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0年陈渠珍受邀参加全国政协,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连说:久闻,久闻

前言

1950年6月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毛主席亲自宴请所有参加会议的民主人士。

席间周恩来替毛主席引荐参加会议的人时,曾指着一个人说:“这个人就是湖南湘西的陈渠珍先生。”

毛主席则握着他的手称:“久闻,久闻。”

然而仅隔了半年,就有中南局与湖南省委的电报到中央,建议将陈渠珍处决,毛主席慎重考虑后批示:

“对他(陈渠珍)的处理应取慎重态度,不要轻率处理致使我们陷入被动。”

毛主席的一句话,挽救了陈渠珍的性命。

五十多年以后,陈渠珍第八子陈晏生专门撰文感谢毛主席:

“伟大领袖毛主席救我父亲一命的大恩大德!”

那么事情的经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名噪一时的“湘西王”

陈渠珍与民国总理熊希龄、著名文人并称为凤凰三杰。

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一个县城叫做凤凰县,凤凰县在过去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镇,本名叫做镇筸镇。

在过去的历史上,由于苗汉两家的冲突,凤凰这一带过去常兵戈不止,为了镇压湘西苗疆,这里常年驻扎这一支军队,士兵们闲时分给土地耕种,自给自足,打仗时披甲上阵。因湘西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早从康熙年间便已经迁到了镇筸镇,所以当地屯驻的军队,又被百姓叫做“筸军”。

早年“筸军”中大部分是以汉人士兵为主,苗族兵不过千余人,因在当地屯驻时间日久,才逐渐的混杂起来,当地因屯田养兵政策,几乎断绝了其他可以为生的道路,当兵吃粮的传统,尚武之风,民风极其彪悍,几乎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兵役在身。

“筸军”也成为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中的一支特殊的力量。

图|凤凰南方长城,筸军兵营城楼

陈渠珍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

说起来陈渠珍骨子里有这凤凰人独有的性格,心高气傲,自负不凡,陈渠珍的族名是陈开琼,16岁在沅水校经堂读书时,将自己比喻做珍宝遗落沟渠,所以取名叫渠珍。

1906年,陈渠珍考入湖南武备学堂,当时清王朝已经走向日暮穷途,遍地革命烽火,陈渠珍在湖南武备学堂期间,也受到了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熏陶,参加了同盟会。

1908年,陈渠珍进入川军部队,因英军入侵西藏,陈渠珍随队前往西藏。

陈渠珍随军入藏时,因一次野外侦查而被臧军捕获,千钧一发之际,陈渠珍以智勇博得藏人好感,于是被放回,因这次机遇,陈渠珍与藏族姑娘西原谱写了一出汉藏美好的恋情。

1912年陈渠珍回到湘西,就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主政湘西生涯。

如果说阎锡山是名副其实的“山西王”,那么陈渠珍就是名噪一时的“湘西王”。

陈渠珍在湘西主政达30年,不能说没有过错,尤其是陈渠珍在湘西主政期间,各种苛捐杂税,多得数不胜数,但也实实在在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陈渠珍不仅在湘西开办银行,开兴办了各种学堂,采取新式教育,尤其是从长沙聘请来的教师,陈渠珍开出的薪水比他本人还高……

虽然成为主政一方的地方派系,可陈渠珍的性情仍没有多少变化,一如既往地心高气傲。主政湘西时期,陈渠珍留下许多传奇故事,大多数都与他的性格有关。

图|陈渠珍与藏族姑娘西原的爱情

辛亥革命后,陈渠珍回到湘西,任湘西镇守使田应诏手下参谋,时人讥笑陈渠珍无实权,一次宴席间,陈渠珍又被某上司嘲笑,果断起身揪住该人猛扇两个耳光,事后因惧怕陈渠珍报复,这位上司竟然弃家而逃,到四川投奔江湖上的朋友,还是田应诏从中说和这才作罢。

孙中山在广州筹划第一次北伐期间,曾派人给陈渠珍递话,委任陈渠珍为第一师师长,可陈渠珍虽然敬重孙中山。可也不愿意居于人下,于是他大大方方的宴请孙中山代表,临走时送给代表2000元,却将委任状丢在被褥下。

