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青之歌奏响大江南北,这是专属于我们的歌,多少人哭着听完!

悲歌一曲震环宇,回肠荡气憾九洲

作者:贲友麟

现居住地:江苏

年龄:71岁

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家乡。啊……

长虹般的大桥,直插云霄,横跨长江,威武的钟山虎踞在我的家乡。

告别了妈妈,再见了家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载入了青春史册,一去不复返。啊……

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多么漫长,生活的脚印深浅在偏僻的异乡。

跟着太阳起,伴着月亮归,沉重地修理地球,是光荣而神圣的天职,我的命运。啊……

用我们的双手绣红地球,赤遍宇宙。憧憬的明天,相信吧,一定会到来。

啊……南京,可爱的故乡,可爱的故乡,啊……南京,何时才能回到你身旁?何时能回到你身旁?

——题记

四十多年前,在那“疯狂“的年代,从寒冷的塞北高原到西南的热带雨林,从西北的戈壁沙漠到东海之滨的盐碱荒滩,哪里有知青栖息的足迹,哪里就可以听到这首悠扬的歌声!

这首歌的作者就是当年在浦口永宁一个偏僻的乡村插队的南京五中六六届高中毕业生任毅。

2017年3月10日,我们近百名党员随着沿江街道组织的“红色之旅”参观团,来到永宁知青故里,重温那一段令无数知青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青葱岁月。

来到知青广场,聆听72岁的老知青周黎明手执单簧管,面对知青纪念墙上镌刻的“知情之歌”词曲的吹奏。我作为一名老知青,不禁热泪盈眶。知青纪念馆里一幅幅当年知青身穿绿军装,手捧红宝书,英姿勃发、豪情满怀的“光辉”形象;一帧帧高卷裤腿、手挥锄头、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劳动场面;低矮的茅屋、竹编的箩筐、破旧的灶台、发白的花被;红袖章、主席像章、粮票、油票、肉票、煤油票等等,无不诉说着当年知青艰苦的劳动、生活情景。文博馆入口处的一副对联:“一曲浩歌,一部传奇,何谈酸甜苦辣;一番淬炼,一段记忆,岂论功过是非”正是对当年知青入木三分的真实写照。

然而最难忘的还是“知青之歌”诞生的始末。随着解说员详细而生动的介绍,不禁为任毅的坎坷人生而扼腕长叹:1969年5月的一个晚上,劳累了一天的知青们聚集在任毅的茅屋中,一位知青对有着较高音乐、文化水平的任毅说:“工人有工人的歌,农民有农民的歌,你就写一首我们知青的歌吧!”被触动内心激情的任毅,怀抱吉他,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连夜谱写了这首知青之歌。可令他未想到的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歌像长了翅膀的大雁一样,瞬间被人转抄、传唱,红遍全国。

原因很简单,这首歌深深的触动了知青们内心暗涌的潜流,生动地表达了知青们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及对前途的迷茫。这首歌由于对知青心里及情绪的准确把握以及忧郁的曲风、通俗的旋律引起了知青们内心的共鸣,陪伴无数知青度过那热血峥嵘的青春期。

知青时代是一个物质匮乏、条件艰苦的时代,但对有志青年来说,逆境也更容易造就出意志坚韧的人才。无论世事如何艰难,也依旧“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这片“第二故乡”的热土上,他们满怀希望也黯然神伤,挥洒激情也燃烧了青春。艰难困苦的生活赐予他们美好高洁的品质,勇敢无畏、坚韧不拔、执着奋进、豪迈不羁,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特殊历史时期下的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直至今天,当年许多知青中的翘楚,已成为振兴中华的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

当年的激情和豪迈,已凝聚成永恒的记忆,浓缩为无尽的思念。

愿知青精神永恒!

我们渴望交流却总找不到志趣相投的老友

从现在开始,咱也是有组织的人啦

关注今日头条百旅会

欢迎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和老友们一起度假养生,乐享退休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知青之歌
南京知青之歌简谱
知青岁月(24):《南京之歌》的传唱
知青忧伤的歌声
知青思乡曲《南京知青之歌》等——2018知青春晚
一首被历史遗忘的《南京知青之歌》,作者从死神手中挣扎出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