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组建红十军团,为何寻淮洲军团长降为师长,刘畴西军长升为军团长

1934年11月,根据中革军委命令,北上抗日先遣队红7军团和闽浙赣苏区的红10军进行合编,成立了红10军团。一般想象,原红7军团长寻淮洲担任新组建的红10军团长更合乎情理。因为从编制上讲,军团应该是略高于军的一级编制架构。但最终结果是,原闽浙赣军区司令兼红10军军长刘畴西任军团长,原红7军团被整编为第19师,寻淮洲降为该师师长。为何是这样的人事安排呢?

从资历和经历上讲,刘畴西更胜一筹。

刘畴西比寻淮洲大15岁,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军校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团第1团第3连党代表。应该说,他的军旅起点还是比较高的。1929年初,刘畴西赴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成为我军中有数的喝过“洋墨水”的将领。回到中央苏区后,曾任红1军团第3军第8师师长,在几次反“围剿”中屡立战功,被誉为“独臂将军”。1933年2月,刘畴西任福建军区总指挥,后任闽浙赣军区司令员兼红10军军长。

寻淮洲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两次入闽作战,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团长。寻淮洲英勇善战,战功卓著,是红军中赫赫有名的青年战将。尽管他也有着不凡的战斗经历,但仅从资历经历上讲,刘畴西还是胜他一筹。

从指挥打仗上讲,寻淮洲更胜一筹。

尽管寻淮洲比较年轻,但他长期战斗在一线,是一级一级打出来的红军名将。因此,从实战经验和打仗悟性上看,从成长为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上看,从寻淮洲能够得到二等红星奖章上看,寻淮洲打仗应该说很有一套,是个不可多得的指挥英才。

刘畴西早期军旅生涯可圈可点之处很多。包括东征时期,还有三次反“围剿”时期。他也曾获得过二等红星奖章。但通过北上抗日先遣队战斗实践看,刘畴西作为军团长,将谭家桥伏击战打成遭遇战,并由胜势转为败势,以及后期实施突围中的优柔寡断,说明他在指挥打仗上还是有他的明显弱点和不足的。

先后作过寻淮洲和刘畴西参谋长的粟裕,在他的战争回忆录中对寻、刘两人的指挥特点多处提及。他也认为寻淮洲的指挥能力强于刘畴西。无疑,粟裕的观点是富有权威性的。

从指挥环境上讲,寻淮洲要差一些。

在红7军团遂行北上抗日先遣队任务时,军团长寻淮洲即遭到中央代表曾洪易和军团政委乐少华的打压。《粟裕战争回忆录》对这段历史有着较详细的描述。这种打压使寻淮洲的处境比较艰难,他的指挥天赋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红7军团与红10军合并后,成立了5人军政委员会。这5人分别是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第19师政委)、刘英,由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透过5人军政委员会组成来看,连19师的政委聂洪钧都进入,偏偏原红7军团长寻淮洲未能入选。加之从原军团长降为师长,这些足以说明,寻淮洲所处的指挥环境并不理想,他明显属于“受到打压之列”。

另外,从方志敏后来的《自述》看,他多次提及刘畴西,并对刘给予了更多的肯定。

从指挥兵力上讲,刘畴西的人马更多一些。

红7军团经过几个月的转战,已从最初的六七千人锐减为两三千人。加之指挥班子团结不够,导致整个军事行动受限,仗打得总体来讲并不怎么理想,战斗减员也比较大。

而合并时的闽浙赣军区和红10军的兵力,总体上要多于红7军团的兵力。这一点从红7军团整编为19师,而闽浙赣军区和红10军先后整编为20师、21师两个师便可得到佐证。

战争年代,兵力的多少,往往也是影响人事安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综上几点所述,红7军团与红10军合并,组建红10军团,综合各方面因素对比来看,刘畴西当选军团长显然比寻淮洲当选可能性更大。可以说,这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从后来的表现看,尽管刘畴西在指挥上有明显的失当之处,但怀玉山被俘后,他表现了坚贞革命者的英雄气概,英勇就义。而寻淮洲更是在谭家桥血洒疆场,以他的年轻生命谱写了一首革命英雄之歌。

主要参考文献:《粟裕战争回忆录》《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决战”中的复仇之战
红十军团军团长为何不是寻淮洲?
红十军团梦断怀玉山,百战将星陨落,一将突围终成战神
闽浙赣红十军团的主要领导都有谁?
19岁成师长,21岁升军团长,22岁英勇牺牲,两个搭档成开国大将
红军军史上的十个军团的历史渊源及军团长与政委都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