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肖维琪 | “秦观故里”研究⑥秦观的青少年时代

“秦观故里”研究⑥

秦观的青少年时代

肖维琪

秦观在高邮城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横贯秦家大院的北濯衣河,纵贯高邮城西的古邗沟,以及紧贴古邗沟的新开湖,既为秦观提供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自然环境,也蕴毓了秦观特有的人生风貌和文学风格。

读万卷书

秦观自幼敏悟,读书“一见辄能暗诵”,在学习中显示出非凡的才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丹阳进士邵必知高邮军,居官“震厉风采”,建新学80楹,使众多求学者入学有门,开一代“善教陶染,成就人物”之风。秦咏与时俱进,立刻把七岁的孙子秦观送去读书。秦观成了高邮历史上第一座官办小学的第一届学生。这种正规的学校教育,为秦观日后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读万卷书,书从哪里来?父亲元化公在国子监读书,叔父秦定熙宁三年(1070年)中进士,说明他家是有一定数量藏书的。但他读书的胃口很大,家中藏书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他就跟人家借书。还在上小学的时候,9岁那年,他就“从胡晋侯学。”小学毕业后,孙觉自京师归高邮,他“经常登门拜访,聆听教诲,从其学经。”19岁与徐文美结婚后,岳父徐成甫曾“聚书几万卷”,自然就成了他的私人图书馆。他经常到东嶽行宫(俗称泰山庙)去读书,在那里留下了“秦少游读书台”胜迹。

秦观读书的内容,首先是学习时文,以备应举。10岁时,他已通《孝经》《论语》《孟子》大义。后来王安石变法改革考试内容,又学习王安石制定的《三经新义》,因此,儒家思想成了他的基本思想。其次喜读兵书,好学兵法,这可能与他的曾祖父秦玫是一位将军,祖父秦咏也是军人有关。他说:“往吾少时,如杜牧之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乃与意合,谓功誉可立致,而天下无难事,顾今二虏有可胜之势,愿效至计,以行天诛,回幽夏之故墟,吊唐晋之遗人,流声无穷,为计不朽,岂不伟哉!”第三,家庭信佛,特别是祖父秦咏“老而阅佛书,自恨知之已晚,手抄口诵,不舍朝夕。”对他也有影响。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荐秦观于王安石,说 他“通晓佛书”,王安石答书也称“又闻秦君尝学至言妙道。”可见早在青少年时期, 他就比较全面地接受儒佛道三方面的教育。第四,他还博综史传,讲集医药,明练法律,若此类,未易一一数也。

苏轼在《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一诗中,对《黄楼赋》给予很高的评价:“雄辞杂古今,中有屈宋姿。”在《淮海集》的“赋辞”这一大类中,除收入《黄楼赋》外,还有《浮山堰赋》《寄老庵赋》《汤泉赋》《叹二鹤赋》《郭子仪单骑见虏赋》《曾子固哀词》《蔡氏哀词》。这六赋二词中,《黄楼赋》《浮山堰赋》和两篇“哀词”是用“骚体”写成的,因此,都可说“中有屈、宋姿。”而《浮山堰赋》是秦观21岁时所作,是秦观存世最早的一篇“少作”。从此以后,他的佳作迭出。其诗,王安石称之“清新妩麗,鲍谢似之。”其文,苏轼赞之“词采绚发,议论锋起。”其词,况周颐《蕙风词话》云:“少游自辟蹊径,卓然名家。”秦观作品的成就,标志着他在当时文坛的地位。在苏轼主盟文坛时,他和苏门其他学士一起,用自己的作品组成了时代的交响曲,在中国文学史上写出了光辉的一页。

行万里路

秦观行万里路,除三次应举外,有过两次历时百日以上的漫游;此外,他还经常到离家不远的扬州和楚州去;31岁那年岁末,又因“乌台诗案”牵连入淮南诏狱。此类活动和经历,对于他拓宽视野、历练素养、增长阅历、丰富创作无疑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次应举分别为元丰元年(1078年)、五年(1082年)、八年(1085年)。前两次均未考中,但有诗词反映了落第心情,记录了往返京师开封的足迹。如元丰元年夏四月入京应举,途中谒苏轼于徐州,成为苏轼门人,临行作《别子瞻学士》。元丰五年春,在京作礼部试,作《辇下春晴》诗,再次落第,曾西游洛阳,有诗词记游;返家途中,经南京(指商丘),为法宝禅院一长老题真赞;经黄州访苏轼,作《吊缚钟文》,抒怀才不遇之情;过庐山,访大觉琏师旧迹,南游玉笥山而归。

两次漫游,一次是熙宁九年(1076年)与孙觉、参寥子同游历阳(今安徽和县)之汤泉山水,拜访分别已久的漳南道人。在惠济院,又受高邮老乡、乌江县令阎求仁之邀,同游了龙洞山,秦观和参寥子还西入乌江,与阎县令同谒项羽祠。此行得诗30首,赋1篇(即《游汤泉赋》)。另一次是元丰二年(1079年)春,搭乘苏轼调任湖州的便船南下,省祖父秦咏及叔父秦定于会稽,参寥子随行。三人一路且行且游,过扬州,游平山堂;经镇江,访宝觉大师;至无锡,游惠山,观唐人王武陵、窦群、朱宿诗;过吴淞江,与关彦长、徐安中聚会于垂虹亭;到达湖州,泊府西观音院。此时正值端午节,遍游湖州诸寺,泛舟城南,又往游何山。不久别苏轼赴越。至会稽,省祖父秦咏和叔父秦定,定时为会稽尉,郡守程公辟馆先生于蓬莱阁,夏间至秋初,游会稽胜迹如鉴湖、禹庙、龙瑞宫、云门山、流觞亭、圆通院白衣阁等,与程太守相唱和。从游八月,酬唱百篇见《谢程公辟启》。

