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创园区亟须构建“文化金融港”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各类文创园区的数量已突破1万家。由于目前国内文化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文创园区内的企业以中小型规模为主,并且大多数文创企业的资产结构偏重于“轻资产”类型,因此,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与资金配置模式,很难与文创园区金融服务需求对接,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发展结构不平衡问题突出。


与此同时,从园区规划层面来看,大多数文创园区往往在建设规划阶段就缺乏系统科学的园区金融规划,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入驻的配套鼓励政策缺失,银企信息沟通机制不顺畅。调查显示,金融投资以及相关金融中介机构很少纳入文创园区招商引资范围。缺乏配套的园区金融体系支持,严重影响文创园区整体营商环境和投融资服务的效率。如何搭建与文创园区相匹配的、有效的产业金融生态系统,已成为文创园区要攻克的重要课题。


“文化金融港”模式大构想


产业金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依托并服务于特定产业发展金融活动的总称。从产业金融理论上讲,国内文创园区必须突破现有的金融体系障碍,以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匹配的产业金融生态系统,即“文化金融港”,为文创园区发展提供更有效率的金融支持,从而实现文化产业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共生发展。


“文化金融港”定位于文创园区的高级项目孵化基地和文化金融交易平台,除了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并最终形成长期稳定的项目渠道之外,金融港本身也可通过物业运营和投资增值来实现自身盈利的多元化。


“文化金融港”的体系核心,就是为园区项目高效整合金融资源,同时通过金融港内的专业配套体系,一站式完成园区内企业的投融资服务。


具体来说,文创园区可通过建立“文化金融港”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吸引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基金)进入园区,采用园区自有基金与外部金融机构联合投资的模式,在金融港内完成项目投资的各个环节,并通过项目交易中心完成项目交易。


与此同时,“文化金融港”建立的创意智库,根植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特点,可筛选园区内有产业化前景的文化创意项目,寻找合适的产业化合作伙伴,促进科技与创意专业人才的双向交流,帮助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升级。“文化金融港”还应包含导入园区项目的孵化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政策引导、企业宣传、配套设施、技术平台、市场网络、人力资源、法律工商、园区物业等提供一揽子、一站式工商服务内容。


文化金融港发展基金(FOF),则是“文化金融港”模式的核心金融平台,园区可以每年从金融港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提供给FOF,用于孵化更多有创意的项目,实现文创投资良性循环。这一基金可由文创园区以及相关战略投资人发起,引进小额贷款银行、创投基金、投资机构共同组建,优先投资园区内项目,并对项目进行资本运作。


构建“文化金融港”需因地制宜


文创园区在构建“文化金融港”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引进先进金融组织模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搭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并存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市场供给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园区在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时,可同时给予金融等服务机构适当的土地使用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金融机构进驻园区的成本和风险,并合理规划金融综合服务区,将金融机构建设用地纳入服务区规划。在“文化金融港”体系初步搭建后,园区管委会可将地方金融机构作为招商引资环境进行宣传,同时定期向金融机构公开园区重点项目、招商企业的信息,增进银企信息互通。


此外,文创园区还需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制定园区金融管理办法。园区主管部门可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及园区产业集聚特点,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机制,扩大企业担保抵押物范围,满足园区发展的多元化、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

【中国文化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构建“七要”
各地多措并举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宝蓝股份:以完善的供应商体系打造智能产业园区
没有核心技术 创业也能成功
“撤二并一”之后 如何“合力一跃”
山东省将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