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猎枪与狩猎往事杂谈之二

     上回在《猎枪与狩猎往事杂谈》里说起自己怎样步入狩猎和玩猎枪的圈子,有的老猎友看了那篇文章后说:这么多年来咱们打猎玩猎枪的趣事太多了,你总是闲的没事干的,干脆把它都写出来让大家一同分享得了,于是这会来谈一谈我们狩猎和玩猎枪的一些往事吧:

七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们打猎还是根据老师傅传下来的狩猎方式:白天里行猎或围猎。

所谓行猎就是单个猎人或数个猎人排成反弧形或斜形队列(依地形地势而定),平行推进,带猎犬在田野或山地巡行,人多时,枪法好的猎手在外侧(或前上方),以比平时步行速度慢一倍的速度向前搜索前进,依靠猎犬的嗅觉,找出猎物,一旦雉、兔被惊起,举枪射击。由猎犬协助猎人找回猎物.使用这种搜索队形,猎雉、兔效果最好,逃漏非常少这种狩猎方式通常适用于浅丘陵或湖滨地区猎捕中小型走兽和飞禽,如野兔、野鸡等偶尔也能遇上獐麂类和其他动物。

所谓围猎是一种集体狩猎形式。在进行围猎之前,要事先准确选定猎场;根据猎场的地形和预计被猎捕动物的生活习性,由数个经验丰富且枪法好的猎人埋伏在猎物的必经兽径上(我们当地的方言行话叫作:坐阡),其他水平差一点的猎手和请来的山民围成一个口袋阵慢慢的向埋伏的枪手方向移动,并不停地的制造声响以惊起猎物,搜索、哄赶,将预定被猎捕的动物(如狼、獐子、麂子和野猪等)赶向埋伏在预定地点的枪手处,由事先埋伏好的枪手将其猎杀,此种方法最适合于猎捕野猪,其它的大型猎物我们所在的鄂东南地区较为少见,没打过不敢乱说。

但这两种狩猎方式对我们业余猎手来说都有其缺点:

行猎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要有一条训练有素的的猎犬,否则单靠人在田野或山丘来回走动来赶起野鸡或野兔效率实在太低,有时即便猎物被赶起来并且也中了枪,但并没有被当场击毙(我们说:打了个死坨子),也会因为没有猎犬帮助找回猎物而白忙活一场。

围猎需要动用较多的人力,而且还要受时间(我们不是职业猎人,都有正规的职业,是要正常上班的)和季节的限制,不是你想围就能围的。

自从组建家庭以后,个人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少,特别是儿子出生以后那几乎没有礼拜天了!加上媳妇儿爱干净,不许我饲养猎犬,说是养狗不卫生、狗容易伤人而且对儿子不好。只好忍痛割爱把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猎狗送给猎友,没了猎狗怎么猎野鸡?只能打打斑鸠罢了,对于打猎已经习惯了的人,那是何等的难受啊。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猎友家里碰到一个外地来的猎友,说起他们那流行夜晚戴着头灯打猎,我一听,这好啊!这种狩猎方式真的适合我,自己现在是上长白班,一个礼拜只有一天休息,还得忙着洗洗涮涮做家务,哪有时间打猎呀。因为自己的业余爱好除了打猎以外就是修理钟表,一不打牌、二不跳舞,晚上除了看看书以外无事可做,如果晚上能够打猎,那几乎每个晚上都能够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矿区出门不到两公里就是山,晚上八九点钟上山转上两个钟头回来还不到十一点钟呢,真的可以做到工作、家务、打猎三不误。

说干就干,可夜猎除了猎枪以外,还需要一盏可靠的头灯啊,当时市场上那有什么现成的头灯卖呀!得自己动手做。将手电筒的前端锯下来焊上底座、配上头带做成头灯,用三合板或胶木板制作带开关和可调节输出电压的电池盒子,开始的时候用1号锌锰电池做电源,结果发现电池放电时的电压降呈一较陡的下滑曲线,开始时电压高容易烧毁灯泡,连续使用时电池化学反应跟不上,电压衰减过快,用不了一会就得换灯泡或调整电压,电池用过了就得扔掉,不能重复使用,而且电池价格高,当时一对1号电池售价六七角钱,一个晚上最少需要消耗两对电池,那个时候野兔只卖一块五毛钱一只,不划算那!于是开始琢磨新的电源,七八十年代一没有什么LED灯二没有什么锂电池,想来想去,想到了煤矿井下矿工所用的矿灯,那玩意是铅酸蓄电池,可以重复充电使用,通过猎友帮忙找关系,整回来了好几个矿灯,自己动手绕制变压器、找来二极管做桥式整流,一个充电器诞生了,从此再也不用担心锌锰电池太贵、太不禁用了。后来使用摩托车的6伏免维护电池,有充足的货源供应用不着再去求人了。

