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2-17 ( 葛根汤的推广作用)
医案
桂麻各半汤医案
具体的医案不清楚,但是我们总结一下临床辩证要点。
桂麻各半汤,主要是小发汗的治法,用在感冒拖的比较久,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发汗方法。
可以治疗身体发痒以及神经痛,这里对比了一下麻杏苡甘汤,麻杏苡甘汤主要治疗风湿类的关节疼痛,头部酸痒,涉及到湿气。
产后发热也用桂麻各半汤,因为产后身体比较虚,要用小发汗的方法。
起疹子,身体发痒,每天发热两三次,热多寒少可以用。
如果有每天发热两三次,热多寒少,再加上身体有臭味,原因有可能是汗出不畅,发一下汗就会好了。
所以总结一下,大概的要点就是有身体发痒,脉浮或者有发热。
桂枝二麻黄一汤医案
桂二麻一汤主要抓的重点是寒热往来,一天发两三次。
这个需要和少阳证鉴别,从脉象上看脉是弦还是浮?有没有胸胁闷,口苦或者恶心,少阳证的寒热往来通常一天只有一次,桂二麻一汤的寒热往来一天发好几次。
和桂麻各半汤的鉴别点大概就是有没有身体痒。
越婢汤医案
它的使用经验和大青龙汤的状况很像,就是一个比较轻的大青龙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汤医案
要点大概是葛根汤证,加上心下闷痛,小便不利。
我们说过这个汤证的原理就是胃的部位有痰饮,从而水运化不良,太阳经水气不够,导致症状非常像葛根汤证,所以要注意鉴别。
当然如果有的癫痫病有这个症状的话,也可以用这个方来治疗,因为痰饮可能导致很多疾病,比如说失眠或者一些精神性的疾病。
最后一个医案是说,刘渡舟教授认为桂枝去桂加苓术汤和苓桂术甘汤是一个相对的方剂结构,苓桂术甘汤也是一个去痰饮的方剂,可以治疗痰饮引起的晕眩以及后背凉,以后会讲到。
条文
宋本伤寒论31条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解释
这一条就是葛根汤的主证了,主要是后脑勺、脖子、后背这一区块发紧,没有汗,怕风。
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方剂桂枝加葛根汤非常像,主要的区别点就是桂枝加葛根汤有出汗,而这一条没有出汗,所以加了麻黄。
合病与并病
两条经在一起病称为合病,一个经的周期走完,传到另一条经的过程,称为并病。
葛根汤治疗太阳与阳明经合病导致的拉肚子,因为两条经同时都病的时候,消化道会没有力量。
葛根汤治疗的其实就是身体的津液不足的感冒,还在太阳经,但是身体已经开始发热、干燥的状态,就是已经要走到阳明经的初期症状一样。
所以我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得葛根汤证呢,比如说运动之后,晒太阳之后或者说熬夜、看色情电影之后等等,会耗损津液,导致身体比较干的情况下。
所以虽然他是太阳表证,但是没有发冷的感觉,因为他的这个燥热感把怕冷的感觉中和掉了,所以整体的感觉是不出汗,但是怕风。如果是阳明证的话,是怕热出汗的。
所以葛根汤是有一点润的效果的,比如说小孩子痘疹发不出来,就要用葛根来滋润,而不能用白术这些利湿的药。
葛根汤的推广作用
葛根汤是可以让人紧绷的神经放松的药,所以可以助眠,副作用是因为太过放松,男人可能会有阳痿的感觉。另一个副作用是毕竟是麻黄剂,所以阳虚的人还是要少用。
葛根汤或者葛根黄芩黄连汤可以治到一些阳明经走到的地方的病,比如说眼眶疼、三叉神经痛、鼻窦炎、结膜炎、耳朵疼或者是头部、上半身的一些发炎都可以用;也可以治疗肩膀僵硬,但是如果没有效的话,可能是患者肾阳太虚了,要用许叔微的椒附散或者是用真武汤直接补肾阳。
治疗鼻窦炎经常会加一些清热消炎的药,比如说黄芩、石膏,通窍的药辛夷,排脓的药桔梗,阳明经引经药白芷,有湿气的话可以加薏苡仁或者是苍术;如果有鼻粘膜肿大导致打呼噜的话,葛根汤甚至可以改善。
三叉神经痛的话,葛根汤加白术和附子,因为白术附子加在一起有一种祛风湿的调子。
葛根汤加石膏和桔梗可以用于头部的各种小发炎。比如说角膜炎,牙龈发炎,腮腺炎,咽炎,内耳炎,中耳炎,甚至是长针眼。
以前说过葛根汤可以治疗痉病,就是人的津液不够,发烧就会干掉抽搐,就是脑膜炎的初期。
还有一个比较偏的疗效,就是如果家里有人动过手术,可以在动完手术后吃一点葛根汤来把身体里残留的麻醉药的副作用清掉。
宋本伤寒论32条,33条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解释
这两条仍然是说两条经的合病,合病会导致人体的抵抗力都去打邪气,消化道能量不足,所以会出现各种消化道的症状,如果是拉肚子的话,用葛根汤就可以了,它会把掉下去的水气再推出来打出去,如果是呕吐的话要加半夏,因为半夏是一个止呕的药,在很多呕吐的方剂里面都会有。
下利的六经辩证
最常见的拉肚子是太阴病,太阴病主要都是消化道的症状,比如理中汤证。本身的原理就是一个消化道能量的不足,这个和太阳阳明合病的拉肚子非常相似,主要的区别点就是太阳阳明合病有外感症状。
少阴阳虚的拉肚子比如说四逆汤,下利清谷,就是肾阳不够,消化道的机能严重不足,吃进去的东西完全没有消化,拉出来甚至保持原样;少阴阴虚拉肚子,比如说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证,肚子很疼,拉出来的血块像鸡肝猪肝一样的颜色;而少阴拉肚子时间长了以后,会导致肠粘膜脱落,变成桃花汤证,拉脓血。
