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代印坛点将录】17天满星美髯公朱仝 吴朴(朴堂)

 糜砚斋主人书法篆刻皆清思离群,所谓“书从斯篆追周石,印继丁黄溯汉铜”者,弟子得其一体,已堪自立,韩登安淳朴稳健,谈月色清逸简远,顿立夫老实平正,皆为糜砚高弟。更有吴朴堂,为潜泉从孙,家学渊源,后得王福厂亲炙,承其心法,于福厂各体皆烂熟胸中,游刃自运,无一体不逼肖,能光大新浙派者,糜砚诸弟子中,福厂于朴堂寄望最深。惜其中年早逝,尚未能自发胸臆,变法出新也。此固朴堂之不幸,亦福厂之不幸也。稍稍可告慰福安于泉下者,当今沪上印坛尚有江成之、高式熊两君支撑局面,使新浙派不致断灭也。

  朴堂亦能作圆朱文,《朴堂印稿》中有为京、沪两地图书馆、博物馆刊收藏印多枚,灵秀婉丽,于陈巨来亦未遑多让,而时伤纤弱,此朴堂所以不能享寿考也。

  赞曰:

  糜砚清芬思不群,添香糜砚又何人。

  堪怜妙艺天公忌,未许朴堂趋后尘。


(图17-1)潘伯鹰序朴堂印稿


(图17-2)吴朴堂福厂老人印集序


(图17-3)小楼一角春常住

  《朴堂印稿》有潘伯鹰所制序言,文辞典雅,评价得当,转录如次:“余自少喜观玺印,至于近代皖浙以来诸家,与夫今时印人,亦尝粗明其流派,间预于交游矣。丙子、丁丑之际,王君福庵至南京,余与友人乔君大壮、方君介堪数共文燕。福庵方以朱文细剜驰声一世,虽用元明人法,而其自得者乃能引而上之,余以汉朱文不失缪篆之意,蟠屈古秀,克成一宗也。未几倭寇起,迄于寇降,始复相见。福庵已老,英俊之蔚起者甚多,吴君朴堂亦居其一。朴堂治印师福庵,守其规矩,取资益广,骎骎乎有骖靳之思焉。夫游刃于方寸毫厘之微,而摄其妙于千古之传,复贵自发其胸臆与之为新,此其道虽小而甚难。习之久者,凝于神合乎天,则其出之也,一若大易,不知者见其易而不喻其难,纵复随俗爱之而未尽识也。是以好学之士欲值其人而论之。呜呼,其甘苦朴堂殆自知之矣。今朴堂集拓其所治印为巨帙,欲余序之,自福庵之未殁,大壮以绝伦之姿自沉而逝,介堪今在远不得执手,此三君者,擅能而精鉴,皆未能发其赏析之言,顾何有于我?空江风而踌躇四顾,朴堂沉酣独运思,就其人而语之,其犹有待也欤?辛丑夏始,愚弟潘伯鹰谨撰,上海寓斋书。”(图17-1)吴朴堂是吴隐的从孙,又是王福厂的侄孙女婿,颇得王福厂的青睐,1953年上海宣和印社拓印《福厂老人印集》,扉页有吴朴堂撰并隶书勒石的序言,其文云:“吾师福厂先生为杭州紫阳书院山长吕庐老人季子,幼承家学,苦心孤诣凡二十年,遂以艺名世,蕲春黄侃所谓天下工刻印者也。尝创立西泠印社,提倡印学,拓《福厂藏印》十六卷,以为后生观摹。生平足迹遍天下,刻印逾二万方,作篆隶书典雅安详,而玉箸尤工。朴得先生心授十余年矣,诲人以德而神不倦,处事中正而志不馁,燕处荣观而形不纷。艺与道通,隐道于艺,自号印佣以谢缙绅,虽古君子,无以比德也。又精畴人之学,但为艺名所掩。宣和主人辑福厂老人印集成,属书弁语,俚词应命,并祝先生金石寿。癸巳十月朔日,受业吴朴谨识。”(图17-2)仔细体会这两篇序,朴堂的确是隐然以王福厂首席弟子自居的。“小楼一角春常住”是姚义民祝王福厂七十生日寿诗中的一句,福厂欣赏不已,因此自号“春住楼”,(图17-3)并由朴堂篆刻,此印无论印面还是边款,都深得福厂心法。


