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流千里总思源-﹣天水铁中西迁40周年抒怀
userphoto

2023.09.08 新疆

关注

 (曾经做过乌鲁木齐铁中的临时校舍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一瞥)

  水流千里总思源-﹣天水铁中西迁40周年抒怀

原乌铁三中高六四级 杨天文(乌铁局运输学校教师)

(注:此文写于1999年)

(作者说明 前不久,在朱坤的文章看到天水铁路信号工厂现已变成了住宅区。天水铁路信号工厂的厂址原是天水铁中的校址,也是现乌铁一中、乌铁三中、中铁一局西安铁中前身所在地。

  近日,再读1999年乌铁三中55周年曾编写“天下桃李母校情”一书,再忆昨夜星辰,怀念往日满眼郁郁葱葱,隐藏在绿荫深处的校舍,风景是那么秀丽、诱人的校园啊!

  特别是教师节即将到来之时,也提供一篇当时校庆编入笔者的这篇文章,回忆美丽的校园,敬仰“执教一生无所求,弟子成材即丰收,心血换来桃李艳,披肝沥胆壮春秋”的老师。2023年9月8日)

   前言

  1959年9月至今年9月已是天水铁中西迁40周年。天水铁中在西北铁路上的功绩永彪史册;它是我(乌鲁木齐铁路)局的教育之根。乌鲁木齐铁中、乌铁一中、乌铁三中、兰州铁一中、兰州铁三中、西安铁一局铁中与天水铁中同根滋生,脉脉相通,根根相连。

   无论是在渭河之滨、皋兰山下,还是天山脚下,甚至在北京、日本等地,总是隔不断校友思校之情,魂萦梦绕那恩师,那校园,那同窗校友。

  那每天的响彻天水灵源坝的校园钟声,那绿荫环抱,花簇点点的校园,那白底黑字的校牌﹣-'天水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十个大字,难以从这所学校出来的莘莘学子心中忘怀。

(建设中的乌鲁木齐铁一中)

  1永彪史册

  在天水市西郊伏羲之庙(人宗庙)的西南,坐落着天水铁中。它依山傍水,有着陇东宜人的气候,有着鸟语花香、古树参天的校园。

  校园几十幢平房,分为教学区、宿舍区、运动场、图书馆、礼堂、植物园,安排得体、合理。通往各处的道路旁树木枝繁叶茂。特别是走进植物园,处处感到青翠欲滴。那淡黄的迎春花,红艳艳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散发着充满校园的芳香,在春雨洗礼下显得更加娇艳。秋天那挂满枝头的累累硕果,汁甜肉厚,丰满诱人,但从没有见到学生任意采摘。

  流经女生院那小溪潺潺流水声,水房那高大的墩台上缓缓转动的辘轳汲水声,教室内的读书声,即使远隔多少岁月,这些声音还照样停留在每个学子的耳中。

  天水铁中,不仅校园美,更重要的是有大批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已任,忠心耿耿,启迪学生心灵的老师。

  这批老师对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有着强烈的执著追求精神。他们日复一日深入钻进教学之中,发现塑造人的灵魂的新境界,他们教育过程精细微妙之处,使学生受益匪浅。

  在学校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课堂教学(包括实验),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好坏,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把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讲得清清楚楚,同时按照目标要求,注重知识的传授、原理的分析与归纳,并很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这些严谨治学的师长,时时激励学生勤奋、踏实地用一丝不苟的精神去学习。

  数学老师吴辑之,对极限、数列、数学归纳法等难理解的内容,使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生动活泼。

  中学物理是一门较难学的课程,然而徐敏求老师能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讲得十分清楚,同时还用通俗的方法,把物理融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向学生讲解,使学生学得轻松,又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电磁场部分,中学生感到较难,特别是一些习题难做,经徐老师巧妙的讲解,学生疑惑解决。当笔者后来在某大学进一步学了电场和磁场理论后,方知徐老师当时在内容和方法上是有一番研究的。

  中学化学内容非常之多,王克明老师教学尽心尽力,经常使用许多挂图、模型。课下还补充画图,做图表,加深学生对课程体系的了解。他全身心投入教学使学生深受感动。

  中学生普遍觉得在写作文时,从构思、下笔都很难。但教过笔者的几位老师在要求同学写作文时,自己也和同学写一样题目的作文;并用平实的语言,写出易于学生揣摩的范文。学生可以评论老师的文章,老师再点评学生的文章则更有说服力。这种方法对学生写作起了很好的指路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当时现代化教学手段较低,但老师还是想各种办法进行更具体、更直观的教学。动物老师带领学生做实际动物解剖,植物老师让大家看标本,去植物园参观。美术老师魏白也带领大家去校外写生。教学显得生动活泼。

