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5年国考一次上岸经验分享

公务员考试吧·公职类考试最大的加油站

  分享国考上岸经验之前,自我介绍一下。本人是985、211重点大学的法学本科生,参加了2015年国考,以笔试第一(123.1分),面试第一(84.1分),综合成绩(72.825分)考上了中部省份某地级市国税局。虽然笔试成绩算不得多么优秀,但是还是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本人微信号是mingzheng94,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继续问我。

  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现在网上有很多公务员上岸的经验贴,这其中有很多是伪造的,因为网上有很多现成的经验贴,只要把各个经验贴拼凑综合一下,就能形成一个新的经验贴。而要鉴别这个经验贴真假的最好办法就是“有图有真相”下面我先把我笔试、面试的截图贴上来,证明我经验贴的真实。


  以上图片足以证明本经验贴的真实性,下面我将从国考报名、笔试这两个方面详细阐述。顺便说一下,国考的公平性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说国考比高考还公平。因为高考还可能存在地域、加分、试卷方面的差异,但是国考的笔试卷子是统一的,面试的所有环节都是随机的,很难产生人为干预的现象,公平这一点请大家放心。

  1. 报名阶段。每一个考生都需要高度重视这一阶段,报名阶段的重要性不亚于笔试和面试。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报名选的岗位好,哪怕你的分比其它岗位的低也没有关系,跟你竞争的是你同岗位的考生,而不是其它岗位的考生。比如说我笔试考了123分,是我这个岗位笔试的第一。但是有的岗位光最低分数线都123了,还有的岗位分数线是130多,但是那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是跟本岗位的考生竞争。

  (2)根据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去报名,比如需要考虑离家近、当地经济水平、当地人文素质。在这方面你们可以咨询一下自己的亲朋好友。

  (3)报名最好选在截止时期的前一天。比如说2015年国考报名是2014年10月15日到24日,我是选择在23日报名的。因为国考报名每一天都会把前一天每个岗位的报名人数统计并显示出来,这样的话大家就可以选择报名人数少的岗位,减少竞争。

  (4)报名时报考岗位和缴费确认是分开的,10月24日报名截止,11月2日是缴费传照片的日期,这一点大家不要忘了。只有缴费成功才能算国考报名成功。

  (5)你们的笔试准考证一定要多打印几份,因为如果你们进面试的话会需要进行资格审查,如果没有的话会非常麻烦。

  2.笔试阶段。2015年国考的笔试是在14年11月30日,我开始复习的时候是11月1日,差不多是一个月(30天)。笔试不建议报考辅导班,建议关注公务员考试吧:gwyksb这个公众微信,面试有很多人是需要报班的。至于笔试教材都差不多,大家自己选择购买。下面我来具体说说笔试,笔试包括行测和申论,行测都是客观题,申论都是主观题。

  先说一下行测,行测全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为常识判断(20个题)、判断推理(40个题)、数量关系(15题)、资料分析(20题)、言语理解和表达(40题)五大部分。135道小题一共100分,每一个类型的题分值并不是相等的,其中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和表达的分值较高,每一个小题大约是1分左右。其他类型的题分值大约是0.6.当然这个权重是我自己估计的,主要是反映每一类型的题的重要性不一样。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常识判断(20题)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传统文化、自然地理、科技等等。也就是说这部分考的是社会各主要领域的基础性知识,要求考生涉猎广泛。因为我平常就很喜欢看书,对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所以这部分我每次做的都挺好。

  我建议大家的复习策略是:如果时间充足(复习时间大于3个月)就可以把参考资料上的常识部分每天看一点,就当看小说了。事实上就算是国考不需要,看这部分也挺好的,这一部分都是各领域的入门基础知识,可以有效地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如果时间不充足的话,我就建议大家不要复习这部分,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在考试做题的时候直接靠自己以前的积累就行了。

  第二部分是判断推理。判断推理(40题)分为图形推理(10题)、定义判断(10题)、类比推理(10题)、逻辑判断(10题)。

  图形推理:有五大核心考点分为数量类、结构类、位置类、叠加类、组合类。而在这每一类之下又分为好几个小类型,比如说结构类分为对称性、直曲性、封闭和开放性。大家不要听我说的复杂,这些东西参考书都有,大家只要看一遍就能明白个大概,所以大家直接看书即可。

