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皮肤真菌病的检验

皮肤真菌病的检验

全网发布:2013-06-28 17:01 发表者:马天 4250人已访问

(一)真菌的菌落观察
观察真菌菌落的形态特点及颜色有助于病原性真菌的鉴定。一般观察真菌的菌落必需将真菌培养于沙保弱氏培养基(俗称大培养),经数日致十数日的培养后才可看到典型菌落。
1. 材料
(1)临床标本(可疑真菌感染):毛发或皮屑。
(2)真菌菌种:新生隐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絮状表皮癣菌。
(3)沙保弱氏葡萄糖斜面培养基(含青、链霉素)。
(4)其它:70%酒精 、无菌生理盐水 、平皿等。
2. 方法
(1)临床标本用70%酒精浸泡数分钟,杀死表面杂菌,以无菌生理盐水洗涤。
(2)将处理过的临床标本和实验室保存菌种分别接种于2~3只含有青、链霉素的沙保弱氏葡萄糖斜面培养基上,对临床标本直接将数根毛发或数块皮屑接种。真菌菌种则用灭菌接种环按斜面培养基接种法接种。
(3)置22~28℃培养2~3w或37℃培养箱中培养3~7d。
(4)一周观察1~2次,临床标本连续培养3w无菌落生长者可报告阴性,如长出菌落,应逐日观察菌落形态及颜色变化。
3. 结果观察
真菌的菌落从形态上可分三大类:酵母菌落、酵母样(型)菌落及丝状菌落。
(1)酵母菌落(观察新生隐球菌培养物):菌落为圆形、较白色,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假菌丝不伸入到培养基内,和表皮葡萄球菌菌落相似。
(2)酵母样(型)菌落(观察白假丝酵母菌):表面和酵母菌落相似,但生成的假菌丝伸入培养基内。
(3)丝状菌落:观察各种皮肤丝状菌斜面培养物,菌落表面大都有气生菌丝,肉眼观察呈绒毛状、粉状、棉花样等,故称丝状菌落,色泽多种多样,红色毛菌呈紫红色,铁锈色毛菌呈铁锈色或棕色等,菌落底层有营养菌丝伸入培养基内。
(二)真菌的形态观察
1. 菌丝的形态
(1)梳状菌丝:菌丝一侧有多数短的分枝,间距不等,形如梳子,故名梳状菌丝常见于许兰氏毛菌。
(2)螺旋状菌丝:某些菌丝呈螺旋状弯曲,常见于石膏样小孢子菌和许兰氏毛菌。
(3)球拍样菌丝:在菌丝分节处一端膨大,如网球拍样,常见于小孢子菌(microsporum)及表皮癣菌(epidermophyton)。
(4)结节状菌丝:菌丝缠绕成结节样,常见于奥杜盎小孢子菌等。
(5)鹿角状菌丝:菌丝末端膨大成鹿角状,多见于许兰氏毛菌。
(6)假菌丝:酵母菌(如:白假丝酵母菌)的菌体细胞延长分枝后并不脱落,形成类似菌丝的结构。
2. 孢子的形态
(1)芽生孢子(blastospore):从母细胞发芽而产生,如新生隐球菌(墨汁染色)。
(2)厚膜孢子(chlamydospore):是从菌丝产生的一种大而圆形的孢子,于毛癣菌(trichophyton)及小孢子菌中常见。
(3)小分生孢子(micloconidia):孢子为单细胞性孢子,常直接或由小侧枝连接而生长于菌丝的侧面。毛癣菌中常可见到小分生孢子群集中在分枝菌丝末端,呈葡萄状。也有圆形小分生孢子位于菌丝的旁侧。
(4)大分生孢子(macroconidia):是一种多细胞性孢子,常为梭形或棒形,多数大分生孢子具有数个横隔,每个横隔即为一个细胞。如絮状表皮癣菌的大分生孢子为粗棍型或卵圆形,末端较粗而钝圆,单一或簇生于菌丝端,大小孢子菌则为梭形大分生孢子。
(5)关节孢子(althrospore):由菌丝细胞分化成几个长方形的节段而成,胞壁也稍厚些,在陈旧培养物中常可出现。

