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宾得关于K1

关于宾得,关于k1,想讲讲自己的使用心得


俗话讲,佳能魅,尼康锐,潘太克斯惹人醉。

在索尼微单爆发之前,提及其单反品牌,往往是cnp三家论剑。

虽然现在宾得家市场份额逐日下滑,和cn两家已经相差甚远,但是历观相机发展史以来,宾得依然是老牌的光学大厂,其光辉的历史跟优良的素质依然被圈内人津津乐道。

宾得,全名pentax,。

Asahi PENTAX是第一台使用”PENTAX”作为商标的相机,根据宾得官方网站的解释,Pentax是“Pentaprism”(五棱镜)和“Reflex”(反射)两个词的结合。

这就造就了在它接下来一系列产品中大多都采用了视野率更大,亮度更好的五棱镜,相比其它品牌,五棱镜一般只用在中高端产品上。

这首先是宾得相机的一个最大的特点。

接下来太久远的机型以及历史问题尚且不谈,就谈谈我手中的几款宾得机器吧。

“k30+m50 f1.7”

三防机身,金属骨架, APS画幅 1628万的传感器,机身防抖。

人生第一台单反相机,记得当时国行加套头,下来得4千多不到5千(当时宾得水货和行货机身差价就有1千,后来才调整的。)。

其实当时首选冲着佳能550D去的,毕竟同级别的机身,而且宾得名气了解的实在不多。

结果碰上拽的要命的店员,导致我机子都没摸两分钟就被拿回去了,一气之下,出门直奔宾得店,结果进去老板招呼的极为周到,讲解也十分详尽,于是乎对于这个陌生的品牌相机就有了浓厚的兴趣。

首先,对比550D的手感,k30确实胜出一大截,一个轻飘飘似塑料,一个实打实的压手。外加上亮骚的外形,可能乍一看不像是很严肃的一个摄影相机,但是实在是好看。

自打入了这款相机,折腾了一段时间后,是越来越喜欢宾得这个品牌。

几个优点:

做工优良,拿在手中持握感很好,也有一定的份量,外层手感也十分好,别看光亮,但是不留指纹,而且加上三防的属性,自身对于机身防灰尘的性能就有保障。

操控优异,双播轮操控系统一直是被宾粉津津乐道,因为实在是太方便以及舒适,常用功能的一些调整在机身上操控起来十分的便捷,这个东西导致我在玩起别的相机时,一度难以适应新的操控体系···

体积小巧,别看分量足,但是机身是足够的小,不加镜头时,堪比一些DC产品的大小。更何况宾得有自家精致小巧的镜头群:

上图为三饼干,da21、da40、da70

fa全幅自动对焦镜头,fa43、fa31、fa77

以及及其及其小巧的薯片头DA40xs,小的如同机身镜头卡口的盖子,不夸张的说,不少卡片机在启动后都会伸出一截出来,伸出的长度也比这款镜头长出不少。

直出色彩好,都说宾得直出色彩好,但是个人觉得数码单反色彩直出不是特别重要,毕竟有强大的raw格式存在,大多可以通过后期优化的更多。倒是k30这款相机的显示屏很一般,回放片子预览效果很平淡,但是放到电脑上反而会好很多。

机身防抖,k30的防抖呢,感觉寥胜于无的感觉,没有特别的体会。另外宾得都是走机身防抖,镜头没有防抖,所以才能让镜头的体积可以做小巧。但是此时的机身防抖,还不足以和其他家高端带防抖的镜头所比较,直到后面要提到的五轴防抖诞生。

镜头群,宾得C画幅的镜头群呢,可以说是在产镜头群中最多的镜头品牌,这个不信可以去查。但是有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套头焦段例如18-55以及55-300同焦段镜头,存在好几个版本,虽然承认素质来说,新品越来越好,不过感觉重复度也有点略高。

