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六章 健康传播方法与技巧

第六章  健康传播方法与技巧

1.  什么是传播?

2.  什么是健康传播?

3.  传播的要素是什么?

4.  什么是传播模式?

5.  五因素传播模式的内容是什么?

6.  传播如何分类?

7.  人际传播的特点有哪些?

8.  健康教育中常用的人际传播形式有哪些?

9.  人际传播基本技巧有哪些种?

10.  说的技巧有哪些?

11.  倾听技巧有哪些?

12.  反馈技巧有哪些?

13.  非语言传播技巧有哪些?

14.  大众传播的特点有哪些?

15.  大众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16.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有哪些? 


第六章  健康传播方法与技巧

 

1、什么是传播?

 

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

个人与集体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1、 什么是健康传播?

 

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运用各种传

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

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2、 传播的要素是什么?

 

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传播是一个有

结构的连续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各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要素

组成;这个系统的运行不仅受其内部各要素的制约,而且受到外部环

境的影响,与环境保持着互动的关系。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主要由

以下要素构成:

(1)传播者,又称传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在传播过程

  71

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在社会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

以是群体或组织。

(2)受传者,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同

样,受传者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大量的受传者称为受众。

(3)信息与讯息,就一般意义讲,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

切内容。讯息是由一组相关联的有完整意义的信息符号所构成的一则

具体的信息。讯息是一种信息,通过讯息,传受双方发生意义的交换,

达到互动的目的。

(4)传播媒介,又称传播渠道,是讯息的载体,也是将传播过

程中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的纽带。

(5)传播效果,是传播对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具体讲,

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3、 什么是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即是指传播过程的模式。为了研究传播现象,传播学者

采用简化而具体的图解模式对复杂的传播现象进行描述,以解释和揭

示传播的本质,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传播过程模式。英国传播学者麦奎

尔(D.McQuail)等曾整理分析了 48 种传播模式。其中被誉为传播学

经典的是美国的哈罗德·拉斯韦尔(H.D.Lass well)提出的五因素

传播模式。

 

4、 五因素传播模式的内容是什么?

 

1948 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

( H.D-Lass well)提出了一个被誉为传播学研究经典的传播过程文字

模式,即“一个描述传播行为的简便方法,就是回答下列 5 个问题:

(1)  谁(who)?

  72

(2)  说什么(says what)?

(3)  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at channel)?

(4)  对谁(to whom)?

(5)  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把复杂的传播现

象用五个部分高度概括,虽然不能解释传播的全部内涵,但已抓住了

问题的主要方面。该模式的提出为传播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在

此基础上形成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图 6-5-1)。

 

图 6-5-1 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

 

5、 传播如何分类?

 

人类的传播活动形式多样,可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从传播的符

号分,可分为语言传播、非语言传播;从使用的媒介分,可分为印刷

传播、电子传播;从传播的效果分,可分为告知传播、说服传播、教

育传播;按照传播的规模,可将人类传播活动分为五种类型:

(1)自我传播。又称人内传播,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

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如独立思考,自言自语等。自我传播

是人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生物学基础。一般讲,

自我传播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2)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

息交流。人际传播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也是人与人之间社会

关系的直接体现。

(3)群体传播。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群体是将个

人与社会相连接的桥梁和纽带。群体传播是指组织以外的小群体(非

组织群体)的传播活动。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是影响个人健康的社会

  73

心理因素。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手段。良好的

人际交流和群体交流可通过榜样示范、社会支持和群体舆论等作用促

进传播双方在态度、行为上的改变。例如,儿童早期行为习惯的养成,

大多来自家长言传身教;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

受到同伴的影响,因此,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是影响个人身心健康的

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

(4)组织传播。组织是人类社会中结构顺序严密、有明确的目

标、制度,有严格分工和统一指挥的管理体系的社会结合体。组织传

播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现代社会中,组织传播已发展成

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即公共关系。

(5)大众传播。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书

籍、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大众传播社会

信息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传播是当今社会最为发达、发展最为迅速

的事业。1970 年以来,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占有与利用,已成为社会

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信息社会中,社会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大众

传播媒介在向人们公开、迅速、大量地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在通过舆

论导向、公众人物的示范、社会教育、发布广告等形式改变人们的健

康观念,引导健康行为乃至健康消费。

在大众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依然是人们最

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社会动

员中,组织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实践表明,多种传播手段的

综合运用,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最有效的干预策略之一。

 

6、 人际传播的特点有哪些?

