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资者应抛弃“非黑即白”观念
     齐涨共跌,这几乎成为过去20年A股市场的走势特征,在其指引下,投资者更注重对系统性机会和风险的判断,更青睐在风格变化的节点上游走。这使多数投资者在操作上形成“非黑即白”的习惯,即不是空仓就是满仓,或在消费股与成长股、小盘股与大盘股等风格品种间进行一边倒的配置。但是,伴随经济环境、市场结构、参与群体的变化,这种“非黑即白”理念,无论是在判断市场,还是在具体操作上,都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局限性。

  进入2013年,A股市场在运行方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投资者此前习惯判断大势的依据——沪综指和深成指,在今年都出现明显调整,跌幅近10%,但市场的赚钱机会并未像以往那样随大盘下跌而快速减少,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众多股票(包含主板市场的很多股票),都走出只有以往牛市才会出现的大幅上涨行情。

  二是周期股和消费股不再泾渭分明。如果放在过去几年,指数大幅下跌的背景下,资金会一股脑地卖出周期股,追捧防御性股票,但今年以来,长城汽车[2.44% 资金 研报]、中国化学[-4.23% 资金 研报]等典型周期股大幅上涨,而商业贸易、餐饮旅游等此前的典型防御性品种则弱势得多。

  显然,场内资金在操作和对判断后市的方法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变化的原因可能在于:进入2013年后,经济转型的大幕彻底拉开,伴随调结构的阵痛,经济增速中枢缓慢下移似乎不可避免。在经济下移而政策托底的背景下,经济波动幅度预计会明显降低,这使得市场出现系统性机会和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同时降低,如果此时仍然基于对大势的判断而指导操作,很可能会茫然不知所措。

  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的大量出现,也模糊了周期与消费的边界,对于此类以价值投资为理念的投资者来说,周期与消费其实并不重要,具不具备业绩成长空间和安全边际才是其考虑的重点。

  既然经济转型与股市去散户化的进程都只是刚刚启动,那么就有理由相信,A股投资的个性化时代已经到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股热门赛道开始拥挤 外资逐步扩大选股范围
羡慕07年,拥抱抱团股
一年三倍和三年一倍
股市投资的五种轮动逻辑
杨德龙:A股市场春季攻势愈演愈烈 继续价值投资黄金十年
三因素制造消费股短期“瓶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