。

 

    本诗题为贫女,写的仅仅是一个贫女吗?请结合全诗及注释分析一下诗歌的立意,并指出其写作方法。(不少于80个字)

    在这个题目中,如果我们不看注释,这首诗的立意可以有多种理解,完全可以理解为通过这一女子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苦难和地位低下,在具体的练习中有不少的学生就是这样答的。注释在考试中,除了对原作的解释外,还是一个重要的出题点。在注释中包含着重要的信息,像这道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秦韬玉的身世和经历中,我们就应该理解出题者的意图了,就是以贫女作比,暗示自己的身世和遭遇。

 

    第二,从题干得到启示。题干要求中的关键词被遗漏。如例1中对字数的限定,需要多加注意,如果考试的时候,你的字数不够,这就是一个明显的减分点。再如,对题干中的哪些哪个(或哪种),没有分清,导致考试的时候,答题丢掉了得分点。

 

    第三,从题目认识对象,从作者了解背景,从原作找到根据。学生对作者本身没有好好考虑,导致失分。

 

    2.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窅(yǎo

 

    请结合李白的生平分析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这是一首乐景乐情,诗意淡远的写景诗。诗人写道:有人问我为什么独自居住在这偏僻幽静的山林中,我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因为我喜欢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你看那片片桃花瓣随着潺潺的流水漂向远方,我真疑似来到了人间仙境。

 

    在解题中,不少学生没注意到李白这一关键点,所以,他们把答案写为:抒发了作者要隐居的思想感情,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结合李白的生平。李白的一生的思想,是介于儒释道三家之间,始终在入仕和出仕之间,所以,李白的一生是不会归隐的,只是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罢了。因此,虽然有的题目没有出现作者的生平和经历,但如果这是一位很着名的诗人,也要关注到作者的有关情况,否则,就要把题意理解答偏了。

 

    第四,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有的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时候,没有对诗歌进行理解,就把诗歌当成了用典。

 

    我们再看例2,有的学生把诗中的桃花,看作是用典,认为这里的桃花是用的《桃花源记》里的典故。这样的理解其实仍然是没有对题干进行认真分析。

 

    第五,从首联找到特点,把握体式。有的学生把写景诗中的意象盲目的当成象征义。

 

    3.全诗写巧妙自然,别具一格,说说诗歌是怎样写的?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有的同学把它看成了托物言志的咏物诗。把诗中字,当成了象征义,即清高和高洁的象征。这样,他们把诗歌的主旨理解为反映了社会对忠良的迫害,完全曲解了诗歌的原意。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是写雪,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折竹声夜深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确定诗歌用的意象的象征义呢?我认为,一般情况下,在托物言志类的咏物诗中,意象才最容易成为象征义,而其他类的诗歌中,意象一般不会是象征义。

 

    第六,答题要全面、具体。学生在答题的时候,答题不全或不点题。

 

    答题的时候尽量做到全面、具体,做必要的分析。如例1中要求指出其写作方法,不要仅答出比喻或双关等手法,不做具体的分析,得分是很低的。其实,只要不是蒙的,那么,你就对诗歌的写作手法是理解的,结合诗句分析也就行了,得个理想的分数是理所应当的。再如例3题干中的要求是全诗写巧妙自然,别具一格,说说诗歌是怎样写的?(因前面没有用到这个题目,所以,在前面没有写出)有的学生在答题的时候,答出了在视觉和听觉对雪的描写,但没有答出总括性的话语侧面描写,所以,给阅卷的老师们一种综合能力不强的感受。因此,学生在答题的时候要尽量向前走一步。

 

    第七,做到不引文不答题。

 

    不少学生在做题的时候答得不到位,在这里给大家一种建议,那就是不引文不答题。在答题的时候,把你的理解和诗歌中的关键字、关键词或关键句放到分析中,这将极大地增强制订的答案的规范性。

 

古诗词试题答题方法步骤及答题模式

  

    古诗词答题方法和步骤

 

    1)根据赋分,确定答点,先总(概括知识点)后分(分析阐释),纲举目张。抓住古诗中的,就抓住了一切。所有的古诗不管怎么设题,都要回到上来,即:用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思想),景(意境)有什么特点,与情有什么内在关系(表现手法)。

 

    2)比较阅读类的解题:要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作手法,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求同,析异;既要有总体分析,又要有具体分析。

 

    3)理解文意是关键,参悟意象是手段,情景关系情为主,紧扣诗题析通篇。

 

    4)做到不引文不答题。答题时,一定把理解和诗歌中的关键字关键词或关键句放到分析中,这将极大的增强答案的规范性。

 

    鉴赏口诀:①从题目认识对象,②从字面读出感觉,③从注释破解难点,④从作者了解背景,⑤从原作找到根据,⑥从题干得到启示,⑦从首联找到特点,⑧从尾句参透主旨,⑨从景物把握情感,⑩从意境洞察心胸。

 

    运用答题模式

 

    1.对抒情形象的分析回答:身份+性格+思想。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分析:这首词描写了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离恨相思的女性。她眼底充满了离恨,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自禁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阑干(栏杆)远望,足见其情之痴绝。

 

    2.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回答: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分析: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而统观全诗,诗中的菊花寓意是当时社会上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3.对所抒发情感的理解和回答: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通过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淡、悠然、脱俗的意趣。

 

    4.对诗歌意境的体味回答: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写秋晚山景,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

 

    5.对关键字的品位回答:词语含义+手法+表达作用。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分析字:字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浓烈气氛和春天那一派盎然春意以及生机勃勃的美妙境界。

 

    6.对表现手法的赏析回答:手法+表达作用。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本词上阕先写薄暮凄清之景,孤独的旅客默立客庭中,长鸣传来,不见雁影,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下阕的孤灯与上片相呼应,孤寂凄苦之情自然流露于词的字里行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诗词鉴赏题库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术语的运用
高考诗歌经典鉴赏最新20首
高考易错题解题方法(5)古诗鉴赏答题技巧规律总结
诗歌鉴赏 第 3 节 鉴赏表达技巧 板块(考题)精练
古诗歌鉴赏训练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