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详解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以及创投机遇

导读

   近期,各地纷纷颁布《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再加上焦点访谈权威解读“家庭医生来了”的新闻,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有说以后大医院就要逐渐取消门诊了,有说以后大家都会有家庭医生来做首诊服务了,有说政府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乃至自由执业的。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接下来,小编就和您一起深度解读政策以及分析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行所带来的创投机遇。

何为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制度(hierarchicalmedical system)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和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并按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及时便捷的双向转诊,从而建立科学有序的诊疗秩序,确保病人得到适宜治疗。分级诊疗制度的核心政策措施可概括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以美国为例。美国经过几十年摸索,其医疗制度已相对完善,而最大的特点就是社区医生首诊制。在美国每一个参保居民都会拥有一名社区医生服务,如果居民不满意,可以随时换自己的社区医生。

在美国,居民生了病,不是直接去医院,而是先找社区医生。如果只是常见病就由社区承担治疗的任务,社区医生解决不了的疾病,则由社区医生开具证明,再到医院专科进行治疗。在美国,除急诊外,没有那家医院会直接收治患者。社区医生的管理也是相当严格的,尤其是检查和处方,一旦发现社区医生乱开药品,就将面临吊销执业医师资格的处罚。所以在美国,你很难看到医生什么病都开抗菌素的情况。

由于美国的分级诊疗制度开展的时间较长,老百姓也普遍接受了这种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的医院里,看不到排长队候诊、排长队取药的情况。大型医院救治的患者也都是真正的重症患者。对患者的合理分流,既让患者节约了费用,又能充分保证重症患者的就诊和治疗的权益。小编在美生活期间,到当地最大的一家医院看病和打疫苗,基本没看到什么病人在排队,大家都是预约制的,医生和护士也不显得那么忙碌。几个人围着一个病人嘘寒问暖,感觉温馨的同时也觉得挺浪费资源的。



再看看英国。英国将医疗服务分为初级、二级和三级。初级服务最为普遍,针对一些较轻的疾病提供普通的门诊服务,提供者为全科医生。二级服务的供方则为医院,主要收治急诊、重症患者及需要专科医生治疗的患者。三级医疗服务则是为一些重症患者进行更加专业化的诊疗、护理服务。英国法律规定公民或持有6个月以上签证的外国公民必须注册家庭医生,并与其签约。每个居民都有对应的免费的家庭医生,指导患者科学有序就医、按需就诊。

当然,对于分级诊疗也不乏吐槽之声。据一位在英国居住多年的朋友讲,一次身患荨麻疹、浑身难受,结果医院给预约到了5天以后。这期间居然自个儿吃药吃好了,5天后自然也不需要去医院了。

这一点在最近广为流传的一位澳大利亚人夸赞中国的视频中也得到了印证。视频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盆友,名叫David,目前在中国做外教。他深爱中国的五大理由真的让很多中国人都颇感意外……


其第一个理由居然是医院,“中国的医院Very Quick!!Very方便!!做个验血只要1-2个小时。在澳大利亚?要5天!5天!!5later you pick up, OMG, 5 later I die……5天后我都翘辫子了!”(小编肚皮要笑破了~~


政府政策的顶层设计

以广东省为例。政府的核心思想是“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切入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医疗人才和城市医院资源下沉,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建立符合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

时间表也定了。2016年,全省将全面开展分级诊疗。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稳步提升,合理有序的就医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建立。

主要部署方案包括四大方面,十五个措施。四大方面包括:


   十五个措施包括:


甚至连考核KPI都出来了(到2017年底截止)。

序号

项目

子项目

指标要求

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建设达标率

95%

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

65%

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机构的比例

70%

2

县(市)医院数量

30万人口县(市)拥有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数量

1

30万人口县(市)拥有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数量

1

30万人口县(市)拥有二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数量

1

县域内住院率

90%

3

全科医生数量

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全科医生数量

2

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全科医生数量

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

30%

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

60%

4

信息化

远程医疗的县(市、区)覆盖率

50%

二、三级医院的分级诊疗管理信息系统覆盖率

100%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级诊疗管理信息系统覆盖率

80%

5

转诊

三级和二级医院向康复、护理等慢性病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人数年增长率

10%

6

帮扶与协作

全部县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二、三级医院建立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

完成

7

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

城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

40%

8

中医药服务

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占同类机构之比

98%

提供中医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同类机构之比

95%

提供中医药服务村卫生站占同类机构之比

9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比例

30%

 

与分级诊疗相关的都有哪些创业和投资机会?

虽然投资界一片沸腾,把医疗健康称之为“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宝藏”。但其实,笔者采访了一些长期奋战在医疗领域的老专家、老医生,普遍感觉对于这些政策和方案还是持有观望和冷静思考的态度。大家普通关注的是可操作性和利益分配问题。政策的目的虽好,但在当前体制并未有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方案如何往下推行?靠行政干预强推始终无法持久,靠市场机制调节又受困于当前体制。希望优质医生资源下沉,但如何解决激励机制问题?双向转诊想法虽好,但如何解决双方的利益分配问题?许多的问题,凡此种种,不是单靠出台几个政策、颁布几条通知就能解决的。

但是即便如此,一些创投机会的出现仍然不容忽视。


医生集团的创建与上市

根据《方案》的措施三“推进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明确指出“推动专家、名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诊疗服务或到基层开办医生工作室,逐步降低大型医院门诊比例,鼓励大型医院逐步取消门诊。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医生集团、名医诊疗中心”。

