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玉雕精品欣赏(三十九)——林发述


中国玉雕大师林发述

  “含苞”雕刻,又称“苞雕”或“包雕”,是寿山石雕的一种独特表现手法,也是寿山石中有“银包金”或“金包银”的旗降、善伯、荔枝等石种最理想的雕刻技法之一。谈到这种受人喜爱的雕技法,不能不提到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林发述,富有创新精神的他在1967年独创了人物“苞雕”技法,1972年、1986年和1987年又先后开创了海底世界、民国仕女、人鸟合一等新题材,如今,这些新题材在不断创新的寿山石雕艺术中已占据了相当大的分量,后学者学习与仿效其构图、线条、造型者众。凡取法于他的作品,人们称其为“述派”。

  林发述,1929年出生于“寿山石雕之乡”———福州市东门后屿乡,自幼喜爱绘画、雕塑、音乐诸艺;1942年跟随寿山石雕东门派大师林友竹学艺,学习石雕艺术。他既虚心好学,又善博采众家之长,师而不泥,入古而能出新。在实践过程中,其艺术日趋完善,卓然成家。他的作品古朴凝重、诙谐自然、拙中寓巧,眉目传神,静中有动,寓意深邃,神态逼真、神韵毕现。无论大件的陈列品还是小件的手上珍玩,都有欣赏、收藏的双重价值,备受行家青睐。

  林发述早年就喜欢阅读历史故事书,并竭力研究佛像上的艺术风格,同佛门弟子为友,经常倾听他们讲解佛经典故。因此,数十年来,他的佛像石雕艺术的风格的多样、形象的准确和技巧的纯熟都达到了理想的境界。荔枝黄冻《天机不可泄》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两罗汉方圆结实的脸庞,饱满高挺的胸脯,丰厚壮实的双臂和肩膀,在表现男性特有的魅力和力量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以形写神”的美学思想。

  林发述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雕刻艺术家,曾师从陈子奋、宋省予教授等,致力于国画花鸟写意和人物描绘。他爱好民间音乐,闲时喜用二胡拉两曲闽剧小调,娓娓动听。诸多才艺给他的石雕艺术创作带来许多灵感,综观林发述的寿山石雕作品,表现方法上与他人不同,摆脱了一般按照固定格式进行雕刻的局限,采用中国人物画的格调来塑造石雕人物形象。他特别注重罗汉的相貌、特征、神韵、风度的细致雕刻和文袖的飘动感。作品线条简洁明快,结构匀称。

  自1987年起,林发述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等称号。他的作品累计有6件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台湾厅以及军事博物馆陈列过,并数次到海外展览,誉满港台及东南亚地区。1997年,中国邮票《寿山石雕》收录了他的作品《三仙醉酒》(改名为《醉入童真》)。1992年,他从福建省工艺美术实验厂退休后,于偶然的机缘中学会了一直憧憬的越剧,这给他带来了新的艺术生命,年近八十高龄的他目前仍在勤奋创作,并将各种艺术展览中的优点吸收到自己的石雕创作中,努力创作更多的艺术珍品。

笑佛





祖孙乐





兄弟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你见证国石的雕刻魅力!
石雕无语 寿山石【七】
介绍几种玉雕技法
【收藏鉴赏】浅谈玉雕技法之薄意
干货丨史上最全指南!62位寿山石雕刻大师资料!(省大师篇)
在雕刻中如何更好运用圆雕技法进行人物雕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