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老年设施设计实例分析
笔者在日本考察调研期间,有幸先后参观调研两次真寿园养老院,每次均有设计师为我们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深入的参观了解,我们愈发为日本老年设施中人性化设计的考虑所感动。本文将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从主入口空间、公共活动空间、组团空间及管理空间四个方面对真寿园的空间设计进行深入分析。


一、设施基本信息


真寿园位于日本埼玉县川越市,设施占地面积5972㎡,总建筑面积6106㎡,可容纳100位老人同时居住。除特别养护老人院外,设施一层还配有日间照料中心,可满足35位老人白天共同活动。建筑共三层,一层主要为门厅接待空间、后勤办公空间、老人的公共活动空间,二层、三层为老人的居住部分。从总平面来看,建筑采用U形布局,南侧为庭院,面向一片茂密的小树林,具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建筑立面以暖色调为主,并运用了较多的木材,带给人亲切、温暖的感觉(图1,图2)。


图1 真寿园外观



图2 真寿园南侧面向树林的庭院


二、空间设计特征


1.开放、亲切的主入口空间


消除空间的封闭感


真寿园的主入口空间包含了接待、展示和休憩等功能,其空间整体面积虽不算大,但却给人一种开放、连续的心理感受。一方面,接待台、轮椅用具展示区、休息座椅等均沿空间四周设置,给中部留出了较为完整、开敞的活动区域,便于人员的集散(图3,图4);另一方面,主入口空间与周边空间保持了较好的视线连通,站在玄关处,向西可看到开敞的公共活动区和内庭,向北能感受到服务台的延伸,从而消除了空间的封闭感。



图3 真寿园一层平面图



图4 真寿园的主入口空间



营造亲切的空间氛围


主入口空间的另一个特征是具有亲切的生活气息。与我国大部分养老设施门厅仅设置一个孤立的服务台或值班室的做法不同,日本多数养老设施都将办公区与门厅空间临近设置。以真寿园为例,其门厅接待台与办公区直接连通,工作人员都在开敞的空间中集中办公,老人或家属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十分畅通。接待台分为高低两种形式,低位柜台便于轮椅老人与工作人员的交谈,让人感到老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亲切平等。


接待台一侧还设有开敞的商品架、小冰柜等,售卖一些老人日常需要的食品、饮料、生活用品等(图5)。老人路过门厅时可自助购买,同时又能和工作人员闲话家常,有助于消除老人的孤独感。除此之外,主入口空间没有采用通高处理,而是以更接近住宅尺度的方式进行设计,也使养老居住设施更有家一般的亲切感。


图5 门厅接待台一侧设有商品架,像家门口的便利店,供老人路过时购买


2.多样化的休憩、活动空间


为老人提供更多的选择


养老设施中居住的老人在身体条件、性格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一定差异,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应尽量能适应各类老人多样化的需求。很多设计师在考虑老人的休憩活动时想得比较简单,认为摆放几张桌椅即可,而且往往都设置成一样的形式。但其实在家庭中,老人并不是总待在一处干同一件事情,而是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读读报纸,也经常需要调换姿势。我们在设计时总是不太注意给老人们提供这样的活动条件,从而导致很多养老设施的活动空间非常单调。


真寿园一层的休憩活动区在设计上就考虑得十分细腻。设计者从满足老人多种活动、喜好的角度,为老人提供了四种不同的座位形式:普通餐桌椅、沙发茶座、榻榻米坐席和吧台高座(图6)。每种座位都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沙发茶座可供老人看电视、聊天时就坐;榻榻米坐席符合日本老人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能让他们感到踏实、放松。榻榻米空间还可独立形成更为私密的活动区,用于举办老人的家庭聚会或进行茶道活动等。老人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自由选择停留的场所和个人喜好的位置,设施的空间也因此显得比较丰富。



图6 真寿园一层休憩区为老人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座位,以满足不同的活动需求


满足室内锻炼的需求


除设置休憩区外,一层公共空间西侧还为老人提供了一处集中的锻炼活动空间。平时这里摆放着少量桌椅和锻炼器械,作为护理人员对老人进行身体机能康复训练的场所。当老人需要在室内进行集体活动的时候,可借用宽敞的走廊形成一处较大的活动空间,能满足二三十位老人一起跳操、锻炼使用(图7)。