不可否认,医生集团是医改大势下中国医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由之路,而医生资产证券化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这些基本判断相信已是业界共识。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医生集团,本身满足了中产阶级和富人对医疗和健康管理的需求,从而与一般的大众化的医院服务区隔开来。

对于医生集团的上市未来还是可以期待的。目前多点执业整体来看虽说不是特别理想,但是医生集团在多点执业这一块还是有新的突破;目前医生集团主要是体制内医生组成,从长远发展来看,体制外医生集团才是趋势,才更有可能上市。另外在未来发展的空间上,如果仅仅做医生经纪人空间可能不大,但如果和移动医疗企业、连锁诊所等机构合作,医生集团未来还是可以期待的。


医院或连锁诊所的上市及投资

十三五期间,医院会继续保持上市势头,在妇产、儿科、康复等领域都将迎来较好的机会,眼科、耳鼻喉、儿科等专科诊所、连锁诊所也会是一个趋势。连锁诊所的投资,主要是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变成小病到社区、大病住医院,再加上大型医院的普通门诊会受到限制,有些地方甚至说要取消大医院普通门诊,这样的话,就给这种小型诊所、综合性诊所带来一些机会。全国性的一两百家的连锁诊所上市还是有机会的。

凤凰医疗(01515)近日公布,以37.22亿元向华润医疗收购华润医疗之全资附属公司Ample Mighty Limited的全部股权,代购将按每股8.04元(较停牌折让11.6%),拟向华润医疗发行4.63亿股支付,相当于扩大已发行股本不少于35.7%。完成交易后,华润医疗变身成为凤凰医疗控股股东,凤凰医疗将更名为华润凤凰医疗集团。华润是上市公司,但华润医疗没有上市,所以通过收购凤凰医疗也实现了借壳上市。未来上市公司的整合不会出现特别大的规模,大的手笔只有像华润这样的央企才有这个财力。尽管如此,未来更多医院走向上市之路将很值得期待。


互联网医疗的今生与未来

互联网医疗的疯狂在2015年下半年稍稍降了降温,但仍然很有想象空间。目前,狭义的互联网医疗可划分为两大模式:线上为主的院外轻问诊业务和线上线下结合的医院诊疗业务。

线上轻问诊(B to C)模式,由于受到法规和实际诊疗条件的制约,难以进行初诊鉴别诊断和复杂疾病的确诊,以及各类手术操作性治疗措施,目前主要局限在常见病复诊、慢性病持续用药治疗等类似于大医院的简易门诊业务。在大医院逐步压缩甚至取消门诊的趋势下,线上轻问诊可以有效替代部分门诊业务,对基层医疗起到很好的补充。其业务特点为“轻、慢、药”,产业优势为轻资产、低门槛和低成本,业务模式上社会价值大、应用空间广;存在问题为业务类型窄、盈利收益低、商业模式前景不明等。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逐渐覆盖全民和加强药品流通领域监管的趋势下,商业医疗保险和药商是否还有持续支持互联网医疗的利益驱动,还需要继续“摸石头”。

医院诊疗业务(B to BB to B to C)模式,基于线下医院向线上延伸医疗业务,使线上线下紧密结合、配套衔接,线上患者可直接进入线下医院实施现场诊断与治疗,线下患者可回家在线上进行后续康复治疗与监测。其业务特点为全业务、全流程、全贯通,产业特点为现资产、高门槛和高资源,业务模式上社会价值大、应用空间广;存在问题为地域限制多、广域交互难、需分级诊疗配套等。


上市公司医疗资产的整合与收并购

十二五”期间的医疗投资主要以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为主,像一些上市药企,以及华润、中信这样的央企;而在“十三五”期间将会有一些新的变化,投资医院的上市公司会多元化,一些以前和医疗没有关系的公司也会进来。比如做IT的贵州郎玛。还有一些实体企业,传统行业经营困难但已经沉淀了一些资本,也想转型进到医疗领域。医院资产是2013-15年间医疗服务行业的重要主线,诸多上市公司和非医药行业的公司转型都通过收购、改扩建或新建医院来实现,涌现了诸如信邦制药、复星医药、金陵药业、华业资本、澳洋科技、千足珍珠、国际医学等公司。

通过改变传统大医院掌握核心医疗资源的现状,分级诊疗可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从而给上市公司或创业者带来新的商机。


医疗信息化的事业方兴未艾

优质医疗资源如何下沉基层?除了星星点点的对口帮扶活动,基层医院和省城的三甲医院之间的互动并未形成长效机制。不是双方没有这个需求,而是没有完善的机制保障和技术平台支撑。

远程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无疑将是分级诊疗制度下的直接受益者。远程医疗技术可以实现以检查诊断为目的的远程医疗诊断系统、以咨询会诊为目的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以教学培训为目的的远程医疗教育系统和以家庭病床为目标的远程病床监护系统。谁能够提供完善的、性价比高的解决方案,谁就能借助分级诊疗的势头获得大的发展。而参与其中的IT厂商、解决方案提供商、集成商、代理商都将分得相应的蛋糕。

还有“医疗 云计算”、电子病历共享系统、分级诊疗信息共享系统的开发与整合也有很大的市场机会。伴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颁布和2017年大考的临近,政府相关部门、相关医院、一些民营企业都会加大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当然,如何避免“投资一窝蜂”,以及大建快上而导致的过度投资和浪费将成为新的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医联体五大变革来了
卫计委2017年工作要点来了!(与医生尤为相关的十大要点)
【政策研究】看国内外全科医生如何多点执业!
从分级诊疗看基层医疗发展
专家:以家庭医生和分级诊疗“激活”基层医疗
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请先解决体制之困与利益分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