1938年抗战最激烈的一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因湘西是拱卫重庆的要害,特别招陈渠珍来见。

陈渠珍一开始很高兴,还事先罗列了诸多计划,并希望能拜会国民党军中派系大佬陈诚、陈果夫、张群、何应钦等等,没想到一见面,蒋介石只是三言两语随意应付他,让生性高傲的陈渠珍有些难以接受。

时任国民政府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与陈渠珍交情一度不错,事先为了他还写了不少介绍信,以便于他能拜会这些国民党派系中人物,陈渠珍大伤颜面之后,回来便把介绍信还给了张治中,还对他说了一番牢骚话:

“委员长待人太轻侮,我有点受不了,其他大人物我也不想见了。”

张治中一时有些愕然,他劝说陈渠珍:

“多少人物谋求见蒋一面而不得,他能见你一面加以勉励,已经是很难得了。”

陈渠珍虽然很赞同张治中的话,但在性格驱使下,陈渠珍仍然不愿意面对蒋介石低头。

图|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的筸军组成的抗日先锋队

1939年,张治中因“文夕大火”被革职留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一职交由薛岳。

薛岳本人更是心高气傲,对陈渠珍尤其有些看不起,张治中见陈渠珍受薛岳排挤,于是专门写了一封信介绍陈渠珍去见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希望能改善一下他的处境。

临行前,张治中劝陈渠珍:“面对这位炙手可热的红人,你态度谦恭一点,奉承几句。”

作为好朋友,张治中实在是了解这位老友的性格,不了陈渠珍话虽然听进去了,但习惯是一点没改,宴席上对陈诚时而露出轻慢的表情,急得张治中在桌子下面踩他的脚。

事后张治中也埋怨陈渠珍:

“你这个人怎么一句客套话也舍不得讲,就是字字珠玑也要吐几颗,不然怎么好求他通融。”

张治中让陈渠珍再约见一下陈诚,补救一下,被陈渠珍婉拒:

“我的年龄到底比他大许多,为一官半职乞求于他,太不像样子。”

图|张治中

张治中听了,心里暗暗叫苦,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引见,不仅没可能拉关系,反而还得罪了陈诚。

果不其然,陈诚后来向蒋介石谏言,说陈渠珍养寇自重,建议扣押。幸而这一建议未被蒋介石采纳。

事后陈渠珍要回湘西,蒋介石听说他要走,准备再次召见他,结果为陈渠珍婉拒,张治中虽然钦佩湘西人骨子里的傲气,却也不得不劝说,陈渠珍虽然明白老友的好意,却也不肯为此而折腰。

“蒋介石的住房里有许多狗洞,我就是不能丧失人格去钻上一钻,求个一官半职。”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到北京,找张文白、贺云卿”

1949年11月,随着全国解放的形势推进,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也逐渐的日暮穷途。

陈渠珍在与国民党诸多派系争斗中,早已经失势,但在湘西一带,仍然还有很高的声望,到1949年3月,沅陵兵变后,湘西形势一片大乱,陈渠珍趁机组建了凤凰县防剿委员会,重新拉起了三千人枪。

事实上陈渠珍这时已经意识到,全国解放的形势不可逆转,毕竟一蒋介石百万精锐的中央军都不是对手,仅凭借他手中的力量,如何能抵挡得住历史的洪流。

不过尽管如此,陈渠珍对人民解放军能否取得全国胜利仍心存疑虑,不肯起义,只愿意保境安民,保护辖区公路、桥梁不被破坏,并承诺不阻拦我军过境。

图|蒋介石旧照

尽管陈渠珍已经意识到大势不可逆转,但在赴乾州驻地与我军谈判时,曾做了最后的布置。

龙云飞,凤凰县山江镇人,当地百姓称之为是“青帕苗王”,有这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抗战时曾任暂编第六师师长,率部抗战有功,受薛岳赏识,逐渐升至少将军衔,当然作为陈渠珍的左膀右臂,他多年追随陈渠珍,两人可谓是至交。

临走时陈渠珍嘱咐龙云飞:

“共产党从东北一路南来,蒋介石的中央军尚不堪一击,我们弹丸之地草稗之师,哪能抵挡得住。我俩在凤凰经营半世,现在年事衰老,凤凰很穷,我们就算无力把它搞好,也不能把它搞烂,总要让儿孙百姓少遭涂炭才好,以免死后留下骂名。共产党要搞地主、恶霸和官僚,这几条我俩都有份,跑不掉。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到北京找张文白(张治中)和贺云卿(贺龙)。交枪、投降、办招待、听号召,我想是不会有问题的。”

“你把家守住,不要出事。”

事实上从这两句话,也能看出陈渠珍的顾虑,他是害怕在起义后,被我军清算过去的旧账。于是他临走前嘱咐龙云飞,一旦有什么变化,还能凭借手中的实力周旋。

不过陈渠珍的担心很明显是多余,这次谈判过程非常顺利,凤凰县也在县城中学大礼堂举行了和平起义大会,通过了《凤凰县和平起义的决定》。

1950年6月,陈渠珍受邀到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

事实上陈渠珍这次到北京,还有两个人要见一见,之前提到过,张治中和陈渠珍是好朋友,而张治中本人是新政协会议的代表,这里不再多谈。

这里单说贺龙元帅与陈渠珍的交情。

图|贺龙元帅

贺龙早年投军时,曾是陈渠珍的部下。

1914年,孙中山发出“讨袁告示”,在家乡的贺龙起兵响应,两把菜刀砍盐局,拉起了一支武装力量,后来以该部加入了田应诏的湘西护国军之中。而当时陈渠珍历经千辛万苦返回湘西后,也在田应诏手下任参谋。

但此时的陈渠珍已经打定主意,要做“湘西王”,于是培植自己的亲信力量,赶走了田应诏、林德轩等人。

贺龙是在堂兄的介绍下,认识了林德轩,曾在其麾下任职,并在林德轩的建议下,改名为贺龙(贺老总原名贺文常)。

林德轩被逼离开湘西时,贺龙驻扎在桑植,陈渠珍便把矛头对准了贺龙。

不过打来打去,贺龙虽然兵少,却总是打胜仗,陈渠珍也没办法只能任由其壮大,这是两人第一次交集。

尽管贺龙有心投身革命,并赞同孙中山主张,但无奈在湘省军阀混战中,势单力孤,陈渠珍在湘西站稳脚跟后,也积极向贺龙抛出橄榄枝。

于是贺龙成为了陈渠珍湘西巡防军第二支队司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陈渠珍与贺龙都倾向于革命,但两人观点上有很大不同,陈渠珍偏于保守,只愿意保境安民,和贺龙心怀天下的性格不可同日而语。

一日,陈渠珍与贺龙同游常德城北的梁山,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心头感慨颇多,陈渠珍十分感慨的对贺龙说:

“政治不良,小人专权,忠良受害,百姓遭殃。这些年来,我赴康藏、走四川、经甘肃入陕西,历经千山万水,所到之处,人民的生活无不在水火之中。大清国倒了,国家该振兴了吧,可还是一个老样子。袁世凯尸骨都烂了,可国家还纷乱如麻。”

贺龙也推心置腹的与陈渠珍相交:

“是啊,我原来也以为搬倒一个袁世凯,国家就好了。现在看来,我们想得太天真了,但愿孙先生的理想得以实现。”

图|贺龙任四川陆军暂编第九旅旅长旧照

陈渠珍十分赏识贺龙,但也知道他倾向于革命,不会久居于人下,加上贺龙在桑植一带拥有很高的声望,长此以往对他的统治不利,于是举荐贺龙到孙中山旧部石青阳部,贺龙也乐得脱离陈渠珍的掌控。

时隔多年后,贺龙回忆起当初这一经历,曾写下这样一段话:

“陈渠珍感到我对他威胁太大,就命令我随石青阳去四川。我向陈渠珍要正式命令,陈渠珍不给。入川之后,陈渠珍打电报给赵恒惕,说贺龙叛变了。”

