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榴裙韵风流史

石榴裙韵风流史

    俗语常将男子钟情于某女子称之为“拜倒在石榴裙下”。然人们对石榴裙的一些历史和逸事知道的实不多。

    石榴裙大概出现在六朝时期。因为当时诗人何思澄就在他的《南苑逢美人》诗中就写过:“媚眼随娇合,丹唇逐笑兮。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用石榴来代指美女。不过,石榴裙闻名天下还是因为唐朝。石榴裙真正成为贵族妇女的时尚性感服装。

    唐朝是石榴裙的大盛时代。因为唐代是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民族融合后的王朝,增强了少年血性,又胡汉混血,浪漫多姿。整个唐代如万花筒般。混血的人种,胡人夹克的服饰,健壮丰韵的女人,比较自由的婚姻,胡姬的酒店,艺妓的繁荣、尚武的精神,道教的好仙,国际的交往,贵族的社会,才华横溢之士的涌现。唐朝是中国人丰满的青春时代。柳贻徵:“广进异种者,其社会将日即盛强。”(《中国文化史》

     唐朝妇女身体上是强健的,因为他们还没有缠足的风俗。所以她们也是性感而奔放的。她们在服饰上还没有宋以后的拘束。她们敢于表现自己的女性之美。丰满的审美追求必须有相应的裙子。石榴裙正是这样的配合。这种裙子如石榴般火红也只有唐帝国的妇女喜欢,那是一个奔放的时代。石榴裙的轻薄透露能够很若隐若现女性的诱惑胴体。相比汉代服装那种较严密的方式,区别明显。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礼教的规范。日本女性和服所体现的女性美,是从唐朝学来的,也是这个道理。

   石榴裙恰好能够显示她们的丰腴和健康。她将女性之美飘逸出来。故是极受年轻女子青睐的一款服饰。如唐人小说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这样的裙子。既然名为石榴裙,那么颜色自然如石榴般鲜红。穿着石榴裙的女子被这红色一衬,更显俏丽动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那位琵琶女的惊人色艺时这样写道:“曲罢曾教善才服,粧成每被秋娘妒……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血色罗裙”指的就是石榴裙,用血色来形容裙子之红,鲜艳可见一斑。喜欢红色,也是唐代妇女性情豪迈的符号显现。

    而专为石榴裙所作的诗词歌赋,亦是不少。南北朝诗人何思征在其《南苑逢美人》中写过这样两句:“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用石榴来暗喻心中的美人。元代的刘铉在《乌夜啼》中用石榴直指女子的裾:“垂杨影里残,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霞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明代时石榴裙的说法固定了下来,蒋一葵的《燕京五月歌》将石榴裙称为红裙:“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唐诗中对石榴裙的描写更多,如李白诗“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诗“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甚至一代女皇武则天也赋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拜倒在石榴裙下”这个典故就来自大唐的开元盛世时期。杨贵妃得宠,她喜欢吃石榴,穿石榴裙。但大臣们有点怨言。唐明皇知道后,就命令大臣们见到贵妃,必须下拜。从此只看见杨贵妃的石榴裙下,朝臣们的头在拜。后就来形容臣服于某女子了。

     唐代妇女对裙子钟爱有加,除了石榴裙,还有很多别致的款式,而裙子在唐代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初时,裙子窄而瘦长,故有“慢束罗裙半露胸”的诗句。盛唐时期,裙子制作得精美华丽,主要式样有间裙、百鸟裙、花笼裙。间裙,就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材料互相间隔排列做成的裙子,每一个间隔叫作“破”,有“六破”“七破”“十二破”之分,颜色有红绿、红黄、黄白等等。百鸟裙,顾名思义,就是将多种飞禽的羽毛捻成线织成的裙子。百鸟裙做工考究,立体感极强,可谓“正视为一色,旁视为一色,目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穿上之后“百鸟之状皆见”。花笼裙是用轻软细薄而又半透明的“单丝罗”织绣,裙子上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出花鸟等图案。除了这些样式,还有百叠裙、画裙等诸多款式。

    石榴裙流传的时间很久远,明代唐寅在《梅妃嗅香》一诗中写有“梅花香满石榴裙”。诗中写的虽然是唐朝的事,但可以看出在明朝时期,石榴裙仍然为年轻女子所钟爱。《红楼梦》里的大段描写,可相印证。也许正是因为石榴裙流传久远,甚至有“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的文人荡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中的石榴裙是什么款式? --中国国学网
石榴裙是什么意思
历史八卦:古代女子穿的石榴裙什么样?
一袭石榴裙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历史渊源
血色罗裙翻酒污,石榴裙下无男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