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7-53
桂林本伤寒论7.80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关上弦者,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解释
纵就是肝乘脾,表现就如这条所说,腹满,谵语。
但是这一条看起来是不是很像阳明腑实?所以要与腑实鉴别,主要是靠脉象,肝乘脾关脉是弦的。
治疗方法是针刺期门穴,所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肝气不舒导致的便秘也有很多,治疗便秘的时候不能忽略。
桂林本伤寒论7.81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不利,寸口脉浮而涩,关上弦急者,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解释
肝乘脾是纵,肝乘肺就是横。
因为平时是金克木,木克土,所以肝乘肺相对就要严重点,脉弦会比较严重。
肺气虚症状很像感冒,比如有怕冷,口渴想喝水,但是水不能运化,所以肚子满,小便不利,怕风自汗。
所以有时候心情不好,会感到皮肤闷闷的,出油多。
桂林本伤寒论7.82
太阳病二日,烦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若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鞕,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又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解释
太阳病本来就有热化倾向,再用热瓦熨背部导致出汗,这样会让身体更躁,人会很烦,甚至发谵语。
如果身体自我恢复一阵后,发抖,小便能解,说明好转。
火逆以后会导致热集中到上半身,下半身发凉,所以腰以下不能出汗,小便不利,下半身阳气不足,所以脚底怕风,大便干,如果能大便,说明人体自身恢复,阳气往下走,头会突然疼一下,脚底心有热气下去,这是集聚在上半身的阳气下去的缘故,是好转迹象。
桂林本伤寒论7.83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宜人参地黄龙骨牡蛎茯苓汤
人参地黄龙骨牡蛎茯苓汤方
人参三两 地黄半斤 龙骨三两 牡蛎四两 茯苓四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解释
火逆后出现黄疸、流鼻血、小便不出,说明阴阳都虚,身体也会感觉焦枯,津液严重不足,只有头部出汗,因为头是诸阳之会。
这里回忆一下,头汗的几个原因:
这里改一下,最后火逆发黄用的是人参地黄龙骨牡蛎汤。
剩下的口干咽痛,便秘,谵语等等,都是热证表现,如果还有小便,说明津液足够,还有肾阳能气化,还有好转的机会,用人参补津液补气,生地凉血,龙骨牡蛎收摄元气,茯苓增强气化功能。
桂林本伤寒论7.84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牡蛎五两(熬)龙骨四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解释
这条是用阳药来救火逆惊狂,桂枝汤打底,龙骨牡蛎去惊痰收摄元气,如果惊痰范围大就不用姜枣,让药性能到达那里。如果是主轴气血脱位,就用姜枣。
去芍药是因为桂枝带龙骨牡蛎刚好,再加芍药往下拉的力道加大,然而火逆的特质是上半身,所以不用芍药。
桂林本伤寒论7.85
形似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而发热脉浮者,解之,当汗出愈。
解释
一个人好像感冒,但是脉弱,说明血虚、津液不足,被火烤过进入阳明燥实或者温病状态,所以谵语,这种情况可以用桂二越一汤小发汗治疗,因为有石膏,可以在发汗的同时护住一点津液。
桂林本伤寒论7.86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解释
感冒要用正当的方法发汗,发汗只是治疗的一个结果,不是以出汗为目的,火疗就是单纯地逼出汗,会让人有更多病变,如果火疗动到血,会引起出血,流鼻血或者便血。
桂林本伤寒论7.87
脉浮、热甚,反以火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解释
本来就是热证,再用火疗法,会让热很“扎实”,会烂喉咙或者有痔疮,所以一些火疗法要注意,现代可能就是一些理疗馆的热疗要注意。
桂林本伤寒论7.88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解释
微数之脉是阴虚血虚的脉象,不能用灸法,火逆也会导致发炎发热、溶血反应,甚至一些不可弥补的伤血。
桂林本伤寒论7.89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也。
解释
感冒要辩证用药,武断地用火灸还是会导致很多坏证,所以艾灸不是万能的,要有医学基础。
火逆会导致热集中在上半身,下半身麻木发重。
如果要好,一定会先烦,烦了一阵会出汗,会好。
因为本来就是邪气在表,如果人体有力量出汗,是好转迹象,会出汗脉也会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18条
海厦伤寒论117~131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篇一二零——一三三
顽固性失眠不可不知的一张经方
奉献部分《医家枢要》第一《伤寒论辑要》连载
伤寒论22:小建中汤、桂枝加大黄汤、麦门冬汤、白虎汤、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