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路军母亲”李才清严守秘密40年

1940年3月,涉县解放,成为晋冀鲁豫边区和129师的大本营。抗战时期,日寇对涉县频繁“扫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我军取得反“扫荡”的胜利,军队保护群众、群众掩护军队的鱼水情深功不可没。当时涌现出了许多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八路军伤病员,保护军用物资的英雄人物。庄子岭的农家妇女李才清就是其中一位。当时领导托付她任务时要求严守秘密,李才清一瞒就是40多年。1986年底,若非儿子和有关领导苦口相劝,她断不肯透露。1986年,《人民日报》对她进行大篇幅报道,“八路军母亲”李才清才被广为人知。

1989年,87岁的李才清老人在庄子岭静静地走完了一生。李才清的大儿子郭喜,今年也已89岁高龄。郭喜14岁就参加了八路军,1942年,李才清冒着生命危险,掩护50余名八路军伤病员和掩藏大批银器、冀钞等军用物资时,他也参与其中。“七一”前夕,记者赶赴涉县青塔,在郭喜老人的讲述中,追寻战火纷飞年代的一份赤诚。

八路军是咱自家人

李才清的爱人郭思礼排行第二,人们都称李才清为郭二嫂。李才清1902年出生,青塔人。那时家里很穷,住在庄子岭,全家吃糠团、野菜,穿得更是破破烂烂。为了维持家计,郭思礼有时会到山上挖中药,用绳子系住腰,将人悬在半山腰采摘,非常危险。

1938年,山里来了八路军,又减租,又减息,时不时还救灾,家里的日子比过去好了许多。1941年春天,因为闹灾荒,家里锅底朝天,郭喜的爷爷饿昏在炕上,眼看快不行了。恰巧朱总司令路过,问老人家怎么了?爷爷说没事,就是饿的。朱总司令安排人员送来了半袋小米。家里说啥也不要,对方说:这米你一定要收下,这是朱总司令特意交办的。母亲接过小米,感激地直落泪。

八路军一位领导跟李才清聊天,说八路军和穷人是一家人,他们打仗是为了打跑日本鬼子,给穷人分田地,进行土地革命,让穷人翻身做主人。母亲听后感慨地跟家人说,八路军是咱自家人。她希望大儿子能当个小八路。

郭喜14岁就当了八路军,之前在距家20多里远的山西辽县给人当长工。参加了八路军后,郭喜便在八路军总部当了联络员。

受命隐藏战略物资

1942年日军大“扫荡”,因为庄子岭山深崖陡岩洞多,八路军后勤部等单位计划转移到这里。郭喜接到原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的任务,回家送信。母亲没有迟疑就答应了,她把全家人都叫到一起说:“就是豁上命,也要保护咱八路军!”

5月下旬,日寇集结了近3万人,发动了“铁壁合围”大“扫荡”,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机关,转移到涉县南艾铺窑门口村的十字岭,5月25日,遭到日军包围。八路军总部、北方局、北方局党校、华北新华日报、冀南银行、八路军野战医院等机关的部分同志,先后途经庄子岭向外线转移。

一个夜晚,八路军后勤部长兼兵站部长杨立三,派人把32驮冀南银行钞票、8箱银器、几驮军用服装和许多药品,送到了庄子岭。最开始,他们准备把物资藏在山洞里,但李才清想了想说不行。随后来到不远的白土山,她带着人在沟里挖坑,然后把钞票放在里面,再用石板盖好,然后放上乱石。那天夜里,李才清还带着人把军用被服、药瓶,找了一个山洞藏好。

当时领导对李才清说,这些物资是我们的队伍最需要的,你一定要负责隐藏好。即使被鬼子抓住,也决不能说出去。开始部队还留人看管,过了两天就干脆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后来,部队转移的时候,李才清牢记嘱托,她看管的钞票一张没少,银器一两没缺,服装药品一件没缺,统统归还了部队。

把伤员藏山洞冒着危险送饭

隐藏军用物资的晚上,家里还有十几名八路军伤病员。将物资藏好回到家后,李才清组织全家,领着这些人到附近,找了几个山洞躲藏,天亮之前,均安置完毕。

后来伤员越来越多,李才清看到华北新华日报社管委会调研科长王友唐伤重,华北新华日报社报务员马平有孕在身,决定再找个更安全的地方把他们藏起来。最后决定把他们藏在村后50多米高的刀劈斧砍似的悬崖绝壁上的锅底洞里,洞口还有灌木丛,很隐蔽。

李才清从家里找出一条大绳子,一家人爬到村后的山顶上,把绳子绑在一个大树根上,先把郭喜放到锅底洞里,铺好山草,然后用大绳子的一头绑住王友唐的胸部、腰部,把他放到洞口的灌木丛上,由郭喜替他解开绳子,扶他进洞。按照这种办法,他们接着把华北新华日报社编辑刘川诗、马平和一个姓杨的同志一个个先后藏到洞里。

有一次,天将黑时,卫生员小张奉命往庄子岭送药物,在石门山下,腹部中敌人枪弹负伤,滚到了山沟里。李才清发现了,冒着子弹,拐到一个山岔,躲进石缝里,等天黑了,从血泊中把小张背回了家,然后给她灌米汤,洗伤口,喂药。当晚,李才清和丈夫把小张藏到了山岩下的洞里。