(图17-4)鱼身


(图17-5)眉寿无疆


(图17-6)景盘

  朴堂曾用两年之力摹刻古玺三百余钮,钤为《古玺汇存》,因其摹刻逼真,故罗福颐主编的《古玺汇编》亦将之作为参考,如罗书编号2078的“鱼身”等数十枚的出处都只有《古玺汇存》一书,(图17-4)必是吴朴堂手摹。朴堂熟悉古玺形制,故创作小玺游刃有余,“眉寿无疆”精美异常,(图17-5)“景盘”小印自谓仿银小玺,形制古朴,文字精绝。(图17-6)


(图17-7)北京图书馆藏


(图17-8)上海图书馆藏


(图17-9)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藏

  因为王福厂的缘故,吴朴堂任南京政府印铸局技正,专门负责官印之篆稿,1950年代也是福厂的关系,由陈叔通推荐,吴朴堂得以供职上海博物馆,以此因缘,朴堂为京沪两地文博单位篆刻了许多收藏印章,如在影印善本中经常见到的一正方、一长方两枚“北京图书馆藏”,(图17-7)若干枚“上海图书馆藏书”、“上海图书馆藏”,(图17-8)皆由朴堂精心制作。以这枚“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藏”为例,(图17-9)功力不让陈巨来,而与陈相比,字与字之间的呼应似更胜一筹。


(图17-10)慧日文鱼


(图17-11)水乐琴音


(图17-12)烟霞访碑

  热爱书印的吴朴堂在上海博物馆如鱼得水,此十年间,他与方去疾、单晓天合作,先后出版《养猪印谱》、《古巴谚语印谱》、《瞿秋白笔名印谱》,又参与西泠印社主题活动《西泠胜迹印集》的创作,同门江成之先生在“忆吴朴堂”中说:“六十年代后,白文印时用曹魏石经字体入印,古茂多姿,典雅朴实。”江所称道的大约是这枚“慧日文鱼”,(图17-10)除此而外,“水乐琴音”用刀虽然是浙派旧法,(图17-11)弹的却是新调,“烟霞访碑”用天发神谶碑文字,(图17-12)也算创格。不过,尽管江成之、马国权诸先生都感叹吴朴堂的早逝,但从他晚年的这些创作格调来看,恐怕也算是江郎才尽,难逞新意了。


(图17-13)吴起志健

  世间的事,有时候就像塞翁的那匹马,无论得失都有关祸福。1956年吴朴堂在上博找到了称心的工作,再不用靠摆弄钟表维持生计,但也因此没有能逃过1966年的浩劫。当年的端午节,应该是6月23日,朴堂陪斗上海博物馆某权威,会毕,不堪其辱,遂仰药自裁,时年尚未足四十四周岁。朴堂印稿中最后一枚印“吴起志健”,边款说:“志健同志为我修治印泥,整旧如新,深可感佩,因作此印以报之。志健尤精篆刻,为后起之秀。一九六六年五月,吴朴并记。”(图17-13)这大约是朴堂的绝笔,而受者居然就是当代鸟虫篆的大家吴子建先生,因缘的起灭,怎不令人感慨系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代印坛奇才吴朴堂
印人|吴朴堂(下)
印坛英才吴朴,除精擅铁线、元朱文印外,亦是作小印的好手
冒鹤亭海上印事初考
吴扑-近代印人|篆刻,名家,印人|::e景苑::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网~~放眼天下风物秀,容思...
【寻味孤山】早期社员:吴朴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