说起夜猎(我们当地的方言叫作:放夜,原意是指猎人夜晚不带猎枪,仅手持钢叉带着一群猎狗在山上捕捉一些奔跑速度不是非常快、猎狗能够追得上的动物如:鼬獾、猪獾、狗獾、灵猫和豪猪等野兽,后被引伸成为夜间持枪巡猎的代名词)那可真的有趣!常见的食草和食肉动物多数为夜行性动物,食草动物为躲避天敌通常在夜间出来到田间地头觅食,而食肉动物则为了猎取食物(食草动物)也会在夜间在同一区域巡游。动物的眼睛遇光照后会反光,食草类动物的眼睛反光呈红色;食肉类动物的眼睛反光呈绿色。当动物遇到强光照射时,因其眼睛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适应光线的突然变化,会在数秒钟内处于盲视停滞状态(被枪惊过的动物除外,被枪惊吓过的动物,在遇到强光照射时会盲目的狂奔逃命。),不要说三五秒钟的停顿,就是一两秒钟的停顿,瞄准击发时间足矣。只要猎手适应了夜间环境,克服了夜间对高度和距离的视觉误差后,能够准确地判断猎手与猎物间的距离,其出猎的收获会颇丰,毕竟射击静止的目标比射击快速移动的目标容易多了。用我们的行话说:枪响就拣货。一般每晚出猎都不会少于三到五只的收获。

夜猎时猎手的队形、与白天行猎相似,行进速度依地形地势而定,即地势平坦且植被稀疏时行进快一点、反之则慢一点,较平坦的地形猎手呈横线队形平行推进,丘陵或山地高处的猎手走在前面、低处的猎手走在稍后面一点成斜形梯队,边走边用头灯呈扇形来回搜寻,搜寻时灯光一般保持照射在猎手前方三十米左右处,做到看远顾近、不漏死角,切忌灯光乱晃或直接照射队友,以免惊动猎物或扰乱猎友视线干扰其行猎,行进中仔细观察有无猎物眼睛的反光,猎手之间的距离一般保持在六十米左右,以两者之间的猎物不被漏掉为宜。

在我们鄂东南地区,虽然有多种野生动物但夜猎时最为常见的猎获物就是野兔,鄂东长江北岸的黄冈地区分布的野兔属于蒙古兔, 其全身背部为沙黄色,杂有黑色。腹部皮毛颜色近似白色,四肢外侧均为浅棕黄色。尾背面中间为黑褐色,两边白色,尾腹面为纯白色,耳朵长、眼睛大,成年兔体重多为三至五斤(1.5-2.5公斤)。笔者1985年初冬季节曾在黄冈地区的麻城县浮桥河水库附近猎得一只超大的野兔,第二天用称称了一下其体重达到七斤二两(3.6公斤),笔者身高1.84米,用手提着野兔的后腿,行走时兔子的头在地上拖着。本人打猎二十多年只遇见过这么一回,猎友们开玩笑说我把兔子精给打了;

而长江南岸的鄂东南地区分布的野兔属于华南兔,相比蒙古兔而言,其体背面棕土黄色,杂以黑色;体侧面较浅,耳端黑褐色,尾上面毛色与体背面相同,下面浅棕黄色,腹部腹中央皮毛白略带浅黄色,耳朵较短、眼睛较小、体型偏小,一般成年兔体重只有二半到三斤半(1.2-1.9公斤)。

野兔习惯于夜晚到田间地头和开阔地觅食,喜欢吃麦苗、豌豆苗、油菜嫩叶、红薯叶、嫩草和低矮的嫩桑叶。以前农村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由于田间管理较好,田间杂草较少,夜里用头灯一照,五十米以内的野兔那红红的小眼睛清晰可见,灯光强一点或距离稍近一点则野兔全身暴露无遗。不要说是打猎的老手行家,即使是初学者用霰弹枪在30米以内射击静止的野兔,命中目标也没有多大问题。