 

人际传播是信息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其主要形式是面对面

的传播,也可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如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

人际传播的主要社会功能是:①获得与个人有关的信息。②建立与他

  74

人的社会协作关系。③通过人际传播,达到认知他人和自我认知。因

此,人际传播是进行说服教育、劝导他人改变态度的良好手段。与其

他传播形式相比,人际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1)是全身心的传播,即人要用多种感官来传递和接受信息。

因此,有人称之为真正意义的“多媒体传播”。

(2)是全息传播,即信息比较全面、完整、接近事实。人际传

播是面对面的,多媒体的,可以通过形体语言、情感表达来传递和接

受用语言和文字传达不出的信息。可以说,人际传播是最真实的传播,

这一点是其他任何传播形式无法代替的。

(3)以个体化信息为主。情感信息的交流在人际传播中占了很

大部分。

(4)交流充分,反馈及时。人际传播过程中,交流双方互为传

者和受者,可及时了解对方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从而根据对方

的反应来随时调整传播策略、交流方式和内容。

 

7、 健康教育中常用的人际传播形式有哪些?

 

(1)咨询。健康教育或医务工作者为来询者答疑解难,面对生

活中的各种健康问题,帮助其澄清观念,作出行为决策。

(2)交谈或个别访谈。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传递健康信息,

帮助教育对象学习健康知识,改变相关态度。

(3)劝服。针对教育对象存在的具体问题,说服其改变不利健

康的态度、信念或行为习惯。

(4)指导。通过传授知识和技术,使教育对象学习和掌握自我

保健的技能。

 

8、 人际传播基本技巧有哪些种?

 

传播技能是指在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方

  75

式方法。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的传播技能便成为传播技巧。人际传播是

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来影响或改变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态度和行

为的双向交流的过程,主要包括说的技巧、倾听技巧、提问技巧、反

馈技巧和非语言传播技巧。

 

10、说的技巧有哪些?

 

掌握谈话的技巧,就是要使用对方能够理解的语言和能够接受的

方式,向教育对象提供适合个人需要的信息。

(1)内容明确,重点突出。一次谈话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避免

涉及内容过广。

(2)语调平稳,语速适中。

(3)适当重复重要的概念。一般在一次交谈过程中,重要的内

容应重复两三次,以加强理解和记忆。

(4)把握谈话内容的深度。应根据谈话对象的身份、文化层次

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选用适当的医学术语,必要时使用当地语言和老

百姓的习惯用语。

(5)注意观察,及时取得反馈。交谈过程中对方常常不自觉地

以表情、动作等非语言形式表达他的感受,要注意观察其情感变化及

其内在含义,这将有助于对其谈话的深入。

(6)适当停顿,给对方以提问和思考的机会。

  

11、倾听技巧有哪些?

 

倾诉与倾听,共同构成了交流的基础。倾听是通过有意识地听清

每一个字句,观察和了解每一个字句的表达方式,借以洞察说话人的

真正含义和感情。只有了解了教育对象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想法及

其产生的根源,才能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工作。要做到这些,倾听是

必不可少的。

  76

(1)主动参与,给以积极的反馈。在听的过程中,采取稳重的

姿势,力求与说话者保持同一高度,双目注视对方,不断用点头、发

出“嗯、嗯”等鼻音或重复关键词语的方法,表明对对方的理解和关

注。

(2)集中精力,克服干扰。很多原因会打断听的过程,如环境

中有噪音,谈话中有人来访等,除了这些客观原因,还有分心、产生

联想、急于表态等主观上的心理因素。对外界的干扰,要听而不闻,

即使是偶尔被打断,也要尽快把注意力集中回来;对于主观因素,要

有意识地加以克服和排除,培养健康的心理机制。

(3)充分听取对方的讲话不轻易作出判断,也不要急于作出回

答。听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分析,抓住要点。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讲话,

但对离题过远或不善言表者,可给以适当的引导。

(4)提问技巧。提问是交流中获取信息,一加深了解的重要手

段。一个问题如何问,常常比问什么更重要。有技巧的发问,可以鼓

励对方倾谈,从而获得所期望的信息。提问的方式可分为五种类型,

每种提问都会产生不同的谈话效果。

①封闭式提问:这种提问方式比较具体,要求对方简短而确切的

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有”或“没有”以及名称、

地点、数量等一类问题,往往是为了证实一种情况。如,“您有多大

岁数了?”“你昨天去作体检了吗?”,适用于收集简明的事实性资料。

②开放式提问:这类问题比较笼统,能诱发交谈对方说出自己的

感觉、认识、态度和想法,有助于谈话者真实地反映情况,并有助于

病人的心理宣泄,表达他们被抑制的情感。其常用句式为“怎么”、

“什么”、“哪些”等。例如,“你今天感觉怎么样?”“你平常给孩子

添加哪些辅食?”

