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道教与水(柔)


太极图式,是以圆的特征,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美感联想,“形体以圆为贵”,“形之得简而完备,无过于圆”,道的玄妙,


《太极图·易说》,它最初是溟溟混沌,没有任何生命的一片荒漠。从唐代,经过五代,到了宋代是释、儒、道三家思想精华的结合,出现了各种《图式》、《图说》,而周敦颐所著的《太极图·易说》(《太极图》),在后世影响很大。而太极图式的意象造形是由彩陶时代的首尾相追的鱼纹和水的螺旋纹,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成为黑白相追的阴阳鱼图式,即太极图式。


在古汉语中“太”是最大最高的意思。“极”是最远最后的界线,“太极”一词最早出现于古书《易》。


《太极图·易说》开头“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陈鑫的“太极图”说也讲到“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太极图绘成圆形的图式,呈现出动态图式,是有图中的S曲线表现出阴阳、黑白、明暗、动静、刚与柔、正与反、进与退等运行转化之美。


《太极图·易说》体现出乾坤,指出:“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木、金、火、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其性。无极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另一方面用符号构成图式来模拟天道的运行,是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相生相克的太极图式。


后来,人们观察社会有了一些感性认识,陆续提出“五行学说”(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学,阴阳八卦学说,水在阴、静、虚、柔、弱的概念形成时在精神上占有极大的比重,到了汉朝前后,逐渐产生了中国人自己的宗教——中国的道教。道教很注重水的属性,又以导引之术“气”。主张无为才能无不为,主张柔弱才能生存和取胜。说太极拳论上讲“以柔克刚”。


老子》一书中就有如下的叙述: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意即专气致柔能和婴孩一般的柔顺吗?


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达于致极的时期。


又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按“徒”即类也。意即坚强者属死的一类,柔弱者则属生的一类。


又说:“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意即最柔弱的是水,以水的弱取胜于刚强是可能的。


又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以,亡所引,都是说明柔能克刚,柔弱可以胜坚强。由“老子”书中还可知所谓“道”,即是指的柔弱,而所谓“德”便是使刚强之趋向柔弱。演练太极拳则能达到这个目的,这点可说是太极拳的内功心法的关键。柔弱如表现于物即是水,柔弱表现于武术即是太极拳。


太极拳经和水之间关系


在已有的太极拳经、拳谱中,和水的属性,和哲理直接或间接相联系的描述很多,譬如“太极长拳要求进退程序波浪式的接续连绵,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逆来顺受”之法,致“柔”之术,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如“青龙出水,海底翻花,黄龙三搅水”,等等。只要你一读太极拳的拳理,再一想到水,中间就会产生无穷的联想,那就很可能会悟出一些道理和收获来。我想好多太极拳爱好者都深有感触、体会。


有不少的太极拳爱好者和太极拳家是这样描绘自己练拳的情景:初练太极拳,“如站水至项深”,姿式变换无慢匀,一般人在看打太极拳象摸负一样,练拳象摸鱼一样有什么练头,不慢鱼会惊跑,是不会游泳者游泳;中期练太极拳,“如在浮水中身悬空,长江大河浮游中,当你联想在大河深水你能追鱼抓它那就有快有慢,已会游泳;晚期大成之时,练拳时“身体如在水上行”,如深渊履薄冰。如诸位都会游泳。不会游泳那就学会游泳,靠着大海让大海的水来冲击,在温泉,再到河流,诸如类似的体会很多,其练拳时的主要意境是水,是水中的运动。“前瞠拗步”拨水而行,“搂膝拗步”推水而行,“哪吒探海”、“井揽直人”、“海底翻花”,鱼雷爆炸。打拳时那就是在空气中游泳。极拳主张“意气君来骨肉臣”。这是太极拳家主要意念原来是水,可见水在太极拳演练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现在的太极拳老师新教学生时总是要说,“缓一些,慢一些,不要用力”,“松一些,软一些,不要用劲”,把僵劲去掉,“圆一些,连绵一些”。这些提醒如果用浪头来了“哗”、小河的水“流”想象一下,即象水那样运动,学生可能会顿开茅塞,特别是灵感不强的学生。