由于出猎频繁、猎获又多,那阵子家里电冰箱里总是塞满了剥好了的的野兔,每天不是爆炒兔丁就是红烧兔肉、再不就是用兔里脊肉汆丸子、卤兔头或者把整只兔子腌制以后熏干。后来隔三差五的还送给左邻右舍让大家尝尝鲜。结果惹得一些邻居娘们儿大骂自己的老公:一天到晚只知道打麻将下棋,你看看人家!有空就出去打猎,家里吃的肉都不用出去买!媳妇儿则埋怨道:跟个野人似得,只知道打猎打猎,家里的事都丢给我干。你们这是鸡子不知道鸭子的苦!

由于笔者玩猎枪的时间较长、熟悉枪械构造原理,而且较精通机械加工工艺,一般猎友的猎枪出了故障都会来找我。像什么撞针断了、弹簧断了、扳机力太轻或太重、双管枪滑机连响、连发枪不能正常退壳、闭锁卡笋松动或磨损造成枪管晃动等等,那是手到病除。帮了人家的忙,人家会答谢的,隔三差五的总有人送个一两瓶酒或条把香烟来。

当时大家普遍使用复装枪弹和自装式底火帽,时间一长,因被击穿的底火帽窜出的高温腐蚀性气体经常性的冲刷,机匣膛尾端面中央的撞针孔会逐渐变大、膛尾端面局部腐蚀出现麻点和凹坑,发生诸如:喷火、因撞针被卡住而造成开锁时撞针被切断,或因撞针被卡住没能回位,重新装填枪弹在闭锁过程中因撞针突出顶燃底火使枪械未完全闭锁时早发造成的炸膛事故。普通单管猎枪的撞针安装孔是直接加工在机匣上的,且与机匣上的膛尾后端面呈一定夹角,修复起来较麻烦,稍有不慎可能损毁机匣。本人摸索出了一种用锌錳电池的碳棒磨制一个直径与撞针外形一致的阶梯轴状物,插入撞针安装孔内,用2.5mm的焊条保型堆焊修复的工艺。圈子里的猎友枪坏了基本上都是采用我的这种方法修复。

八四年初有一个家在农村的猎友老远的骑着自行车跑了三十多公里来找我,说是新买不到半年的虎头牌单管猎枪打坏了,症状是命中率太低,十打六不中。我拿过猎枪折开一看枪管内表面和喉缩部分全是划痕,一问才知道这哥们因买不起铅弹丸,又不会自己铸造铅弹丸,一直使用的是铁弹丸,要知道市场上的铁弹丸均为生铁弹丸,因铸造时冷却速度较快,其金相组织呈白口状态,弹丸的硬度可以媲美锉刀。弹丸在火药气体的推动下从枪管的喉缩处高速挤出,将本来光滑规则的喉缩管划伤并扩大,再用这种不规则的枪管发射猎枪霰弹时,弹丸在枪管中运动更无规则,出口后四处扩撒,弹丸从枪口六七米远开始逐渐洒落,当距离达到三十米左右时,所剩无几,我用靶纸测试,直径2.5毫米的霰弹,30米弹丸散布密度每平方米还不到8粒!完全失去了使用价值。我向这个猎友说明了情况,他说:给猎枪厂去了信,厂家回信称只有更换枪管,当时换一根枪管连来回的邮寄费用需要100多元,我们的一月工资还不到60元,心疼舍不得换,又怕老婆知道了骂人,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猎枪。我说;办法有,但枪的外观会有一点改变。他说:只要枪能修好,老婆不骂,其他的都好说!于是我做了一个磨头,先将枪管的内表面尽可能的磨去划痕并抛光,然后将枪管前端加工出螺纹并为其加工配制了一个100毫米长的延伸喉缩管,拧合后再用磨头抛光内孔结合部,最后经过靶纸检验,30米距离弹丸散布直径约为600毫米,基本上达到了全喉缩枪管新枪的标准。这哥们高兴地蹦起来了!回头送来不少糍粑、腊肉和茶油,并不住的道谢,临走我还教给他怎样铸铅弹丸,从那以后我们之间的交往一直就没断过,今年国庆节期间我还开车带着几个老猎友一起到他家去喝他娶孙媳妇的喜酒呢。

