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元节

民间相信农历七月是阴间善魂来世间游玩的日子,俗称“鬼月”;是我国民间留传已久的传统节日,根据民间对“中元节”的由来,大致可分为“道教”与“佛教”两个说法。

道教尊奉“舜帝”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大帝”,并择农历七月十五日为其圣诞日,据传“地官大帝”位镇清虚宫,主掌人间罪过,若于这天诚心礼拜忏悔,必获赦罪,因此,定这天为“中元节”,且因“舜帝”事亲至孝,故“中元节”又称“孝子节”。

信众普遍相信在“中元节”这天,诵经礼忏,能让自身平顺,亦帮助诸魂脱离苦海,而得以转生福地。

在佛教方面则将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为“盂兰盆节”。

“盂兰盆”一词是来自佛教经典中,目莲救母的故事,为梵文的译音(或译为乌蓝婆拏),原指“倒悬”之意,系谓以豊盛祭品供养诸佛神仙及出家僧侣,来解救地狱受苦的鬼魂。

传说;目莲自幼天资聪颖,性喜礼佛,及长即出家为僧,专心潜研经典,但目莲之母亲却不敬神拜佛,又喜欢吃鳖,对僧众亦不礼遇,因此种种恶行,死后灵魂被拘押入阿鼻地狱,接受惩罚。

当目莲得知母亲在地狱遭受苦刑煎熬时,伤痛欲绝,决心下地狱救其母脱离苦海。

于是,他向佛祖请示救母之法,释尊感其孝行,乃赐他衣钵和一支九环禅杖,助他开启地狱之门,并嘱曰:

“于七月十五日备菜饭、五果等供养十方大德僧众,即能解其母厄难,脱离苦海。”

目莲依法施行,果将其母救离苦海;从此农历七月十五日供“盂兰盆”的习俗即广为留传。

在台湾,每逢农历七月份,各地皆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来祭拜“阴公”(俗称好兄弟),此活动即称为“普渡”,尤以七月十五日最为盛大。

话说普渡的型式,可分为‘公普’和‘私普’。

私普是指街、庄等居住单位为主;举行普渡的当天下午,家家户户即在门口摆上丰盛的祭品,脸盆和毛巾,并在每样祭品上都须插上一枝香,如此,众“好兄弟”才得以享用豊盛祭品,而此仪式亦称“拜门口”。

公普又称“庙普”,是以各村庄寺庙为主,大部分都在七月十五日举行,俗称“拜七月半”或“中元普渡”。

每至这天,庙方皆会设置焕彩普渡坛与供桌,供道士登坛说法与信众摆放祭品之用。且在每样祭品上皆会插上一供户竹韱的三角旗,俗称“孤棚”。

且在道士登坛说法之际,时向台下抛洒零钱、饼干、糖果等物品,此仪式即俗称为“普施”。

农历七月无论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或道教的“中元普渡”,最终目的都在于普渡众生,时日一久两者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而形成目前这个以孝顺、博爱为宗旨的节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农历七月,究竟是“鬼月”,还是“吉祥月”?
又到七月半--马芙蓉
被遗忘的节日——中元、盂兰盆、鬼节及目连救母
中元节的由来和习俗
鬼节说鬼
不了解中国传统祭祀文化,你只是过了半个中元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