游扬州。扬州自古繁华,是秦观出仕前出游最多的地方。元丰三年(1080年)在《与李乐天简》中称:“时复扁舟循邗沟而南,以适广陵。泛九曲池,访隋氏陈迹,入大明寺,饮蜀井,上平山堂……登摘星寺。寺,迷楼故地也。”简中所述,在《望海潮》词中得到形象再现:“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游楚州。楚州在高邮之北,有邗沟西道直达。熙宁十年(1077年)春,秦观赴山阳谒徐积。据清乾隆《淮南府志》和《楚州丛书》介绍,徐积字仲车,楚州山阳人,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是个孝子,“州以行闻,诏赐粟帛。元祐初,近臣交荐,乃以扬州司户参军为楚州教授。居数岁,又交荐之,转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卒,年七十六。赐节孝处士。”徐积也是胡瑗的学生,似与观父元化公同学,其《送秦少游》诗云:“叟罢耕耘妾罢机,匆匆人意甚牵衣,可怜数里笙歌地,但见一番杨柳依。”(见《节孝先生文集》卷十八)又卷十六《谢秦少游》诗云:“讲罢潮沟吟绿槐,手持铜钵待相陪,青瞳好客难留住,白足高僧又带回。今日许寻陶令菊,明年约寄陆生梅,厐公妻子方饮黍,且报舟人莫起桅。”两诗皆自称“叟”、“厐公”,而以“陆生”喻秦观,是长辈口吻也。秦观有《山阳阻浅》诗记此行。

秦观游历,既为观赏祖国大好河山,又为拜师交友以广见识。在游历过程中写下大量的诗词佳作,表明秦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练就了扎实的文学功底。

拜师交友

苏轼初识秦观,是由孙觉介绍的。宋人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东坡初未识少游,少游知其将复过维扬,作坡笔语,题壁于一山寺中。东坡果不能辨,大惊。及见孙莘老,出少游诗词数十篇,读之,乃叹曰:向书壁者,定此郎也!”秦观初识苏轼,也是由孙觉(黄庭坚岳父)和李公择(黄庭坚舅父)介绍的。苏轼对这位高邮秀才一见如故,“丰礼备乐,如师弟子” ,此后极力通过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声望,向地方政要和文学界推介秦观。

元丰二年四月,苏轼过扬州,曾访州守鲜于子骏,秦观同行。第二年,鲜于太守命教授马希孟编《扬州集》,请一个尚未取得功名的白衣秀才秦观担纲作序,连秦观自己也深感太守太给面子了,在给苏轼信中说:“子骏以公言,顾誉甚厚。”

不可否认,秦观的诗文能得到鲜于太守的赏识,与苏轼的推介有关。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秦观通过刻苦学习,确实才气袭人,才名已播。《扬州集序》作于元丰三年,而《满庭芳·山抹微云》作于元丰二年。鲜于太守请秦观为《扬州集》作序,是在《满庭芳·山抹微云》誉满文坛之后,他当然相信秦观是能担此重任的。

赏识秦观的不单是鲜于太守和会稽程公辟太守,还有扬州太守吕公著等。元丰七年(1084年)中秋之日,吕太守在云山阁大宴宾客,请秦观为中秋盛宴作诗。秦观欣然从命,预先作《中秋口号》,有“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明月中”之句。然而当晚云彩遮月,秦观即席改称“自是我公多惠爱,却回秋色作春阴”,切合了当晚的景色。在场宾客无不佩服秦观才思敏捷。

秦观还有一个特点,是广游名山大寺,结交僧道朋友。与其交往较多,对其影响较大的释友有显之长老、参寥子和辨才法师等。显之长老俗姓林,福建泉州人,人称昭庆禅师。秦观文章中提及的庆禅师、庆和尚、漳南道人,显之禅老、显之长老皆指他。参寥法师,本名显潜,苏轼为之改为道潜,字参寥,又称参寥子,谢世后朝廷赐号妙总大师。俗姓何,浙江於潜浮溪村人。秦观出仕前两次较长时间的漫游,他差不多都自始至终参与。辩才法师,俗姓徐,字无象,杭州人,晚年退休于西湖之西风篁岭上的龙井圣寿院。秦观与辩才的交往,得之于苏轼的引荐介绍,元丰二年秦观去浙江会稽省亲期间,受辩才书面之邀,与参寥入山,同登照阁,游观音洞及佛日净慧寺等。秦观写出《龙井题名记》,以及《龙井记》等文章,辩才写成《龙井十题》,苏轼作《跋参寥辩才少游唱和诗》,正是由于苏、秦等人与辩才的唱和,使得龙井名声大振。此外,与秦观交往较密切的僧、道友人还有杭州法惠院僧人法言,高邮隐修道士魏景,成都道士蹇翊之,处州法海寺僧平阇黎,以及禅师佛印、仲仁、道士陈太初等。

(2020年11月2日)

肖维琪 | “秦观故里”研究⑤秦家大院

肖维琪 | “秦观故里”研究④秦咏

肖维琪 | “秦观故里”研究③秦玫

肖维琪 |“秦观故里”研究②武宁乡左厢里考

肖维琪| “秦观故里”研究①秦观先祖世系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苏57 秦观游记,带苏轼梦回杭州 夜游龙井
新市“觉海寺”北宋高僧——“若愚”法师的故事
苏轼行书《次辩才韵诗帖》
高清逐字放大!苏轼《次辩才韵诗帖》(三)
苏轼《次辩才韵诗帖》
苏轼的次辩才韵诗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