然而这些镜头中值得提的就是宾得星头群,因为个人喜欢变焦的实用性,所以前后收集了da*1650 F2.8、da*60250 F4、da1224 F4。(因为这时候没有超广角星头,当时素质最好的就是1224,还有一只da1017的鱼眼镜头,算是超巨性价比鱼眼镜头。近日爆DA* 11-18mm F2.8已经确定在2018年上市)

接下来是宾得k3

“k30+da25 f2.4 、 k3+da*16 50 f2.8”

k3,当年宾得C幅旗舰机,APS画幅2435万像素,对焦性能以及屏幕显示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以及极具标志性的logo。

此时k3面世,是理光收购了宾得后出的第一款旗舰机,最大的特征就是去掉背屏上那标志性的pentax,改为RICOH理光。

此举争议极大,并且在粉丝群体中骂声一片,在一番激烈的市场反响后,后续的宾得机器依然还原了pentax标志,ricoh只是出现在包装盒上···(这里有个小插曲就是,操作收购宾得的理光高层,其实也是深厚的宾得粉丝,但是据我了解,pentax这个品牌所有权并没有随着这次收购而转移,也就是很可能还是在Hoya前东家手中,所以k3上才出现了这么戏剧性的一面。)

说回相机,之所以买了k3机身,主要是感觉k30实在驾驭不住那三个da星头,这时候体现出小机身的一个劣势,就是配置大重量以及特别长的镜头时,配重比特别不协调,而且作为入门机身,实在发挥不出星头应该有的能量,当时也确实处于发烧期,片子好不好不谈,但是买器材的意愿实在是无法抑制,所以依然购入k3。

单说k3的做工和质感,说实话,在黑色机型中绝对算漂亮的。以及外层的荔枝皮,手感十分好,导致我拍出来的机身图,大家都觉得包浆了。

作为旗舰机,功能自然比入门机多了好多,以及有了标志性的肩屏。但是一番使用下来的感受,专业级的那些冷门功能,实在没用过几次,肩屏使用率也不高,都是习惯看背屏回放更直观(上架子上棚拍时候,才用几次肩屏)。总的来说,k3的操控对比k30功能来的更丰富了,以及像素大大的提高,画质也好了一个档次,但是其他方面的差距真心不是太大。只是当你手握k3和k30同时感觉时,很明显能感觉出这不是一个等级的产品,但是从成片来说,通过后期调整等等,觉得区别没有太大。尤其是高感,因为像素的提升,高感表现相对损失,觉得反而不如k5来的好。(自身体验,k5>k3=k30)

宾得k1

一直流传的相机界三大笑谈,就是“佳能放大招”“宾得出全幅”“索尼要倒闭”。对于这个事情,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百度。大致说下,就是宾得当年处于日系相机领头羊的地位,并且自身在135胶片时代留下一道又一道很辉煌的业绩,当进入到数码时代出一个数码全幅相机那太正常不过了。

但是结果种种原因导致项目夭折,由于投入过大,以及血本无归(由于使用飞利浦的传感器,问题频出,成本巨大)。宾得衰退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蔓延。要知道从宾得制定全幅相机业务到k1发布时,间隔了十三年之久。直到理光接手后,k1的产品研发才得以延续到上市,并且有一些设定是沿用当年的设计,最最明显的就是k1依然采用usb2.0这种古老的技术。(同期基本标配usb3.0技术了)

闲话少说,就谈谈这款给我带来极大震撼的相机。

超强的画质,优秀的高感,和极强的宽容度。(这里不是评测,所以不特意列举其他品牌相机对比,有兴趣可以去百度,网上很多的)

作为索尼同系的传感器,继d810后,算是最后一款这个传感器应用的相机,并且从以往的机型表现来看,宾得对传感器调教的功底一直值得夸赞,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调教。虽然相机传统的缺陷依然没有突破性的改善,例如对焦速度只能算是常规水平,对焦点以及对焦区域太少,追焦一般般,并且视频性能十分落后。但是如果你实际上用过这台相机,它的优异之点,却让人无法自拔。

