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怀念于沙老师

     □ 袁楚湘

2013年6月4日,国家一级作家、曾连任5届中国音乐文学会理事、担任湖南省音乐文学会会长近20年、谱写出《八百里洞庭美如画》等20余首传世之作的著名诗人于沙老师与世长辞,享年86岁!7年多来,老师的声音笑貌、亲切关怀、谆谆教诲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

1959年,我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时代的我喜欢为报刊写稿,一进校,我就为《湖南师院》报投稿,不久被聘为通讯员。一次,我写了《农场小景》6首小诗寄给院报,没几天,突然接到通知,要我到院报编辑部去一趟。走进办公室,一位30来岁的英俊老师笑容满面地接待了我:“你就是袁楚湘同学?”我点头之后,老师做了自我介绍,他就是王振汉(于沙)老师,院报编辑。他说:“你的诗进步很快,这次寄来的6首,生活气息浓,语言生动形象,比如《打鱼》:‘撒下希望满塘,收回欢笑阵阵……’就很好。”接着,他教导我:“诗言志。这个志,既是自己的,更是大家的;既是今天的,更是明天的。生活就是诗。融化了诗人情感的真实生活,才是最美的诗。真正的诗耐咀嚼。一首诗,至少有一行可以嚼三天。”个多钟头的交谈,我如坐春风,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这以后,我与于沙老师的联系就多了,经常聆听他的教诲。后来,学院宣传部成立写作小组,我有幸被选中,成为七名成员之一,于沙老师经常组织我们参加学院采访活动。1962年4月的一天,于沙老师对我说:“长沙炮兵学校的首长遵照上级指示,号召学员写革命回忆录。不少学员有丰富的革命经历,可苦于文化底子差,撰写起来有困难。部队首长想请我们同学帮助整理。我想要你帮营长学员张贺兰同志写革命回忆录。”我欣然接受了任务,与张营长经过多次交谈,花了一个多月,反复修改了五六次,长篇革命回忆录《在进军西藏的途中》终于脱稿了,张营长和于沙老师都很满意。在他的指导下,我还主笔写了歌剧《北山岭上起楼房》,在学院演出,深受好评。著名作家周立波来学院作《山乡巨变》的文学报告,我荣幸地被于沙老师邀请参加了座谈,与周立波先生面对面地进行交谈,聆听指教。

1976年,我在株洲县文教局负责通讯报道工作。我以通讯组的名义写了一篇长篇通讯,寄到《湖南教育》。不久,接到编辑部通知,要我赶到长沙改稿,我来到《湖南教育》编辑部,一看,惊呆了:接待我的竟然是我的恩师于沙老师!他一见我,也惊喜万分,又是打洗脸水,又是泡茶。我们研究了修改方案后,他要工作人员到省教委招待所给我安排食宿,晚上还亲临看望,真是无微不至。第二天,我将修改好的文章交给他,他很满意。

此后不久,于沙老师调到《湘江文艺》编辑部,住进了省文联小院,成为湖南省作协专业作家。上世纪80年代初,株洲市文联请于沙老师来株洲做诗歌讲座,株洲诗人及诗歌爱好者40余人参加。座谈会上,先生讲了四个问题:什么是诗、好诗的标准、诗歌的创作手法和欣赏、评价。几个小时的精彩讲座,先生谈笑风生,观点新颖,引证风趣,听课者边听边记,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他那句“欣赏作品可以有偏爱,评价作品不能有偏见”的警言,令我在后来的学习、工作甚至为人中少了许多误判。

时至今日,于沙老师已经走了7年多了。可在我的记忆里,他的笑容依然那样和蔼,他的教诲依然那样亲切,他的关怀依然那样温暖。他永远活在我心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诗歌报选稿基地编辑部征集
建国前,就曾有三人预料到毛主席会成为新中国的领袖,他们是谁?
“中国百年魅力诗人大赛”初评:刘燕华新诗2首
中秋节诗歌4首《家乡诗歌》
伊沙书目:除了成就一无所有
张家界散记(组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