七八十年代我们打猎时由于收入低,没有谁舍得用原装猎枪弹,都是自己装填复装枪弹,那个时候收入低,不愿意购买原装底火,都是买底火帽,当时的价格是六分钱一个,但底火帽铜盂较薄如果不适当磨短猎枪撞针几乎是十打九穿,被击穿的底火帽窜出的高温腐蚀性气体经常性的冲刷对猎枪机匣膛尾底端面上的撞针孔和撞针等零件造成严重烧蚀,而且所购的底火帽外圆过盈量尺寸控制不严,压入底火座孔中后时有脱落的现象发生,安全系数较低。为了省钱和保护自己的猎枪,自己发挥技术专长设计加工了一个落料引伸一次成型的复合模具,用0.4毫米的黄铜皮自己加工底火帽。成品外观尺寸和质量可以媲美原装底火。经常有猎友来借冲模或自带铜皮到我家里来加工底火帽,惹得媳妇大发脾气。

装复装猎枪霰弹少不了密封填充物,八十年代国内还没有塑料弹托出售,通常是采用羊毛毡做密封垫,但羊毛毡可是稀缺之物不易谋得,为了寻得容易获得且性能良好的密封填充物,笔者先后试用了诸如:瓦楞纸板、锯末、绵纸、碎布片、软木纸等等,为了增强其密封效果还将这些材料用石蜡浸渍处理,基本保证了复装弹的气密性能。

装填枪弹少不了弹丸,但铅弹丸价格偏高,当时每市斤七块多钱(大概数吧,时间长了有点记不清了),为了省钱想自己铸弹丸,但人家猎枪弹厂家生产弹丸是在铸弹塔上进行的,熔化的铅液从距地面十几米高的塔顶筛孔中流出,在下落过程中铅液依靠其表面张力形成一个球体,经过十几米高的落下距离铅液冷却凝固成型后落入水中。我们到那去找这套装置呀?通过长达数个月的反复摸索试验终于总结出一套让温度适宜的铅液滴落到光滑潮湿的斜面上使其在滚动中变圆降温最终入水成型的工艺,虽然只能铸出直径3毫米及以下的弹丸,但成品直径均匀外观整齐,总算是解决了难题。

最后再说一说枪弹复装时改变弹丸散布密度的一点小技巧:

日间行猎所用的枪弹:因考虑到远距离射击需要,要求在50米或以上距离保证弹丸散布直径不大于750mm;弹丸中靶数量不少于60%,笔者采取将裁成条状的马粪纸在弹壳内绕两圈后向纸筒内灌入称量好的弹丸,用马粪纸卷制弹杯是为了对霰弹进行约束,起到弹托的作用,延迟霰弹的出口散布时间。12号猎枪弹的霰弹束在纸质弹杯的约束下通过枪口的喉缩管时其霰弹束直径近似于或略小于16号猎枪霰弹束的直径,相对的提高了弹丸散布密度。同时避免了枪口喉缩管部分挂铅的现象。最后向经装填好并压实的弹壳内灌入加热的石蜡,也有的人采用石蜡和松香混合物,效果也很好,就是擦枪时稍有点费劲。灌入的石蜡除了防止枪弹松脱、受潮以外,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提高弹丸的启动压力,使得火药燃烧的初始阶段有一个较为适宜的压力和温度环境保证火药得到充分的燃烧。在不增加发射药剂量的前提下可以提高膛压。

夜间行猎所用的枪弹:由于夜间行猎通常射击的距离较近,为了防止弹丸过于密集将猎物打烂,笔者采取了加大一级弹丸直径并减少三分之一的弹丸装填量,在弹丸中掺入一些被搓成与弹丸直径相似的碎软木纸板的颗粒藉以增大弹丸的散布率,并且不使用自制的纸条弹托等措施,这样既不降低单个弹丸的杀伤动能,又避免了弹丸命中过于密集将猎物撕碎失去而食用价值。

还有不少的狩猎趣事,且等下回慢慢的道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与自然)最后的枪声(《小小说月刊·下半月》)(律新民)
猎杀巨兽专用?盘点枪口动能过万的十大运动/狩猎枪弹(上)
子弹底火里有什么?为什么会一撞就着火?
为什么火枪经过很长时间才取代弓箭?
AR-15自动步枪
霰弹篇---关于子弹这个东西你们到底知道多少?【极限科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