尽管如此,陈渠珍对贺龙仍然十分钦佩,后来在其率部参加对苏区作战时,曾有“剿共不剿贺”的说法,甚至贺龙部队有难时,陈渠珍也慷慨相助。

阴差阳错

1950年6月,陈渠珍赴北京参加全国政协。

贺龙亲自到他下榻的饭店去看望,此刻物是人非,陈渠珍一改往日心高气傲,拉着贺龙的手不住的唤:“云卿、云卿啊。”

两位老友见面,都不禁一阵激动,贺龙对陈渠珍说:

“我参加革命后,就一直干下去,从不回头。还几次劝你出来,你就是舍不得丢掉你的坛坛罐罐,如果你当时能够出来,不知湘西要出多少干部。”

陈渠珍也有些感慨,他推心置腹的与贺龙谈:

“我就是没有你那份胆量和气魄,湘西,我生于斯,长于斯,好像我的老母亲一样,我舍不得离开她。也怕别人把湘西搞乱,使父老姊妹遭受罪难。有几次,我也想派些人来跟你干,总因为内中认识不一致,总是没有实现,其中甘苦,一言难尽。”

图|湘西剿匪胜利功臣代表大会会场

当时贺龙正与刘伯承一起筹划进藏事宜,知道当年陈渠珍曾有过入藏的经历,还编写了一本书《艽野尘梦》,于是虚心向他求教,陈渠珍知无不言,还将那本书也一并赠给了刘伯承、贺龙。

就在陈渠珍自认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最正确的道路的时候,没想到留在老家凤凰县的龙云飞父子发动了暴乱。

本来龙云飞父子是留在凤凰县等陈渠珍送信儿来着,可等来等去,等来的却是“陈渠珍已经决定不回来”的消息。

变故出在陈渠珍委托送信的那个人身上。

陈靖雄本来就是国民党特务安插在陈渠珍身边的,他回去以后直接告诉龙云飞,说陈渠珍不回来的事儿后,龙云飞父子立即疑窦丛生,也不假思索辨别,立即裹挟着3000部众上了山。

陈渠珍暗暗叫苦,可是却也没办法,当时他已经无法联络到龙云飞,只好委托龙云飞的亲家代为转交亲笔信。

可这时龙云飞已经收不到信了,随着人民解放军大举进攻,龙云飞的3000匪众立刻便土崩瓦解,分成数股。

图|湘西人民修建的剿匪纪念碑

通过军事、政治双重打击之下,龙云飞身边就剩下两个保镖,望着漫山遍野的人群,龙云飞自感身躯宽大,逃脱不了,于是朝自己肚子连开六枪毙命。

1951年2月,龙云飞的大儿子、“反共救国自卫军”总司令龙膏如在麻冲老洞被5名农民活捉。

不过事情的真相如何确实扑朔迷离,有一说法是,陈渠珍为保自己的利益,不想龙云飞轻易起义,于是没派人送信,第二种说法是,陈渠珍写了信,但是信没有送到,第三种说法是,信送到了,但龙云飞已经在国民党特务的策动下发动暴乱,为时已晚了。

不管如何说,当时有人认为,龙云飞暴乱这件事和陈渠珍脱不开关系,于是地方向中央建议,处决陈渠珍

图|毛主席

但毛主席考虑这件事十分慎重,1951年1月8日,毛主席复电中南局与湖南省委称:

“对他(陈渠珍)的处理应取慎重态度,不要轻率处理致使我们陷入被动。”

陈渠珍因而幸免,可即便如此,晚年的愧疚使得陈渠珍备受煎熬,尤其是对龙云飞。

1952年2月8日,陈渠珍病逝于长沙麻园岭“寥天一庐”寓所,去世时无多余财务,两袖清风,就连家里的家具都是找人借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贺龙老上司陈渠珍是湘西土匪,有人提议杀他,主席是如何批示的?
陈渠珍生平简表
(连载)二十 湘西王陈渠珍
湘西最后一个苗王龙云飞,一生纵横湘西,但最后没有善终
贺龙老上司是土匪,50年其部下叛乱,省委建议枪毙他,主席:不可
52年陈渠珍离世,曾在《艽野尘梦》写道:若无西原,余恐性命不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