黑科技一:五轴防抖。

一张是77mm手持1/13S,一张是220mm手持1/25s。

这里要说一下,不能单纯看焦距,因为77mm是用fa77镜头拍摄,因为镜头太小,也很轻,所以再慢一档,我也有信心能手持拍不糊,但是如果用特别长以及沉的镜头,难度时几何倍数上升的,尤其625,基本是da头里面最长最重的一款。以安全快门原理,安全快门数是焦距的倒数,也就是说250mm端,安全快门是1/250S。低于这个快门很容易糊片。然而实际使用体验是,最低我可以达到1/13S手持250mm,当然成功率很低,可能只有两成,但是如果提高快门一两档,比如来到1/25S时,成功率就能来到五成以上。

这个是什么概念?

引用一篇评测中的描述:

根据CIPA标准,各家公布的防抖等级数据来看,尼康防抖等级最高的是800 5.6VR,达到4.5档防手震;奥巴五轴的防抖可提高达6.5档安全快门速度。而且表示6.5档是理论上最高值,限制来源于地球自转对陀螺仪的影响。。。(注意,这是4/3系统,不是全副)。A7RII全画幅的五轴防抖,也是4.5档。(在使用带有防抖镜头时,机身切换为三轴防抖,镜头负责两轴。在使用无镜头防抖时,采用机身五轴防抖。);接下来最重要的:宾得K1的五轴防抖,是5.0档。K-1是当代目前唯一一台通过CIPA认证,可达到5轴5级手震补偿效果的相机(注意,是全幅,奥巴画幅的防抖技术难度和全幅面的不可同日而语)。

更重要的是,k1防抖是纯机身防抖,所有镜头通用。(实测,即便使用645转接环,k卡口接645镜头,五轴防抖也是作用的,网上说老头只发挥三轴功效属于谬论)

使用体验就是飞一样的感觉~

首先手中的手动老头,依然可以像现代数码头一样挂机使用,不用纠结上不上脚架的问题,其次,大光圈的依赖严重的减少了不少。

有些时候,对于大光圈的追求,除了那个景深的虚化效果外,更多的是因为用光圈来弥补快门速度的降低来保证画面不糊。这点尤其对于C画幅或者更小的画幅上来讲,大光圈需求更多是来源于保证画面不糊。然而有了5级5档防抖的弥补,可以保障你即便使用一个小光圈的镜头也可以在暗光出得到清晰的画面;也可以是即便没有脚架的场景中,依然可以获得理想的大景深,而不是虚化掉很多。(笔者常常用f1.8镜头,收到f4.5出来扫街,包括夜景···)

这个体验,尤其是在k1挂上fa43或者fa77这样的大光圈但是体积小的镜头上,犹如化身一个放大版的高素质体积小的类似的卡片机,没有什么重量和体积的负担,画质又足够的高,随性的扫街随手拍,乐趣不言而喻。

有不少人吐槽说,防抖依然不是最终解决方案,因为你拍摄的动态物体,防抖依然无法解决。这个观点我就很奇怪了,各家也都在发展防抖技术,只是区别于画幅、镜头防抖以及防抖档位上。在防抖这点上,k1做不到的,别家目前也没做到,以防抖去克服动态物体在暗光下极限快门本身就是原则性的错误,对于这种需求目前最好的方案就是足够强的高感来克服,大光圈都不行,因为大光圈的景深限制也是无法预约的鸿沟。

黑科技二:超解析。

目前来说,这个超解析技能,在全画幅领域的成像素质,依然是属于最强效果,没有之一,对,包括新出的a7r3。

因为k1的超解析是通过抖动传感器,对同一个像素分别进行四次独立的拍摄,分别以RGBG四次色彩采集最终合成无伪色的结果。(简单科普,显示普通模式拍摄原理

每个传感器像素只记录rbgg中的一种通道信息,然后通过邻近的像素颜色,结合算法,得出这个像素点应该有的颜色,这就叫猜色,然后没有猜对的情况下,就会生成伪色。比如图示中r代表红色,那么只记录红色,但是会根据它多个相邻的像素点,通过运算,得出结果,可能在画面上表现是黄色或者其他更多可能。

