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点】2014年“跨界”互联网最爱“抢别人饭碗”

  2014年,中国互联网格局变幻莫测:阿里、腾讯、小米……合纵连横又各有算盘。媒体通常会从企业、行业等常规角度按部就班复盘过往,但这一次,本刊希望能从全新角度反映企业和行业变迁:不纠结单个企业的得失、某个领域的兴衰,而是通过关键词的方式从趋势、人物、产品等更细节的维度诠释即将过去的互联网这一年。



  任何一个领域,找出年度关键词都不容易,众说纷纭且众口难调。但就在近日,当乐视造车、小米公寓等消息满天飞时,北京商报记者突然意识到,“跨界”不正是互联网企业2014年集体追逐的方向吗?BAT三巨头胃口之大且不用说,小米、乐视等中生代新贵走得更为激进,甚至于猎豹这类体量尚小的公司也屡有惊人之举--跨界之路上,大公司求“势”,中等公司悟“道”,小公司也玩起了“术”.


  BAT跨界之“势”


  名气、业绩均有的小米是时下最红的互联网成长样本,但其创始人雷军在描述产业竞争力时仍然把自己定位在“BAT三巨头”之下的小公司,这固然有雷军谦逊或者竞争口风层面的考量,但毫无疑问的是,BAT作为国内互联网领域惟一三家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将稳固在“三巨头”的定位上。


  因此,把BAT置于“跨界”这个关键词之时,甚至有点伪命题的感觉,一则在于受众(甚至普通消费者)对BAT跨界动作多多少少都有感触,二则是由于BAT跨界之举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2014年充其量是数量和程度上的加深。


  但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BAT今年的跨界举动仍然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坦白地说,BAT已经在PC时代构建了各自生态,但移动互联网逼迫他们急需重建新的生态,当对移动互联网的理解不一样时,他们各自呈现的跨界特点就会不一样”,某投资行业人士指出,PC时代的BAT跨界竞争更多是从“术”的角度考虑,无论是自建业务还是投资创业者,基本上是PK式的争夺,“你做一个业务,我就跟着做一个业务,比如当年百度做有啊、乐酷天,腾讯拍拍、QQ商城,以及阿里做搜索和浏览器”.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固然会有项目对标的成分,但大思路已经有所差别,更注重企业对各自‘势’的把握。”


  “一方面是大体量公司的骑虎难下,当BAT既有业务(百度搜索、阿里电商、腾讯社交、游戏)已经相当成熟甚至接近天花板时,他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增长点,给用户和投资方交代。”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长期观察人士认为,另一方面,即便操盘者很难认定某项业务是否能快速带来业务回报,但依然愿意付出重金占据位置。“可以说现在BAT投资什么不需要看对手动作,在一些逻辑上行得通的领域开抢就是了,惟一正面有冲撞的就是在争抢优质目标时的谈判技巧问题。”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总结庞杂的BAT跨界特质很难,但相对来说,阿里喜欢“水电煤”角色定位,“重交易”;百度擅长技术和数据的“汇总再分发”;腾讯依旧玩转社交关系链,试图直接对接客户和用户。


  中生代跨界之“道”


  小米、乐视是该领域的典型代表。相对而言,这些公司的传统业务还没做到顶点:小米手机是小米的起家业务,也是一类全球性业务,小米在中国市场还没甩开三星、联想等对手,在国际市场更是与三星、苹果差距较大。但即便这样,小米的2014年已然成为跨界最凶猛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数量和体量上甚至与BAT不相上下。据称,小米以及关联公司(顺为基金,雷军个人)等投资的项目已经逼近30个,而雷军的目标更是“未来五年投资100个公司”.


  乐视的项目没有小米多,但业界效应并不低,其一步跨进智能电视、做影业公司以及近期发布SEE互联网汽车计划,不仅是在视频行业甚至在整个互联网行业也是先行者。而实际上,乐视大本营业务乐视网并未排名行业前三,还有大量上升空间可供操作。


  多名从业人士指出,如果做智能电视、投资影视是既有业务的产业链拓展,但诸如乐视造车、顺为投资公寓“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跟其他业务产生协同”.“根基未稳、摊子铺大”,分析人士指出,小米、乐视如此操作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抢时间,“小米、乐视真正功成名就都是避开了传统互联网巨头的锋芒,并在对方猝不及防时靠爆款赢得了业绩和口碑,因此需要快速复制这种成功到其他领域,尤其是BAT等已经领悟的背景下,更需要快人一步”.


  “成功了也能仿效BAT完善自家生态系统,不成功也能牵制住巨头的动作”,分析人士如是判断,“实际上小米、乐视不做这些大尺度的跨界动作也能活得很好,但当下的互联网生态不允许它们重复当年BAT缓慢的演进”,“好在他们都主推硬件,竞争壁垒相对较高,风险和成本值得付出。”


  小公司跨界之“术”


  巨头和新贵阴影下的小公司如何生存一直是近几年创业者思考的难题,有时候甚至不是钱所能决定的。比如当年获得巨头巨额产业投资的好乐买、乐淘、乐酷天照样没能生存下去。“死在过去的企业关键在于格局不够,做的也多是搬运工的工作,不能根本上维系顾客。”当命题依旧摆在如今的创业者面前时,保证在行业里持续受关注可能是个最直接的方法,即便这有些炒作或者营销成分。


  猎豹移动最近的工作重点是新产品豹米空气净化器。作为一家以杀毒起家兼顾移动浏览器和手机清理工具的企业,按照财报说法,其主要用户群在国外,通常在假期抢票的时候才活跃在中国用户口中。不过,空气净化器将其拉回到中国用户的常规视野,尤其是与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小米也随即进军空气净化器后,猎豹移动的角色变得更为神秘,豹米这款因CEO傅盛健康问题(包括对空气质量关注的情怀)而生的产品不再简单,这里面酝酿了越来越多的竞争“战术”思考。


  据猎豹内部人士称,雷军系有意联手,共同做大市场。这就好比战场上的主攻和侧翼,如果能将空气净化器市场颠覆,第三名将没有机会。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专家进一步指出,从产品定位上讲,豹米和小米空气净化器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和人群,“豹米更安静,适合卧室使用,小米则适合面积更大的客厅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猎豹这种“跨界”还在继续,傅盛已经开始考虑以天使投资人身份带领创业者到硅谷研究新项目。来源:北京商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的APP收入高速增长,小米或成互联网新贵
易观国际董事长兼CEO于揚: 雷军有比马云更大的梦-头条网
雷军与BAT将反目成仇?
雷军视察“小米银行”,BAT将变ATM了
小米,美团,拼多多排队上市的背后
从小米看互联网公司硬件生态的尴尬现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