   老师在教学中个个严谨认真,就连板书也丝毫不马虎。记得一位教理科老师的板书及课堂上的画图,居然让全班同学倾倒,下课后学生久久舍不得擦去黑板。学生说:考试时回想起某段内容,某个题,那板书,仿佛历历在目,依稀在前面黑板上清晰可见。

   许多老师,不仅板书工整,而且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条理清楚,让学生理解起来通俗易懂,记忆起来简明扼要,可以看出老师在课下备课时所下的功夫。

   许多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十分熟悉。尉吉麟等老师上课虽然带着教案,但不看教案,也可以熟练地板书,可以轻松地讲解。

   老师在讲课中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并溶进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去教育学生,启迪学生。

   更使人难忘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当时,几乎全部学生都住校,经常在宿舍能看见老师的身影,早晨督促起床,晚上又督促睡觉。女老师还为学生缝补衣服;学生生病之时老师更是无微不至地关照。

   记得1958年中秋节之夜,班主任没回家,给我们买了月饼,还带着部分学生走在撒满银色月光的通往'暖和湾'的道路上赏月,憧憬未来……真是难忘的师生情啊!

(如今天水暖和湾)

   一次,我亲眼目睹一位低年级同学发烧,呕吐后,污物溅满了上衣,但老师一点也不嫌脏,马上帮他换上衣服,并帮助洗净。可以看出,这位老师责无旁贷地代替了父母的慈爱,更看出了老师和学生间微妙的关系;他们是师生,是朋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老师的模范作用也处处感染着学生。1958年秋季高年级学生去建河捞铁沙,我们低年级学生在徐敏求、韩玉书等老师带领下,背着行李步行几十里去店镇秋收。在那里老师同我们一起爬山越岭,走到庄稼地,掰下包谷,又用背篓从很远的山路上把包谷背回农民场院里。那时天天吃的是当地人用酸菜拌的包谷糊、包谷饼,没有吃过一次细粮。老师与学生同甘共苦,学生更无怨言。完成了40天的秋收任务,加深了师生情感。

   正因为师生间有了这种'亲情'关系,老师对学生又倾注了深沉的爱,学生对老师就'亲其师而信其道'。此时老师对学生的各种严格要求也很能奏效。

  学校素以严格要求著称。如严格的课堂纪律,严格的考场纪律等。要求学生养成严谨、严密和严肃的学习态度。

  就连体育课老师在操场讲课时,对学生站着听课的姿势都有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听课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背后,右手握住左手腕,收腹挺胸,目视老师,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

  学生参加学校集会,每个学生都是把椅子端起来,椅面贴胸,整整齐齐去开会,无一人会随随便便把椅子拖在地上拉着走的。

  上下午上课时间,校园大门有人值守,没有学生随便外出,更无人翻墙出走。

  学校严格要求并没有妨碍学生个性的发展。课余之时,操场上练跑步、练举重,练体操气氛热烈。琴房里还传来阵阵歌声。这个依山傍水的校园,还依着书山,傍着书海,大礼堂式的阅览室里,许多同学沉浸在无尽的书香里。

  这氛围使毕业多年的许多同学难忘。难忘的是当年天水铁中文体比赛中在当地始终逞雄,在甘肃省也是成绩卓著!

  2西迁难忘

(兰州铁一中)

  随着大西北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伴着'一年跨天山、二年通国境、三年扫尾交运营'的铁路建设目标,天水铁中奉命随第一工程局机关西迁乌鲁木齐。

 1959年7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我们第一批西迁进疆的天水铁中师生,在天水车站集合,下午乘火车,几经辗转,方于第四天到达兰新线当时的终点尾亚车站。

  尾亚是一片茫茫的戈壁滩。我们这是第一次见到戈壁滩,但并没有什么寂寞和恐惧之感,反而感觉很热闹。此地商贾云集,人声鼎沸。除了少量铁路固定站舍之外,更多的是设在车站附近许多繁星点点似的帐篷。有的里面堆放着物资,有的是临时饭馆,有的是商店。人最多的地方还是那个临时运输站,停了许多长途汽车,周围挤满了人。