(三)真菌性皮屑的镜检
直接检查真菌感染的皮屑标本,进行涂片检查,可直接观察到真菌的结构——菌丝和孢子。该法虽不能确定真菌的菌种(少数真菌除外),但却可以直接迅速地确定是否为真菌感染。
1. 材料
(1)患者皮屑标本。
(2)封固液:10%氢氧化钾。
(3)乳酸酚棉蓝染液。
2. 方法
(1)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①标本制作:取少量标本于载玻片上,滴加一滴封固液,上覆盖玻片,将载玻片放在火焰上方微加热,使组织或角质溶解,但切勿过热以免产生气泡或烤干.也可将盖片稍加按压,使溶解的组织分散并使其透明,吸去周围溢液避免沾污盖玻片。
②检查先用低倍镜检查有无真菌菌丝或孢子,再以高倍镜检查菌丝、孢子的特征。镜检时用稍弱的光线使视野稍暗为宜、低倍镜下菌丝呈折光性较强、绿色纤维分枝丝状体;高倍镜下,菌丝呈分隔或呈节孢子,有时菌丝末端有较粗短的关节孢子。
(2)乳酸酚棉蓝染色法
取洁净玻片一块,滴加一滴染液,将皮屑标本放于染色液中,加上盖玻片(加热或不加热)后镜检。结果真菌染成蓝色。
 
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已知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真菌约270余种。在一定条件下致病真菌大量繁殖,引起疾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浅部真菌可侵犯毛发、指(趾)甲及光滑皮肤引起皮肤真菌病。我省地处亚热带,皮肤真菌病发病率较高。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病原体可以确诊,另外,通过检验也可以帮助医生对疑似病例进行鉴别诊断。皮肤真菌病的常用检验方法有:
1、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法是将患者受真菌感染的标本(选择未经治疗过的新鲜损害或损害边缘、毛发、皮屑、甲屑等),用显微镜观察有无真菌的菌丝及孢子存在。常可检出癣菌、念珠菌、花斑癣菌、糠秕孢子菌等。检查阳性可以确诊,但阴性不能除外皮肤真菌感染(影响因素较多)。真菌镜检迅速简便,对浅部真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使医生能对症下药,使患者接受更准确、科学地治疗。
2、真菌培养及鉴定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真菌,以确定是否有真菌感染,特别是直接检查为阴性时。通过培养鉴定可以判断出感染的真菌为哪一种属,还可以进行药敏试验,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真菌生长较慢,一般需要7-10天时间,浅部真菌培养如果超过14天仍未见生长,才可以报告阴性。
皮肤癣菌病
皮肤癣菌是一组寄生于皮肤角蛋白组织的浅部真菌,也称丝状真菌。据感染皮肤部位的不同称为体癣、股癣、手足癣和面癣;感染毛发称为头癣;感染指(趾)甲称为甲癣。
甲真菌感染
甲真菌感染是由皮肤癣菌、酵母样菌和霉菌侵入甲板引起,主要见于成人。以皮肤癣菌感染最为常见称甲癣;由酵母样菌和霉菌引起的感染成为甲真菌病。
糠秕孢子菌感染
糠秕孢子菌是角层真菌病中最常见的菌,主要侵犯皮肤角质层。临床主要引起花斑癣,也可引起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或皮肤垢着病,也可与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有关。
念珠菌病
念珠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正常人的口腔、消化道、上呼吸道、阴道和皮肤的最常见的机会性真菌,在正常情况下,该菌与人体处于共生状态,因此也称为条件致病菌。皮肤感染可表现为指(趾)间糜烂、念珠菌性间擦疹、念珠菌性尿布皮炎、丘疹性念珠菌病、念珠菌性甲沟炎等。粘膜感染主要表现为鹅口疮、生殖器念珠菌病等。
马天大夫的个人网站 matiandoc.haodf.com

皮肤真菌检查前要注意些什么事项?

