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益起聊聊|中国公益的困境与出路
?????点击上方蓝字“天涯社区”快速关注

全民话题,天涯制造。最火的网络事件、最红的网络人物和最流行的网络词汇,关注天涯社区,为你一网打尽。

天涯社区ID: Tianya-China


天涯论坛 > 公益同行

中国公益的困境与出路

楼主:逸风2015


虽然“公益”是一个热门话题,但这里讨论的内容很冷门。

虽然有很多人热爱“公益”,但也许公益对他们如同“龙”之于“叶公”。


这个帖子的最初的动机,是我写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公益管理硕士同学,给他们提供一些我的思考和困惑,希望他们将来可以正本清源,振兴公益。

我有一种越来越强的感觉,蓬勃发展的中国公益行业,正在陷入一些怪圈,我们亟需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理清思路,形成共识。这些共识很可能不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但我希望这个行业能在“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游戏规则,所有参与这个行业的人都应该了解这些基本规则。


如果能在了解基本规则,遵守基本规则的基础上达成关于公益工作的默契,那么整个行业就更有可能进入良性的运行。


前些日子大家准备考研,这些话题和考试没有半点关系,虽然大家考的是“公益项目管理硕士”,但在考试面前,我们讨论“公益”就是不务正业,我实在不好意思拿这些不务正业的话题分大家的心。现在考试结束了,离正式开课还有一段时间,正好可以谈谈。

因为整个讨论涉及的问题可能比较庞杂,也比较复杂,我会紧紧围绕我认为的几个基本问题写一系列小文章,通过大家的反馈和讨论,让这些问题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分析,看能否在最后形成一些共识。


三十多年前,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让中国走上了崛起之路;今天,我们进行关于公益问题的讨论,希望能让未来的中国公益行业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之路。

这封信,就算我发起讨论的“檄文”了。


我还未懂公益,公益却已泛滥


子,曾经曰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按理我也该不惑了,但我发现我的人生充满困惑。

我本科是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虽然我现在不会写诗而擅长写骂人的脏话,但我曾经写过一些古体诗获过一些奖,我还出版过几部长篇小说,挣过一些稿费和版税,按理在文学方面我算个专业人士。但如果要让我给“文学”下一个定义,我却惭愧地发现,我不知道文学到底是什么。

虽然我一直面临这种关于文学的困惑,但我又认为没弄懂“文学”也许不重要,因为文学本身并不是一门需要严谨地去界定内涵和外延的学科,无法给文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也许不会影响文学的发展。

关于文学的困惑还没有解开,我发现一个更大的困惑在困扰着我,那就是我从事了八年公益工作,却说不清公益是什么。

可怕的是,当我这种所谓的“业内资深人士”还没搞懂公益是什么时,公益已经铺天盖地……

在“公益”没有获得社会广泛认同的定义之前,我认为社会各界应该谨慎使用这个词,不要滥用。

不论多么美好的字眼,多么美好的词语,一旦被滥用,味道就变了,甚至性质都变了。


曾经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字眼放在我们面前,我们没有珍惜,等到她被滥用、用烂之后,我们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提醒大家:对那个字要小心用,谨慎用。如果非要在这件事前面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从现在开始,直到永远!


这个被滥用的美好字眼是——爱。

很多年前,曾经有一个女孩子,问我爱不爱她。我说:“你所说的爱,指的是什么?”她说:“你说呢。”我说:“我不确定你所说的‘爱’是什么,所以我不确定是不是对你具有你所说的那个字的那种情感。”她就不高兴地说:“那你说说,你觉得‘爱’是什么。”我说:“我其实也不是很清楚,但这个问题我认真思考过,我觉得‘爱’最核心的含义是‘责任’,‘我爱你’就是说我愿意对你负责,对你的未来负责。”她说:“那你愿意对我的未来负责吗?”我说:“愿意。”她说:“我不需要你负责,我只需要你纯纯的爱。”我一头雾水地说:“可是,如果离开了责任,‘纯纯的爱’是什么?是‘纯纯的责任’吗?”她很不高兴地说:“你这个人太无趣了,你就是一根不开窍的木头。”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但我记忆犹新,因为我觉得关于“爱”的问题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它涉及诚信、人品,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虽然我已为人父,但我仍然无法给爱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我只是顽固地认为,爱是责任。

但我也清楚一个明显的问题,如果仅仅把“爱”界定为“责任”,那么凡是用“爱”的地方是否就可以用“责任”代替,就不需要“爱”字了?这显然是错误的。

那么,爱到底是什么,我真的没有弄懂,也许它就是曾经的流行歌曲所唱的“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这就是爱,糊里又糊涂……”

文学,我没有搞清楚。

爱,我也没有搞清楚。

公益,我还是没搞清楚。

子说“四十不惑”,看来我还太年轻。


文学没搞清楚,不可怕;爱没搞清楚,也不太可怕;公益,我认为很有搞清楚的必要。因为“公益”与前两者不一样,如果公益不清楚,那么公众、从业者、捐赠方、登记机关、税务部门……很多社会力量,都无法判定一个组织是否是公益组织,一场活动是否是公益活动,那么他们的捐赠、从业、登记、免税……一系列问题都将存在质疑或争议,整个行业的研究、推动、发展都将面临巨大的困惑。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也许是我“识不足”,或者小题大做,或者危言耸听,但接下来当我讲完中国公益行业目前存在的乱象和困局,大家也许会觉得情况真的不太乐观。