   我们几十名学生在领队尉吉麟和黄忠林老师带领下,分乘三部汽车。一部卡车拉着行李,一部卡车站立着高中男生,另一部轿车上乘坐着女生和低年级男生及几个天水铁路工程学校进疆的职工,向着乌鲁木齐进发。那时道路不平,颠颠簸簸,扬起阵阵尘土。站在卡车上的男生脸晒黑了,身上沾满了灰尘。但是,一路上,同学们歌声不断,表示了同学们对乌鲁木齐,对新的校园充满着美好的憧憬。特别是快到哈密绿洲之时,看见穿着大红大绿服的少数民族妇女及戴着小花帽的儿童时,感到十分新鲜、好奇。天黑之前赶到了哈密,住进了地区招待所。晚上,老师带着去了趟“巴扎”,第一次感受到“西域”特色。

   天亮了,我们又继续出发。下午戈壁滩十分炎热,汽车跑到七角井不能走了。晚上我们挤在地上铺有麦草的几间房子里睡了一夜。第二天听说此地是走天山南路和北路的分界点,许多人向司机提出走南路,可以领略一下火焰山、吐鲁番风光及以前上课时老师讲过那里的诱人景色。司机说,那里十分炎热,我们不适应,大家很失望。最后只好取道北路。这里的道路崎岖难行,天气却较为凉爽,在水草丰盛之处,还看到哈萨克牧民放牧的情景。

   晚上11点左右终于到达乌鲁木齐,天了,看不清新的校址。食堂张治民班长,已为我们做了羊肉汤面及其他饭菜。许多同学对羊肉味还不适应,饥饿难忍,还是吃了下去。

  炊事班张治民班长是先期到达并为我们第一批师生到达做准备的。以后第二批、第三批师生先后到达。九月份原天水铁中更名乌鲁木齐铁中,如期开学。

  到达新的临时校址(原新疆农业学校),天水铁中那优美的校园没有了,过去陇东那种宜人的湿润气侯没有了,代之而来的是炎热干燥的气候,一切感到大不一样,有着明显的不适应感。

  但是,我记起了王赓襄副校长在天水铁中迁校之前对同学们的一次讲话。他说:“我们天水铁中是有好的名气的。你们入学时,我问你们为什么从那么远的地方考到天水铁中来?你们说天水铁中名声好。同学们无论是进疆,还是不进疆转到其他学校,都要发场天水铁中求实、朴素、刻苦、勤奋的好传统。”

   老校长的这段话,不仅当时起了作用,过去了几十年,仍在我们的记忆里,已变成了不少同学的行动。

(兰州铁三中旧址,现为兰州交大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3 再展新颜

  天水铁中进疆后,先后更名为乌鲁木齐铁中、乌鲁木齐铁一中和乌鲁木齐铁三中;还有同根滋生的兰州铁一中、兰州铁三中,西安铁一局铁中。还有一部-部分老师先后支援到哈密铁中,乌鲁木齐铁二中中等学校。

   这许多学校都继承了天水铁中的校风、学风,在新的时期各校不断创新,学校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做出了新的贡献。

  天水铁中老师所教过的学生,有很多都能能奋发进取,远的不说就二宫地区几所学校领导以及许多教职工都受过天水铁中来的老师的熏陶。其他部门还有许多人在其成功和荣誉的背后,总有老师的一串串脚印,总浸透着老师们殷切期望和慈母之心。

  老师啊!在我们周围不少家庭中,两代人都都受过你们教海。

  老师啊!“莫悲霜雪染鬓班,喜看桃李遍神洲申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以说,是天水铁中把乌鲁木齐铁路局教育事业这湾水带活了。

  饮水思源,怎能忘记乌鲁木齐铁路局普教之根一一天水铁中!

 后记

  天水铁中老师勤勤恳恳工作几十年,实不不敢对老师妄加评论;但在老师精神的感召下,今年又逢天水铁中进疆40年,建校55周年,情不自禁写下这这些,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与思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吉林市桃源路上的北宁里,曾有一所吉铁四中
绥德铁警开展铁路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李秀建 | 铁中六章——南口铁中记忆
铁路建设项目大规模停工 相关专业学生就业难
我向往这样一所中学
思维导图走进校园,让学习更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