庄子龄周围山岩下有18个山洞,陆续隐藏了50多名伤病员和干部。白天,敌人出来搜山,李才清和家人就下山躲藏起来,夜晚,敌人下山,李才清就上山送饭。每天月亮升起时,李才清和爱人就拿出铁锅和粮食,点着荆蒿,做成一大锅小米稀饭,一盒一盒,一罐一罐,分别送到病伤员的各个山洞。

有的山洞在半山腰,他们就满满地盛好饭,先用一条小细绳子将装饭的盒子拴在身上,再用大绳子钩住,然后进到洞里,让里面的同志用饭。无论刮风下雨、情况险恶,每个晚上都是这样。

两次被抓镇定应付

一次,李才清刚把伤员和家人藏好,就有十来个鬼子冲到了家门口。两个鬼子把刺刀架在她的肩头,威胁她交出八路军。李才清横下一条心,坚持说没有。鬼子们冲进屋里,用枪托敲打着地面,用刺刀挑开水缸的盖子,还踢倒了空米瓮,在炕灶洞里、墙旮旯里都搜了一遍,什么也没有找到。最后,鬼子只好悻悻地走了。

还有一次,敌人“扫荡”了十多天后,他们假装撤退,结果又突然返回搜山。李才清以为敌人退了,正在家里收拾东西,一群鬼子冲上庄子岭,闯进家来。一个鬼子比划着说:“山下一个八路,打死的,你的藏八路的?”李才清坚决地说:“没有!”那个鬼子暴跳如雷,朝她踢了两皮靴。直到天晚,鬼子才下山去。

“秘密”一守40多年

1942年6月11日,反“扫荡”胜利了,这些伤员和干部也都要回到各自的岗位。人们都在李才清家的房里房外转了一圈又一圈,把李才清看了一遍又一遍。一家人送大家下山的时候,人们难舍难分。有的人眼里含着泪珠,有的人抽泣出了声,连声向李才清及全家道谢。他们中间很多人都说:“好大娘,你是我的母亲,你是咱们八路军的母亲,我永远记得你,八路军永远记得你,永远记得你一家人!”

女战士董玉磬是隔了一天走的,当李才清及全家送她时,她一头扑到了李才清的怀里,哭成了泪人:“您就是我的亲母亲,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李才清临终时跟家人说,最后悔的是当初没有隐藏好黄君珏同志,这是李才清的终生遗憾。黄君珏是原华北新华日报社管委会秘书主任,大“扫荡”期间也在庄子岭隐蔽。她看到李家已经负责掩护着几十个伤员和干部。为了缩小目标,黄君珏、报社女医生韩瑞生、女译电员王健决定另找地方隐藏。母亲知道后,极力劝阻,但还是没有拦住这3个人。他们三人躲在小岩洞里藏身,结果被敌人发现,一人跳下山崖,另两人被活活烧死。

当时李才清就藏在对面的山洞里,亲眼看到了这一切,悔恨自己当初没有把他们拦住。

李才清救护伤员、掩藏物资的事迹,40多年后才被外人所知。抗战胜利40周年时,《人民日报》记者在涉县采访时,听说了这个事便要采访,谁料母亲死活不讲。为了解李才清的故事,当时县党史研究室的领导到李才清家里很多趟,做工作。不管怎么问,李才清也不说,只说“组织上交代的,杀头也不能说”。不得已,郭喜也被请来做工作,告诉她抗日战争胜利40年了,能讲了,不会犯错误的。老人家这才慢慢回忆当年的事情。《人民日报》几乎用了一个整版来报道李才清的事迹,但她对此很淡然。她在临终前还嘱托郭喜,“今后电视台、报社的人来了,就不要再说了,不要宣传我,八路军在这喝稀饭,没吃过什么好东西。”

-记者手记

英雄母亲伟岸如山

进入太行山深处,沿着青塔川蜿蜒而上,一座座山峰擦身而过,翻过一座山岭,又是一座山岭。沿着蜿蜒窄细的山路前行,出租车司机说,“我们叫这里万谷城,你看山峰像一个个城堡。”

庄子岭俨然一个百丈绝壁,海拔1130米。如今的庄子岭山清水秀,已经成为涉县开发旅游的重点项目。每年国庆节前后,这里遍山红叶,山涧溪流潺潺,站在庄子岭上,举目远望,群峰叠嶂。

山里的人跟大山一样,任凭岁月流走而岿然毅然。由于李才清在反“扫荡”战斗中的突出贡献,她一家及他们的庄子岭被称为“战备后方”、“秘密仓库”。李才清一家做了贡献一直不讲,也不向政府提什么要求,几十年后县委县政府得知情况,授予李才清“八路军母亲”的光荣称号,并赠送了金字大匾。

老人一生善良平淡,从没炫耀过自己的功劳。老人觉得那样做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面对此,不觉让人感慨万千。

老人已去,但是那段难忘的抗战岁月,会永远烙印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更会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让后来人热泪盈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杨振国:红色历史馆布展大纲(草案)
太行山庄子岭
2012年的庄子岭长啥样?老八路郭喜讲八路军母亲李才清的故事
抗战时,四名日军痛骂伪军见死不救,伪军队长悄声交代亲信道:好好送他们
卖酒老汉在各村形迹可疑,吓得村民报警,警察发现他身上7处枪伤
《小英雄雨来》梗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