③探索式提问:又称探究式提问。为了了解教育对象存在问题或

某种认识、行为产生的原因,常常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提问,也就是

再问一个“为什么”。如“你为什么不去作体检呢?”适用于对某一

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

  77

④偏向式提问:又称诱导式提问,提问者把自己的观点加在问话

中,有暗示对方作出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的倾向。如“你今天感觉好

多了吧?”更容易使人回答:“嗯,好多了。”在了解病情、健康咨询

等以收集信息为首要目的的活动中,应避免使用此类提问方法。但可

以用于有意提示对方注意某事的场合,如“你今天该去作体检了

吧?”。

⑤复合式提问:指在一句问话中包括了两个和两个以上的问题。

如“你经常给孩子吃水果和蔬菜吗?”水果和蔬菜是两类食品,是否

经常吃则又是一个问题。此类问题使回答者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回答,

且易顾此失彼。因此,在任何交流场合,都应避免使用。

     

12、反馈技巧有哪些?

 

反馈及时,是人际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反馈技巧是指对对方表

达出来的情感或言行作出恰当的反应,可使谈话进一步深入,也可使

对方得到激励和指导。常用的反馈方法有:

(1)肯定性反馈。对谈话对方的正确言行表示赞同和支持。祈

求得到他人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是人们在袒露情感、表明态度和采

取新行为时的一种普遍心态。在交谈时,适时地插入这样一些话:“是

的”、“很好”,这种肯定性反馈会使对方感到愉快,受到鼓舞而易于

接受。在技能训练、健康咨询、行为干预时,运用肯定性反馈尤为重

要。除了语言外,也可用点头、微笑等非语言形式予以肯定。

(2)否定性反馈。对对方不正确的言行或存在的问题提出否定

性意见。为了取得预期效果,否定性反馈应注意两个原则,一是首先

肯定对方值得肯定的一面,力求心理上的接近;二是用建议的方式指

出问题所在。如“你这样说有一定道理,但是……”,而不要直截了

当地一棍子打死。否定性反馈的意义在于使谈话对方保持心理上的平

衡,易于接受批评意见和建议,敢于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

(3)模糊性反馈。向对方作出表示没有明确态度和立场的反应。

  78

如说“是吗?”“哦。”适用于暂时回避对方某些敏感问题或难以回答

的问题。

 

13、非语言传播技巧有哪些?

 

非语言传播技巧指以动作、姿态等非语言形式传递信息的过程。

美国学者雷·伯德惠斯特尔(L.Birdwhistell)认为,人际交流中大

约 65%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形式传播的。非语言传播常常是人的心理

活动的自然反应,因此,表情、眼神、语音语调等都有着丰富而真实

的信息内涵。非语言传播形式融会贯通在说话、倾听、反馈、提问等

技巧之中。

(1)运用动态体语。即通过无言的动作来传情达意。如用手势

来强调某事的重要性;以皱眉、点头的表情来表示对病人的理解和同

情;以注视对方的眼神表明在认真地听,表明对对方的重视和尊重。

(2)注意个人的仪表形象。仪表服饰、体态、姿势等属于静态

体语,与行为举止一样,它能够显示人的身份、气质、态度及文化修

养,有着丰富的信息功能。在与群众接触时,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稳

重,使人易于信任,易于接近。

(3)恰当运用类语言。指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节奏以及鼻音、

喉音等辅助性发音。在交谈中适时适度地改变声调、音量和节奏,可

有效地引起注意,调节气氛。

(4)创造适宜的时空语。首先,安排适宜的交谈环境,安静整

洁的环境给人以安全感和轻松感;其次,与交流对象保持适当的距离。

人们在交往中的人际距离是在无意识中形成的,它反映了人们之间已

经建立或希望建立的关系,并常常受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等社会因

素的影响。谈话双方的相对高度也是创造交流气氛的一个要素。大人

习惯于和小孩弯下腰说话,和卧床病人谈话时最好坐下,一般来讲,

人们处于同一高度时,较易建立融洽的交流关系。

 

  79

14、大众传播的特点有哪些?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影

响。大众传播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1)传播者是职业性的传播机构和人员,控制着传播的过程和

