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音乐与舞蹈教学如何有机融合
 课程建设作为师范教育中舞蹈专业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是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舞蹈教师为宗旨的。通过舞蹈讲授、课堂讨论与练习、课外实践等形式,锻炼其综合掌握音乐与舞蹈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与教学手段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转变以往学习观念,变独立学习为合作学习,主动将音乐课程与舞蹈课程知识相互联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模式的探索

  作为师范教育中的舞蹈专业,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中小学的舞蹈教师。通过课程实施,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音乐课程中的曲式与作品分析的新方法、新思路,培养学生初步进行作品分析的能力。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中,包括教学内容、教案设计、活动目标、教学组织形式、课堂讨论等要把音乐与舞蹈课程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当好引路之人。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若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由教师讲授并结合教材中有限的谱例,或采用模仿舞蹈的手段,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往往事倍功半,没有把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采取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乐谱展示与音频播放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再结合舞蹈练习,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乐于接受、积极参与,切实突出学生在舞蹈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信息化设备的利用

  众所周知,舞蹈是动作的艺术,音乐是音响的艺术,也就是听觉艺术。舞蹈主要是通过人体在空间的运动来抒发人类情感,音乐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音乐使人通过“听”来感受其中蕴含着的意境与情感。

  在多媒体电子教案设计、文本组织和教学中涉及的乐谱、音频、视频搜集、输入与拷贝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体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内容的实效性为原则,坚持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实施方案、授课方式、教学方法,从宏观上把握教学设计的性质。

  信息化设备的发展,使教育教学的手段得到了飞跃发展。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也被广泛地应用于音乐与舞蹈的教育教学中。如视频是一种视觉媒体,它主要是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提供具体、直观的形象,使人通过“看”来分析、理解画面内容和画面含义,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想象。因为有具体的逼真的形象为依据,学生通过 “看”来获得信息,要比通过“听”来获得信息快得多,这又是听觉媒体所不及的。采用视、听、身体运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效果自然与往常不一样。现代化手段的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留有拓展的空间,在舞蹈教育教学工作中将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

  人们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但却一直沿用传统性思维模式,把问题、事件、知识、研究所涉及的因素考虑得越复杂越是感觉万无一失,但是很少有人去创建一套方法来教会人们既能周全又能简洁迅速地进行思维。

  音乐知识的基础是要学生广泛涉及大量的音乐作品,掌握作品分析方法,培养其分析作品的能力,在教学方案的设计方面,侧重建立曲式与作品分析的完整的知识结构,力求内容的完整性、实效性。在多媒体制作上努力做到“图、文、声、像”全方位、立体化呈现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提高音乐和舞蹈作品的分析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四、培养合作的精神

  教学中要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在教学中加强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合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音乐教师与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充分的交流,为达到教学目的,教师之间要相互理解与支持,课程内容设计上要积极融合。学生之间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课堂或课下的小组作业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思考的能力,在音乐与舞蹈上进行积极的联想,在同学之间培养合作的精神,积极吸收不同思维的优点,把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动作组合,利用共同要达到的目的去寻求最佳的学习路径,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同时也锻炼和培养学生利用团结的力量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是以音乐与舞蹈思维的广度、课堂组织、交互合作、创造力、信息和感觉、行动六个板块进行的,每一个板块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音乐与舞蹈训练,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每一个过程都需要学生不断找寻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众多的方法中选择最佳,培养学生对合作思维的兴趣,并在个体与团队的配合上形成非常有效的训练手段。设置目标、确立目的、分析问题、组织方法、创造途径、多渠道汇总、选择方案、最后行动。这一系列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思考与合作,所以,在舞蹈与音乐教学中进行这样的训练是可行的。 另外,肯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的角色变换,使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得益彰,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加强对学生进行作品分析能力与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课程设置的意义

  音乐学科的理论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直观性、体育具有身体参与性等特点,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传统舞蹈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有模仿意识,重视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动作或者动作组合,而发挥学生自身潜力和动作创造思维意识十分淡薄。学生一般只是简单的模仿,很少去思考为什么:为何这样跳舞,为何用这样的音乐,为何民族民间舞蹈要有这样的风格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不问问题不等于教学中不存在问题,教师如何自己去发现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如何把头脑中的观念、意识转变,如何让学生把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与身体运动的舞蹈动作结合。这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要探讨的要素,更是如何设计音乐与舞蹈教学的核心。

  现代教学观强调增强教师的教学意识。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设计是不可分的,课程不再只是必定传授知识的载体,教学设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我们期待舞蹈与音乐在师范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灵魂
引用 【转载】教师教学七项技能之七:结束技能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手舞”与“足蹈”中的创编之乐
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