中国的哲学和科学,很爱“假借”和“比喻”,好多拳种的产生和发展都是象其形,取其意,会其神,利其用。而我认为太极拳假借的是水。又将水假借来比喻太极拳的产生之由,演练之形和技击之要,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太极拳可以说成是水性拳。


发展太极拳技击和水的进一步关系


因为世界上最柔软的是水,是风,是空气,人身最柔软的是气、血,然而力量最强大的亦是水和风及空气的膨胀力,打太极拳特别讲气的运行。太极拳散手,柔和时可以使人毫无痛楚,而翻跌绝妙,猛烈时亦可以使人如受巨浪的冲击,五脏皆裂;有了这种功夫,才算是得到太极真髓。练太极拳意在动前,古人讲“人如潮水一般,潮起潮落皆应自己把握,潮起时汹涌澎湃,可谓之刚,潮落时弱流静水,可谓之柔。有柔有刚皆因气血拳势之所为。潮起时稳住心态,浪高而不骄傲,潮落时振奋精神,浪低而不失志,这由柔至刚,由刚至柔的运动,皆须应变门如。窃以为做人如潮。”


前面粗略地谈了太极、道教、水、太极拳产生,下面再谈其演变和练习。学习太极拳转换定式,你用滴嗒二字来领悟,那就会快一点掌握快慢相间之意。静水缓流则象杨式太极拳的健身演练,迭岩流水一梯一级地流淌下去则象跟步式的孙式太极拳,小河缓缓流淌则象吴式太极拳,暗流阴河则象武式太极拳,急流猛旋,弯多滩急,气势澎湃的流水则象陈式太极拳。各种太极拳之功力练习过程都是“滴水穿石”,持之恒心毅力锤炼的过程。演练时内气鼓荡则是将“气和血”融熔躯体,使其达于毛孔,再形之于掌,发之于指,力遍周身,劲透态体,气满各个经络脏腑。周身如回水之螺旋,气血之缠丝。敛神定息,处之泰然。这种精神内敛的高度克制力,高度的沉着安静,则是太极拳上乘功夫对心意、生理训练上的要求。“周身无处不太极,一动一静俱浑然”,“一气运来老无停,乾坤正气运鸿蒙,运到有形归无形,方知妙手在天工”,这种周身无处不太极妙手夺天工的状态,正是水在身上的集合物——气和血在身中圆满运行的体现。太极拳的推手和散手则是太极拳的技击态。这时要求运动员是发怒的水,咆哮的水。要如海中之巨浪翻滚,如江河中洪水奔腾,如高压水枪之喷射。其即有源源流长不断之后劲——叫内劲充足,意气变换轻灵,又不连回曲折之本能,随机应变,避实就虚,无缝不钻,同时化打。太极拳致之刚是柔胜刚,缓胜快,整体对局部,意足而形松。说太极拳技击之术是水胜之术,是柔胜之术的真正体现。


水的三态和太极拳三态


水的三态:液、气、固,常态是液体的水,散之则成水蒸汽,聚之则成固体的冰,汽和冰是水的变态,夏季之水,冬季之冰。一般健身太极拳的演练则要求处于常态就行。技击时的太极拳要动时气成一团,则刚,柔时无缝不入,如水倒地一样,向前深钻透,回避对方的着力。所以说极柔软者——水也,气也;极坚者——冰也,刚也。技击时虽招法千变万化而理却一贯,发时如水之柔软,出着时似坚冰之锋利,动作身体之行动,如神龙之行空,所谓动如蚊龙,稳似泰山,矫蛇之游水,行无定踪,灵活转换,犹如水之流动,其力虚中,其性属水,故曰水力,


这就是所谓柔里裹铁、锦里藏针之术也。


我们中华民族的先师圣人都善于格物取意,我今天也“格物”一次,供大家在演练太极拳时和水能有机地、内在地联系起来,想着水,模拟水的状态和属性必有作用。


以上所述,我认为太极、道教和水之间有一个必然的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道教和水——太极拳哲理探索》
太极图浅解人体生命演化的阴阳变化规律
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乃道教养生文化之精华 (梅应生) - 太极拳论坛 - 武术万维网 - ...
武当拳法综述
道教阴阳太极图的演变
太极拳和水(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