内容。

(2)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公共的,面向全社会人群,且

传播速度快,扩散距离远,覆盖区域广泛。

(3)传播材料的统一成批生产和重复利用,可保证信息的标准

化和规范化。

(4)受众为数众多,分散广泛,是匿名的,自由的。

(5)信息反馈间接延缓,且缺乏自发性。

(6)大众传播媒介是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分发系统和设备,决

定着信息的物理形式、时空范围、速度和数量。

 

15、大众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根据预期达到的健康传播目标和信息内容,恰当地选择传播媒介

是取得预期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保证。在选择传播媒介时,应遵循如

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针对目标人群状况,选择传播媒介。针对性

是指媒介对目标人群和讯息表达的适用情况。如对低文化层次人群,

不宜使用文字材料;对需唤起公众意识,引起普遍关注的讯息,如关

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宜选择大众媒介;而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

采用人际传播手段效果会更好。

(2)速度快原则。力求将健康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最通畅的渠

道传递给目标人群。一般讲,电视、广播是传递新闻信息最快的媒介。

(3)可及性原则。根据媒介在当地的覆盖情况、受众对媒介的

拥有情况和使用习惯来选择媒介。

  80

(4)经济性原则。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考虑媒介的选择,如有无

足够的经费和技术能力来制作、发放某种材料或使用某种媒介。在实

际工作中,通盘考虑了上述 3 个原则后,这一原则将具有决定性。

 

16、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有哪些?

 

健康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传播效果受多种因素

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影响健康信息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传播者、

信息、媒介、受者和环境。

(1)  传播者因素

传播者是健康信息传播的主体,具有收集、制作与传递健康信息,

处理反馈信息,评价传播效果等多项职能。因此,传播者的素质直接

影响传播效果。为了确保健康传播效果,传播者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树立良好的形象。

②收集、选择对受者有价值的信息。

③确保信息的准确、鲜明、生动、易懂、适用。

④根据受者的特点,选择正确的传播渠道。

⑤及时了解受者对信息的反应及传播效果,不断调整传播行为。

(2)  信息因素

健康信息是指与人健康有关的信息,泛指一切有关人的身体、心

理、社会适应能力的知识、技术、观念和行为模式。健康信息是健康

传播者传递的内容,同样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因此,健康信息应具有

以下特点:

①符号通用、易懂。即信息传递过程中所使用的符号必须是通用

的、易懂的,以避免传而不通。

②科学性。科学性是健康信息的生命,是取得健康传播效果的根

本保证。

③针对性。健康信息的选择、制作、传递必须针对受者的需求和

特点。

  81

④指导性。健康信息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告诉受者如何

运用健康知识、技能,使受者自愿采纳健康的行为方式。

(3)  传播途径因素

所谓的传播途径是指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渠道。在健康传播过程

中,传播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传播途径对传播效果会产生直接

影响。常用的健康传播途径:

1)口头传播:如演讲、报告、座谈、咨询等。

2)文字传播:如报刊、杂志、书籍、传单等。

3)形象传播:如图片、标本、实物、模型等。

4)电子媒介传播: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幻灯、投影等。

(4)受者因素

健康传播的受众是社会人群,他们因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对

健康信息、传播途径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健康传播者在制定传播信

息、选择传播途径时,应重点考虑受者的心理特点及动机。

①受者的心理特点。受者在接触信息时,普遍存在着“5 求”的

心理。

1)求真:信息真实可信。

2)求新:信息新颖引人。

3)求短:信息短小精悍,简单明了。

4)求近:信息在生活、地域、情感、认识、知识等方面贴近受

者。

5)求情厌教:要求与传播者情感交流,讨厌过多居高临下的说

教。

②受者对信息的选择性。

1)选择性接受:受者一般选择与自己观念一致、自己需要、关

心的信息接受。

2)选择性理解:受者对信息的理解受其固有的态度、信仰影响。

3)选择性记忆:受者对信息的记忆也是有选择性的。人们往往

容易记住自己愿意、喜欢记忆的信息。

  82

③受者的动机。受者不仅选择性地接受信息,还会因各种原因主

动地寻求和使用信息。受者寻求信息的动机主要包括:消遣、填充时

间、寻找情报、解决疑难或满足社会、心理的需求。

(5)环境因素

健康传播的效果还受传播活动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

响。

①自然环境。如传播活动的地点、场所、距离、光线、温度、环

境布置等。

②社会环境。如社会经济状况、文化习俗、社会规范、政策法规

等。

以上 5 种因素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传播者和受者的心理与行

为,从而影响健康传播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媒学术网——“网络媒介”是媒介形式的全新整合
传播学教程笔记(详细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传播学知识点
什么是5W理论_
浅论媒介对信息传递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