这个是宾得的超解析原理,就是通过移动传感器分别对目标进行rbgg四次纯通道的采样拍摄,这样既可获得完完全玩真实的色彩元素,通过四种信息的合成,还原出rgb真实的表现,而不是通过邻近的像素去运算猜测,所以不会出现伪色。

如果常常使用ps的用户,可以了解点阵图,就是一个个像素构成的图片,如果每一个像素只存在红绿蓝三种色彩的出现,如果不通过像素的羽化过渡,看上去物体就是由马赛克拼接出来的感觉,所谓为了过渡自然,相机的猜色其实和羽化过渡功效类似,但是实际都是算法自动处理出来的模糊结果,也就是放大了看,像素的色彩并不能对应的上实物真实的表现。而rbgg分别四次独立的采样,收集到了足够全面的色彩信息,进而重叠合成,就能保证每一个像素都是反馈真实物体的还原,而且没有模糊的临界点。所以解析度自然就会高出许多,即便高像素摄影机对放大后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也不及全真色彩采集后放大的效果。)

对于这项技术,我说说短板,就是受制于动态物体的无能为力,即便开了动态补偿,也很难克服手持实现,甚至动态补偿其实已经违背了无伪色猜色的原理,只是提高实用性。

还有就是宾得一直没有开放热靴对接参数,所以导致高速同步闪光支持特别不友好,比如对大功率的副厂闪光灯来说,想要实现高速同步,就得以来引闪器,但是市面上大多引闪器没有获得宾得反向破解的借口,所以无法实现ttl。更不用谈在超解四张拍摄的情况下使用闪光,只能笨拙的在长爆情况下,手动控制闪光进行曝光。

这里要说的,不少人今天发帖说某某家的超解析功能已经干掉了k1,某某家的算法不但去除伪色而且像素翻倍。

这个笔者不是评测行的人,只能苦笑。因为身边“好事”用户,早已做了不下N次的实际测试,结果往往是打一些谬论的脸,甚至就在前两天,刚刚做了a7r3和k1超解的对比,实际结果k1完胜。但是第二天帖子就被公关掉了。

对于这点,只能说爱信不信,作为弱小的玩家个体,没有精力和媒体斗智斗勇,但是愿各位观众老爷心有明镜,有些时候实践才能出真知。就论实际出片而言,还是k1胜出一筹。

黑科技其他:

自带追星仪,这是通过防抖功能衍生出来的一个功能,爱拍摄星空的玩家应该知道,往往会使用最大光圈以及较高的高感度去拍摄星空。因为长时间的曝光,星星会出现拉丝的状况(长时间的拉丝,其实是拍摄星轨的技巧,但是星空恰恰相反)所以这就对于相机的高感以及镜头的最大光圈有很大的要求。

而追星仪原理是通过模拟地球自转,始终保持星体的追踪,让相机客服地球自转,可以实现一定时间内,保持和星体运动同步,而不会出现拉丝的现象。

这样就可以不用追求特别强的高感素质,以及对光圈没有变态的要求,并且,小光圈对于星空的拍摄效果来的更好。

其实这个追星仪本身就是一个外设,价格也是不菲,只是k1通过防抖技术直接内置到机身上了,从追星仪以及大光圈超广角上的需求上来说,无形中省了一大笔费用。

当然追星都可以了,那么gps自然不在话下,只不过国内屏蔽谷歌地图的缘故无法直接使用,需要刷下固件,即可解锁gps在谷歌地图上描点的功能。

机身led灯

这点其实可说可不说,虽然在也玩更换镜头时,如果没有光源,这功能是多么无比的使用,但是我要说因为k1身上类似的人性化功能以及优良的工业设计小心思还有很多,什么超屌的翻转屏,什么五波轮,什么梯田波杆设计···