真菌(fungus)属于植物界,真菌门。它没有根、茎、叶的结构,因而不能利用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营寄生生活或腐生生活。除少数单细胞类群外,真菌大多有分支或不分支的菌丝体,能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真菌适宜于在潮湿、温暖的环境繁殖;在有氧、温度合适、且有一定湿度的条件下,空气中飘散的真菌增多。所以真菌变态反应的发生,也有地区性和季节性的特征。一般在夏季,特别是霉雨季节,真菌变态反应的发病增多。但是它的地区性和季节性特征不像花粉症那样明确。例如,在冬季,过度加热的房间或车间,特别是加湿的,空气中真菌飘散量也很多,也可以形成流行高峰。真菌感染主要是内源性感染(如白色念珠菌),亦有外源性感染(如曲霉菌),此类感染与机体抵抗力,免疫力降低及菌落失调一般皮肤真菌感染除头癣和甲癣外,大多数真菌感染症状都较轻微,常用抗真菌霜剂治疗。很多疗效较好的抗真菌霜剂可不需处方在药店购买。一般不用抗真菌粉剂。抗真菌药物的活性成分有咪康唑、克霉唑、益康唑和酮康唑等。   一般霜剂每天涂敷两次,治疗持续到皮损消退后7~10天。如果霜剂停用太快,感染并未消除,皮疹又会复发。   抗真菌霜剂要在使用几天后才显效,其间可用皮质类固醇霜剂缓解瘙痒和疼痛。可用市售的低剂量氢化可的松霜剂,浓度更高的氢化可的松需要医生处方。   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有助于抑制真菌繁殖,促进皮肤愈合。感染处应经常用肥皂和水清洗,擦干后扑撒滑石粉。避免使用含玉米粉的粉剂,因为它能促进真菌生长。   如果真菌感染有渗液,可能并发了细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治疗。涂敷抗生素霜剂或口服抗生素。稀释醋酸铝溶液或怀特菲尔德软膏也可用来使渗液的皮肤干燥疾病名称: 手癣 (鹅掌疯) 疾病介绍: 手癣为手掌的皮肤癣菌感染,若仅累及手背,出现环形或多环形损害,则仍称为体癣。手癣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双手长期浸水和摩擦受伤及接触洗涤剂,溶剂等是手癣感染的重要原因,患者以青、中年妇女为多,其中许多人有戴戒指史。 发病机理: 手癣多来自于搔抓足癣,股癣和头癣等的直接接触传染或甲癣及手背部体癣的蔓延,手癣的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约占55.6%,其次为石膏样毛癣菌,约占22.7%.白色念珠菌也可引起与手癣相同的损害。 临床症状: 有二型:水疱鳞屑型,起病多为单例,先以手掌的某一部位开始,特别是掌心,示指及无名指的掌面,侧面及根部,开始为针头大小的水疱,壁厚且发亮,内含清澈的液体,水疱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自觉瘙痒,水疱干后脱屑并逐渐向四周蔓延扩大形成环形或多环形损害,边缘清楚、病程慢性、持续多年,直到累及全部手掌并传播至手背和指甲,甚至对侧手掌。有时水疱可继发感染形成脓疱。 角化增厚型:多由水疱鳞屑型发展而成,患者有多年病史,常已累及双手,皮损无明显的水疱或环形脱屑,掌面弥漫性发红增厚,皮纹加深,皮肤粗糙,干而有脱屑,冬季易皲裂,裂口深而有出血,疼痛难忍,影响活动,促使手掌角化增厚的因素除皮肤癣菌外,还与长期搔抓、洗烫、肥皂、洗涤剂,各种化学物品和溶剂刺激以及不适当的治疗有关。 诊 断: 起病于手掌某一部位,缓慢扩大,最终累及大部、全部甚至两侧手掌,损害为红斑,水疱、鳞屑和角化增厚,应考虑诊断为手癣,真菌学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辅助检验: 刮取鳞屑,挑取疱液加10%koH镜检,可见分枝分隔的菌丝,但角化增厚型手癣直接镜检阳性率低,需反复检查,取鳞屑或疱液接种于沙氏琼脂上,保温培养,2周内有菌落生长,根据菌落形态和镜下特征可以鉴定菌种。 治 疗: 水疱鳞屑型可外用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锁辛搽剂等;角化增厚型可作复方苯甲酸软膏,咪康唑霜或10%冰醋酸浸泡;有皲裂者,可加用尿素脂等。皮损消退后应继续搽药至少2周;手部搽药次数应适当增加,特别是洗手后加搽软膏或霜剂,病程久者或局部治疗效果差者可口服灰黄霉素,酮康唑等;或氟康唑50%mg/日或150mg/周顿服,连服2-4周;伊曲康唑200mg/日顿服,连服一周;疗霉舒250mg/日,连服2周。【简单版】: 通常说的脚气是足部真菌感染,不及时控制会波及其他部位,治疗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主要有达克宁、兰美抒、贵州神奇、华陀膏等多种,只要坚持使用,症状消失后继续使用一周维持通常可以治愈。同时需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鞋子要透气性好。 【完全版】: 脚气(脚臭)是由于身体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出汗促使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脚臭常与多汗症伴发。 自疗注意事项: (1) 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脚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2) 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 (3) 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脚汗、脚癣等。 (4) 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5) 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臭 (6) 本症以外治法为主。 自治疗法: (1) 将脚放在50-60℃的热水中多烫几次,每次15分钟,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将丝瓜络压平做成鞋垫,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3) 葛根15克、研成细末,加白酒15克、再加适量水,煎后洗脚,每日1次,1周后,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4) 洗脚时,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调匀后,将双脚浸泡15分钟左右,每日1次,连续3-5天,脚臭即可消失。 (5) 洗脚时,在热水中加50克白矾,浸泡10分钟左右,可除脚臭。 治疗脚气九法 1、脚上患有脚气、脚癣,连续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愈。 2、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盐煮的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病。 4、夏天脚癣犯了,可先将患脚洗净,揩干,再用风油精洽搽患处,每天1~2次,一般次数便可见 效。 5、取得烟灰撒在脚趾湿痒处,可治脚趾间水泡瘙痒。 6、犯有多年的脚气,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灵验。 7、绿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治疗香港脚的丝状菌有特效。 8、取麦饭石1000克,加开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脚气或痤疮、湿疹、痱子等疾患 处,有显著疗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匀,晚上将脚冼净擦干后,用药干搽患处。一般3在左右可见效。 脚气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病。一旦发病,病人往往感到奇痒难忍,脚趾间出现红斑、脱屑,症状严重的患者整个脚底都会发红、脱皮。脚气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还极易传染给他人。然而,因患脚气而就诊的病人并不多。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主任赵俊英说,大多数脚气患者都是在症状比较严重的时候才来医院看病,而在发病的初期、症状较轻的时候,通常是利用一些民间土方进行自我治疗。 家住北京宣武区的张先生是一位“老”脚气患者了,为医治顽疾,多年来,他用了许多偏方:往患处抹大蒜,用花椒水洗脚,将脚浸泡在浓醋里,甚至往脚上涂蜂胶……方法用尽,可是脚气病不仅不见好,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当张先生不得不到医院看病时,脚底已经整个溃烂,走路也不利索了。 赵主任指出,用土方法治疗脚气,有时虽能起到止痒的效果,但绝对去不了根。而且有些土方法由于刺激性较大,还会造成过敏反应。如往患处抹大蒜,反而会使患处出现红肿甚至流水的症状,导致病情加重。因此,赵主任提醒脚气病患者,一旦出现脚气症状,应该尽早接受治疗。早期治疗,不仅用药少,而且有利于痊愈,而一旦病情加重,治疗也就更加困难。 从临床表现来看,脚气可分为三型,治疗方法也因型而异。当患者足部出现脱皮、裂口子的症状时,属于角化干燥型,对于此类患者,用药应以霜剂、膏剂为主;如果是水泡靡烂型的患者,即患处渗水,对这类患者就不能像角化干燥型患者那样,使用刺激性过强或软膏等药物,而应先将患处处理得干一点,然后再用粉剂药物进行治疗;还有一类患者属于间插型,即有的部位干燥、脱皮,有的部位靡烂流水,此时就应根据具体情况用药。除了辨型用药,患者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足疗程用药。许多脚气患者只注重在急性期坚持用药,一旦症状减轻便停止用药,殊不知,脚气是一种极易复发的疾病,无论患者使用哪种药物进行治疗,都要坚持到足够的疗程才能彻底清除脚气。 除了药物以外,日常的足部保健对治疗脚气也非常重要。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李若瑜教授介绍,脚气是由一种皮肤癣菌引起的疾病,而这种癣菌在比较潮湿、高温的环境下更容易滋生。因此,人们应注意保持足部干燥,选择比较吸汗的线袜和透气、宽松的鞋子;每天坚持洗脚,并擦干脚和脚趾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兔皮肤真菌病病原PCR快速诊断技术研究
真菌疾病介绍 - 西京医院皮肤科|皮肤病|激光美容|皮肤美容|美容|西京医院 - 西京医院...
真菌概述
16真菌
真菌孢子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一种抗皮肤癣菌的浇泼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