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着枕头去看展 长博推出“中国历代枕文物特展”引观众好奇观展

掌上长沙

2019-12-28 10:55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枕头是美梦开始的地方。中国历史上的枕头世界,有着怎样一个美妙的世界呢?今天上午9时,长沙博物馆新馆开放四周年之际特别推出跨年大展“千年梦华——中国历代枕文物特展”。上午九时长沙博物馆特展二厅大门一开,首先就引来大群孩子对美妙枕头世界好奇和惊喜的眼光。据悉,这次别开生面的特展由长沙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承办,在长博特展二厅免费展出,展览时间从今天开始一直到2020年3月29日,这是长博为孩子们的寒假和广大市民新春佳节献上的一道文化盛宴。

北宋时期河北磁州窑生产的白地黑褐彩花卉纹卧女枕。图片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本次展览分为“枕史掠影”、“枕之万象”、“枕上华章”、“枕中技艺”四个单元。从人类新石器时代开始产生最早的枕头,此后跨越数千年时光,枕头的发展亦多彩丰富恍然如梦。“千年梦华——中国历代枕文物特展”共展出了127件南越王博物馆珍藏的枕文物及5件长沙博物馆藏长沙窑瓷枕,时间跨越了西汉到近代的各个阶段,颇具时代意义和代表性。展览以瓷枕为主体,将枕的历史、形制、装饰和技艺向观众娓娓道来,讲述那些湮没已久的关于枕的记忆和文化。

北宋时期河南当阳峪窑生产的白地剔花鸟纹叶形台座枕。

  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观众的观展需求,长沙博物馆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相关教育活动。展览期间,针对普通公众将举办两场专题讲座,主讲嘉宾分别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吴凌云馆长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河北博物院研究馆员穆青;邀请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叶丹洋举行一场专家导赏直播;针对青少年将举办多场青少年专题导赏,市民朋友可关注“长沙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寒假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文物爱好者正在观看展览。

  中国枕头史,长沙占据一席之地

  在今天开幕的特展上,来自广州南越王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叶丹洋向记者介绍,从目前已发现的文物来看,枕头最早应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化到一定时期,需要枕垫物来处理颈椎与脊椎在休息时的合理弯曲。在法国一处尼安得特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就发现一个完整的男性骨架头部枕在一块燧石上。在我国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墓葬中,人类学家发现90%人骨枕骨扁平,其枕骨的轻微变形,应当是长期枕睡硬物造成的。

本次展览分为“枕史掠影”、“枕之万象”、“枕上华章”、“枕中技艺”四个单元,共展出132件(套)枕文物。

  叶丹洋向记者强调,枕头出现后,软质枕头和硬质枕头应当同时存在,但由于年代久远,软质舒适的枕头不易保存,比如在本次展出的广州西汉初年南越王墓出土的丝囊珍珠枕,就只留下珍珠枕芯。叶丹洋说,非常幸运的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因保存情况较好,因此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出土了西汉初年丝质绣枕,马王堆老太太当年睡过的枕中填满了香料,这是中国枕头文物中软质枕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当然,在考古发掘中,中国发现的硬质枕头数量非常多,这些枕头有木枕、玉枕、青铜枕、陶瓷枕等,本次特展就展出了5件长沙博物馆藏的长沙窑瓷枕。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词中“玉枕”就是陶瓷枕

  陶瓷枕是本次特展展出文物中最多的类型。本次特展,部分瓷枕为随葬的明器,但从唐代至宋代,瓷枕大量使用,不少瓷枕实际上是生活实用器。叶丹洋指着展示柜中的一些小型陶瓷枕告诉记者,这些枕头均是唐代出现的小型陶瓷枕,这应当与唐代崇尚高大蓬松的发式有直接关系,因为唐代女人在休憩时想要保持美丽的发型和发式,故而他们会做出不少方便随身携带的项枕(项指颈的后部)使用。因保持发型而带着枕头四处行走,这也成为了唐代的时尚风气之一。

  叶丹洋指着宋代的瓷枕说,宋代枕头较唐代明显增大,高度和宽度都可达10厘米,长度在20-40厘米之间,中间凹两端翘、前低后高的造型,设计上更合理、科学,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睡眠需要。李丹洋说,美女词人李清照写的词中,提到“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玉枕应是一种光洁如玉的陶瓷枕。到明清时期,因中国历史气候进行冰期,中国的气侯变得寒冷,陶瓷枕等已较少使用,而陶瓷枕的绘画和作工也已开始衰落,当然,陶瓷枕一直到19世纪50、60年代才彻底退出人们的生活。

  活泼可爱的孩儿象生枕,引来小朋友的追捧

  诗词书画也大量出现在古代人做过美梦的枕头上,但博物馆中大量枕座做成动物型或娃娃型的象生枕,更引来小朋友的一片赞叹和惊呼。

  在展厅中出现的数件孩儿枕多是以一个胖墩墩的小儿俯卧或侧卧于榻上作为枕座,有的还以荷叶作为枕面,这些被现场小朋友追捧的枕头,叶丹洋告诉我们,之所以莲花与童子结合在起来,这既有“莲生贵子”的寓意,同时这也与唐宋以来中国七夕节供奉“磨喝乐”童子习俗相关。

  在唐代、宋代和金代的瓷枕中还出了老虎和狮子等形状的枕头,叶丹洋说,用老虎作枕头,是因为“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具有避邪的作用。狮子型状的枕头比老虎的更多,是因为狮子既是猛兽,在古代更具有“太师”“少师”的含义,“太师”和“少师”均为古代官职。当然,本次展览也展出了猫儿形状的枕头,叶丹洋介绍,古代其实也有爱猫的“猫奴”,更主要的是古人称赞长寿的人为“猫蝶”,猫代表长寿。

  记者在长博特展现场还遇到湖南省和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朋友,他们对围绕中国历代枕文化的专题展评价很高。他们认为长沙应该多引进此类喜闻乐见的专题展览,这类专题展有主题,很吸引人,让文物更鲜活,也更能让人进入历史中。

【作者:任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远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瓷枕展
南越王博物馆
打卡文物界的半壁江山:上海博物馆
南越王墓葬博物馆陶瓷枕
【展览】“千年梦华 ——中国历代枕文物特展”在长沙市博物馆开幕
【带你逛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墓出文物1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