这些东西对于画质出图其实没有什么关联,但是对于用户来讲,你深深的能体会到工程师对于用户体验一些痛点的细心和作为。真是有了这种工匠作风,我想我即便今后会对相机有更高的需求时,宁愿多修,也不会放弃这台用心的机器。唯一让我出掉k1的理由就是更换银色k1版本以及期待k1下一代产品了。

对于k1特别大的怨念,就是银色限定版的国行售价,基本和当初黑色版一样,而且还送手柄和限量热靴···这让先买的人实在纠结的七上八下···。

k1门:

第一批k1出现过转盘门,不过后面基本都杜绝了。国行直接保修,港水不太清楚···

k1碎顶门,因为k1用了尖尖的军舰顶,并且为了内置gps,所以尖顶部位没有使用金属保护,在硬性碰撞后容易碎开。有段时间贴吧因为这个事情黑了一阵子,实际上碎顶的人也都是人为的,加起来也没有5个,但是黑的云里雾里的也是莫名其妙,相机不是用来摔的啊···小的磕碰也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你楞摔,有啥相机能扛得住?何况k1全金属架,在同期产品中已经算很硬的骨头了···

申明一下,这就是我作为个宾得用户一路过来想聊的事,真不是什么枪手软文,你要知道宾得公关以及宣传上来讲,只有更烂没有最烂···作为一个粉丝,也是操碎了心,玩家往往自发的做宣传搞活动,大家都是很爱这个牌子的历史以及依然坚持的精神。中间的过程,如果有了解者就知道其中的艰辛,我们只是生怕这么优秀的一个品牌就此绝唱,毕竟我们是多么喜欢这样的东西···

如同k1包装盒写的这些话,用我的理解就是

“我们承诺

愿陪伴您一生中美好的时光

不离不弃

感谢您选择理光影像。”

(有不少宾得一路过来的忠心粉,但是由于一直没有出数码全幅相机逐渐灭门惨案。可是依然还有一个很大的群体,在静静的等待宾得全幅那一天,最最要讲的不是我身边这一大群朋友,而是来自台湾的十三爷,老爷子拥有P家精品收藏数不胜数,都是稀世珍宝,对于每代的宾得器材都能如数家珍,可惜时光不等人,老人家一生期盼潘太克斯出全幅一日,可惜直到驾鹤飞仙之日,还是没有等到。在这只能给老人家深深一躬,当年的想念如今已成真,感叹哪怕再早一点点,让老人家能看得到,摸一下,想必也能心无杂憾。)

另外给一些要购买宾得相机的人讲讲

宾得新品不咋保值,虽然一些传奇的老头现在也是炒成天价,但是机身往往跳水严重。

不过k1以及kp两款新品来看,跳水度已经得到很大的控制,尚可选择国行了,毕竟俩年质保。镜头新品现在也没便宜几个钱,可以说保值相当好了,不过C幅以前出的新品,那是哐哐的猛跳···(当年1k4买的国行1855wr,后来500可以收到···k30机身3k5吧,两年后1k多都能买到···)

如果拍摄体育,不是不要选择k1,而是不要选择非体育专业性的机器,应该买专业的速度机。当然k1拍爱动的小孩来说,确实挺痛苦的···不过家用足够,但是如果是以此为业务的话,不建议选择,因为大多时候都没对上焦,你就错过了抓拍的瞬间,除非你手动对焦特别溜。

再一个,就是对焦区域需求。k1对焦点不多,区域也小,这样拍摄风景时,尚可通过对焦后构图的手法,但是对于大光圈精细拍摄来说,还是选择更多焦点以及更广对焦区域的机型来使用吧。