  在这一部分我的做题经验就是:首先根据第一感觉做题,比如说一些对称之类的题很容易看出来。如果不行的话就看图形,若图形差异大,可考虑结构类、数量类(点、线、角、面、素)。若图形相似,就考虑相对位置和叠加等。最后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要考虑是否属于数量类的偏僻知识。

  定义判断:这一部分就是给你一个名词的定义,让你找出符合定义的选项。这一部分较简单,当时我没有看书,书上分析的很复杂,文字还很多,实在是没有必要去看。

  做题经验:首先是快速的看一下概念,有个初步印象。之后迅速的划定关键词,比较选项。这样一般都能做出来。很简单,不多说了。

  类比推理是给出2或3个有一定关系的词语,找出选项中也是这种关系的词语组合。书上还是分析的比较多,所以大家看书的时候主要是看那些不熟悉的关系。

  做题经验:1.刚开始是凭借语感。2.语感做不出来的话,注意题干中词语与选项中词语相对应的词性。3.造句法很常用,其次是选项比较法。4.注意词语中的被动关系。

  逻辑判断这一部分包括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可能性推理考得比较多。必然性推理比较难(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当时我看了一下必然性推理,发现有点复杂。所以必然性推理这部分我建议没条件的可以不看,看了的话很难理解,就算理解的话考试时又不一定做对,关键是考试时考的比较少,性价比太低了。

  做题经验:1.必然性推理放弃。2.可能性推理中的常见迷惑选项(诉诸权威、诉诸无知、诉诸众人)需要格外注意,我经常错。但是很多选项中出现的一些词“许多”、“有人表示”并不一定是迷惑选项。3.支持、削弱的题都是围绕着结论进行的。4.要注意很多选项涉及到的概念都是与题目无关的。5.选择选项一定要选择最贴近题目的,不能选择虽然包括题目但是扩大含义的。6.复言命题蒙的时候可以选择那个最顺眼的,最符合现实情况的。

  第三部分数量关系。分为好多小类型,刚开始我是老老实实的看书,后来做了一套卷子,发现根本就没有提高。有很多问题看书的时候能看懂,可一旦做卷子模拟考试的时候就做不出来,最关键的就是没有时间去让你仔细思考。所以到最后,我就把这部分放弃了,为什么呢?我仔细算了一下,如果我花20分钟做这15道题,顶多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对5道题。与其这样,我还不如不做,直接在考试的时候蒙题,就算是蒙的话也能蒙对4、5题。把这省出来的时间去做资料分析。

  做题经验:我把数量关系这部分全部放弃,省出来的时间去做资料分析。我感觉数量关系这部分短时间(1个月内)很难提高。所以建议如果有像我这样数学不好而且做题很慢的人放弃这部分。当然如果你不是这类型的人,那么就按照参考书上的来复习。这里还要说一下蒙题的经验,我统计了历年数量关系的答案,大多是平均分布的,所以我蒙题只蒙一个选项,要么是B,要么是C。

  第四部分是资料分析(20题),这一部分就是给出一些文字资料,然后从文字资料中找到数据进行运算。但是这些数据很庞杂,如果不掌握方法,根本算不出来。这些方法常用的是尾数法、首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这部分直接看书就行了,书上有常用的解题方法。

  做题经验:1.个人归纳的是每则资料的前四小题都较简单,最后一问就较难。2.对于常用的四种方法要多用,多做些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运算速度。3.如果是蒙答案的话,选项总体是处于均衡状态。据我统计,每一则资料的最后一小题都不会选A,要么是C要么是D。

  第五部分是言语理解和表达(40题),题量占行测考试的25%。分为逻辑填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这一部分可以看参考书上自己掌握生疏的地方,如果有些地方已经掌握很熟练了,没有必要再看书。

  逻辑填空主要是选词语或成语到句子里,这里主要有对应分析法(空缺处与前后文有对应关系)、选项判定法、语感。这一部分会涉及到一些成语的含义,所以大家应该每天都记5个参考书上总结出来的成语含义,避免因不理解成语含义而出错。

