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纯茶”与“加茶”
“纯茶”与“加茶”的不同口味,无法改变“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纯茶”与“加茶”
法国奥伯森作坊《品茶》(罗浮宫藏)
陈艳冰
眼下,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2017正在展览中。有一幅关于茶的作品获奖了,作者画了两个茶壶,壶身分别是黑白两只相握的手、黑白两张相对的脸。在作者看来,茶壶与茶承载着交流的作用,给朋友倒杯茶,有如手握手、脸贴脸。此种解释看来不假,如今时尚圈流行着日本的茶道,茶道具有观赏性、表演性,是呼朋唤友、彰显品位的活动。茶道爱好者身穿汉服、弹奏古琴、闻香、品茶,充满着仪式感。
当然,茶文化历史的研究专家澄清说,所谓日本的茶道实为中国茶道。第一个日本留学僧“最澄”于公元805年将茶种带回日本,种于比睿山麓;另一个日本留学僧“荣西”禅师(1141年-1215年)从中国学成归去,写成《吃茶养生记》并传授了我国宋代制茶方法及泡茶技术,茶道以及“茶禅一味”由此而起。虽然,现在爱好茶道的些许国人,为什么要穿起汉服弹起古琴,尚未找到合理的逻辑,但茶作为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得到了印证。
茶道可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茶的贸易何尝不是如此?法国罗浮宫收藏的《品茶》挂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奥伯森作坊制作),生动地表现了茶叶输入西方后,“喝茶”成了皇室贵族高贵的时尚。挂毯色彩明亮艳丽,充满生活情调,以梧桐树、棕榈树、中式凉亭等作为背景,画面共有8个人物,七个人都与“喝茶”有关,左侧有位妇女在倒茶,一个小孩摔碎了茶杯,一个小孩捧着茶杯前行,右侧的凉亭下,大人正在给小孩喂茶。画面的重点在坐在桌边的一男一女,仆人吃力撑着的伞下,他们显然交谈甚欢。女士贵族打扮,头发上插上孔雀羽毛;男士的衣服像道袍但又穿上欧式的灯笼裤,相貌像洋人又似剃了发的中国僧人,他正要往女士的杯子里加糖。看来,法国的工艺师正在以碎片化的中国知识,运用想象力描绘中国人喝茶时的情景。
由此猜测,中国茶自从远渡重洋,就遭遇上不断被“添加”的命运。以80%国民有喝茶习惯的英国为例,英国茶一般要加牛奶和糖。英国皇室御用茶品牌TWININGS创办于1706年,比《品茶》挂毯还老50岁,其产制的茶,种类繁多,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各种香料添加,还有加上橙片、茉莉、果酱、蜂蜜等。英国对茶的忠诚度很高,全天任何时间均可以饮茶,起床的早茶、上午10点半左右的茶歇、下午3时左右的茶歇,茶歇一般配备各种糕点,如烤饼、松饼、面包片等。英国人安排上下午茶歇,也可以理解对生活品位的追求。话又说回来,喝惯“纯茶”的中国人,大部分不会习惯英国茶的浓重口味,可能是香料夺味,中国推崇的清新茶香在英国茶中根本无法嗅到,哪怕是最著名、最受欢迎的伯爵茶(Earl Gray)。
“纯茶”与“加茶”的不同口味,无法改变“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着清代乾隆年间烧制的一个珐琅彩盘,同样以喝茶作为主题,园林中的主角是一男一女两位洋人,他们的背后是西方的城堡。《品茶》挂毯的画面是西方人想象中国人喝茶的情景,珐琅彩盘则是中国人想象西方人享受下午茶的画面,两者对比,殊为有趣。
随着中西方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国人与西方人之间再也不必通过想象来相互了解,但如何时移世易,也无碍于中国人依然爱着“纯茶”,英国人依然爱着“加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丁文《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茶道》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比较
山冬茶
从东方到西方:欧洲茶文化的演变和传播历程
「中华茶道」之如何识茶 · 第一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