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佗《中藏经》精读(一)
[原文] 人者,上秉天,下委[1]地,陽以輔之,陰以佐之。天地順則人氣泰,天地逆則人氣否。是以天地有四時五行,寒暄動靜。其變也,喜為雨,怒為風,結為霜,張為虹,此天地之常也。人有四肢五臟,呼吸寤寐。精氣流散,行為榮,張為氣,發為聲,此人之常也。陽施於形,陰慎[2]於精,天地之同也。失其守,則蒸而熱發,否而寒生,結作癭瘤,陷作瘡疽,盛而為喘,滅而為枯,彰於面部,見於形體。天地通塞,一如此矣,故五緯[3]盈虧,星辰差忒[4],日月交蝕,彗孛[5]飛走,乃天地之災怪也;寒暄不時,則天地之蒸否也土起石立[6],則天地之瘡疽也;暴風疾雨,則天地之喘乏也;江河竭耗,地之枯焦也。鑒者決之以藥,濟之以鍼,化之以道[7],佐之以事[8]。故形體有可救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災。人之危厄死生,秉於天地。陰之病也,來亦緩而去亦緩;陽之病也,來亦速而去亦速。陽生於熱,熱而舒緩;陰生於寒,寒則拳急[9]。寒邪中於下,熱邪中於上,飲食之邪中於中。人之動止,本乎天地。知人者[10]有驗於天,知天者必有驗於人。天合於人,人法於天。見天地逆轉,則知人盛衰。人有百病,病有百侯,侯有百變,皆天地陰陽逆從而生。苟能窮究乎此,如其神耳。


提要

本论是全书的总纲。基于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概括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了知人验天、知天验人的主旨。


全文分四段:一、提出人秉天、委地而有形神的基本认识,论述人体气机能否调适取决于天地之气是否顺逆。


二、采用类比的方法,述明天地与人的正常变化。


三、采用类比的方法,述明天地与人的异常变化。并指出“形体有可去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灾”。


四、进一步论述人的危厄、死生、动止都与天地相应,因此,可以见天地逆从,则知人衰盛。
校注
[1] 委 连属。《庄子·知北游》:“是天地之委形也。”《释文》杜注曰:“委,属也
[2] 慎 形成。《诗经·大雅·桑柔》:“考慎其相。”传:“慎,成。”又,此字独不避孝宗庙讳,疑误。  
[3] 五纬 金木水火土五星之总称。《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大宗伯》疏:“五纬,即五星:东方岁星(木),南方荧惑星(火),西方太白(金),北方辰星(水),中央镇星(土)。言纬者,二十八宿随天左转为经,五星右转为纬。”
[4] 星辰差忒 谓星辰运动不依常轨。《易·豫》:“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遇而四时不忒。”盖古人常将异常之天体运动与灾变相互联系之。
[5] 彗孛 俗称“扫帚星”。《尔雅释天》疏:“孛者何?彗星也。彗,谓帚也,言其状似扫帚,光芒孛孛然,故言孛,又言彗。
[6] 石立 《旧唐书·孙思邈》此下有“天地之瘤赘山崩土陷”九字,可参。”
[7] 化之以道 谓以阴阳调节之理教化民众以适应自然之变化。《易·爻辞上》:“化而裁之谓之变。”疏曰:“阴阳变化而相裁节之,谓之变也,是得以理变也。犹若阳气之化不可久长,而裁节之以阴雨也,是得理之变化也。”
[8] 佐之以事 谓以符合自然变化之事业助民众适应自然之变化。《易·爻辞上》疏曰:“凡民得以营为事业,故云谓之事业也,此乃自然以变化错置于民也。”
[9] 拳急 谓收引蜷曲而拘急也

[10] 者 医统本、周本此下有“必”字,疑是。


[语译] 人,上则秉受于天,下则连属于地,天的阳气来辅助人,地的阴气来资养人。


天地之气调顺,人体气机就调适安和;天地之气逆乱,人体气机就闭塞紊乱。因此,天地有四时五行,有冷与暖,动与静。它们在变化着,天地之气和则表现为雨,天地之气动则表现为风,天地之气凝结则表现为霜,天地之气开合则表现为虹,这些都是天地之气的正常变化;


人有四肢五脏、呼吸醒卧。精气在流动散布着,精气的运行表现为色泽,精气的开合表现为呼吸,精气的扬举表现为声音,这些都是人身精气的正常反映。阳气施用在“形”,阴气成合在“精”,这是天地的同一规律。违背这种正常规律,就会暑气上蒸而热病发生,阴气闭塞而寒病发生,气血郁结而成瘿瘤,热气入陷而成痈疽,肺气壅塞而成喘病,肌肉消减而成痿证。这些病变显露在颜面,反映在形体。天地之气的通调与闭塞,全象这一样啊!


所以,五星的盈满亏虚,星辰的 运行差异,日蚀月蚀的交替发生,彗星的飞跃奔逝,就 是天地的灾异变故;寒冷温暖不依时节,就是天地的蒸 发和闭塞;崇土高起怪石兀立,就是天地的痈疽;暴风 骤雨,就是天地的喘息;江河干涸,就是天地的焦萎。 明察自然变化规律的人,对于病人,就会用药物调平阴 阳之气,用针刺增进疏导之力;对于灾变,就会按阴阳 调节的道理来适应自然的变化,用符合自然变化规律的 事业帮助民众适应天地的灾变。


所以,形体有疾病可以 拯救,天地有灾变可以消除。


 人的灾病生死,秉受于天地。阴邪所致的病,来的 缓慢,痊愈也缓慢;阳邪所致的病,来的迅速,痊愈也 迅速。阳病生于热邪,热邪使人体松乏弛缓;阴病生于 寒邪,寒邪就使人体挛曲拘急。寒邪伤害人体的下部, 热邪伤害人体的上部,饮食之邪伤害人体的中部。


由于人体的动静,根源于天地的变化。所以,认识了人体变化的人,会验证天地的变化;认识了天地变化的人,必 定会验证人体的变化。天地的变化相合于人体的变化, 人体的变化符合于天地的变化。明晓天地变化的逆与 顺,就能测知人体的盛和衰。人体有千百种疾病,疾病 有千百种证候,证候有千百种变化,这都是天地阴阳的 顺与逆所产生的。如果能彻底探明这些奥义,那就如同神圣了。

“人与天地相应”思想,自《内经》始即已引 进医学领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确认:“阴阳四时 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 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尔后,历代医家均从整体观念出 发,无论养生与治病,都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故“人 与天地相应”乃中医理论之主导思想。本书以“人法于 天地论”列诸论之前,冠全书之首,可谓开宗明义。

本论以人法于天地为主旨,系统论述如下三点:

一、由于 人秉天、委地,则人之危厄死生秉于天地、人之动止本 乎天地,故人必须顺应自然变化。


二、由于百病、百侯、 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故养生治病必须认识和掌自 然变化之规律。


三、由于天合于人,人法于天,见天地 逆从,则知人衰盛,因之,“知人者有验于天,知天者必 有验于人”。


从而,鉴者诀之于药,济之以针,则形体有 可救之病;化之以道,佐之以事,则天地有可去之灾。 故人能认识与掌握自然变化之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生要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中医之“气”,主要用于这三个方面:自然、生理和病理
《管子·侈靡第35下》诗解5精诚应变
五运六气 · 年运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中)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之九灾应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下)》学习笔记三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