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艺术承前启后 湖南没有戏曲危机

9月21日,育才三小的孩子们跟老师学习旦行“亮相”。

6月22日上午,在田汉文化园,学生们拿着自己画的脸谱合影。

9月3日,在雨花区圭白路小学开学典礼上,老师和同学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戏曲进校园活动。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长沙晚报记者 陈飞 摄

  长沙晚报记者  尹玮    

  这个秋冬,对星城戏迷而言是段快乐无比的时光。

  10月11日,第六届湖南艺术节在株洲开幕,活动期间在长沙也安排了不少演出。京剧《梅花簪》、湘剧《玉龙飞驰》、祁剧《火种》、湘昆《乌石记》……一台台好戏轮番上演,令人目不暇接。11月1日,第二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又在星城拉开序幕。皖南花鼓戏《打瓜园》、光山花鼓戏《夫妻观灯》、荆州花鼓戏《站花墙》、襄阳花鼓戏《生日》……各地花鼓戏齐聚长沙,令人大开眼界。国家京剧院的名角于魁智、李胜素在长沙办名家名段演唱会,长沙戏迷也乐于捧场。“有没有人做伴组团去欣赏啊?”“就是不知道票价多少。”

  如此盛况,对于曾是艺坛霸主的戏曲而言,是不陌生的,也是暌违已久的。

  复苏 恢复上演传统剧目,一票难求

  1978年12月,湖南省湘剧团(今湖南省湘剧院)在时隔3个月后再次接到了恢复上演传统剧目的通知。而在不久前,这类古装戏还被视为歌颂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毒草”,已绝迹于省会舞台多年。紧接着,徐绍清、杨福鹏等名演员,《拜月记》《生死牌》《园丁之歌》《刘海砍樵》《补锅》《打铜锣》等名剧目得以平反昭雪。种种迹象预示着,劫后余生的湖南戏曲将迎来复苏的春天。

  “文革”十年浩劫对戏曲的破坏极大。除禁演传统剧目外,大量剧本、曲谱、行头被付之一炬,戏曲剧团解散,人才培养断层……凡此种种,都令戏曲元气大伤、问题成堆。有鉴于此,上世纪80年代前中期,湖南将健在的老艺人组织起来,分剧种进行传统剧目教学演出、电视录像。以湘剧为例,1981年3月16日至4月30日,76位老艺人齐聚长沙,排演了41个剧目,对外公演了23场,观众总计达27176人次。

  这次教学演出十分成功,前辈毫无保留地教,后辈刻苦用功地学。因《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而为全国观众所熟知的湘剧演员左大玢,就作为中生代演员参加了学习。出身于梨园世家的左大玢,对于传统艺术是有一定基础的,但这次学习仍让她大开眼界。“看老师们的戏,越看就越感到自己艺术上的贫乏。”更重要的是,她由此产生了一种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当时健在的老艺人年事已高,戏校的学生年纪又小。承前启后的责任,无疑主要落到了我们中年演员的肩上。”彼时左大玢已经年近40岁,但仍像一块海绵,孜孜不倦地汲取传统艺术的养分。

  比左大玢年纪更小的一批演员,是在演“样板戏”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他们更缺乏传统艺术的基础,但也不甘人后。“梅花奖”得主贺小汉当时的心态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这么多传统剧目,别说是没学过,就是看都没看过啊!贺小汉急于求成,起初演出效果并不好。左大玢与她搭档演《拜月记》,观众就反映贺小汉演的妹妹身段僵硬,缺乏古典美,不如左大玢演得好。贺小汉虚心接受批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终成一代名家。

  这一时期电视机的日益普及,令戏曲得以从舞台走向荧屏,湖南戏曲也借此从三湘四水传播到长城内外、大江两岸。1983年起步的央视春晚大获成功,次年晚会的导演黄一鹤找到李谷一,希望她演唱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歌曲。花鼓戏演员出身的李谷一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道:“那就唱《刘海砍樵》吧!”她和相声演员姜昆合作演唱的这首《刘海砍樵》,不仅在1984年春晚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是春晚36年历程的一个经典瞬间。时至今日,它仍是省外观众最熟悉的湖南戏曲唱段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湖南戏曲人还做了几件之前不敢想的大事——组织编撰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南卷》《湖南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戏曲志·湖南卷》《湖南地方剧种志》等大部头的学术著作。其中的许多工作,都是前无古人的壮举。以修志为例,古代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地方戏的受关注程度又比不上京剧,文献中的有关记载不说阙如,也是只言片语,总归是万言中难得一字。至于为地方戏编写专门的志书,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盛世修史,明时修志。只有在改革开放后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下,才有人力、物力、财力去做这件拓荒性的工作。