  阅读理解分为主旨观点题、推断下文题、标题提炼题。

  主旨观点题:主要是先看首尾句、关联词(虽然、因此)、强调词(可见、其实)后常接主旨句,接着看倾向性。常见错误选项:偷换概念、无中生有、过于笼统。

  推断下文题:先看尾句,节省时间。当尾句提出一个概念,选项应该是介绍“是什么”

  标题提炼题:散文的,注重意境。消息的,注重全面,标题应包含极端程度的词、科研成果、行业信息。寓言故事的,主人公一定不是重点。

  语句表达:语句排序题,从选项入手,根据首尾句,根据关联词语,先判断首尾,后判断中间。

  这一部分我当初并没有全部看完参考书,只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掌握生疏的,错题较多的部分看完了。像那些只会错1、2个题的部分,我都没有看。一个是因为时间不够,另外就是性价比较低。

  下面介绍一下申论,申论全部都是主观题,跟高考时语文的阅读理解差不多,考试规定用时是180分钟(3个小时),考试分值是100分。一共有5道题,前4题都可在给出的资料找到,第5题是大作文。事实上,这5道题,无论是小题还是大作文都一定能在给出的资料中找到素材。前4道题每题大约花费25—30分钟,一共2个小时,大作文花费60分钟左右,一共是180分钟。

  个人经验:1.把参考书上的预测题型和答题格式都熟练掌握,因为格式也是算分的,比如编者按、公开信、宣传稿、活动方案之类的。

  2.做前4题的思路是:看清题意。想好格式、框架。在给定的资料里找。提炼观点,工整书写。

  3.涉及到思想领域的可写“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精神生活,培育人民的自强、自尊、自立。

  4.无论材料选择什么热点,指导思想都是科学价值观,核心精神是以人为本,明确发展为了人民。

  5.前四题要点的标志性词汇:认为、当、针对、但是、因此。

  6.申论大作文的思路: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7.参考答案是完整的句子、段落,但阅卷人不会细读你的文字然后跟答案进行对比。改卷的人都是只看你答案中的关键字,也就是踩点得分。假如某小题100个字以内概括,共10分。阅卷人会有四到五个词眼,平均一个2-2.5分。他们快速扫视答案里是否有相同或相近的词眼,如果几秒中内搜到了3个,就是6-7.5分。小题切忌看完材料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因为你概括的语言中没有阅卷人作为评分依据的词眼。正确的方法是:回到材料,看到疑似关键词的地方就做上记号,然后串联成句。我们不知道阅卷人那4-5个关键词到底是什么,那就尽可能地把所有嫌疑词眼都找出来。

  8.对于大作文,主要素材还是要从给出的材料里找,也就是说申论整个卷子的答案都是紧紧围绕着给出的材料。文体一定是议论文,不要写成散文或杂文;尽量用主副标题的方式拟标题,看上去比较有高度,方法很简单:第一行一句短句名言居中,第二行破折号论XXX或是浅谈XXX(诸如此类)

  9.不管字写的如何,一定要写工整!卷面一定要看上去整洁,最简单的办法,用标准答题卡自己模拟考一次,再把答题卡用手机拍下来,如果你用手机看,卷面上每个字都能清晰辨别,就算过关了,如果是字认不清,那就还得训练工整度。字的工整度会极大影响考官的阅卷心情,请一定要重视!

  10.申论大作文是有模板的,这个模板不是让你全封不动的照抄上去,而是一种思路上的模板,能让你在3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申论作文。当时我考试的时候就是前面做题耽误时间,大作文在40分钟就快速的写完了,如果想要模板的,可以加我微信。

  以上只是我笔试的经验,我过段时间会继续把自己的面试经验也发上来,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谢谢!

如何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考136分成功上岸经验分享
深圳市考去年上岸,给小伙伴们分享笔试经验
省部级行测82.8,申论64.5,总分147.3浅谈经验。
如何合理分配行测时间?秘诀原来是这样
2016年12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安排 英语四六级笔试流程及答题技巧
中国移动笔试题历年真题笔经(2014年校园招聘参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