图7 走廊活动区空闲与跳操时的场景对比



从对中国很多省市包括香港、台湾地区的调研中都能够发现,很多老人都有每天集体做操、锻炼的需求。很多时候例如气温过冷、过热,或出现雨雪天气时,老人无法在室外进行活动,这时应在养老设施室内提供一处开敞的空间供其做操。这一空间可以与门厅、走廊结合设置,保证老人的聚散方便。


3. 具有家庭感的组团化护理空间


创造小规模的居住单元


“组团化”是日本特别养护老人院的重要发展特征,其优势在于缩小了护理单元,使居住形式更接近于住宅,有利于居住者之间的相互认识。护理人员也更容易关注到每位居住者的生活状况,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护理。对于失智症老人,组团化的护理模式有助于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认知和识别,和护理员产生更亲密的互动关系,因而在日本被普遍提倡。


真寿园即采用了“组团化”的小规模居住模式,每层分为4个组团,每个组团居住12-13位老人(图8)。各组团均以街道的名称命名,既便于老人对所居住组团的识别,又创造出一种社区化的居住氛围。组团内为每个老人设有单人居室,并配有小起居厅(兼餐厅)、护理站等。设计者特意在每个组团入口处设计了玄关,起到划分组团内外空间的作用,增强了领域感。玄关处设有鞋柜、坐凳、轮椅存放处、鱼缸、小台面等,尺度小巧宜人,老人进入组团后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十分具有家庭气息(图9)。



图8 真寿园三层平面图:四个组团及服务站位置示意



图9 真寿园某组团入口处的玄关



形成多层次的空间属性


除了组团内的小起居厅和一层的休憩、活动区外,真寿园的每层还设有一处阳光活动厅(图10),供各层四个组团的老人共同使用,形成了介于私密和公共属性之外的半公共空间,使组团与外界之间形成了舒缓的过渡。老人可以在这里晒太阳、打盹,也可到露台上种花、观景,具有了更多的选择性。


图10 真寿园三层的阳光活动厅


4. 便捷、有效的服务设施


就近分散设置服务用房


真寿园每个组团内部设有各自的护理站,护理人员负责组团内老人的用餐、日常活动等。每两个组团之间设有一处服务台,包含洗衣间、污物处理间、仓库等,每层还设有小型公共浴室(参考图8)。这种将服务后勤空间分散、就近配置的作法有利于缩短护理人员的工作动线,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服务质量。


注意空间的有机联系


在养老设施的设计中,如何使护理人员的管理更为有效,实现人力的节约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真寿园服务台的设计中,设计师将值班、记录、复印、洗晾衣等功能集中设置(图11,图12),并保持了各空间的相互连通。当管理人员位处服务台时,既能透过两侧组团的玄关观察到组团内的状况,又可方便的备餐、监管后台洗衣设备及晾晒区的状况,还能及时知晓走廊侧的来人,使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图13,图14)。目前中国也面临劳动人口逐步减少、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作为设计者应当意识到提升服务效率的问题,在设计上更多加以考虑。



图11 真寿园组团间的服务台平面功能示意图



图12 天井周围的露台兼做晾衣及垃圾暂存使用



图13 服务站与后方各功能空间相互连通



图14 两侧组团的玄关与服务台实现内部连通


小结:


养老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具有很深刻的含义。建筑师需要从老人、护理人员、家属、周边居民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行为习惯和居住需求,还要考虑管理模式与建筑硬件设计的协调,以及地域性的习俗特征。同时也要认识到,对于老年人的帮助不是与社会隔离开来进行单纯的护理援助,而是要支持老人在生活中的自主、个性与独立。养老设施的设计不仅是要保证居住环境的安全、舒适,更应注重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自尊。


本文就此抛砖引玉,希望通过中、日两个养老设施的实例分析,为设计者开阔思路,使对人性化设计的理解脱离开相对简单、空洞的层面,避免千篇一律的养老设施的出现。希望同行之士能够共同努力,让我国的养老设施建设得越来越好。


(注:文中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作者 周燕珉、林婧怡 来自 周燕珉工作室 原文刊载于《装饰》2012年第9期)


养老网 2015国际养老行业深度考察(日本站)火热报名中,详情请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国外失智老人护理项目设计和管理借鉴
国外经验解读——国外失智老人养老设施设计理念
生活化养老设施的相关设计经验——案例分析
Kingsley Manor养老设施
【养老地产】全面解读日本最值得借鉴的城市老年住宅
老年设施餐厅设计调研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