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寒来临,寒头暖足胜吃药
头为阳,足为阴;头怕热,足怕冷,寒头暖足是寒冬季节中医养生讲求的保健法则
漫画/何朝霞
三湘名医在线  尽享健康福利
扫一扫健康吧  名医面对面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何穰
新年一场大雪,让长沙成了冰雕玉琢的世界,一派严冬景象。1月5日,“小寒”将至。
关于小寒养生,民间素有“寒头暖足”的养生法则,更流传着“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的俗语。意思是说,冬季头部适宜保持相对低温,足部则应注意保暖,否则容易生病。这其中有何医学原理呢?昨日,记者采访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刘未艾。
“寒头暖足胜吃药”有其医理
据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简帛医书《脉法》中记载:“圣人寒头而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刘未艾表示,“寒头暖足”是中医理论补虚泻实的重要保健法则,也是历代医家养生所遵循的准则。
头为阳,足为阴,头为诸阳之会,百脉皆冲于头,故头最怕热,适当寒冷可以刺激头部血管及神经,有助于保持大脑清醒,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保健作用。而双足紧贴地表,离心脏最远,热量到达较慢,是阴气聚集之处,为诸阴之会,百脉皆远离足,故足最怕冷,最易受寒邪侵袭,足部保暖非常重要。
《备急千金要方》中也有相关记载:“人头边勿安火炉,日久引火气头重目赤;冬日冻脑,圣人之常法也。”懂得寒头暖足,故可避免看病吃药,这既是古代中医学的治病准则,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当然,刘未艾提醒大家,虽说寒头暖足是养生准则,但无论凉意或暖感都得注意适度。不应因过凉带来冷冻感,也不要因太暖令身体燥热不适。唯有凉热适度,身体和精神才会畅快宁静少生病,自然也就健康平安了。
“寒从脚起”并非空穴来风
“脚部受凉看似是小问题,其实对健康的影响很大。”刘未艾说,关于“寒从脚起”,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都对其有所说明。
从中医经络学的角度而言,足部穴位和经脉众多,各条经脉属于各个脏腑,相互影响、联系全身,因而脚部受凉必然会导致全身性的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脏器老化,阳气逐渐衰退,机体抵抗力降低,寒邪更易通过脚部侵袭,损伤阳气,引发疾病或导致旧疾复发。而足部保暖可以温煦阳气,使气血在经脉中畅通运行,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现代医学则证明,脚底有丰富的血管及末梢神经,有与各个脏器相对应的反射区。双脚做运动时,可不断刺激足底,该刺激可以反射到大脑皮层,通过中枢神经调节脏腑功能。脚部脂肪层薄,保温能力差,温度一般比身体的其他部位要低,脚底的汗腺又比较密集,对调节体温十分重要,蒸发可带走大量的热量,脚就更容易变冷。
当气温骤降,脚部受凉,会引起上呼吸道毛细血管反射性收缩,使纤毛摆动减慢,排除异物能力减低,抵抗力减弱,使病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大量繁殖,故易表现出咳嗽、咳痰、流鼻涕等呼吸系统症状。脚部受寒后,还会导致细菌侵入及致自身菌群紊乱,这也是寒冷季节呼吸系统疾病增加的重要原因。
“寒头暖足”如何做牢记四点
刘未艾认为,“寒头”是指应让头部尽量适应自然温度的变化,不要稍微有点降温、凉意,就马上戴帽子、裹围巾;暖足,除选择宽松、柔软、保暖性能好的鞋袜之外,脚易出汗者,鞋内还应放上吸湿性较好的鞋垫,让双足的表面温度尽量维持在28℃~30℃。此外,还有以下方法可供选择。
冷毛巾敷头面。脑力工作者较易出现烦躁、头昏脑涨、思维缓慢的症状,如果用冷毛巾敷一敷头面,能使头脑迅速清醒,还可润肤明目,驱散胸中烦闷。每天用冷毛巾敷头面数次,一方面能提高思维敏捷度,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但体弱者、老人、儿童则应酌情选用。
睡前一盆“汤”。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抵抗寒冷,有助于睡眠。水温忌过高,应控制在38℃~42℃之间。过高可致人体出汗过多,造成虚脱。有心脏病、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的老年人,水温更应适宜,泡脚时间不能过长。还可加入桂枝、红花、干姜、川椒等,以增强温煦功能。糖尿病患者应谨防烫伤。
按揉涌泉穴。有些人手脚冰凉,多因肾阳不足,温煦功能减弱,使阳气不能畅达四肢。涌泉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为温通肾阳、助阳化气的要穴,位于二三趾缝纹头与足跟连线的上1/3处。用左手把住左脚,用右手搓左脚心,左右交替,各36次,可改善神经、生殖、泌尿、循环功能,达到消除疲劳、防病治病的功效。
培养运动习惯。双脚做运动时,可不断刺激足底,该刺激可反射到大脑皮层,通过中枢神经调节脏腑功能。脚部的活动,可以锻炼肌肉、韧带、神经末梢、关节,增加血液循环,提升足部的温度。
保健链接
外面的鞋子别穿进家
夏季,很多人贪凉,在家爱打赤脚,还常吹风扇或开冷空调,空气变得较为湿冷。湿气重浊,最易侵犯人体下部,足部就是人体穴位集中的部位。足部受寒湿之气侵扰,会造成诸如腰膝酸痛、周身沉重、肠胃不适、女性经痛、足跟痛等疾病,甚至关节变形影响日常活动等。因此,无论什么季节都不宜打赤脚。
刘未艾建议,家居生活宜穿拖鞋,要选择底部柔软且防滑的拖鞋,以避免滑倒或足部受伤。小朋友活动量较大,可穿防滑袜或袜套来代替。
同时,不建议穿着在外走的鞋子进入家中,因为鞋底踩到各种污染物,若穿进家里会带入很多细菌,增加患病的几率。回家后,最好换上用于室内的鞋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冬至 | 跟随程凯教授学习经络养生保健招
深秋“寒气袭脚” 天天泡脚好养生
泡脚有讲究,怎样泡脚才能达到保健效果?老辈人总结的经验都在这
养生保健的妙方——艾叶泡脚
经络知识|人体穴位动畫演示图!
寒从脚起,怎样保护“人体的第二心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