中国公益六大恨


昨天我还想,这一节要写“中国公益六大怪”,后来琢磨了很久,觉得“怪”太轻了,应该定性为“害”,为了煽情,写成“恨”,才解恨。


第一恨,黑金


这里所说的“黑金”,是指某些公益项目,消耗巨大的资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经费,成为了中间费用、过程费用,或者干脆交了学费。这些学费并不是无意交的,而是有计划、有预谋地交到某些环节中去的,最后成了一小部分人或个别人的收入。虽然也有很多受助者通过这些项目获得了免费的、甚至优质的服务,但分析其资金总体使用效率,这只是一个假公益之名的黑金行动,线上的公益为线下的黑金提供一个光彩的渠道,而置身其中的公益行业从业者,并不知道自己在参与黑金;有时他们也会感觉到自己在参与黑金,但他们不能改变或干预大局。这是公益行业最为可怕的一种情况。


第二恨,掩恶


这些年,可能因为关于公益的呼声高涨,关于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呼声高涨,很多企业都开始投入或参与公益事业,这主要是源于企业家内心向善的原动力,一部分可能是来自舆论的压力。

有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主要业务是生产地沟油,它在雅安地震的时候积极捐款,把当地慈善会发给他的匾牌挂在公司大堂,有人举报他生产地沟油时,市场监督部门都不太好意思查他。这种公司对雅安地震的捐款,是公益行为,还是掩盖罪恶的行为?

可否做这样的划分:假如他在捐款之前就良心发现,所以主动捐款,捐款之后就停止生产和销售地沟油,那么我们认为这种捐款是公益行为;如果捐款之后继续生产和销售地沟油,我们就认为捐款是为了掩盖罪恶。当然这个划分可能存在很大的争议。


上面这个案例也许太极端,因为真正生产地沟油的公司,其实是很少的。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一家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一个有爱心的企业家,应该全心全意生产优质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花重金去促进员工的发展,提升员工的福利待遇,在做好这两项工作的基础上,如果还有余力,能做一些公益事业当然更好;如果不做,也没关系,因为他已经完成自己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如果前两项没做好,而想通过一些公益行为掩盖自己的过失和不足,这是很不应该的。


多年前,我曾经在深圳一家很有名的公司短暂地工作过,它至今仍是中国服务业500强,我去的时候这家公司正在筹备成立10周年庆典,并发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公司决定给员工买社保。也就是说,在此前的10年它都没给员工买社保。虽然它严重伤了害员工的基本权益,但每逢相关部门组织捐款的时候它都很积极,公司在当地公益、慈善领域的排名有利于公司和工商、税务、城管、公安、劳动仲裁等很多部门的沟通,有利于老板在“慈善家圈子”内结交朋友,开拓业务。


第三恨,作秀


这一类“公益”最为常见。我们常常看到有一些人,因为很多很多的原因,以公益之名,结成一个圈子,大家再按人头掏出一些钱来,作为活动经费。假如今年筹集了100万活动经费,可能有90万用于开Party,或者去贵州、云南、川西的贫困山区看望贫困儿童,顺道进行原生态旅游,最后实实在在用于服务对象的经费大约10万(资金分配9:1只是一个比方,实情有差异)。通过这些活动,圈子内的成员加强了联络,增进了感情,开阔了视野,体验了生活,最后把大家都打造成了爱心人士、慈善家、公益圈的大牛。


还有一类很常见的作秀,比如,有一些楼盘开盘的时候,喜欢搞一些公益活动,找一些残障儿童表演节目,发动买楼的顾客捐款。顾客看到孩子们可怜,自然要捐一些,再说你都有钱买房了,你不给孩子们捐款就显得你没爱心,谁愿意承受让别人议论你没爱心的压力呢?所以最后总会得到一些捐款。这些捐款都会交给表演节目的孩子,地产商再送给他们一些零食和玩具。活动的主持人最后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个有爱心,有社会责任的开发商;这是一群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的购房者;这个楼盘在未来一定是一个充满爱心,洋溢着慈善的社区,是一个和谐的社区,幸福的社区。

我不确定大家如何界定这种活动,我把它划为作秀的一类。

作秀的方式还有很多种,这里不一一列举。


第四恨,专家误导


一个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需要一批理论专家的适时推动。

这些年,关于慈善组织、公益组织、社会组织、NGO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专家越来越多,隔三岔五就能听到他们发出的声音。但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中国公益的不少理论是由一帮不实践的人总结或确立的。


我们可能应该接受这样一种事实: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需要经过理论的总结者、发现者的亲身实践去获得,世间确实有人擅长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别人的实践而得出理论。


但就中国公益处于目前这种复杂的发展阶段而言,我更期待理论专家来自于公益一线,只有当他对这个行业的真实状况有深刻、丰富的认识和体验,他才能站在服务对象、从业者、出资方、主管单位、行业、社会公众等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得出一些“接地气”的理论。只有当这些理论很接地气,它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


我曾经接待过几批专家团队,其中有两批是我们国内知名院校硕导所带的团队。我和他们进行了痛苦的沟通,具体的过程我不详述,整个的感觉很像一段经典的历史故事:

晋惠帝司马衷执政时,发生饥荒,很多百姓饿死。晋惠帝在深宫大内,听完大臣关于百姓饿死的奏报后,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意思是老百姓没有米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有一些专家,很像晋惠帝司马衷,他们久居深宫大内,根本不知行业的情况和一线的疾苦。他们闭门造车地设计出一些方案,经过自己多次宣讲,就真以为它是真理了。而这个行业因为缺少科学的理论,谬论常常成为被广为传播的道理。


跟帖更精彩,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查看。喜欢本文就“点赞”或“转发”吧。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路在哪
马致远:曲子写到极致,比词更加动人
写网文之前,先搞清楚这3个小事!时空文学网
太原科技大学天涯文学社在娄烦县举行公益捐赠
练搏击的出路在那里?
大咖云集的盛宴【黑金杀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