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的P2P公司已经采用第三方托管?

2014年,P2P可以说是互联网金融最吸引眼球、曝光率最高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了。随着银监会有关领导在2014年多次倡议将P2P资金由第三方托管定为原则之一,第三方托管已成为P2P平台的“标配”。而目前市场上存在的P2P平台有多少,其中采用第三方托管的P2P平台又有多少家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由于有行业网站统计,数据来源比较详实。据国内知名P2P行业门户网站“网贷之家”披露的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P2P平台达1575家。


对于第二个问题,众说纷纭。目前尚未有权威的机构统计和对外披露这一数据。笔者搜集各方公开渠道信息显示,通过业内知名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如汇付天下、易宝、富友所托管的P2P平台数量分别超过了500家、400家和600家。也就是说,单此三家已可推算出目前进行第三方托管的P2P平台数量已达到了1500家,即九成以上的P2P平台资金采用了第三方托管。但另一方面,据笔者从多方查证,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大型的老平台目前也还未进行第三方资金托管。在平台数量和交易金额都领先于全国的深圳,采用全面资金托管模式的平台目前还不到1/10,推及全国所采用第三方资金托管的P2P平台很难超过50%。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媒体报道的数字跟笔者了解到的数字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为此笔者专程联系了上海富友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得到的信息是:目前与富友合作的P2P平台确实已达600多家,但实际上该数字是两种合作模式汇总的结果。一类是使用富友通道服务的P2P业务,另一类才是为P2P平台的借贷双方独立开户、专设账户托管资金的第三方托管业务。而随着近期监管政策的渐明,各方频频关注P2P平台是否已使用第三方资金托管来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预防 “跑路”等各种风险问题,一定程度上逐步使原本只使用通道服务的P2P平台正以每天2-3家的速度开始转入第三方资金托管模式。


以上沟通也引发了笔者的进一步思考:虽近期常有媒体报道众多P2P平台已“被托管”了,但此种现状从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平台在实际采用第三方托管时的“欲迎还拒”态度。据笔者观察的总结,这种不拒绝、不明朗的态度多与P2P平台目前对第三方资金托管的“三爱三怕”相关。


一“爱”:响应国家监管层号召

银监会有关领导在2014年曾多次倡议将P2P资金由第三方托管定为原则之一,是未来的“监管红线”,而此倡议原则很有可能成为正式的监管标准。由此,P2P平台接触和研究第三方托管,尝试与其合作是P2P平台必须面临和需着手解决的问题。


二“爱”:能让更多的投资人参与P2P平台的投资

托管型账户,是为投资人和借款人专设虚拟二级账户。每个独立账户都是平级的,没有主账户和子账户的上下级关系,确保P2P账户内资金归属个人。既可避免借贷账户通过P2P平台账户进行中转,又可避免P2P平台直接过手资金与形成资金池。P2P资金交由第三方支付托管,平台自身不接触借贷资金,也表明了平台将最大程度地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其公信力大大提升后,客观上也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的放心参与。


三“爱”:帮助拓宽业务领域,增加客户黏性与收益

从长期来看,P2P行业必将是一个靠规模取胜的行业,只有领先者才能以多元的服务、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高黏性的使用者,而缺乏经营能力的平台将很快被淘汰出局。当下P2P平台迫切希望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尽快从线上走到线下、从WEB走向APP、从单一债权走向综合资管等等,而借助优质第三方支付托管公司的牌照、通道服务等资源不仅会从客观上帮助P2P平台拓展业务领域,更会让其提前具备多元化的通路。


但即使P2P平台已对第三方托管有诸如以上种种钟意之处,而双方开展具体合作时所需的代价,却是P2P平台的“担惊受怕”之处。


一“怕”:第三方托管机构的运营稳定性问题

就目前来看,市场主流的第三方托管包括托管型第三方支付和银行资金托管。对于平台而言,他们看重的是银行作为存管方为自身提供增信和背书,但同时却会受限于所合作银行的开户覆盖面问题;同时碍于P2P监管细节尚未出台、行业风险过高,当前银行普遍对介入这项业务持谨慎态度,同时银行也难以为各家P2P平台定制化地打造接入系统。而第三方支付公司自身运营的可持续性,与P2P平台对接的稳定性也是颇令P2P公司头疼的问题。金信网COO安丹方曾公开表示过其隐忧:“目前第三方支付公司资金托管仍存在一些问题,按照现在的模式,一般每家平台只固定与一家第三方支付合作,一旦第三方支付公司出现诸如系统(或经营方面的)问题,平台便无法正常运作。”


二“怕”:第三方托管方的服务质量水平

由于P2P平台事关投资人的“真金白银”,也由于近年来“跑路、自融、诈骗”这些词总与P2P形影不离,个体的自律难以抵挡行业整体的良莠不齐,所以平台任何微小的操作问题都会触动投资人敏感的神经,也要求第三方资金托管机构必须提供周到与最及时的服务。


三“怕”:第三方托管机构自身开展P2P业务

一些P2P平台不愿意选择第三方托管最大的考虑其实是业务的安全问题,即担心其核心的用户数据被第三方“竞业共享”。目前该矛盾随着一些第三方公司自营P2P业务、盗用其托管P2P平台的用户数据而显得日益突出。笔者曾接触过一些P2P平台,他们早期在选择第三方资金托管时由于唯成本论,唯服务论至上,对第三方支付的诚信、系统安全性、与自身业务发展的匹配性等方面缺乏全盘考虑,从而导致了托管之后的经营之路更加举步维艰。而一旦选择迁移平台,又会“伤筋动骨”——不仅会使资产面临重组与洗牌,更会使投资人的信任度与市场的成长性双双受到较大的影响。


以上原因从而也使得一些P2P平台在选择第三方托管时望而却步。


结语:P2P平台与第三方托管共建同盟增信


P2P平台选择第三方的慎重与存疑,究其根源是对其信用存疑。从本文开头所列出的第三方托管数字差异,以及2014年全国出现提现困难或倒闭的P2P平台达275家,都可以看出无论P2P行业还是第三方托管机构在业务扩张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泡沫与不诚信的现象。


值得欣慰的是,P2P行业市场自发的自律行为也正在逐步扩展壮大。2014年末,上海网络信贷服务业企业联盟增补17家平台及第三方服务机构加入联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举措,逐渐探索出一个健康的行业生态圈,促进网络信贷行业可持续发展。该联盟仅从全国269家持牌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中挑选了富友支付、快钱支付、新浪支付和银联支付四家优质第三方支付机构纳入“上海网贷联盟”,其中原因颇具深意。而据笔者当前对其中富友支付的考察了解,它公开区分第三方托管模式,具有一支拥有丰富银行操作经验的团队,所获得的牌照资源比支付宝还多;也是多次对外公开承诺绝不经营P2P业务的第三方托管公司之一——笔者由此推测能被 “网贷联盟”纳入成员单位也主要是从其诚信、规模、不参与同业竞争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


笔者认为,无论对于P2P平台还是第三方托管公司,双方的发展都需先着眼于自身在行业与区域内的基本信誉,接下来的创新与长久合作之路或许更需双方共享用户资源,共同创建增信同盟。届时90%的P2P平台才会真正意义上实现第三方托管,也才能像今天的银行可通过银联的网络,分享共同的利益,形成共存与共赢的行业生态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激战P2P托管 哪家更安全?
揭开第三方支付资金托管的神秘面纱
银行分食P2P资金托管 第三方支付很忐忑
银行存管的意义是什么?带你看懂银行资金存管!
银监会《存管指引》下的银行存管能否保证资金安全?
网贷“银行存管”一锤定音 第三方支付不能再管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