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纺织视野】机器人入侵各大纺企!请叫我编号9578!

纺织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减员增效,缓解招工难的有效途径,由此也拉开了我国“机器换人”的大幕。

计划成效显著行业积极响应

浙江省是率先推行“机器换人”计划的省份,2013年年初,浙江政府推出全面实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城市”的“四换”工程,开辟了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据浙江省经信委介绍,项目启动一年多来,取得了巨大成效。

首先,降低了用工及生产经营成本。调查显示,开展机器换人后,有61.5%的企业减少一线员工超过10%,68.9%的企业生产成本下降5%以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意味着企业利润增加1个百分点。

其次,提高了劳动生产的效率。被调查企业有27.3%的企业“机器换人”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以上;有16.6%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至30%;有29%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20%。

第三,提升了产品质量。由于机器操作具有手工操作难以企及的精度和准度,因而“机器换人”在提升企业产品品质质量方面的作用也十分明显。调查显示近98.3%的企业机器换人后,产品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第四,减少了能源消耗。在调查企业中,高达86.3%的企业表示开展“机器换人”后能耗下降。

纺织行业在此次机器换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据柯桥区经信局表示,今年1~9月,全区661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40.63亿元。其中纺织项目投资数153.42亿元,占63%。

兰溪市是织布特色产业集聚区,牛仔布产量全国第一,当地就根据色织布生产的现状,及时启动纺织行业的“机器换人”,其主要内容是引进穿经、穿筘、结经等自动化设备,取代人工的劳动,对列入“机器换人”的企业,鼓励他们购买自动化设备,政府给予一定补贴,主要是通过政策的引导,鼓励企业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取代人工劳动,达到“机器换人”的目的。兰溪有织造企业上百家,地方从中选取了70多家企业(其中示范企业10家,推广企业60家),首先开始实施“机器换人”项目,这些项目要求年内全部开工,投产率确保85%,完成当年投资计划的90%以上。

绍兴则从印染产业改造的角度,启动了“机器换人”的工程,他们针对印染产业信息化和能源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自动化信息化改造和“机器换人”,也取得比较好的成果。

提升空间巨大 实施阻力重重

纺纱工艺流程复杂多变,仅从棉花到成纱就要经过清、梳、并、粗、细等多道工序。连续化和智能化成为企业发展的不断要求,目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纺织企业作为传统行业在智能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以自动落纱机为例,有关数据表明,目前国内仍然使用人工落纱方式进行生产的企业占到全国纺织企业总量的97%以上,而使用手推(或电动)斜拔式落纱机的企业不到全国总量的1%,基本属于被淘汰的边缘。而欧美发达国家自动落纱替代人工落纱的企业数量可达到85%以上,按照这个趋势来看,未来几年,我国自动落纱机的需求有望出现“井喷”现象。

机器换人在替代人工提高生产率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对于广大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仍然有很多困难。成本高、融资困难,成机器换人的最大拦路虎。

浙江经信委的调查显示,约有71.1%的企业认为,当前开展“机器换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成本太高。据对已经完成“机器换人”改造企业的调查,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加之近年来企业融资成本上涨、融资难等因素让企业对机器换人望而却步。其次,维护的投入也是一大问题。除去日常的设备维护费用,还有维护人员的投入。纺织企业员工一般文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而自动化设备引进后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加,纺织企业需要进行培训或引进高水平技术人员,这无疑也是一个较大负担。不仅如此,资金投入的回收周期也较长。调查显示,已经完成“机器换人”改造企业中回收期在4年以上的企业比重高达36.8%。

鉴于此,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学院院长胡旭东认为,纺织企业要因地制宜,不一定要一步到位。“机器换人”其实可大可小,一般来说,整条生产线改造,投资比较大,适合大企业实施,但是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其中某个单元设备的自动化改造,达到机器换人的目的。实力较弱的企业可以先关注一些辅助工种,比如针织的缝合、纺纱厂的上下筒、称重、打包、移送等工序,这些工序虽然不是关键工种,但是用工人数还是很多的,而且工艺相对简单,比较容易取得成功;其次,一些单锭传动的准备设备如倍捻、络筒、倒筒等,利用自动化技术,设计一些自停装置,可以单锭自动停车,不影响整机生产,对生产率影响不大,这样就可以实现无人车间生产,或者只是定期巡检,节约劳动力。

挑战机遇并存 技术服务并重

纺机企业面临已经到来的机器换人热潮,有机遇也有很多挑战。胡旭东说,目前纺机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机器换人对一些企业也许是一个机会,通过对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能够解决纺织行业招工难的困境,可以在目前的低迷状态中走出一条路。但是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的提升,难度更大,它不像过去的技术改造,可以仿造、或者委托试制就可以完成,它需要企业更多借助高校和自动化设备研究单位共同合作,从工艺流程到整体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整合,所以挑战性更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纺织业自动化智能化提升空间巨大,2015全国纺纱自动化技术高峰论坛邀您上海对话
【企业】南京灵动推出别具一格的“智能落纱机”
落纱工安全操作规程 【纺织、服装类】[细纱]
机器视觉检测在纺织品行业能做什么
智能落纱小车的应用体会
任怀林:听一下摸一下就知道机器有没有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