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期间日本海军军令部总长、陆军总参谋长的权力明显高于海军大臣、陆军大臣吗,为什么?

答案是否定的,东条英机的最高职位就是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兼陆军大臣(陆相),被美国人列为头号战犯,虽然放过了对天皇的战争责任追究,但仍然可以证明,陆相的权力未必低于参谋总长,所谓日本的“军国主义”,是指军部的势力可以影响和控制内阁的国策制定,并非是陆海军的“三巨头”哪一个权力更大的问题。



日本的“军部”这个名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的发明者是山县有朋,但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却是虚无的,根据日本明治史权威井上清的描述,“军部”包括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军令部以及关东军和其他军事机关,再广泛一点,可以说是“少壮派军官”和“中坚军官”等组成的一个集团,它依靠军队的势力恣意干涉或操纵国政。笔者以为解释过于繁琐了,这个词的准确定义应该是在天皇默许及暗中支持下的“昭和军阀”统称。

从“三羽乌”到“一夕会”,从“皇道派”到“统制派”,昭和军阀成立了大大小小的团体,他们互相串联和提携,把持着军队的重要岗位,也直接影响着陆海军巨头的人选,得不到他们的支持,无论是陆军大臣还是参谋总长都干不下去,因为命令根本得不到执行,这是日军内部“下克上”的毛病之病因。



所以,能够担任陆军大臣或参谋总长的,要么是天皇的宠戚,比如载仁亲王,要么就是昭和军阀的头头,翻译成那个时代国民党军队的情况,就是某派系的老大或代言人。

参谋总部是日本陆军最高的作战指挥机关,拥有调兵权,陆军省是陆军的最高行政机关,拥有人事权;海军的军令部和海军省与之相同。以陆军为例,其实很难界定参谋总长和陆军大臣的权力哪一个更大,但“军政”与“军令”分开即是旧日本军队的特色,恐怕也是昭和天皇对军队分而治之的策略,但问题是,日本军队的重要职位,有前任可以推荐继任者的传统,结果就是陆军的三巨头陆军大臣、参谋总长和教育总监一定是同气连枝的,必定是一个派系的。



日本文官政府屈服于军部的标志,是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之前的政府跟军方还有博弈,这以后政府重大政策的制定只能看军方的脸色了。屈服的条款是:军事最高行政首脑陆军大臣、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大将担任,因此在组阁时,如果陆军和海军拒绝提供两大臣的候选人,那么新首相则无法完成组阁;同样,在现任内阁中,如果陆军大臣或海军大臣辞职,这个内阁也一定倒台了,这就是昭和军阀控制政府的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陆军大臣的重要性要高于参谋总长,它毕竟是内阁成员,是“五相会议”和“御前会议”的参与者,并有权对日本军队的各层指挥官进行任免,毕竟人事权在它手里。比如被砍死的统制派领袖永田铁山,他的职务和军衔都不高,是陆军省军务局少将局长,但是他却可以用陆军大臣和陆军省的名义进行人事变更,曾一口气调整了4000多名军官的职务,当然都是照顾“统制派”,这也是他被杀和“二二六兵变”爆发的导火索。



日本侵华和侵略东南亚的脚步,也是在政府与军部的博弈中走过来的,日本文官政府一直坚持“温和”的侵华路线,即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一点点蚕食我国领土和获取“特殊”利益;而军部的少壮派军人为了获得“武功”,坚持使用武力。“九一八事变”就是关东军背着政府进行的军事冒险,事变的成功让军方士气大振,到1936年“二二六兵变”爆发,军方开始完全牵着政府鼻子走,于是才有了“七七事变”和“八一三抗战”;到1941年,干脆由陆军的强硬派代表东条英机组阁,抛弃了传统的文官首相,日本这个国家基本就是疯狂了,当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东条任首相陆军大臣时,参谋总长是穿一条裤子的强硬派杉山元;东条内阁倒台后,他又转任参谋总长(1944年2月),或许从这个变化,就可以理解日本军队“军政”和“军令”两大机关之间的关系,以及昭和军阀的本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军国日本的战争机器:统帅体制
同为大将的山本五十六与冈村宁次谁的权利更大?真相终于被说出
有一类战犯叫参谋:伊藤博文战胜了山县有朋,日本打败了大清国
武士窃国 | 日本军部窃国史 序章
裕仁
九一八事变断送了日本刚建立的政党政治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