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讨│庸国·音乐——秦巴、武陵山区的传统民俗文化(一)

文/昌言

提要:庸国的歌舞后来发展成山歌、戏剧,梯玛神歌是研究土家族的“百科全书”

“庸人”还能歌善舞,并发明鼓等乐器,因此古人有时将大鼓称为“庸鼓”。“庸人”善于歌舞,在《诗经》中可见其端倪。《诗经》中《江汉》及《墉风》中一些作品,很可能就出自庸风。世有“吉甫作诗”之说,尹吉甫为周武王的大臣,其出身地即庸国的附庸之地麇国。庸国的歌舞后来发展成山歌、戏剧。两竹高腔、薅草锣鼓、闹房花鼓调,主要源头就在古庸国的歌舞。

一、竹山高腔

竹山高腔即“两竹高腔”,因为竹山县与竹溪县两县民间都喜爱高腔皮影戏,民间都有竹山(竹溪)高腔皮影戏的传承。新中国诞生后,两县的群众文化部门的音乐工作者时而都用高腔皮影戏的主旋律声腔作为新创作演唱节目的音乐素材,参加省市汇演和调演。在评奖过程中,时有高腔究竟谁属的纷争。为平息两县纷争,而折中产生“两竹高腔”的称谓。不过,从历史上寻找准确源头,竹溪县是在明朝成化16年割竹山县西南疆土分出而置县的,叫做“竹山高腔”是准确无误的。

竹山县位于鄂西北边陲,是秦楚、巴蜀、汉水文化的交汇地。“竹山高腔”是竹山地方上的古老剧种,至今仍流传在竹山民间。“高腔”一词,据《中国戏剧曲艺辞典》诠注曰:“戏曲声腔。基本的特点是只用打击乐,不用管弦伴奏;台上一人独唱,后台众人帮腔;音调高亢富有朗诵意味。川剧、婺剧、赣剧等都有高腔唱法……”据此而看,此高腔只是戏曲中的一种声腔,类似后台的帮腔,是从声腔的高、低而论的,明显不属于独立的剧种,而是属于类似于某种唱腔的板式。

“竹山高腔”虽然具有音调高亢、富有朗诵意味的特点,但并不仅仅是单一的声腔板式。因为竹山高腔早就有自成体系的含有好几种声腔板式的地方剧种之一。

竹山高腔有自身的特色,有平腔、苦平、獠子(寮子又有上、下、文、武之分别)、四平腔、哭汉江等声腔和固定声腔板式。但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以前,却不是以人(演员)扮饰演出,而是运用“皮影”人物来充任角色,由耍影人为皮影人物“配音”表现故事。所以,自古至今没有“竹山高腔”剧团,有的只是竹山皮影戏班子。他们可以用竹山高腔演唱,也可以用山二黄、汉剧或月调等任何剧种予以演唱。不过,竹山的皮影戏班除县南部深山的田家坝、官渡街用山二黄演唱,县北部深山茅塔、双台用越调演唱外,其他地方多是用竹山高腔演唱;竹山高腔与皮影在多年的时间和实践磨合中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以至有人误以为竹山高腔就是皮影戏,皮影戏就是竹山高腔。事实上,在竹山及周边地区也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竹山高腔皮影戏。

但是,两者不可相互混淆与替代。也即,不可以把竹山高腔说成是皮影戏,也不可以把竹山高腔皮影戏称为竹山高腔。因为,高腔是戏剧声腔的范畴,而皮影戏则属于艺术形式和种类的范畴。但可以说成竹山高腔皮影戏。

二、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薅草号子,俗称“打闹歌”。

薅草锣鼓它由田间生产、薅草劳动、山歌艺术等表现形式组成。主要以二人敲锣打鼓给薅草人提劲,以此提高劳动效率而世代相传的、表现劳动生产与音乐相结合的独有山歌歌种。演唱时用高亢的唱腔,并加之锣鼓穿插、帮衬,人声与器乐交相辉映,诙谐幽默,场面十分壮观经过酉阳民族文化工作者的抢救、挖掘和整理,“薅草锣鼓”已走出酉阳土家山寨,走向了大江南北。

薅草锣鼓,渝黔一带土家人俗称“打闹”“打闹歌”,鄂西州一带也有叫“山锣鼓”的,它由薅草劳动形式和田歌艺术形式两部分组成,是土家族的一种伴随劳动生产与音乐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结群薅草、挖土、栽秧时,一般有两位歌师傅领唱或对唱山歌,一人按节奏击鼓,一人应点敲锣,锣鼓间歇,歌声即起,轮流对唱,整日不歇。历史上,土家族地区山大人稀,单家独户劳力不足,加上野兽出没,窃食庄稼,伤害人畜。在这种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劳动环境中,土家族人形成了团结互助、结伴成群、协作生产,并配以锣鼓敲击,既可作为劳作的信息,又可以起到惊吓野兽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了风格独具的薅草锣鼓。薅草锣鼓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格式,它一般由“歌头”(俗称“引子”)、“请神”“扬歌”“送神”几部分组成,有着请神求愿、组织生产、鼓舞生产、调节情绪等功能,是土家族人的劳动进行曲。

1.特点

薅草锣鼓触山歌、民歌和地方戏曲为一体,其音域宽广、浑厚、高亢,加上巨大的锣鼓声,震撼山谷,气势磅礴。薅草锣鼓是农民在田间自娱自乐,消累解乏,调动劳动激情,统一劳动进度的一种方式。“巫山族薅草锣鼓”是巫山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项目的成功申报,是对巫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一极大的鼓舞,同时“巫山薅草锣鼓“这一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1)“薅草锣鼓”韵味悠长。薅草锣鼓的打唱者称“歌牌子”或“歌头”,边打边唱,现编现唱,堪称能人,其打击乐有鼓、钲、钹、马锣等。“歌牌子”或“歌头”领唱,众接腔合唱,配以锣鼓伴奏。鼓声时轻时重,阴阳有致。锣鼓声热烈响亮,领唱者慷慨激昂,劳动群众的和声波澜起伏,在山谷里久久回荡,原生态韵味悠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侯阳高腔
万州区级传统音乐
薅草锣鼓:土家人的劳动进行曲
宜昌民歌种类研究
农村再现《薅草锣鼓》,原汁原味!
【连载】灯影春秋:沔阳皮影戏(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