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泛在书院 | 李白: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00:0004:28

今日要点

有人问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为什么杜甫被称为“老杜”,李白没有被称为“老李”?

当时网上获得最高票的答案不但精炼,而且耐人寻味:

杜甫未曾年轻,李白从未老去。

事实上,按照年龄来说,李白大了杜甫整整十一岁。但为什么人们会这么说呢?

以下内容为摘要整理,完整内容请收听音频。

“永远少年”的李太白

其实,绝大部分诗人的诗,是有年龄脉络的,就是说从这些诗句中你能大概猜到诗人写作时的年龄。像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明显是七八岁孩童时写的。

但李白是个例外,别人的诗分少年、中年、老年,而他的诗只有少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20来岁的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30来岁的李白轻狂浪漫;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50来岁的李白依旧狂傲不羁,像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

读李白的诗,你永远感觉在读一个少年的诗。

“一心报国”的李太白

李白的父亲是个商人,中唐以后考进士需要资格审查,其中一条就是:商贾子弟不得科考。但是李白想做官,他多次奔走于皇亲国戚间,以诗文毛遂自荐,企图遇到识才的人带他登上天子堂,大展宏图,然而却没有结果。

直到42岁那年,他才终于奉召进京。接诏后,他兴奋地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时候的李白已经是个步入不惑之年的中年大叔,但一高兴写出来的诗还是像少年一样狂气侧漏,不减当年。

在朝中任职才不到一年,受到宫廷权贵们的忌恨和诋毁,李白被放还乡。离开长安的李白,开始了漫长的游历生活,留下了无数华彩辞章,被传为文坛佳话。

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已经隐居于庐山屏风叠,却还关心时政,一心想要报效国家:“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

永王突然到访,三度相邀,使他又一次燃起了爱国雄心,欣然前往。然而不到五个月,永王李璘兵败身亡,李白以“附逆”罪入狱,虽然免死,却被流放夜郎。

李白被流放的第二年,唐肃宗宣布大赦天下。得到赦免消息的时候,李白正西行至巫山,他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万分激动之下,他写了一首诗。

换作其他人,一生零落于此,风烛残年,要写诗,也不过是写得像“古今多少遗恨,俯仰已尘埃”这样暮气沉沉、看破尘世的语调。但在李白的这首诗里,你不仅感觉不到他的苍老,反而还让人感觉很振奋人心,充满希望。这首诗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这首《早发白帝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的8首诗,说尽一生
杜甫遇见李白,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李白豪放了一辈子,杜甫却只这一次,豪气冲天,李白不服不行
人到中年,谁不是活成了杜甫
李白平生写诗很多,但是他的最后一首诗大家都知道吗?
一生只写2首诗,却能“孤篇盖全唐”,甩李白杜甫几条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