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示玖富的“移动互联网金融粉丝经济密码”

这两年,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粉丝经济成为了各大行业炙手可热的营销命题,从娱乐明星到时尚潮品,从手机数码到餐饮连锁,无不尝到了粉丝经济的甜头。现如今,连一向被认为是“呆板的数字游戏”的互联网金融居然也找到了粉丝经济的爆发点。

推动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带头人是余额宝,但第一个吃互联网金融粉丝经济螃蟹的当属玖富。玖富孵化的悟空理财担当了开路先锋官,在产品上线短短80天便收获了100万粉丝100天交易突破10亿元大关,并在上线100天之际便举办了首届“空粉节”,被誉为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小米”。

用小米来衬托,这显然是业内对玖富开创互联网粉丝经济的认可,但对玖富来说这仅仅是开始。日前,玖富的另一个动作再度吸引了行业的眼球。这一次,玖富决定启动全新的品牌视觉系统,并且先行设计好了三套方案。但是具体用那一套并没有让玖富领导来拍板,而是采用了由玖富粉丝投票决定。于是,玖富通过悟空理财微信号推送文章,发起了这次投票活动。

超乎玖富所有人的意料,这次活动再度引爆了粉丝们的热情参与。在活动进行不到一周的时间,竟吸引了超过2.5万人参与投票,阅读量高达5.7万余次,人气指数远远超过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所推出的同类活动,这掀起了空粉节之后的又一个粉丝活动小高潮。

活动结束后,笔者特别登陆玖富的官方网站看了一下,玖富的LOGO果然已替换成了在粉丝投票活动中得票最多的方案2。可见,玖富的本次活动绝不是一次营销噱头,而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希望获取粉丝意愿为导向的深层互动。

估计不少人会认为,现如今粉丝活动丰富多彩,这样单调的投票活动几乎不值得一提。然而,值得推敲琢磨的重点却也正在于此,兴师动众的大活动吸引大量的粉丝们竞相追逐这并不奇怪,但看似简单的小活动也能吸引粉丝们的热情参与这才不同寻常。那么,这其中的奥妙在哪呢?

互联网思维核心是口碑为王,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这也粉丝经济集大成者小米的宝贵经验。参与感在拉近用户情感中至关重要,它意味着消费需求发生了一次关键的跃迁,消费需求第一次超出了产品本身,不再囿于产品的物化属性,更多延伸向了社会属性:买东西不再简单是能干什么,而是用它能做什么,能参与到什么样新的体验进程中去。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便可以让粉丝们收获到比产品功能更多的快乐。

同时,从企业层面来说,要打造成功的粉丝经济,首先必须要明确将粉丝摆在什么样的位置。在以前的产品经济时代,企业更多的是在产品推出后才开始寻求与用户的互动,期望用产品的功能卖点来团聚用户。现在来看这样的做法肯定不太灵光了,或者只能称之为营销,而不能成为“粉丝经济”了。

改变这样作风的无疑是小米。小米手机是在产品推出之前便与潜在用户群开展了深入的互动。围绕手机硬件、软件、系统、UI、功能、细节等一系列用户关注的角度,都积极的开展沟通互动,寻求用户的反馈,吸取用户的意见。

而让用户积极的参与到产品诞生整个过程中,那么这样的产品在推出之后,这就不单纯的是企业推出的产品,而是融入了用户的智慧和汗水的产品,就相当于是自己的产品一样,凝结的感情可想而知。这也正是“互联网思维”的精华所在。

显然,玖富对互联网思维的粉丝经济有着透彻的理解,从悟空理财的成功便可见一斑。而回过头来再看玖富的这次LOGO投票活动,似乎比小米模式的粉丝经济又推进了一步。这不仅仅是让粉丝群体参与到了企业产品诞生及推广的全过程中,更是将粉丝纳入到了企业的战略决策中来。

尽管从外界看来,这样的投票活动的确看似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于玖富来说,启用全新的品牌视觉系统这却是一件关乎企业战略层面的大事。试想,当年联想启用新LOGO时的轰动声音有多大?玖富在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地位,并不亚于当年的联想在电脑领域的地位。

而这么重要的企业战略大事玖富都寄希望通过粉丝群体的积极参与来完成,就足见其对粉丝的“用情之深”,不仅把粉丝们当成了知心朋友,更当成了可引导企业决策的必须力量。从玖富的这次活动也可以看出,粉丝消费的不仅是产品的诞生过程,也是消费品牌形象背后故事的过程,以实现对品牌形象的“认同”,从而来建立与品牌之间“忠诚”的桥梁。

由此,品牌要形成真正的粉丝效应,首先需要将产品原本只能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功能属性升华到精神层面,赋予其满足用户精神需求的某些元素。同时,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爆发式增长不断争夺用户,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用恰当地方式强化用户忠诚必然是长久之计。

去年,台湾著名策划人黄泰元就指出了企业要获重生就要关注自己的“蓝海密码”,首要的就是“粉丝经济”和“暖营销”。如今,随着各行各业的粉丝经济榜样力量的崛起,已经让全国企业看到了粉丝经济的威力,未来粉丝经济必然会更加波涛汹涌。

然而,尽管粉丝经济有着“让用户获取信任、认同、乃至忠诚”的相同共性,但是对于每一家企业个体而言,如何立足自身发展切准粉丝经济命门,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粉丝经济密码,无疑还需要一番精心修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群生态圈
3粉丝经济和社群经济不止是营销方式!
什么是社群经济,社群经济的盈利模式又是什么?(透彻)
马云: 30年后的世界不属于互联网公司, 而是....
互联网思维的在线教育必需具备的三个硬件
“流量”时代何时走向终结? | 36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