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言】别再被“酸性体质说”忽悠了




  人体的“酸碱体质说”是一条流传甚广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不管是容易疲劳、脸上长痘、经常便秘,还是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是癌症,都和人体的“酸性体质”有关,只有身体呈弱碱性才是健康的。其迎合了部分人对待饮食和健康的某种心理,加上一些保健品、食品广告的推波助澜,经过反复的传播,俨然成为一条流行的“医学常识”。


  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科学上没有“酸碱体质”这一说法


  假如你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上搜索“酸性体质”,就会发现,无论是搜索关键词还是文摘,检索结果是连一篇文章都没有。由此可见,医学上并没有“酸性体质”这一说法。那么为什么“酸性体质说”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为大家所信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民间所说的“酸性体质”只是在偷换概念,那就是“酸中毒”。


  首先要知道的是,人体血液和体液的pH值是有一套动态平衡的代谢机制在控制,可以让pH值保持在一个恒定的值,正常人的血液本来pH值就在7.4左右,属于弱碱性,而像胃液、女性阴道内体液等则必须是酸性才能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由此可见,流言中所说的“体液”肯定不是指酸性的胃液,很可能就是指血液。


  也许有人要问,万一出现“捧醋狂饮”这种事儿,会不会破坏血液的酸碱平衡?


  事实上,人体有着精巧复杂的设计,从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血液变酸可不是狂饮醋或者吃几碗肉就能办到的事。


  但需注意的是,当人体血液pH值低于7.35时,就会发生“酸中毒”,它是由于人在服用了某种药,或者是患了某种疾病才出现的(如腹泻、肾衰竭、脱水等)。换言之,是先生了病才出现的酸中毒,而不是“酸性体质会导致疾病”。而无论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实际上都代表身体器官出了严重的问题,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必须立刻接受正规的医疗照护,绝不可能靠吃些普通食物就能挽回的。



人体酸碱无法通过饮食调节


  其实,影响人体酸碱度失衡的最主要因素还是疾病和药物,甚至于呼吸过程对血液酸度的影响都要比食物大。


  要知道,人体代谢的能量物质都有一部分会转化为二氧化碳,它再与身体内的水结合成碳酸,或是呼出,都会使大量的酸随时进出人体,这种长期适应下的稳定根本不是靠一瓶弱碱水就能影响得到的。


  但也不是说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就一点意义没有。营养学界内确实有把食物进行酸碱的划分,比如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是偏碱性的,而肉类、谷类大多是偏酸性。


  对于特殊情况患者,比如通风患者,一般会推荐多摄入碱性食物,碱化尿液从而增加尿酸的排出。


  而对于健康人群,在饮食均衡的情况下,食物的酸碱性对于人体的体液酸碱度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食物多样才是王道


  从一个人的健康管理角度讲,很多人得的都是生活方式病,这与饮食不当、运动不够、不注意远离污染都有关,是需要人们日常就注意的。


  不可否认的是,健康指导的文章大体的倾向,还是认同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反对不健康的食物(如煎炸食物、腌制食品),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在当今很多城市现代人的膳食结构中,适当控制酸性食物的确是有必要的。


  但一定要明确,推荐果蔬类食物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酸碱性,而是其本身的营养价值。只有合理地搭配选择食物,才能够减少营养缺乏。通过合理膳食,我们就能满足日常的营养需要,而不是去依靠那些保健品和营养补充剂。


  最后,记住,别再照着食物酸碱表安排食谱了,因此造成营养缺乏可就得不偿失了。



来源:丁香医生
作者: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 顾中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把身体调成碱性体质?
人体PH值保持弱碱性的重要性,如何保持
“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的真相是什么?
养生堂《勿用酸碱论体质—2》
专家解读酸性和碱性体质与健康(第1页) - 健康 - 生理健康 - 尚品人生 - 世界经理...
揭露一个养生的骗局——“酸碱性体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