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何爹爹和他的11本相册看锦和园小区变身记
  长沙晚报记者 谭琳静 通讯员 彭燕飞

  2016年12月12日,早上8时30分,长沙高新区麓谷街道锦和园小区15栋711住户何光安排好83岁老娘的早餐后,像往常一样带着数码相机出门了。

何光拍摄了11本相册,用相机见证了锦和园小区的变迁。

  从2010年到2016年,何光共为小区拍摄了11本相册。记者注意到,最开始的几本相册里,小区垃圾成堆,道路坑坑洼洼,但渐渐地,相册里的“景色”变了:整洁的小区道路,绿地广场上晒太阳的邻居,游乐场嬉笑玩耍的儿童,还有小区树上盛开的花朵。

提质改造后的锦和园小区整洁漂亮、井然有序。均为长沙晚报记者 石祯专 摄

  在何光的相册里,2016年6月3日是小区一个明显的分界点。此前,锦和园是一个垃圾满地、污水横流、道路坑洼,无人肯管,群众怨声载道的尴尬“孤地”;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干群共治、善治的温馨“福地”。

  历史遗留,小区曾“无人管”

  何光今年55岁,2010年因溁湾镇棚户区改造,他带着相依为命的老母亲搬迁至此。锦和园小区属于长沙市安置小区,2009年交房使用,汇集了像何光这样的从开福、雨花、天心等地拆迁而来的安置居民。小区里,低保户、困难户及廉租户占相当大的比例。

  从搬迁到这里起,何光就用相机记录自己的家园的变化。这个由2015户居民组成的小区,成为何光生活的主要圈子,也是他的主要拍摄对象。

  入住这里6年,何光曾非常失望。由于历史遗留原因,锦和园小区行政区划归属一直无法明确,导致社会事务无辖区管理,居民办事极不方便,养老认证、社保、孩子上学等一度成为难题,并随之引发小区环境脏乱差、消防监控等公用系统设施瘫痪等。在何光早几年的照片中,小区管线乱接乱搭,小摊小贩随意进出占道经营,小区里就像一个乱糟糟闹哄哄的集市,尤其是今年4月份小区唯一的垃圾站坏掉后,小区里更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经过提质改造后的锦和园小区旧貌换新颜,小区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都大大提升。长沙晚报记者 石祯专 摄


  开心时刻,相机“定格”变化

  “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多换位思考,要是你的小区也这样,你会怎么办?”2016年6月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在获悉锦和园小区的情况后,把现场办公会议开到了锦和园小区居民家门口。他一一听取群众意见,当场明确由高新区麓谷街道接管锦和园小区,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对小区存在的问题一一摸排,列出问题清单,督促开发商履行职责,启动全面的环境整治。

  当天下午,麓谷街道锦和园小区接管办公室成立, 不久,锦绣社区服务中心将办公场地设在了锦和园小区,高新区管委会专门派出党委委员蹲点小区,组织社区干部深入群众家中听取意见,修缮房屋、改建垃圾处理站、对人行道进行改造。8月5日,易炼红回访锦和园小区,督查小区管理提质工作,要求以钉钉子的精神,把小区存在的问题,在2017年春节前整改到位,让居民欢欢喜喜过新年。“只有干部多操心,群众才能少揪心。”他语重心长地叮嘱。

  在这半年里,何光带着相机不停“咔嚓”,光小区提质改造他就拍摄了4本相册。“这个屋边上以前一踩满脚水,现在铺上了透水砖”“这是幼儿园门口,以前一到上学就车辆扎堆,容易出事故,现在车辆跟着地面指示走,小区车位也划得整整齐齐。”何光指着相片开心地向记者说,在他的“摄影日记”中,人物照渐渐多了起来,有捋起袖子干的社区干部、工人,有自愿组队维护刚修好路面的小区居民……

  相册的“时间轴”翻到了11月底,跃入记者眼帘的是小区全液压式垃圾处理站、层次分明的绿化带、游乐滑梯上嬉戏的孩子……居民王娭毑站在家门口附近的锦绣社区服务中心,笑得合不拢嘴,这个景场被何光用相机“定格”。“现在我们办事再也不用东奔西跑,在小区里就可以办了。” 王娭毑说。针对该小区老人较多的特点, 锦绣社区将养老、社保等办事窗口设在了小区里面,18名常驻小区的工作人员以“党组织+网格模式”的方式为居民服务,还组织居民选出了每栋楼的楼栋长,共建和谐小区。

  人心重暖,干群都获幸福

  在何光的相册里,有一张老人推着轮椅上的儿子出门晒太阳的照片。这天听说长沙晚报记者来采访,照片里的老人叶剑锋特意赶来:“我一定要说说这几个月我的感受。”

  叶剑锋今年67岁,比较瘦弱,自称“一身病”,最揪心的是,他还有个40岁、身残的儿子需要照顾,父子俩全靠叶剑锋每月1000多元微薄的退休金生活。

  “以前我们父子俩住在7楼,廉租房没有电梯,我推他又推不动,非常痛苦。”叶剑锋说,最孤独无助的时候,他甚至想过自杀。

  但自从锦绣社区干部入驻锦和园小区之后,叶剑锋发现自己和儿子没有被遗忘。

  “在上门了解到我家的实际困难后,社区干部出面协调,帮我家从七楼换租到了一楼,以方便我和儿子出行。这件事,七年无人管,现在三天就给换好了。”为这事,今年9月份,叶剑锋特意给社区送了一面锦旗,上书:“急困难居民所急,是特殊困难居民的贴心人。”

  最近,在社区帮助下,叶剑锋和儿子住进了敬老院。“在敬老院,儿子有专人照顾,我的生活也没有后顾之忧,精神包袱一下子就放下来了。”据悉,社区干部进驻小区后,入户摸底,帮助低保户办理手续96户,帮助护送3个精神病人入医、治疗,帮助2户残疾人联系进敬老院。