  徘徊 昔日艺坛霸主,步步退下神坛

  戏曲复苏的态势,令不少戏曲人喜出望外,但也不乏头脑冷静者唱唱反调。1980年在京召开的戏曲剧目工作座谈会上,老一辈理论家刘厚生就指出,随着文化消费的日趋多元化,戏曲将会面临危机。湖南与会的剧作家、后来的省剧协主席范正明,正沉浸在传统剧目开放、演出一票难求的盛况中,他自信地表示:“我们湖南没有戏曲危机。”

  然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危机真的出现了。戏曲危机具有分地域、分剧种、分观众的特征,但危机的苗头一旦出现,总的发展趋势都是在走下坡路。

  从地域来看,农村好于城市。随着城市剧场的上座率每况愈下,剧团转战农村。“我们本是从农村中来的,再回去也未尝不可。但是,不要以为农村就是永远不变的阵地。”左大玢一语成谶。戏曲在农村的景气并没有维持多久,也和城市一样走向了恶化,甚至一度出现了卖票无门、送票无人的惨况——只要当晚有精彩的电视剧,就是送票给农民,都没什么人来看演出,更遑论卖票了。

  从剧种来看,民间小戏好于地方大戏。湖南民间小戏主要是各类花鼓戏,又以李谷一唱的长沙花鼓戏影响最大。地方大戏则指湘剧、祁剧等,它们是历史更为悠久的“老古董”。但花鼓戏的好,也只是相对于兄弟剧种而言的。和它自己比,已远不如曾经的辉煌。一个例证是,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及其前身培养了众多女歌手,如张也、王丽达等,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学花鼓戏的。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冯正和在谈及这一现象时,既为花鼓戏人才辈出感到骄傲,也为花鼓戏“为他人作嫁衣裳”感到尴尬。

  从观众来看,老年观众好于青年观众。当戏曲在城市剧场节节败退时,还是有一批白发苍苍的老人对它不离不弃。上世纪80年代正是各类夜校大放异彩、堪称时尚的岁月,戏曲人一度认为,城里的年轻人晚上不来看戏是他们要忙着学习。但随着老一辈观众的日益凋零,如果没有新鲜血液补充,戏曲的观众根基终究是要垮塌的。

  面对愈演愈烈的戏曲危机,湖南戏曲人不是没有过反思,也做过种种努力。有的批评剧场不准身高1米以下儿童入场的规定,是让戏曲自绝于下一代观众;有的认为戏曲题材老旧,远离当代生活,因此要努力改革,以争取年轻观众;有的看中了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的一批民间剧团,在长沙举办了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试图将这股力量汇聚起来……但是这些尝试,总的来说并未能阻止戏曲衰退的势头。戏曲,这个昔日的艺坛霸主,终于跌落到“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境地。

  一个鲜活例证是《湘剧志》的续修。上一版《湘剧志》作为《湖南地方剧种志》的一部分,大事记、艺人资料等内容都以1986年为时间下限。2014年续修时,编辑将1987年元旦以来的有关报纸、期刊一一翻遍,还真没有发现什么湘剧活动的记录。湖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主编魏俭不得不感叹:“谁还关心更为边缘的湘剧?”

  坚守 传统艺术承前启后,责任在肩

  人们能给戏曲的衰退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正如“预言家”刘厚生所言,文化消费的日趋多元化才是最重要的原因。改革开放后,不仅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电视,它虽然有利于戏曲的传播,但最终扮演的却是大批“收割”戏曲观众的角色。数不清的夜晚,数不清的家庭选择一家人围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看《西游记》孙悟空蹦蹦跳跳,看《红楼梦》贾宝玉哭哭笑笑,看《还珠格格》小燕子吵吵闹闹。即便是不看电视出门去,长沙有酒吧,有歌厅,又有多少人会选择去剧场看戏呢?