还有k1全幅数码头数量不多,虽然k卡扣所有镜头通用,但是新型的数码头除了大三元就是一直150450长焦了。还有一只被诟病腾龙套牌的2470和1530,因为腾龙有同规格的镜头,但是卡口不同而且价格相差很多。这事成天被人吐槽,但是实际两者对比后,也就是镜组近似,但是并不是完全相同,这个牵扯到镜片规格的使用,以及镜身整体的做工相差很大,和镀膜完全不一样。实际接触过两者的玩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官方也没有出来声明,导致这方面的口水战一直没消停。其实宾得大三元对比同期来说都不贵,可是就是被揪住腾龙代工的小辫子,觉得同规格的副厂价格便宜太多一直不放。这事,笔者身边朋友实际测试过的结果,完完全全可以否定这就是原腾龙镜头贴牌变宾得的事实,但是一日官方不出来声明,我们又何德何能出来标榜呢?真觉得P家的作风真是古旧派的日系作风,但凡这事落在大法身上,第二天就有人站出来公关了。这个真是无语。

这里声明一下镜头群,绝对不是可用镜头少,相反是相当的多,多到更本用不过来。因为即便历代机型变革,始终不变的k卡口镜头都是即插即用,区别只是有些老头无法自动对焦,一些C幅头无法完全呈现全幅视角而已。要是往大了说,宾得有原厂的m42以及645转pk的转接环。也就是说,这些规格中的镜头统统都可以用。而且天然兼容da头,fa头这种能自动对焦的镜头。(da系列的定焦,50mm开始往上都可以直接用,变焦的话,需要看实际情况出现黑圈,所以需要用C画幅模式自动裁剪来避免黑圈。不过变焦中,1224到达18mm黑圈基本不明显,以及60250全程在全开的情况下都可以接受,有些焦段可能黑圈有些硬,但是这款镜头相场是覆盖全画幅相场的,可以手动把镜组中的消光漆层去掉,基本就是一款合格的全幅长焦头了,除了不素的星头素质,还有恒定光圈哦)

所以,k1只是新时代的高端数码头以及小三元严重的欠缺,但是这点并不代表可用镜头少。真要抠字眼,就是高素质数码镜头群太少。但是高素质非数码镜头,多的一批,比如说还有一群太苦玛好物值得把玩。

最后,如果只是喜欢玩摄影,喜欢摄影时那种不急不躁的感觉,喜欢尝试各种物好价不贵的老镜头,喜欢户外翻山下水的玩家,宾得真的是足够满足基本所有的需求了。外加上机身水货现在1W可入,行货1W5直接选银色限量版了。镜头也同比便宜很多,市面上流动的大量太苦玛头,还有自家M头或者A头这些老物,那些头的做工还是手感还是素质,只有用过才知道,阻尼入奶油般的手感,以及实实在在的玻璃加铁疙瘩的冰凉,对应各个镜头不同的焦外表现,以及色彩敏感,真是深不可测的大观园。最关键是,大多都是千元左右的好物,甚至千元以内可以选择的镜头都有不少。

另外fa最著名的三公主选择二手也都是3k~5k的区间。水货也较为正常,不像前几年炒作的那么变态,但是注意比较坑的是Pentax A*135/1.8、A*85/1.4、A50/1.2这几个头炒的有点厉害,因为传奇色彩加价不少,当然还有不少长焦传奇星头同样价格不菲,但是常规用户基本需求不到,暂且不提了,不过个人推荐下星200或者星300,这两款素质相当不错,在C幅时的表现已经折煞一票毒友,更何况k1出世,表现如虎添翼。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使用非全幅机身拍摄大景深作品
zou周聊摄影 篇四:摄影,只需要这一颗头就够了!(多图警告)
终于等到你 理光映像宣布CP+展出全幅相机+两镜头
2020年——我的相机选择
宾得K5体会
真水无香惹人醉 品味宾得发展历程(全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