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笔的申诉

  谭彭剑

  几次听人说:某些书家写小字,一支笔写三天就扔掉,甚至有写一通字就扔掉的。对此我保留个人意见。我料想,如此消耗毛笔,要么是笔差,要么是显阔,要么是妄学智永和尚“退笔成冢”。至于新笔适合表现笔画细节,毫发毕现才是美,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容易误人子弟。 

  尖、圆、齐、健,是毛笔“四德”。挑选新笔固然重视这些,其中“圆、齐”无论是新笔还是旧笔,写字的人难以改变,由工匠技术决定。至于“尖、健”,书者可以改变其特性。旧笔自然被写秃,最重要的是:笔毫只要不坏,会越写越健,腰劲锻炼得足,这对写大字,尤其是行草至关重要。

  篆隶线条注重喻巧于拙,二王行草用笔讲究平实且风流,至于宋元以后流行巨幅作品,线条厚重而奔放。所以无论从书法线条技术法本身还是哲学思维而言,中国书法历来忌讳线条的尖、扁、薄。毛笔写久点,副毫齐力,倒是有利于线条的丰厚质感。

  汉代官场规定,公务员每半年领用两支笔工作书写,估计毛笔实在写秃了不可再用才作罢。汉隶气厚、正大,秃笔写字有损于汉隶的美吗?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从线条看,秃笔无疑。陆机作为文学大师,天天与笔墨打交道,写文章三五天换毛笔,没这必要,也不可能。而且从没记载过他“退笔成冢”,但是历代以来,没有谁否认秃笔写出的《平复帖》书法不好。《万岁通天帖》是有史可查的东晋王羲之家族的墨迹勾摹本,从笔触看,甚至从内容上研究当时写字的场境,老笔居多,但一样写得惊艳古今。至于唐代颜鲁公行草“三稿”,线条遒劲苍茫,健笔纵横,还是笔秃点为好。日本的《三笔三迹》,看不出哪幅字是新笔写的。

  本人与毛笔打交道30余年,可能是穷惯了,或许是小气,天天涂鸦,一支笔反复用,权当是惜福吧。信奉:纸贵存熟,笔贵写熟。开句玩笑:小狗通人靠养熟,笔要随心也靠养写。

  写字本是末技,游戏性情,不足挂齿,笔墨工具自然也是微尘之物,没什么好谈的,但还是唠叨自己的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制出王羲之用的毛笔,我们会写得跟王羲之一样好吗?
为什么毛笔用着用着就没峰尖了,毛笔变秃笔的原因是什么?
八大山人晚年的书写风格
毛笔字入门有规律,别搞错先后顺序,会让你误入歧途进步太难
行草书法欣赏
崔寒柏:不管好笔还是烂笔,我用烂笔可以写楷书,但一般人不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