厥阴病的拉肚子,比如说白头翁汤证的拉肚子会又热又黏,还有里急后重的感觉,就是肛门感觉塞东西,拉不干净的感觉。
太阳病的葛根黄芩黄连汤拉肚子是,会热、会臭、会粘屁股,这个和太阳阳明合病以及太阴病的消化道没有能量拉肚子很不一样。
阳明和少阳合病拉肚子是黄芩汤。这个汤证的特点是拉肚子会热、会臭,而且肚子会有绞痛。
最后说一下现代用法,有很多小孩感冒很接近太阳阳明合病,可以考虑用葛根汤来治疗。
麻黄
味甘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一名龙沙。
象征故事
麻黄的种子里面是黑的,外面是红的,就好像是从肾脏分能量给心脏让它能够出汗一样。麻黄的茎又是里面偏红黑色,外皮比较偏黄白色,就说麻黄可以把心肾的元气拖到脾肺这个比较表面的地方来。
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
发汗解表,止咳,从一些经典方剂,比如说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一类都可以知道。
北齐的徐之才提出一个“十剂”的理论,就是说用很轻飘飘的药可以去除身体里面纠结的很扎实邪气,但是后代就把桑叶和薄荷这一类都当成同一类“轻可去实”的药了,但是它们的药力其实完全没有麻黄强。
现在经常用荆芥、连翘或者这样的药来代替麻黄,就是现在的一些时方治疗感冒的药,也是我们经常在药店可以买到的治感冒颗粒剂一类,因为我是用过经方一剂知,二剂已的,知道经方的神速好用,现在那些颗粒剂有时候吃六七天也不见得有多少效果,都不知道感冒是自己好还是吃药好的。
所以我是不爱用的。
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可以开破一些身体已经寒实而淤结的东西,比如说阳和汤可以治疗阴疽。
治疗水肿
比如说治疗急性肾炎之类的风水病,可以用越婢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等,主要还是看主证。
这里的原理是“提壶揭盖法”,因为中国人认为小便不利,可能是肺部的气不通畅,如果用麻黄把阳气宣发开了,身体的水就能运化开了。
治疗风湿,痛风
比如说麻黄加术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或者是乌头汤,里面都有麻黄。
治疗尿失禁,小孩子尿床
原理仍然是肺的气机不畅而尿失禁。
比如说有的尿失禁患者有肺热而喘,可以用麻杏甘石汤。
如果没有肺热,仅仅是肺部有邪气而尿失禁的话,可以用麻黄5,甘草5,蜂房1。5:5:1这样的比例打粉,每次4克,用热水吃。
用法
因为麻黄的节和麻黄根效果与麻黄是不一样的,这两个部位能够抵消一部分麻黄发汗的力道,所以经常是去节。
以前都是会先煎,然后去除悬浮在上面的泡沫,但是现在的药店卖的麻黄都是制过的,已经泡过水了,所以直接煮就行。
副作用
用量时间长的话可能会伤心阳和肾阳。所以对于慢性支气管炎这些经常需要用的患者,还是要给他吃一点补肾药,比如说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之类。
如果有心慌和心悸的,可以吃生脉散收涩心阳,或者用桂枝甘草汤补心阳,要用一些桂枝,干姜,附子,人参这样的药补一下,麻黄开表驱邪效果很强,放了人参也不会束到。
如果发汗以后汗出过多,可以用桂枝加附子汤,更加严重的要用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肾阳虚以后导致腰酸,小便不利,可以加一些补肾阳的药,比如说肾气丸,真武汤;如果心肾阳虚都有,可以用小建中汤长期吃来补气血。
宋本伤寒论34条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解释
本来是桂枝汤证,用了下法就会导致拉肚子,表邪还没有解,仍然有喘和汗出。
比如说感觉有点感冒了,还喝了很多冰水或者吃西瓜这些,导致开始拉肚子。又或者是在空调房,感觉到空调吹后脑勺,后背越来越凉,最后感觉肚子怪怪的,然后去厕所拉肚子,这些状态下差不多是这个病的感觉。
病的原理仍然是肾阳把身体的无形水气蒸动了,顺着太阳经,从后背、后脑勺上到头顶下来,滋润我们的五脏六腑。
但是如果后脑勺进入了冷气,会使这个蒸动的水气上不到头顶,没有过脖子就被打下来了,这样的热水气被打下来就会倒灌,导致小肠不会吸水,热水就会流到大肠。
所以这个拉肚子是有温度,大便是臭的,烫的,这个是和葛根汤治疗的太阳阳明合病下利的区别,葛根汤的下利是不烫的。
但是需要和黄芩汤来鉴别。黄芩汤治疗的是少阳和阳明合病的下利,会臭,会烫,但是有肚子绞痛。
如果拉肚子很厉害的话,还可以合并五苓散来帮忙胃肠道吸水,会加速药的作用。
葛根芩连汤也可以解酒,去湿去热,喝酒后吃一点,不容易宿醉,经常喝酒的人发热汗出而喘就可以用这个方。
但是话说回来,解酒还是不要经常用,最好不要多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实践论
快速掌握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的鉴别要点
古朴经方医案之三十====葛根麻黄汤治疗感冒
经方临证指南11-20
刘建军---古朴中医医案医话2 
100首经方方证要点——葛根加半夏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