  “别人说我们要累死,我说他们要羡慕死。”12日,这半年来一直守着锦和园小区提质改造的麓谷街道党委委员肖勇说,“因为我们有群众送的绿豆糕。”这半年来,不仅居民在提质改造过程中收获了幸福,基层党员干部也在干群和谐共建中收获激情和动力。

改造前,小区垃圾随处可见。

改造后,小区环境清爽有序。

  我爱我家,社区多元共治

  一个变得干净整洁、管理有序的小区,它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呢?12月12日,记者走访了两户居民。

  68岁的兰爱玲是经适房的住户,她和73岁的老伴都是腿脚不便的残疾人,2012年因黄兴北路拆迁而搬入锦和园小区。 “现在办事方便了,锻炼身体有地方了,遇到困难有地方找了。”兰爱玲说,“现在我有事就会找勇伢子灿妹子。”她嘴里的勇伢子是指麓谷街道党委委员肖勇和锦绣社区书记吴灿辉。自从社区干部把自己的电话输到老人的手机里,老人们格外高兴,遇到电梯坏了、小区停水这样的事情,无论多晚,勇伢子灿妹子他们总是说“马上就办。”

  让记者感动的是,两位老人虽腿脚不便,但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甚至连楼层走廊上的公共卫生也搞得干干净净。兰爱玲还自愿加入了小区居民志愿服务队,经常开着残障人士专用的老人车在小区里帮忙铲小广告,捡垃圾,维护提质改造后的小区环境卫生。

  廉租房住户王冬斌,居住的房子虽然不大,但打扫得干干净净。她住在15栋新建的液压垃圾站旁边,过去,附近乱倒的垃圾散发出的恶臭让她叫苦不迭,如今,她成了新修的这个现代化智能液压垃圾站的“守护者”。她还用硬纸片做了“名片”在小区里向人散发,“上面有我的名字和电话,邻居们有事情需要帮忙,我会第一时间上门。”

  在何光的相册中,记者难忘他拍下的一张长沙晚报的版面照片,上面有一行醒目的大字:“让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

改造前,单车棚陈旧凌乱不堪。

改造后,锦和园小区新建了9个电动单车棚,并配备了充电装置,可容纳180辆电动单车。

   2016年12月12日,走进提质改造后的锦和园小区,整洁漂亮的绿化、井然有序的道路、晨起散步锻炼的居民,你根本看不出来,这在半年之前还是一个“管理真空”小区。

小区居民在健身区锻炼身体。

锦绣社区在锦和园小区设立了便民服务窗口,开通低保、救助、计生、养老等一站式服务。这是退休居民在智能一体机上办理养老金认证领取业务。

  仅仅半年时间,接管锦和园小区的社区干部和群众一起,按照“廉租房经适房同一标准,硬件软件同步推进”的原则,实现了“三增三改三联”,即增加绿化面积15327平方米,增加服务设备40余件,增加活动场所7处;实施路面“白改黑”面积7万平方米,整改问题房屋440户,整改破损设施19处;联系党员83人,联系楼栋长16名,联系居民代表16名。

  小区半年大变身,记者总结起来,共有“三变”,一是环境之变,从居民都不愿出门的“垃圾成堆”小区升级成为了洁净美的温馨家园;二是红心巧手,居民心态之变,群众从过去的抱怨质疑、老死不相往来变成了自觉维护、互帮互助;三是群策群力,干群关系之变。在锦和园的改造中,不仅群众有了强烈的获得感、幸福感,干部也赢得了群众的点赞。

  据锦绣社区介绍,下一步,还将为锦和园小区配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绿色网吧、市民(社区)学校、雷锋(爱心)超市、网络化治理课堂等,居民们在“一元主导,多元共治”的管理理念下安居乐业不再是梦想。

锦和园小区半年增加绿化面积15327平方米,颇有高档小区的品质。


  当好“针头”织锦绣

  袁云才

  曾经,行政归属不明的锦和园小区,被人称为“没妈的孩子”,垃圾遍地,问题成堆,居民苦不堪言;短短半年之后,该小区路面换了,园林添了,居民办事方便多了,整个面貌焕然一新。是什么促成了居民何爹爹相册中如许翻天覆地的变化?关键就在于明确了麓谷锦绣社区这个“妈”之后,街道、社区干部发挥了很好的“针头”作用。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是各项政策和惠民举措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服务意识如何、管理水平怎样,往往决定着“上面千条线”能否清晰落地,决定着民生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是否畅通。而从联系群众来说,基层干部又是“本身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在很大程度上牵引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没有针头的线,在穿行中难免会变成一团乱麻。而有了针头,如果针眼太小穿不进线,或者硬度不够一钻就发软,也难有所作为,遑论织成锦绣。

  锦和园小区之所以能实现华丽变身,恰在于街道、社区干部这些“针头”既有够大的“针眼”——耐心,又有够大的硬度——担当精神,而且勤于穿针引线。当前,全市正在向着建设“四更”长沙的目标迈进,其中,“民生更爽”尤其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充分发挥好“针头”作用。“只有干部多操心,群众才能少揪心”,“事关民生哪怕再小,也要紧盯不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的这些话,道出了干部干实事的重要性。我们相信,只要时刻把群众诉求装在心窝里,把责任扛在肩膀上,小小“针头”,也定能织出锦绣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态长效“四连冠”
安全防线不能光糊墙上
【工会战“疫”】平凡微光 闪耀抗疫一线
丰城富竹洲取消200年“抄洲日”
看家护楼手记
焦点访谈:并肩战“疫”同心守“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