  当戏曲风光不再,戏曲人又该何去何从?其实,演员、乐师、导演、编剧等人才,并不愁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不唱花鼓戏唱民歌,照样能闯出一片天地。但是对很多人而言,那份对戏曲的热爱,是铭刻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的。他们有的在最困难的时候依旧没有抛弃戏曲舞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的投身其他行业却依旧对戏曲心心念念,“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有的本该颐养天年却依旧为戏曲鼓与呼,为艺术传与教,“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左大玢是较早“触电”的戏曲演员,虽然她扮演的观音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她并没有过多地涉足电视行业,而是转身回到了她挚爱的戏曲舞台。1981年传统剧目教学演出时,她为前辈的精湛演技所折服。如今,她也成为青年演员心中堪称偶像的前辈了。昔日承前,今朝启后,角色转换之间,不变的是那份传承传统艺术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曹威治想要学她的拿手好戏《百花赠剑》,那就一招一式地教。戏迷饱了眼福,称赞道:“现在青年演员曹威治又接过了棒,要把湘剧经典剧且传承下去,后继有人,幸甚,幸甚!”

  以歌手身份霸屏春晚多年的李谷一,心中有个小秘密——每次唱《浏阳河》,她总要将那个“河”字唱成“活”的音。长沙观众听到这里免不了会心一笑,李谷一直是乡音难改。其实,《浏阳河》本来就是花鼓戏《双送粮》的选段,李谷一从1963年就开始唱这出戏。“为了保留花鼓戏的味道,河、路、个、出,这四个字就一定要讲我们湖南的方言。”这种执着的背后,是她将花鼓戏视为个人的艺术之根。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的学生不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都会唱花鼓戏,那一嗓子唱得好爽。”

  今年已经89岁高龄的范正明,从小就在戏班子跑龙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戏曲工作,见过的舞台演出数不胜数。这厚重的人生经历,其他戏曲人难以望其项背。2004年至2009年间,他不顾年事已高,以个人力量毅然编撰了《湘剧高腔十大记》《湘剧剧目探微》《含英咀华:湘剧传统折子戏一百出》《湘剧名伶录》等著作,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艺术遗产。“我在省湘、市湘都工作过一段时间,又比较注重搜集、积累资料。这些书的出版,算是我对湖湘戏曲文化的一点微薄贡献。”

  振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之点赞

  戏曲衰退后,长期有种论调,认为戏曲无法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存活下来,自然消亡将是它的命运。果真如此吗?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路应昆认为,市场常常显得无情,但它并不完全是艺术的敌人,京剧“四大名旦”正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流派并红极一时。但市场价值并不等同于一种艺术形式的全部价值,前人的艺术结晶是不可再得的瑰宝。戏曲更是保存在活生生的人身上的艺术形式,故有“艺随人亡”的说法。任其凋零,这种态度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文化损失。

  事实证明,左大玢、李谷一、范正明等人的心血没有白费。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昆曲榜上有名。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十大类别中专门设有“传统戏剧”,湖南的湘剧、巴陵戏、荆河戏等榜上有名。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不仅没有走向自然消亡,反而在非遗保护的浪潮中,显现出独特价值和勃勃生机。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特别提到“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做好戏曲‘像音像’工作,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等内容。这令湖南戏曲人信心大增,干劲十足。

  聂晨宇是一名80后。记忆中,她从未去过剧场买票看戏。小时候零星的看戏经历,也都是学校组织的,印象不深。上中学后,聂晨宇就和戏曲绝缘了。直到她作为长沙晚报星恒传媒的一员,参与了“欢乐潇湘 品质长沙”2018年长沙市第七届校园文化进社区暨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具体执行,才再次与戏曲结缘。近半年的时间里,她跑遍了长沙9个区县(市),每次活动都受到了热烈欢迎,效果奇佳。这背后是大量的艰辛工作。“传统的折子戏动辄三四十分钟,别说是小孩子了,有时候就连我这种大人都坐不住。”到底挑些什么剧目,能让小朋友感受到戏曲的迷人魅力,这事没少让活动主办方操心。但看到小朋友一招一式地学、一板一眼地唱,聂晨宇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戏曲振兴,亦如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湖南花鼓戏《小姑贤》传统经典戏曲曲艺剧目,感谢分享
赣西采茶戏
湖南花鼓戏 传统剧目 送夫 官差上门
中国地方戏曲集锦(湘剧)
湖南昆曲
湖南民间艺术排行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